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学导课堂”背景下的故事教学策略
2021-06-08张旗美
张旗美
【摘 要】本文针对当前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指导过度的现象,以一节故事阅读课的教学为例,阐述了在小学英语故事教学中运用“学导课堂”理念,通过课前预学—自主阅读—分享交流—总结延伸等学习方式,改变学生原有被动、被授的学习方式,在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和改变学习行为的过程中发展小学生英语阅读素养,继而进一步提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学导课堂 故事教学 活动场 阅读圈 探究域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指出: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必须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观察、分析、思考,从而使学生自己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精神,为学生创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而且要善于引导学生的积极行为。由此可见,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
然而,在当前的小学英语故事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传授为形式的“被动接受”“被动输入”的课堂教学行为依然比较普遍。为改变这种以知识传授为目的,以知识灌输为形式的教学现状,笔者尝试采用“学导课堂”的相关理念,拟通过在阅读前采用相关学习单开展课前调查预学,读中开展“阅读圈”合作阅读方式创设自主学习场域,读后设计高阶问题深入思考文本内涵等学习策略,创设以“生学”为本,以“自学”为主的互动参与式小学英语故事教学方式。
本文以译林版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 6 An interesting country 教学为例,探讨“学导课堂”背景下的小学英语故事教学的策略。
一、顺学而导:带着真实需求走進故事“活动场”
学生的学习起点,是教学有序展开的前提和基础。“学导课堂”的核心理念也提倡“以学定教,循学而导”,一切教学活动的展开,要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密切关注学习进程及学习效果,适时进行必要而精准的指导。教师要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了解学生的真实需求,在此基础上,通过生动有趣的情境,将学生一步步引入学习的“活动场”。
六年级下册Unit 6 An interesting country 中的Story time板块的核心内容以Liu Tao的口吻介绍从网络上了解到的关于澳大利亚city, sport, animals, people等方面的信息。基于对文本内容的深度解读,笔者认为:如今的学生见识广,思维活跃,有些学生几乎每年暑假都会跟随父母出国旅行。因此,在本课学习之前,笔者借助“KWL”学习单开展学前调查,用以了解学生对于本课的相关知识背景的掌握情况。“KWL”阅读教学法是指一种指导阅读的策略,即“KWL”阅读策略。其中, K即Know (What I know),是读者已经具备的背景知识;W即 Want (What I want to know), 是读者渴望通过阅读获取的新知识, 是阅读目标;L是Learned(What I have learned),是读者在阅读材料后总结自己学到的新知识(见下表)。
通过KWL课前调查,笔者收集到“I know”如下相关信息:
S1: I know Sydney Opera House is in Sydney. It looks like white shells.
S2: The National Symbol of Australia is the golden wattle.
S3: We can eat some lobsters or other seafood in Australia.
S4: I know the big fire in Australia last year and many koalas were dead.
笔者从“I want to know”获得的信息如下:
S1: Why Australia is an interesting country? How interesting?
S2: How big is Australia? How are the people there?
S3: What subjects do the children in Australia study?
S4: Whats the capital of Australia? Is it Sydney?
