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体育训练“体教融合”培养模式的开展研究
2021-06-10孟帅杨烨东韩超
孟帅 杨烨东 韩超
【关键词】青少年;体育训练;体教融合;培养模式
青少年体育训练是进一步深化开展学校体育教育改革工作的主要形式之一,核心理念是“健康第一”,学校组织开展丰富体育训练活动,安排武术、足球、田径等课余训练活动,鼓励青少年积极参与体育训练。在现阶段的青少年体育训练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不足,比如:缺乏完善体系结构、训练时间安排不科学等,难以发挥体育训练对于学生身心健康的促进作用。基于此,学校将“体教融合”理念融入青少年体育训练体系构建中,充分体现“德智皆寄予体”科学思想,强化学生参与体育训练的成就感、加深体育训练中的德育渗透,全面提升青少年体育训练对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有效性,形成科学、系统的青少年体育训练“体教融合”培养模式[1]。
1、青少年体育训练发展情况分析
随着体育教育深化改革的不断发展,青少年体育训练模式快速发展,现如今已经形成了一套系统的体育训练机制,包括:初级、中级、高级,在不同级别的训练中包包含不同的内容,具有不同的侧重点,分别为“学校”、“市”、“省”不同层次的体育人才培训。这一套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为青少年提供了科学的体育训练方法,但是仍然存在不足之处,具体如下:
缺乏完善的体育体能训练结构体系。虽然目前已经形成了系统的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体系,但是其本身仍旧存在一定问题,比如:体育训练内容较为单一,一味的体育训练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体能素养,但是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体育训练方案缺乏科学性。
第二,缺乏科学的训练时间安排。在学生的体育训练活动中,若没有科学安排训练时间,不仅不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体能素养,增强学生的运动能力,培养优秀的体育人才,还会影响学生体育素养方面的发展,弱化学生的体育训练参与热情[2]。
2、青少年体育训练中引入“体教融合”的重要价值
结合上述情况可以发现,青少年体育训练体系在实际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此时引入“体教融合”理念,能够进一步优化青少年体育训练模式,让学生在体育训练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关于青少年体育训练中引入“体教融合”的重要价值,具体如下:
有助于实现“德智皆寄予体”目标。“德智皆寄予体”来源于毛泽东《体育之研究》这篇文章,原话为:“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从这一话中可以直接体现出我国教育对“体教融合”的重视程度。将“体教融合”融入青少年体育训练体系中,能够进一步明确体育训练活动中的德育、智育目标,通过让学生参与多项体育训练活动、参与体育竞赛启发学生的感知,以此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积极进取的良好品质,凸显“体教融合”的应用价值[3]。
有助于增强学生参与体育训练的成就感。成就感是学生参与某项运动、学习活动的主要驱动力,若学生能够在体育训练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则能够进一步建立体育运动自信,保持良好的训练参与形态。让学生在不断规范自身动作、获取体育训练突破、取得训练成就时产生较大的成就感,促使学生心理得到较大的满足,以此强化青少年体育训练有效性,让学生在体育训练的过程中身心健康发展[4]。
有效改善学生的不良行为与习惯。现代社会互联网发展飞快,网络应景成为人们参与生活的主要工具之一,越来越多的学生沉迷于网络,将网络作为自己课余生活的主要环境,占用了大量的时间,这种情况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将“体教融合”引入青少年体育训练体系之后,教师可以通过体育训练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各种体育竞赛、趣味运动训练,以此丰富学生的兴趣范围,拓展学生的课余生活,转变学生对网络的注意力,减少学生上网的兴趣;在体育训练活动中,学生能够更好的体会体育精神,感受生活的美好,还能够在“体教融合”辅助下树立健康积极的世界观与人生观,有益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3、青少年体育训练“体教融合”培养模式的构建
3.1加大投入力度,建设青少年体育体能训练基地
构建青少年体育训练“体教融合”培养模式,建议要加大对青少年体育训练的投入力度,开展青少年体育体能训练基地建设,为青少年参与各种体育训练活动提供良好场所。在实际过程中,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适当加强地基建设,引进现代化的运动辅助设施。此外,良好的环境能够在最大范围吸引各年龄段学生,进一步拓展体育人才筛选规模,有助于培育体育人才,实现义务教育系统向体育专业方向输送人才渠道的建设[5]。
3.2把握体教融合基本理念,关注中小学生健康成长
构建青少年体育训练“体教融合”培养模式,建议要紧紧把握“体教融合”的基本理念,深入分析中小学教育与体育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与互为促进作用,关注学生在体育训练中的主体成长与发展。在实际过程中,建议要全面评估现阶段的课余体育训练活动情况,分析目前体育训练对于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有效性,深入发掘不同体育训练中的德育资源,引入体育文化、体育故事、体育项目发展历史、体育人物及体育精神等,促使青少年体育训练逐渐成为一种综合性的教育体系,让学生能够在训练活动中感受“团结协作”、“堅持不懈”的魅力,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具备集体荣誉感与责任感,进一步实现体育训练“体教融合”培养模式的构建目的[6]。
3.3加强师资基础建设,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构建青少年体育训练“体教融合”培养模式,建议教师要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年体育训练的物质基础建设,比如:要加大体育训练教师队伍建设,制定体育系统教师、中小学教师制度、文化课教师与体育教师沟通制度,引入各项体育退役运动员作为课余体育训练导师,定期组织开展学校体育教师、退役导师、文化课教师之间的交流会议,拟定“体教融合”训练方案,以此奠定坚实的体育训练基础,为发挥体育训练有效性,强化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提供有力保障[7]。
3.4组织丰富实践活动,锻炼青少年体能能力
构建青少年体育训练“体教融合”培养模式,建议要组织开展丰富的体育训练实践活動,促使青少年体育训练多元化发展,让学生能够在实践活动中灵活运用体育知识,发挥体育技能,凸显自身体能素养,进一步升华“体教融合”在青少年体育训练中的融合。
结语:
综上所述,“体教融合”的目的在于提升体育教育中的德育教育能力,将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与思想素养发展相融合,促使学生能够在体育训练活动中形成良好思想品质、行为习惯与健康体魄。在构建青少年体育训练“体教融合”培养模式过程中,建议要加到对训练基地、教师队伍、教学设施的投入力度,构建良好的体育训练环境。之后,教师要把握“体教融合”基本理念,关注学生的身体成长与心理发展,组织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以此锻炼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坚毅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李爱群, 吕万刚, 漆昌柱,等. 理念·方法·路径:体教融合的理论阐释与实践探讨——"体教融合:理念·方法·路径"学术研讨会述评[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20(7):5-12.
阳艺武, 伍艺昭, 王文素雅, et al. 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教融合的现实困境与发展诉求[C]// 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 2019.
衣兵. 促进我国青少年体育体教融合的研究——基于青少年学校体育教育与校外体育教育相结合[J]. 农家参谋, 2019(24).
杨丽娜. 西安市青少年校园足球"体教融合"实践状况及对策研究[D]. 2019.
张丹. 青少年体育训练的有效方法[J]. 青春岁月, 2019, 000(023):473.
陈雪. 中学体育教学与健康教育融合的现状调查——以扬州市为例[J]. 青少年体育, 2020(3).
钟秉枢. 问题与展望: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20(10).
王登峰. 新时代体教融合的目标与学校体育的改革方向[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20(10).
钟秉枢. 体教融合背景下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完善的路径研究[J]. 体育学研究, 2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