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上大学,就无法照顾父母了
2021-06-08刘赛花
刘赛花
〔摘要〕某高三男生经常莫名焦虑、恐惧、抑郁,伴随失眠,无法自行排解,经过咨询深入了解到他内在的矛盾:想要努力但是又担心“考上大学,就无法照顾父母了”。咨询师遵循人本主义理论,充分调动来访者内在积极力量,同时运用格式塔理论的空椅子技术协助来访者处理未完成事件,最终焦虑自然缓解,恐惧释放,自我力量得到增强。
〔关键词〕焦虑;辅导;高三
一、个案概况
张小强(化名),男,17岁,某校高三学生,美术专业生,因恐惧、抑郁、焦虑等情绪困扰时间持续三个多月,并且难以入睡,自己无法调整而主动前来咨询。高三开学后他即将去长沙参加美术专业集训,备战专业联考,想调整好状态,准备考试。他自述从高二暑假开始就特别焦虑、烦躁、恐惧,伴随失眠。初三也出现过较长时间的失眠、情绪低落,同时伴有心跳加速,在家人陪伴下前往某综合医院心理科就诊,诊断为抑郁症,服药一段时间后,有不良反应,因嗜睡、没精神、个人感觉不对劲,自行停药。
张小强约178cm,体型强壮,方圆脸,穿黑色皮鞋,西裤(作为学生,打扮偏成熟)。口齿清晰,语言流畅,自知力完整,有改变愿望,无精神病性症状;描述时略有夸大,如“整夜”睡不着,经询问只是偶尔整夜睡不着,一周1~2天,大多数时候入睡需要1~2小时,描述时情绪波动不太明显。
在来访者还未出生时,五岁的哥哥患白血病早夭,花光了家里所有积蓄。两年后,父母承受着“丧子、公司破产”之痛,顶着巨大的压力,在父亲40岁、母亲38岁时,生下了他。他的出生给家庭带来了欢乐。父母对他看护很紧,“担心与哥哥一样发生意外”,小时候不让他外出,印象中比较深刻的画面是,小伙伴在屋外玩耍,他被关在屋内,如果外出,父母其中一人必定会陪同。 初三曾被医院诊断为抑郁症,后因心跳加速去医院检查,显示有心率不齐症状。除此之外,身体健康,无器质性疾病。
父母很疼爱他,对他寄予厚望。他与父亲关系比较疏远,与母亲关系比较紧密。班主任反映他文娱活动能力很强,认为他应该学音乐而不是美术。近三个月以来,他学习难以静心,过于浮躁,喜欢自我加压。专业老师非常支持他来咨询,反映他成熟、懂事,但有些管不住自己,经常心事重重。他和同学关系一般,没有知心朋友,觉得其他同学很难理解自己,不愿意和同学有太深入的交流。
二、辅导对象评估
1.评估:来访者近三个月来因对各种事情担忧而心烦意乱、睡眠质量下降,偶尔会哭泣,莫名焦虑,情绪低落,孤独,觉得周围人不理解他,不愿与同学多交流,上课经常走神,害怕回答问题,初步评估为抑郁伴焦虑状态,建议到医院就诊复诊,以免抑郁复发,但来访者因为学业紧张一直未到医院就医复诊。
2.原因分析
(1)生物学原因:17岁,正处于青春期。“心跳加速”显示有心率不齐症状。除此之外,身体健康,无器质性疾病。
(2)心理原因:来访者个性比较好强,渴望有出息,“将来想做成一番大事”,出人头地;自我期望高,自我加压,追求完美;认为自己“与众不同”,有烦恼也不愿向同辈人倾诉;责任心强。在来访者的潜意识层面存在以下想法:我去读大学了,就不能照顾父母了,父母会离开我。正是这样的担心导致了恐惧、焦虑、抑郁等情绪的产生。
