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对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
2021-06-09卢秋霞
卢秋霞
河南柘城中医院麻醉科 柘城 476200
随着麻醉设备不断完善和麻醉技术水平提升,外周神经阻滞因具有经济、便捷等优势,已成为目前重要的麻醉方法。其中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应用于手、上肢和肩部手术,亦显示出成功率高和阻滞效果好等诸多特点,尤其适用于在基层医院开展[1]。基于有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罗哌卡因会影响到麻醉效果[2-3],本研究拟评价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对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
1 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研究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获院伦理委员会审批。择期拟在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行上肢手术患者100例,性别不限,年龄20~87岁,BMI 19~24 kg/m2,ASAⅠ~Ⅱ级,重要器官及凝血功能正常。无局麻药过敏史,穿刺部位无感染。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50例。
1.2方法[4-5]患者入室后建立静脉通路,常规检测HR、BP、SpO2、ECG和RR。静注咪达唑仑0.03 mg/kg。患者去枕平卧,常规消毒、铺巾。应用便携式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探头频率6~13 MHz。探头置于前斜角肌外下方寻找目标神经干后。采用“头平面外”技术进行穿刺。超声引导下,调整进针深度和角度,从臂丛后外侧逐渐贴近臂丛神经。当患者出现肌肉颤动时,表示穿刺成功。拔出针芯,回抽无血后,低浓度组经导管缓慢注入0.3%罗哌卡因注射液,高浓度组经导管缓慢注入0.5%罗哌卡因注射液,各30 mL,使罗哌卡因注射液在目标神经周围充分扩散。术中根据麻醉效果酌情应用短效镇痛剂。术后将导管连接镇痛泵自控镇痛,5 mL/次。
1.3观察指标及效果评价(1)麻醉效果评价[6]:患者无疼痛感、肌松效果良好为优。患者轻微疼痛,需辅以少量镇痛药物即可完成手术为良。患者疼痛明显,需辅以适量镇痛药物才能完成手术为中。患者疼痛难忍、躁动,需改为全身麻醉完成手术为差。总优良率=(优+良)例数/50×100%。(2)阻滞起效时间和运动阻滞恢复时间。(3)并发症(烦躁、嗜睡、恶心、呼吸抑制)发生率。
2 结果
2.1 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2组均成功完成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
2.2麻醉效果低浓度组麻醉优良率高于高浓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麻醉效果比较[n(%)]
2.3阻滞起效和运动阻滞恢复时间低浓度组臂丛各目标神经干的阻滞起效时间短于高浓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低浓度组运动阻滞恢复时间为(7.22±2.09)h,短于高浓度组的(8.76±1.38)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2组臂丛各目标神经干阻滞起效时间比较
2.4并发症发生率低浓度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高浓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外周神经阻滞是一种区域阻滞,能减轻患者围术期的应激反应,有较好的镇痛效果,若联合全麻时,还可减少全麻药的用量[7]。随着高分辨率超声技术的发展,超声引导外周神经阻滞麻醉的成功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并在临床普及[8]。在上肢手术的麻醉中,麻醉医师能利用超声成像对臂丛神经及其周围的结构进行观察和精确进行穿刺;此外,超声图像还可显示麻药的注射过程和扩散范围,有利于保证麻醉药物在目标神经周围均匀扩散而充分浸润神经,使神经阻滞成功率得到提高。不但阻滞起效迅速,而且可降低麻药的用量。
局麻药可阻滞机体电压门控制钠通道,使动作电位的传导受到影响,故具有全身毒性作用,其常见原因为局麻药的剂量和浓度过高,而且毒性反应与血药浓度密切相关[9]。罗哌卡因属于长效麻醉药物,是布比卡因第三位氮原子被丙基代替的产物,系不对称结构单晶像体。其作用机理和其他局麻药相同,即利用抑制神经元钠离子通道,阻断神经兴奋和传导。罗哌卡因的浓度是臂丛神经阻滞是否完善的主要条件,其对中枢神经和心肌的毒性较低,浓度适宜时,具有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分离的特点,是临床常用的较为理想的局麻药[10]。但其浓度过高时可引发心血管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反应,增加麻醉风险。
我们选取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行择期上肢手术的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低浓度组和高浓度组,分别采用0.3%罗哌卡因和0.5%罗哌卡因。通过阻滞效果评价结果显示,低浓度组的麻醉优良率、臂丛各目标神经干的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恢复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均显著优于高浓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有关研究的结果一致[1]。充分表明低浓度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良好麻醉效果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在择期上肢手术中,应用低浓度罗哌卡因实施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具有麻醉效果好、阻滞起效迅速、运动阻滞恢复快,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