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脊柱骨折患者结合使用内固定及椎体成形术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病情的干预效果

2021-06-09林生龙韦永镇卜裕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32期
关键词:椎管成形术椎弓

林生龙,韦永镇,卜裕

(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广西 玉林 537000)

0 引言

脊柱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折疾病,胸腰段脊柱骨折最多见,多由间接外力引起,如高处跌落时臀部或足跟着地,冲击性外力向上传导致胸腰段发生骨折。少数可以由直接外力引起,比如房子倒塌的压伤、汽车的压撞伤或火器伤等[1]。脊柱骨折可以合并发生脊髓或马尾神经损伤,特别是颈椎骨折,合并神经损伤时可能导致严重的致残,甚至丧失生命。当前主要以固定手术为主要治疗方式,近年来,随着内固定手术在脊柱骨折方面的广泛应用,虽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术后松动、断钉等术后固定失败的患者数量也呈现为不断增长的态势[2]。经探究统计发现,脊柱骨折内固定手术失败的主要因素与椎体前柱不稳定存在密切的联系。因此,为进一步解决单纯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方面的局限性,本文就脊柱骨折患者结合使用内固定及椎体成形术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病情的干预效果展开研究,具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将我院2016年10月至2020年9月内收治的30例脊柱骨折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将所有患者以手术治疗差异分为参照组(男9例,女6例,平均60.16±5.05岁)和研究组(男8例,女7例,平均60.04±5.59岁)。所有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同时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研究。我院伦理委员会对本研究完全知情,并批准研究。

1.2 方法

1.2.1 参照组

参照组采用单纯内固定方案治疗,协助患者取俯卧位,行全身麻醉。于受伤椎体体表的投影位置行纵向切口,针对皮下组织肌肉进行钝性分离,充分暴露受伤的椎体与上、下位置的关节与椎板。针对患者骨折位置实施复位处理,接着选择导针器将导针传人受伤的椎体,使用克氏针固定椎体,最终进行冲洗后缝合处理。

1.2.2 研究组

对研究组患者实施参照组同样术前准备,手术开创后针对皮下组织肌肉进行钝性分离,充分暴露受伤的椎体与上、下位置的关节与椎板。通过C型臂与X线机进行引导,分别在上、下椎体的椎弓根位置置入两根椎弓根钉,使用撑开棒将椎体恢复到正常高度。该进程中,医师需要综合参考患者手术前受伤椎体的神经功能与手术过程中受伤椎体恢复情况来判断是否需要进行椎板切除。当受伤椎体恢复后,将注射用针头置入到椎体前部1/3位置,接着注入5mL硫酸钙粉溶液,最后采用骨钉固定椎体椎弓根,并选择骨蜡封闭钉道口[3]。

1.3 观察指标

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优良率;优:治疗结束后,脊柱回传正常生理弯曲,经X线检查脊柱侧弯完全消失,Cobb角≤5°;良:治疗结束后,脊柱回传正常生理弯曲,经X线检查脊柱侧弯有显著好转,Cobb角较之治疗前下降角度>5°;差:治疗结束后,上述标准均为达到或病情加重;总有效率=(优+良)/所有例数×100%;治疗前后的椎管侵占率、伤锥前高压缩比及Cobb角。

1.4 统计学分析

研究所得数据均录入至Excel 2010中予以校对,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处理。(±s)表示计量资料,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计量资料用t检验,而计数资料用卡方(χ2)检验。P评定检验结果,P>0.05提示无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分析

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优良率为93.33%(14/15),明显高于参照组80%(12/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表1 参照组和研究组临床疗效优良率对比[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椎管侵占率、伤锥前高压缩比及Cobb角分析

组间对比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前椎管侵占率、伤锥前高压缩比及Cobb角无明显差异(P>0.05),但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椎管侵占率、伤锥前高压缩比及Cobb角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椎管侵占率、伤锥前高压缩比及Cobb角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椎管侵占率、伤锥前高压缩比及Cobb角对比(±s)

注:*与组间同期比较,P<0.05。

组别 时间 椎管侵占率(%) 伤锥前高压缩比(%) Cobb角(度)参照组(n=15) 治疗前 34.13±3.39 58.46±3.83 20.43±1.83治疗后 27.03±4.10 80.49±4.97 16.08±2.02 t 5.169 13.598 6.181 P 0.000 0.000 0.000研究组(n=15) 治疗前 34.42±3.52 58.03±4.09 20.09±2.09治疗后 21.33±4.29* 93.48±4.28* 10.24±1.51*t 9.136 23.192 14.796 P 0.000 0.000 0.000

3 讨论

当前临床对于脊柱骨折患者,多以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为主,保持治疗多为药物及理疗为主,治疗周期长,患者需长时间忍受骨折疼痛,且患者需长时间的卧床休养,极易诱发长时间卧床可导致的一系列并发症,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4]。

而传统的手术治疗方式为内固定手术治疗,所有手术操作均在C型臂X线机直视的情况下进行,其机械定位的准确性可有效保障手术安全和有效性[5]。但在复位高度持续增加的情况下,患者椎体通常会存在空腔情况,导致内固定术无法实现有效的填充,且椎弓根植骨通常都需要在异处进行取骨操作,难以实现均匀的填充,无法重建已经受损的椎体,并且大多数脊柱应用通常都集中位于后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内固定失败率增高[6]。

经皮椎体成形术是指经皮通过椎弓根或椎弓根外向椎体内注入骨水泥(聚丙烯酸甲酯,PMMA)以达到增加椎体强度和稳定性,防止塌陷,缓解疼痛,甚至部分恢复椎体高度为目的一种微创脊椎外科技术[7-8]。椎体成形术可通过增强椎体强度,降低术后伤锥塌陷、螺钉弯曲、折断等不良事件发生,临床疗效理想,再加上固话热量降低,手术风险较低,改善患者预后,促进患者术后快速骨愈合,短期内完成生物降解,新骨完全长成,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9]。这与钟红发[10]等人对老年性脊柱骨折采用单纯内固定和内固定结合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的临床价值解析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结果也显示,内固定及椎体成形术结合使用治疗脊柱骨折患者,疗效优良率高达93.33%,显著高于常规内固定手术治疗的80%,且治疗后,内固定及椎体成形术结合使用治疗脊柱骨折患者椎管侵占率、伤锥前高压缩比及Cobb角明显优于常规内固定手术治疗患者。

综上所述,内固定及椎体成形术结合使用治疗脊柱骨折患者,手术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椎管成形术椎弓
健康国人腰椎三维结构数据分析*
脊柱骨折患者应用短节段椎弓根钉棒固定手术的应用效果观察
单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行鼓膜成形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发展现状
脊柱手术机器人在胸腰段窄小椎弓根后路螺钉置入中的应用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麻醉方式的现状及展望
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急性脊柱创伤患者的临床效果
椎管内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