APP下载

活血化瘀方辨证治疗子宫肌瘤的应用研究

2021-06-10王丽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1年7期
关键词:气滞气虚药材

王丽

(河南省周口市传染病医院妇科 周口466000)

妇人以血为本,经、孕、产等容易耗损气血,一旦气血不畅,则会产生瘀血而导致月经不调、痛经以及子宫肌瘤等疾病[1]。我国古代学者很早就意识到瘀血是引起妇科疾病的重要因素,认为“血实者宜决之”。活血化瘀法是目前临床治疗血瘀证的重要手段,属于“消法”,对各类疾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2~3]。本研究按照中医辨证治则治疗子宫肌瘤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功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将我院2018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年龄26~58岁,平均年龄(38.1±2.8)岁;病程3~11个月,平均病程(6.4±0.3)个月;证型:17例气滞型、10例寒凝型、8例气虚型、5例热阻型。观察组年龄25~59岁,平均年龄(39.0±2.1)岁;病程3~10个月,平均病程(6.3±0.2)个月;证型:15例气滞型、11例寒凝型、9例气虚型、5例热阻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行常规西医治疗。伴有子宫肌瘤者服用米非司酮(国药准字H10950004),每次1片,2次/d;伴有痛经者经期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国药准字H20013062),每次1粒,2次/d。连续治疗3周。

1.2.2 观察组 行活血化瘀方辨证治疗。伴有气滞型者,组方:柴胡10 g,川芎15 g,赤白芍20 g,香附10 g,枳壳20 g,当归15 g,牛膝10 g,红花20 g,陈皮8 g;伴有气虚型者,组方:归尾10 g,当归12 g,益母草10 g,人参12 g,蒲黄10 g,炙甘草8 g,阿胶15 g,茜草12 g,黄芪15 g,红花12 g,当归15 g;伴有寒凝型者,组方:赤芍15 g,蒲黄10 g,元胡12 g,干姜15 g,川芎12 g,桂枝10 g,吴茱萸6 g,五灵脂10 g,当归15 g;伴有热阻型者,组方:地榆12 g,红藤15 g,益母草10 g,丹皮12 g,藕节18 g,生地15 g,茜草18 g,血余炭15 g,栀子12 g。水煎服,每天1剂,连续治疗3周。

1.3 观察指标(1)总有效率:痊愈为腹部刺痛、月经不调等表现消失;显效为腹部刺痛、月经不调等表现明显改善,且经期伴有血块流出;有效为腹部刺痛、月经不调等表现有所缓解,且经期伴偶尔有血块流出;无效为上述症状无显著改变甚至恶化。总有效=痊愈+显效+有效。(2)治疗3周后,子宫动脉血流RI值。(3)不良反应情况:如情绪烦躁、食欲降低等。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95.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显著(χ2=13.647,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2.2 两组治疗后子宫动脉血流RI值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子宫动脉血流RI值(0.72±0.14)明显低于对照组(0.85±0.18),差异显著(t=5.023,P<0.05)。

2.3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3.33%高于观察组的2.5%,差异显著(χ2=11.167,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3 讨论

常规西医方案是临床治疗子宫肌瘤的重要手段,虽然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临床症状,但停药后复发率高,且副作用多,患者治疗依从性差[4]。目前,中医治疗子宫肌瘤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古代医著《妇人大全良方》记载“妇人以血为本”,其经、胎、产等均以血为用,一旦血行受阻,瘀结于内,则就会引起多种妇科疾病[5]。活血化瘀方是目前治疗子宫肌瘤的重要方法,并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6]。

患者体内瘀血主要与外邪、情志及手术等因素具有密切的关系,若脏腑功能紊乱,则会气血失和而引起“离经”之血瘀积,不通则痛。所以瘀血症应首先改善气血,我国古医著《素问·调经论》记载“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如果血流变缓甚至溢出脉外,就会造成血行瘀滞,气血不合,经脉受阻,从而引起子宫肌瘤等妇科疾病,只有保持气血顺畅才能安和脏腑。

