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创”背景下创业者个人素质提升研究

2021-06-09张海川张美霞

中国商论 2021年7期
关键词:知识储备双创人格

张海川 张美霞

摘 要:本文针对大学生创业者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研究大学生创业者应具备完善的知识储备、丰富的个人技能、完备的人格特质、成熟的心理品格,并有针对性地从个人、家庭、学校及社会四个层面提升大学生创业者素质,从根本上发挥以创业带动就业的作用。

关键词:双创;创业者素质;知识储备;个人技能;人格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1)04(a)--03

近年来,由于受“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导向的影响,我国经济在创新驱动发展中不断转型,创新创业已经成为常态化。尤其是作为创新创业主力军的大学生们,在国家不断推出优惠及扶持政策的影响下,在高校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培训的助推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投入到创业队伍中,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就业压力。相关数据显示,约75%的大学生有创业意向,但我国大学生的创业成功率不足5%,这一数据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也就意味着绝大多数创业者是失败的。通过观察大学生创业人群,笔者发现在创业过程中很多都是因为前期的创业准备不充分导致失败。本文拟通过分析创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结合创业实践总结出创业者所需具备的创业素质,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途径,提升创业者素质,为准备创业人群提供参考借鉴,使得创业者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得以生存。

1 大学生创业者存在的问题探究

1.1 主观因素分析

1.1.1 认识不足

大学生拥有良好的教育基础,有远大的抱负,但大学生的年龄及经历决定了其不具备资深的处事能力,往往将创业理想化,对创业过于乐观,在创业之初未做好全面的自我分析评价,没有深入市场调研,未做好企业全局分析,这就导致个人在进行创业过程中容易走弯路,创业心态不端正。加之现在的创业教育游离于专业教育之外,是一种普遍性教育,针对性不强,大学生容易对市场发展认识不足。在学生访谈中发现,大学生对于创业项目的选择存在盲目性,曾有学生斥资数百万在校门口开设咖啡馆、西餐厅等项目,在坚持经营一段时间后均惨淡收场。

1.1.2 创业与学业冲突

当前我国鼓励在校大学生进行创业,其初衷是好的。但对大学生创业者而言,创业与学业之间是个矛盾体。创业者无法兼顾创业与学业之间的关系,往往出现时间、精力投入等分配不合理,导致顾此失彼。同时在创业地点及项目选择上制约因素较多,为了兼顾学业,大学生的创业地点在很大程度上只能局限于校园或校园周边,这对创业非常具有局限性。这一问题难以两全。

笔者针对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创业与学业之间存在冲突占比高达61.34%,认为两者之间“基本无关联”的仅占23.34%,其他则认为关系不大。从此数据可以看出,两者之间的矛盾显而易见。此外,创业者在所创办企业投入的时间多达10小时以上,这必然导致学业投入时间不足,学习成绩下降,严重者甚至会因课程不及格难以正常毕业。

1.1.3 缺乏经验及管理技能

当前,我国推出多条创业优惠政策,学校重视创业创新教育,这些措施确实激发了学生的创业热情,但是真正将创业项目或创业计划落地实施者并不多。一方面,专业教育使得大学生创业者缺乏经济、管理、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对初创企业的事务管理缺乏经验,即使有相关的理论知识,也仅限于纸上谈兵,在实际创业中无法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另一方面,目前的大学生创业多以创业计划书撰写、创业项目孵化为主,这些项目在一定程度上因赛而生,因赛而终,加之学生团体在后期的人员更替,使得创业团队从根本上无法形成合力,共促企业发展。

1.1.4 心理素质弱

创业是一项风险性极强的活动,创业之路充满艰辛、坎坷,特别考验创业者的心理素质。创业者需要在千变万化的激烈竞争中随时随地承受压力、迎接挑战、作出决策。这就需要创业者有较强的心理调控能力,有勇于承担后果的心理品质,以及执着顽强的精神。而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普遍缺乏心理承受力及抗压能力,许多大学生不要说創业,有时甚至无法正确处理自己生活中的小问题。

1.2 客观因素分析

1.2.1 社会资源匮乏

在创业中,大学生面对的最大问题是人脉关系欠缺,社会资源匮乏。大学生群体接触最多的是同学、家人或朋友,与社会群体接触机会少,对成功创业者或行业发展了解甚微。在针对大学生创业者进行的调查中,73.45%的学生认为缺乏必要的社会资源是影响创业成功的关键因素。

1.2.2 市场竞争

大学生长期处于学习知识的阶段,社会实践经验少,创业方向不明确,创业中容易出现跟风行为,不能进行理智决策及市场定位,而市场竞争残酷,学生难以经受市场的考验,往往以失败告终。此外,创业者需要承受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这些压力来自于周边的创业环境,亲朋好友的支持,社会对创业活动的认可支持,社会创业氛围的营造等。与此同时,高校扩招导致的毕业生人数激增,就业及创业竞争压力日趋激烈,大学生在创业期间的压力不言而喻。

