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化学优质课堂的构建
2021-06-09许钧治
许钧治
摘 要:本文从“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备课,在新课程指引下的课堂教学实践活动”这两个角度,探讨如何构建化学优质课堂。
关键词:化学优质课堂 构建 做法
化学优质课堂即为优质课堂教学和优质课堂学习的和谐统一,以学生需求为导向,学生的化学素养有提升,化学成绩能提高,能运用化学学科的思维模式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化学教师是化学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在《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新课标要求教师推动学生的科学素养全面提升,化学教师在备课时,需要了解分析学生的具体情况,从备教材内容、备教学方法、备教学过程等方面做出有针对性的调整。化学教师还要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同时以高尚的修养和专业知识作为学生的榜样,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一、根据学情分析结果来备课
化学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谈话、布置练习、作业等方法,了解和分析学生具体情况,做到有的放矢的备课。例如我设定的教学目标是否过高,教材内容深度和广度是否恰当,学生会如何反应?课堂管理、评价有没可行性?化学教师通过研究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好备课工作,努力为每位学生提供学习化学的机会和自我展示的舞台。
(一)化学教师备课时要理解透彻知识的重难点,根据学生知识水平预测可能存在的问题。如学生容易理解错误的知识点,学生容易搞混的知识点,学生不容易记住的知识点。例如在学习“化学实验仪器的误差分析”,仰视、俯视滴定管导致的误差。仰视、俯视容量瓶导致的误差。學生都经常搞混了记不住。在集体备课时我们提出了一句总结,容量瓶俯视体积偏少,仰视体积偏大代入浓度公式(n=c·V)误差就知道,滴定管呀刚相反。学生简单地将这句话记住,轻松解决了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增强了学习的信心。
(二)化学教师备课时要考虑学生能力水平和知识储备。备课的内容应该让学习能力好的同学拓展思维,让学习能力中等的学生产生好奇激发兴趣,让学习能力差的同学掌握一些解题方法,能使学生都得到进步。例如在高二化学“弱电解质的电离”集体备课过程中,了解到大部分学生高一化学知识基础相对薄弱,对“电解质”这个知识点有关概念掌握不够好,如果我们化学教师直接进入“弱电解质的电离”的教学,学生对涉及的知识点一知半解,学习新知识点会更加吃力效果也不佳。在备课时,我们依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规律,专门设计了一个“电解质”专项练习的内容,巩固了学生的基础知识,为下一步“弱电解质的电离”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化学教师备课时要换位思考,从学生的视角去分析学生的认知特点。例如在备“氯及其化合物”时,化学备课组集体备课时我们考虑到学生家庭一般都有漂白粉和洁厕精以及84消毒液。让学生将洁厕精和84消毒液混合在一起,产生了刺激性气体——氯气。很多学生很惊讶,科学居然就在身边,家里的厕所用品能用来作出化学实验“氯气的制备”。由于今年疫情,学生提出很多疑问,如穿防护服的工作人员喷洒什么进行消毒?日常家居如何消毒?自来水如何消毒?化学教师顺势介绍含氯消毒剂在日常生活的应用。课堂效果让我们很满意,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主动学习氛围特别好。
化学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情况下,在遵循学生的认知、学习规律的基础上设计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为课堂教学做充分的准备,确保化学优质课堂的构建。
二、在新课程的指引下,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
新课程改革后,教师逐渐改变以往满堂灌输知识的局面。教师转变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引导学生由被动地学习转为主动地学习。构建化学优质课堂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一)化学教师课堂教学时要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不同的心理状态会影响课堂教与学的效率。学生积极进取的心态,课堂注意力就会集中,学习效率就会提高。学生是消极心态时,注意力就会不集中,容易走神或打瞌睡,学习效率会下降。例如在讲到“原电池”时,由于该知识点难度大,学生有畏难情绪,不敢主动提问。我与学生聊起新能源电车,如特斯拉、比亚迪、蔚来、小鹏等电动车。谈到国产电动车蔚来、小鹏、比亚迪电车能够续航一千百公里,比特斯拉电动车续航能力更先进,原因在于刀片电池的先进,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知识探究欲望,顺势引出“原电池”这个知识点。组织和引导学生用番茄、铜片、锌片、导线以及电流表做出水果电池,学生很惊讶科学就在身边。他们在课堂上探究科学的气氛活跃,主动去学习有关的知识点,课堂教学取得良好效果。
(二)化学教师要摸索出符合优质课堂的个人风格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可以灵活地运用“找出话题,激发兴趣——合理猜想,引导学习——实验求证,答疑解惑”,来组织和引导学生有目的自主学习。学生作为学习主体要学会独立思考,学会查找资料,设计实验方案,相互沟通等等。例如在讲到“二氧化硫的性质”时,我组织学生学习小组搜集资料“酸雨的危害”,课前展示酸雨对工农业生产所造成的危害图片。课堂教学时我拿出两个银耳,一个色泽润白,一个色泽暗淡,让学生仔细观察,引导他们设计实验进行鉴别哪个银耳被二氧化硫漂白过,从而总结出二氧化硫的性质——漂白性。
(三)化学教师以学识和高尚品德修养作为学生榜样,师生相互尊重,达到教育的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每门学科都有教书育人的作用,我们虽然都是普通化学教师,但也可以用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用和蔼的态度对待学生,包容学生的优点和缺点。学生会因此喜欢上化学课堂。化学教师与学生的日常互相交往,这种交往相互尊重,能够使化学课堂气氛融洽,学生身心健康也能得到发展,从而构建化学优质课堂。
综上所述,化学教师在备课、课堂教学时,以学生为主体作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去思考、探究,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课堂教与学的效率,创造学习的兴趣化和生活化,这样才能够形成化学优质课堂,最终使学生达到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
参考文献:
[1]解守宗.中学化学教学与实践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06.
[2]赵周龙.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如何备学生[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09(17).
(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砺青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