(3)社会因素:家庭方面,父母未从哥哥早夭事件中恢复,甚至一直有追随哥哥而去的想法。如母亲曾坦言“哥哥去世时,自己想过自杀”。从小到大,哥哥的影子一直追随他,但家里谁也不提,家庭气氛比较沉闷、压抑。学校方面,进入高三,专业课和文化课的压力加重,且面临第一次离开家。心理压力找不到人倾诉,“同学朋友无法理解,也不愿告诉父母,不想让他们担心,一个人扛着。”这种叠加压力加重了来访者的心理负担,使来访者暂时出现以上症状表现。
三、辅导目标与方案
(一)辅导目标
根据评估与诊断,经与来访者协商,确定如下辅导目标。
1.短期目标:改善或缓解当下抑郁、焦虑、恐惧情绪。
2.中期目标:学会一些放松和自我调适的技巧,更好地面对学业。
3.长期目标:促成与父母分离;促进个性完善、人格健全。
(二)辅导理论
本咨询遵循人本主义理论框架,相信每个来访者都有内在的潜能,来访者是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本咨询将充分调动来访者自身的积极力量,如来访者深受情绪困扰,主动前来咨询,改变愿望非常强烈。这正是咨询可以发挥作用的地方。
格式塔治疗理念认为,首先,人都有能力处理好自己的事情,心理治疗鼓励来访者主动承担责任,发掘个人资源和潜能;其次,人应该将注意力聚焦在此时此地,而不应僵化地固守过去不再有效的适应模式;最后,使人积极面对现实并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帮助他完成未完成的事件,以排除过去未完成事件对此时此地的他的干扰。
(三)辅导方案
本咨询将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取得来访者信任;通过倾听、无条件积极关注、共情等技巧,让来访者宣泄情绪并学习缓解情绪的技巧。
第二阶段:一起探索、分析来访者情绪背后的原因,接纳目前现状,促成改变。
第三、四阶段:为咨询结束做准备,跟踪调查反馈。
四、辅导过程
(一)第一阶段: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
在这一阶段主要用罗杰斯的理解、倾听、共情,无条件接纳来访者,与其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肯定其主动求助行为。在第一次咨询结束时详细告知学校心理咨询知情同意,其中包括咨询设置、保密及保密例外、录音录像等方面內容,来访者表示接受。
第一次咨询:聚焦情绪处理。
1.明晰感受,主观评定情绪类别
在倾诉中,发现来访者最近深受各种情绪困扰,咨询师首先鼓励来访者觉察并感受身体内的各种情绪,通过评分,主观评定各种情绪的程度、频率、比例。在主观评定的过程中,实际已经渐渐与情绪拉开了距离。
2.情绪打包和转移处理情绪
来访者第一次来咨询时,情绪困扰比较严重,在说话的过程中依然能够感觉到他的不舒服。在主观评定情绪后,对于来访者身体内的情绪,我尝试采用情绪打包和转移法。
具体操作如下:
(1)觉察情绪:清晰化和具体化感受,进一步与情绪抽离。
感受情绪在身体的哪个部位,用一种东西来描述,说出像什么,其形状、颜色等,邀请他尝试将这个东西拿出来,拿到面前。
(2)打包情绪:在半催眠状态下完成自我对话。
咨询师:你想对它说什么?(轻声)
来访者:想让它消失,不再出现。
咨询师:好,你找一个东西,把它密封起来,你想找什么来暂时封存它?
来访者:找一个木箱子。
咨询师:嗯,非常好,多大,什么形状的?