1.2.3 资金短缺

在针对参加创业培训班的学员进行的问卷调查,大学生的资金来源主要以父母资助、银行贷款及朋友筹措为主,资金不足、创业资金短缺是制约高校大学生自主创业的重要因素。在企业发展前期,会出现资金周转不灵、难以维系企业生存,心理负担过重,化解危机能力变弱,因资金筹措不到位而对创业望而止步的大学生比比皆是。

2 大学生创业者应具备的创业者素质

2.1 完备的知识储备

2.1.1 扎实的专业知识

大学生创业在进行创业者素质评估及企业想法筛选时,通常会从个人专长入手进行创业选择,在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创业时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这是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这一点在艺术体育类、语言类学生创业过程中可以充分体现出来,他们往往不具备雄厚的人脉资源、资金也未必到位,但是凭借专业知识及适度的网络营销往往可以创业成功,如鞋服私人定制、开办画室、音乐室、语言培训学校等。

2.1.2 经济管理知识

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会涉及诸如财务管理、企业管理、行政管理、人力资源、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知識,这些知识将指导创业者在企业运行中合理进行资源分配,此外,创业者也需要系统地了解所要从事创业领域的行业知识,如教育培训行业规范、服务行业规范等。

2.1.3 法律法规知识

创业过程中,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应该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活动。尤其作为初创企业,大学生更需要充分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如合同法、税法、工商法、环境保护法等知识,做到依法从业,依法创业,合法经营,只有这样企业才能长远发展下去。

2.1.4 金融及综合性知识

创业作为商业活动的一种,必须符合市场运行规律,对于市场动作中出现的市场商业知识、物流运输、金融等知识都需要了解。在积累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培养自己的商业意识。只有系统地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理论,才能在创业中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创业成功的机率才会更大。

2.2 丰富的个人技能

创业者除了具有完备的知识储备外,还应有超常的能力,这些能力是实现创业目的的知识和技能,是创业者素质的集中体现,因大学生创业社会经验有限,实践及动手能力欠佳,在创业方面应注重以下能力的培养。

(1)创新能力。能够在创业过程中对现有产品进行更新换代,及时发现旧产品的不足,并从中寻找新的解决方案,从而进行改革创新。

(2)人际交往能力。创业其实更大程度是人与人交往、沟通的过程,良好的沟通是创业者职业长远发展的关键因素,能正确处理组织内外关系、上下级关系、业务往来关系等。只有在交往中才能实现彼此充分了解,在互动中达成共识。

(3)经营管理能力。好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是实现成功创业的必要条件,但是产品要得到市场的认可还需要采取行之有效的营销策略。例如2020年疫情期间,网络营销成为主力,分享经济成为潮流,通过网络宣传产品的策略得到了顾客的认可,为企业发展找到新出路。

(4)决策及解决问题能力。创业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面对变化能够冷静处理、果断决策,有时候能够决定一个企业的命运,决策失误必然导致企业利益受损。

2.3 完备的人格特质

创业者在创业中所具有的个性、意志、思想、观念和作风等,是评判创业者是否适合创业的关键因素。创业者对自我的认知及环境的认知能力是职业成功的目标。作为创业者,应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广泛的交际力、丰富的信息源、必要的冒险精神及强烈的责任意识。完备的人格特质及正确的认知,能帮助创业者整合各类资源、选择最优环境,从而有利于创业行为顺利开展。

2.4 成熟的心理品质

创业是一项非常考验心智的工作,尤其在初创阶段,对创业者的体力和脑力都是极大的考验。除了拥有健康的身体外,还需具备成熟的心理品质。在创业时,创业实践活动中,创业者需对自己的心理和行为进行调整,在面对市场风云变幻时能根据需要迅速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需要创业者拥有较强的心理调控能力及抗挫折能力,顽强的意志力,并拥有不怕失败的吃苦意识。同时在工作中能够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能够正确处理合作关系,适应市场变化,不断完善自我。

3 提高大学生创业者素质的途径

3.1 个人层面

(1)不断优化创业者自身的知识结构。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自我学习、参加培训等,借助校园的有利资源及网络资源,广泛学习各类创业知识,如管理、经济、营销、法律等,优化知识结构,打破专业壁垒。

(2)积极参加创业实践活动。通过自主参加校内创业大赛、校外社会实践、兼职等,充分了解各行各业,加深认识,寻找商机,拓宽信息渠道,锻炼沟通协调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使自己及早接触社会,为创业打下基础。