通过梳理学生填写的“KWL”表格,笔者发现有两处信息在教学设计时要特别引起关注:
首先,学生对于澳大利亚的了解相当多元,在一定程度上超越教材文本提供的信息。这有利于学生对本课核心内容的理解和对澳大利亚相关知识更真实的表达。
其次,学生在解读文本标题的时候对于事实性的信息比较感兴趣,而对于文本主题意义的思考:Why Australia is an interesting country? How interesting? 有所忽略,缺乏透过文字表面信息理解文本深层含义的思维能力。因此,在故事读前环节,笔者改变了教师提问的方式,简化语言知识传授与文本信息收集等低阶思维能力培养的环节,更多地创设了基于学生个人生活经验与文本信息的交流与分享的机会。
在本课的目标制定中,笔者遵循“KWL”调查中获得的学生已具有的相关语言背景,主要淡化了语言知识的传授与文本信息的收集等低阶思维能力的教学环节,重在设计问题驱动下的学生基于文本不同层次信息的交流和分享。这样的设计始于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原点,依照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带着学生从“想要了解的”“真正需要的信息”走进故事“活动场”。
二、合作共学:带着探究任务走进故事“阅读圈”
学生学习的过程,既需要自己的独立自主与深度思考,更需要及时的合作共学与相互启迪。“学导课堂”倡导“以学代导”,也就是学习活动要在学生独立学习的基础上,适时展开小组合作,通过同伴间的交流、评价、质疑与鼓励,实现学习的“二次发展”,用同伴的力量取代教师过多的指导。在故事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学习进程,适时发挥小组合作优势,让他们在合作中相互学习、相互启迪、相互促进。
An interesting country一课包含了多重语言信息,在以往学习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往往会被多个人物的信息影响,导致学习被动,缺少真实的情感体验。为避免这种现象,笔者依托“阅读圈”小组合作式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团队合作的过程中经历整体理解文本、浅层理解主题、深层理解主题的探究过程。
“阅读圈”(Reading circles),又称“文学圈”(Literature circles),是以合作学习理论为基础的暂时性的弹性阅读小组(Circles)。成员们根据自己在小组中特定的角色和職责为下一轮将要举行的讨论会做准备,按照各自所分配的角色,设计阅读作业纸,准备讨论问题提纲。在讨论会上,成员们根据自己先前准备好的问题提纲与老师和组内成员进行讨论,尽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在解读关于澳大利亚细节信息的环节中,笔者改良“阅读圈”活动形式,引导班级学生四人一组合作开展“阅读圈”合作阅读方式。活动流程如下:
首先,小组leader提出了如下关键性问题:How will the children find out about Australia? What is interesting in Australia? 以此带领全体小组成员从整体的角度理解文本内容,推动小组成员概括能力的形成。
其次,“单词大师”将文本中部分影响语篇理解的关键词汇为组员们进行指导。如people in Australia = Australian people;learn about,find out about,read about, kangaroos,koalas,Australian football games做好了详细的资料收集,并教会组员发音,描述相关特征等。同时,如果组员针对“单词大师”的讲解存在疑问,可以面对面地互动提问和解答。
再次,“联结者”根据对文本的理解发表个人观点供组员参考。举例如下:
S1:Australia is a really interesting country.There are lovely animals,beautiful cities and exciting Australian football games.
S2: I think so. And I think the children are great. They have many ways to know about the country.
最后,“leader”带领全体小组成员对文本信息及主要语言内容做整体回顾和交流。
译林版英语的文本内容通常围绕一个主题,通过不同人物的对话表达丰富的信息和内容。如果采用表格等学习支架的方式梳理概括信息,往往使一些能力不足的学生产生惰性和畏惧性。而在“阅读圈”的合作学习过程中,具备不同学习能力和特征的学生在团队的相互协作下能凸显各自特长,充满自信地参与活动。小组“leaders”在协调组员开展阅读工作的过程中,其学习能力、语言能力不断得到提升和锻炼。“单词大师”在小组中担任了提前学习和思考新授内容的任务,因此,其自主学习能力相应得到发展。而负责“Connection”的学生在小老师新授内容的基础上积极思考,将所学新知识及时跟生活建立联系,并积极整合已有的语言能力开展具有思维的语用表达,语言和思维能力也能获得一定的提升。
“阅读圈”的活动设计,打破了原有的被动学习的舒适圈,使每一个学生在真实学习任务的推动下积极思考。从整体把握到细节梳理,从浅层理解到深层感悟,以此达成对故事意义和结构的深度理解的目的。
三、引思促学:带着高阶问题进入故事“探究域”
“问题引导,让学有深度”这是“学导课堂”提出的策略之一。也就是教师的教学过程要突出问题引领,兴趣激发,不断将学习活动引向深刻。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有助于开启学生的思绪,引发他们的想象,并能激发其探究的欲望,教师要千方百计发掘文本的深层内涵,设计出精准而又充满挑战的高阶问题,并以此导引学生全身心进入故事“探究域”。
案例文本以对话和文本表述的两种形式展开对本文的学习,如果细细品读本文的语言,会发现编者独具匠心的语言特点。为引导学生站在作者的角度品味语言体现的内涵,笔者采用提问的方式启发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深入思考,以此助推学生对文本内涵的理解。
问题一:
T: Today we learned about Australia. Have you ever been to Australia? What do you think of it?