来访者进行了描述和比画,当箱子清晰化后,请他将面前的东西封存在箱子里,并锁上,确保安全。然后把它放到一个安全的地方,它不会再打扰你,询问来访者这个地方是哪里。
来访者:埋在地底下。
咨询师:挖一个很深的洞,然后将这个装有你恐惧、焦虑、抑郁等各种情绪的大木箱子放到地底下,在你的想象中去完成这一动作,当你完成了,点头告诉我。
静默了一会儿,来访者点点头,表示已经完成。
咨询师:好,你完成了吗?(感觉到他轻松了一些,我心中欣喜)。现在这个装有你各种情绪的箱子已经被封存在地底下了,我们一起来对它说一些话,好吗?(来访者点头)我说一句,你跟着说一句。“我现在还不能处理你。等我有一天足够强大,我一定会再来找你的。”
(此時来访者一字一句说着,从他的表情和声音、肢体动作来看,他进入了情境中,很真实地完成了情绪打包转移,很用情地完成了对话。)
咨询师:好的,非常好!现在请你再做三个深呼吸,当我数到1,慢慢睁开眼睛。此刻有什么感受?
来访者:我觉得空了一些,身体轻松一些。
咨询师:如果用0~10分给身体内的情绪打分,现在是多少分?
来访者:焦虑7分,抑郁7分,恐惧7分。
咨询最后教来访者学习腹式呼吸法,学会放松技巧,并鼓励他将其运用到生活中。咨询结束时双方约定下周同一时间段继续咨询。
3.放松训练,疏放情绪
来访者身体绷得很紧,在咨询时我带领他体验了放松的方法,建议他回去后多多练习。放松法如下。
(1)腹式呼吸,吸气的时候,把肚子鼓起来;呼气的时候,把肚子缩进去,训练3~5次。
(2)肌肉紧张放松法:从脚到头全身各个部位体验先绷紧,“紧到不能再紧”,“保持5~10秒”,然后再渐渐放松,完全舒展。顺序依次为脚趾、小腿、大腿、腹部、背部、胸部、脊椎、手臂、面部、眼睛、头皮,也可以从头到脚进行。
(3)想象放松法:在以上两种放松训练后,想象一个舒适、安静的场景,想象自己置身其中,非常放松。风轻轻地吹来,阳光温暖地洒在身上……
(4)自我催眠:分享博恩·崔西自我催眠录音,在放松的同时给自己积极的暗示。
(二)第二阶段:探索分析来访者情绪背后的原因及接纳目前现状
如前所述,来访者的担心、焦虑似乎是莫名的,没有缘由的。他一再表示如果不再受这些情绪的困扰,自己就能够胜任高三的文化课和专业课的学习。我详细询问了他的家庭情况,成长经历,走进了他们家不愿提及却影响至深的秘密。
第二次咨询:探索情绪背后的原因。
1.与逝去的哥哥联结、对话
咨询师了解到,来访者哥哥患白血病早夭,对父母影响很大。来访者从小活在哥哥的影子里。听来访者讲了哥哥的故事后,我查阅了家庭系统排列相关书籍,了解到在家庭系统中逝去的人的潜在影响,经来访者同意,决定引导来访者与哥哥对话。
具体操作如下:
(1)在来访者对面放一把椅子,请来访者选一个任意物品代替哥哥,也可以不选。告诉来访者将邀请哥哥和他进行一场对话,问他是否愿意尝试。
(2)深呼吸,做简单的放松训练。想象哥哥的样子,哥哥就坐在对面。如果哥哥还活着,是什么样子,尽可能清晰地想象。
(3)想清楚了,问:你想对他说什么?(等待来访者慢慢说)
(4)等来访者说完,继续询问:嗯,哥哥听到了你所说的。他会对你说些什么呢?(过程无须评价)
(5)重复3和4两个步骤,让来访者与哥哥有充分的对话时间和空间。
说完后,来访者表示身心轻松了很多,感受到了来自哥哥的力量。来访者也明白了哥哥一直在祝福自己,哥哥不希望他活得如此压抑。此刻,咨询师适时说出了哥哥想说的另一番话:哥哥希望你能把他未活出来的部分活出来,并且要活得更精彩。建议他在心中给哥哥留一个位置,因为哥哥一直在身边,可以随时和哥哥对话。
第三次咨询:接纳目前现状,促成与父母分离。
2.演练与父母的对话
来访者对父母孝顺,有很多想对父母表达的情感和话语。当他学会用空椅子技术对话后,我邀请他在安全、温暖的咨询室中,演练与父母的对话,以后有机会可以当面对父母说。当来访者说出平时未说出来的话后,压抑在心底的情感得到了释放,来访者很动情,一度落泪。