本研究按照活血化瘀的原则进行治疗,这有利于开郁行滞,根除病根。按照“必伏其所主为先其所因”的基本原则,采用活血化瘀方进行辨证治疗,这主要是因子宫肌瘤的病情错综复杂,易寒易热,虚实夹杂,因此中医师临证时应注意灵活用药。血瘀主要包括寒凝型、气滞型、肾虚型以及气虚型等多种证型,将血瘀辨证与八纲辨证综合运用,在活血化瘀的基础上辅以温经、清热以及理气等治法[7]。伴有气滞型者,采用活血化瘀联合理气通络的疗法;伴有气虚型者给予活血益气联合通络化瘀的疗法;伴有寒凝型者给予活血温经联合化瘀散寒的疗法;伴有热阻型者,给予活血凉血联合清热化瘀的疗法。活血化瘀方中诸药合用,有利于达到活血疏经和通络化瘀的作用[8]。

由于瘀血症的病因存在一定差异,因此选择活血化瘀法实施治疗时应严格遵守“审证求因,用药精当”的原则,所以治疗时应该首先注意辨因用药。若为气虚致瘀型,可给予党参以及黄芪等药材;若为气滞致瘀型,可给予川楝子以及香附等药材;若为血虚致瘀型,可给予丹参以及阿胶等药材;若为痰阻而致瘀型,可给予菖蒲以及郁金等药材;若为阴虚致瘀型,可给予生地等药材;若为血热致瘀型,可给予丹皮以及玄参等药材;若为寒致瘀型,可给予桂枝以及肉桂等药材。然后再辨病位,如对于瘀阻下焦证者,可考虑少腹逐瘀汤;如对于瘀阻全身证者,可考虑大黄 虫丸。最后辨病情程度:选择活血化瘀药材,应注意考虑瘀血程度、体质等方面的因素。一般来说,活血药材主要包括三类:(1)当归、鸡血藤等养血活血以及和血之药。(2)川芎、蒲黄、益母草以及没药等活血行血以及通瘀之药;(3)水蛭、桃仁以及莪术等破血之药。

现代研究发现,活血化瘀药材主要具有以下作用:(1)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可有效舒张血管以及提高器官血流量。(2)增强微循环:大部分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微循环,活血化瘀药能够显著提高微循环血流量,加快血流的运行速度;另外还可缓解痉挛,降低微血管瘀血程度。(3)抗血栓:大部分活血化瘀药材都能够缓解血液的高凝状态,能够经拮抗血小板聚集,提高纤溶酶活性而达到抗血栓的目的,有利于促进血液流量。(4)有利于缓解内脏平滑肌痉挛,具有良好的止痛功效,此外,还可刺激子宫平滑肌组织,有利于提高子宫收缩能力。(5)有利于加快受损组织的重生与修复,并促进病变的吸收和消失。(6)有利于调节体液以及细胞的免疫功能,具有免疫增强与抑制的双重调节功效。(7)可发挥抗菌、抗炎等功效。(8)有利于调节机体内分泌功能。(9)可发挥抗癌功效,有利于抑制肿瘤因子的表达。近年来,随着中医学理论的逐渐发展,再加上现代医学水平的优势,相信活血化瘀法会在治疗各类疾病的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活血化瘀法有利于改善临床疗效,促进病情的恢复;观察组子宫动脉血流RI值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活血化瘀方有利于提高子宫的血流量,进而加快炎症介质的吸收,另外该法还具有用药安全性高等特点,有利于改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根据临床经验,在中医辨证治疗的基础上,还应注意与现代检验医学如血脂、血糖等方面的结合,从微观中寻求依据,有利于在宏观中掌握病情。此外,《黄帝内经》记载“大积大聚,应衰其大半而止”。所以活血化瘀药切忌长期服用,从而达到祛瘀不伤正的作用[9~10]。

总之,活血化瘀方辨证治疗子宫肌瘤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有利于显著缓解病情,且用药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气滞气虚药材
河南道地药材
道地药材变成致富“金叶子”
身痛逐瘀汤敷贴治疗气滞血瘀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春季种什么药材好?
从五禽戏论治肝郁气滞型功能性便秘
药材价格表
脾胃气滞多因肝胃不和
气虚便秘用白术莱菔汤
气虚了,病多了
逍遥散加减联合果酸治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