(3)培养创业意志品质。可通过兼职及实践的过程,加强与企业人物、行业精英、成功企业人士等进行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创业历史,听取他们对市场的认识,从而增强创业信心。当然,如果有合适的机会,应适时进行创业实践,在实际创业中体验创业的坎坷,不断培养自己的创业意志。

(4)提升心理素质及应变能力。在实际工作中,创业者应养成良好的心态,正确面对困难及挫折,学会心理调适,多与创业人士进行沟通,及时进行情绪疏解,慢慢养成过硬的心理素质及应变能力。

3.2 家庭层面

大学生创业在很大程度上离不开家庭的支持和理解。由于地域差异、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大学生在创业道路上往往受家人及朋友的影响,产生求稳心态,即使很好的创业机会摆在面前也可能视而不见。因此应从根本上改变传统观念,在创业过程中,家庭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必要的财力、智力、精神及人脉的支持,帮助大学生拓展有效资源,规避潜在风险,让他们在创业道路上少走弯路,增加创业信心。

3.3 学校层面

(1)转变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在注重专业培养的基础上,高校应从根本上提升大学生创业素质,将人才培养向创新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发展,将统一要求与个性化需求相结合,因材施教。在人才培养构建上从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创业实践环节等有机整合,实现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培养。

(2)完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培养体系。应将提高大学生创业素质纳入创业教育培养目标之中,从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业能力等多方面开展教育。在创业意识培养中,注重引入SIYB创业培训,通过丰富课堂形式,如案例教学法、头脑风暴法、角色扮演法、游戏法等真实模拟企业经营环节,让大学生亲自体验创业过程中的问题及风险,增强其创业针对性;在创业知识培养中,将企业经营管理、案例分析、沙盘演练等融入课程体系,为未来的创业打下良好基础;在创业能力培养中,可以根据学生不同年级开设分层次创业课程,同时组织创业计划、创新思维等大赛,邀请企业参与指导点评,加强校企沟通,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

(3)创建优质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应组建专业背景多元化、专职与兼职相结合,且具有较好的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的人员组成的师资队伍。一方面立足本校教师培养,鼓励高校教师走出去,利用业余时间,深入企业一线学习创业经验,鼓励教师利用校内资源开办小企业,夯实创业经验。另一方面吸引有创业经历或企业管理经验的专家作为兼职教师,通过讲座、研讨会等形式授课,丰富师资队伍。

(4)构建良好的创业平台。应组织如创新创业大赛、科技竞赛、项目孵化等实践活动,强化大学生创業体验,同时利用创新创业学院平台搭建校内孵化基地,以专业为依托,借助学校人力物力优势,实现创业想法到创业实践的转变。同时开展产学研相结合的项目,加强校企合作,共建实践基地,利用企业资源为学生提供创业咨询服务,企业也可将学校作为实践基地,使学生及早接触企业,从而提升学生的创业素质,实现双赢。

3.4 社会层面

地方政府除了积极完善就业创业服务扶持体系之外,应搭建学校、企业、行业和政府之间沟通交流的平台,大力宣传并落实大学生创业优惠扶持政策,从企业申办、享受补贴、提供创业场地、落实小额贷款等方面多措并举,将政策落到实处,大力搭建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区,为大学生提供创业服务。同时完善和大学生创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大学生创业设立保护制度。

此外,鉴于大学生在创业方面除了有完善的教育基础和良好的素质观念外,在创业上优势不强,在创业中容易遭遇失败的挫折。制定良好的退出保障机制,鼓励大学生创业,增强大学生信心,给大学生提供就业岗位推荐、创业指导、心理咨询等服务,可以帮助大学生减少后顾之忧。同时,建立专业的创业指导团队,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指引,可由企业成功人士及创业咨询师等担任,在行业、企业工作,给学生传递真实的市场体验。

参考文献

李志辉.“双创”背景下创业者能力和素质新要求[J].区域治理,2019(52).

杜凯.陈亮.从创业对自主创业者的利弊浅析高校大学生的创业素质[J].人力资源管理,2013(12).

吕萌.大学生初创业存在的挑战与应对策略[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08).

张晓星.张力学.姚路明.大学生创业胜任力内涵维度及提升策略研究[J].高教学刊,2017(12).

赵妮娜.基于创业胜任力提升的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04).

猜你喜欢

知识储备双创人格
以鸟喻人
“四大板块、六大支撑” 协同式“双创”教学模式研究
《人格的发展——巴金传》(评传)
你是回避付出型人格吗?
山西省级双创示范基地总数达27个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职业院校“双创”教育辨析:基于现实审视与理性思考
让孩子爱上英语课外阅读
突破解分数应用题障碍的策略
县级气象服务工作经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