通过深入的探讨,最终我了解到,来访者潜意识认为自己考上大学后,就无法照顾父母了,父母就会离开自己。这种潜意识的担忧是来访者情绪困扰的根源。在经过一系列的探索和放松、对话联结后,来访者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一问题。“我考上大学外出了,谁来照顾父母?”这是他主要的担心。经聚焦思考,来访者找到了应对方法,如父母暂时还可以照顾自己、一个姑姑会帮忙照应、自己也可以常回来,等等,减少了担心。
找到了症结所在,之前他被“我考上大学,就不能照顾父母”这个潜意识困住,现在已经“松绑”,他内在的力量得到了激发和释放。
(三)第三阶段:为咨询结束做准备,跟踪调查反馈
来访者联考归来,三月份和四月份分别又咨询了一次。最后的一次咨询针对高三复习进行了会谈。这是与来访者第一次正式地谈学习,可见之前困扰他的问题在渐渐缓解。他分享了当前的学习状态和成绩,并设置了高考目标分,我们就如何达到目标分一起进行了探讨,能够感觉到,对于未来,他更坚定,更有信心。
在咨询后期,我接到了来访者母亲的电话,母亲对他满是牵挂和担心。最终我们达成一致意见:相信孩子,祝福孩子。
五、效果评估与反思
(一)效果评估
来访者反映焦虑、恐惧、抑郁等情绪降低至2~3分,晚上睡眠质量大大提高。在校园見到我,热情地和我打招呼,我平时远远看到他,见他和同学有说有笑。据班主任反映,该生专业校考通过,文化学习状态也挺不错。咨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辅导反思
这个咨询总体是比较成功的。是什么在发挥效用呢?那个莫名焦虑的他,是怎样拨开雾霾、看见阳光的呢?
1.建立了良好的咨询关系
咨询师充分地尊重、完全地接纳来访者,无条件地积极关注、共情他,取得了他的信任,“以来访者为中心”,作为陪伴者,跟随、引导,适时根据需要调整辅导方法。
2.充分调动来访者个人的积极力量
来访者本身具有非常强烈的改变愿望,也有改变的能力,只是在高考应激状态下,暂时受到影响。因此,给予来访者充分的信任、及时的肯定,增强他面对问题的信心,引导他看到自我的力量,这是此次咨询产生效用的关键。
3.先处理情绪后处理问题
在咨询中,很多来访者深受情绪困扰,不能理智地思考问题。当负面情绪缓解,很多人生的智慧就出来了。因此在咨询中,我们先聚焦来访者的情绪,引导他学会观察情绪,置身于情绪之外。同时教会他一些情绪缓解的方法和放松训练的方法,让其在以后的生活中也能运用。
4.敢于面对问题,承认接纳是第一步
本案例一个重要部分是促成来访者与父母的分离。虽然来访者家庭中谁也不去提“逝去的哥哥”,但事实是“逝去的哥哥”一直在影响父母,影响家庭。如果父母能够很好地处理已逝孩子带来的创伤,坦白地告诉来访者发生的事情,承认哥哥的存在,家庭成员在心中给哥哥一个位置,来访者就不会那么压抑,恐惧,困扰可能会减少。
每个症状,每种情绪都在告诉我们一些事情。莫名焦虑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家庭关于爱与伤、保护与回避的故事。所幸我读懂了,解密了。这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我更加热爱我的咨询工作,在生命最深处与人相遇,是我喜欢的。
最后,愿我们都能有面对问题的勇气,坦然面对每一次生命的来信。
(作者单位:湖南省株洲市第十八中学,株洲,412000)
编辑/刘 芳 终校/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