Ss: Yes. My … lives there. Its big/beautiful/…
T: You know the animals, the cities and the sport in Australia now. What else do you know from the story?
S1: People in Australia like kangaroos and koalas very much.
T: Why do you think so?
S1: Because they say: You will love ‘our kangaroos and koalas which means they like them very much.
T: Good. A very special feeling.(教师随之引导学生划出重点句)
问题二:
S2: I think people in Australia are friendly.
T: Why do you think so?
S2: Because the writer says, ‘People in Australia welcome visitors.
T: I do agree with you. You read the story so carefully.
T: What else can you find out?
S3: I think Sydney is a famous city in the world.
問题三:
T: Youre so great, boys and girls. So what can you learn from the story?
S4: Australia is a lovely country. Australia is a nice country. There are a lot of interesting things in Australia.And I think there are a lot of interesting things in other countries. The world is interesting. If I have a lot of money and time, I want to go around the world.
案例文本中对于澳大利亚的介绍从表面上看是说明文,但通过深度阅读、品读,我们可以发现诸多文字和语句都透露了编者对澳大利亚“interesting”的这一主题意义的情感表达。但如果教师和学生缺少深度思考的意识,这些宝贵的资源往往会被忽略。如People in Australia welcome visitors. 读到这句话,学生们在脑海中立刻出现了希斯罗机场张开双臂欢迎各国旅客的巨幅图片:Different faces, warmly welcome.这是作为一个东道主国家人民对于外来旅游者和来访者的一种最真诚友谊的情感表达。同样,文本中也以非常温暖的文字:People in Australia welcome visitors. 来描述澳洲人民的热情与好客。教师适时的提问让学生的思绪飘扬,让情感与文字逐步交融。在最后的分享环节中,教师以总结性提问:So what can you learn from the story?推进学生对文本主题的深层理解,使故事学习真正体现其文化价值。
纵观本堂课三个具有代表性的提问,笔者严格遵循记忆、理解、应用到分析、评价、创造由低到高的思维层级设计本堂课的核心问题及问题群。学生在不同层级的问题支架中主动思维,不断提升对Australia关于interesting这一主题意义的理解和认识。在核心问题的驱动下,学生实现了从文本信息的整体架构到细节信息梳理的阅读过程,并结合个人的知识背景及语言能力对相关主题进行个性化表达,以此提升了思维品质和良好的语用能力。带着高阶问题,导引学生一步步进入故事“探究场”,让学习真实发生,让思维得以延展。
教学的本质是教会学生方法,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喂给学生。在“学导型”小学英语故事教学中,我们广大教师应努力将“学”置于“教”之前, 在充分了解学生就近发展区的基础上,选择学生喜爱的方式,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创设学生们喜欢且有挑战性的活动,引导学生们在探究的过程中把握语篇整体,洞悉文本细节,领悟文本内涵,“学”“导”相辅,适时相融,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促进小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形成。
【参考文献】
[1]邓晓颖.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KWL”阅读教学模式探究[J]. 英语教师,2018(16).
[2]杭燕楠.图示理论指导下的小学英语读前活动设计[J].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18(11).
[3]王蔷.小学英语分级阅读教学:意义、内涵与途径[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