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企业融资现状研究

2021-06-08邱子硕冯军策杨庆远

成功营销 2021年3期
关键词:融资困境融资渠道中小企业

邱子硕 冯军策 杨庆远

摘要:当前,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0%以上,在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稳定就业、保障民生等方面也占据重要地位。在大环境影响下,为更加详细的了解当前中小企业所面临的融资困境,本文以山东省中小企业为例,通过问卷法搜集了当前的中小企业的融资信息,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所反映的问题提出了合理建议,以期能够为有关中小企业提供帮助。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困境;融资渠道;信贷条件

1 引言

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中小企业的地位日显重要,它已成为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国民经济增长质量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基础。从我国来看,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 90% 以上,吸纳了75% 左右的城镇就业岗位,对 GDP 的贡献超过60%,对税收的贡献率超过50%,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的贡献举足轻重。然而,由于中小企业体量小,抗风险能力较弱,在市场竞争中很难取得竞争优势。其中一种解决困境的方法就是融资,通过融资保证资金流流动,保证企业的生命力。但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融资渠道单一、融资难度大,利率高,筹资数量少又加剧了企业的困境。张秀娟[1]发现,银行信贷资金更偏爱流向大城市大企业,中小企业并非是资本的青睐对象。梁建人[2]研究指出,商业银行的高度垄断性致使商业银行占有了金融市场的大部分份额,造成对中小企业资金供给不足,引发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象。因此,如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成为了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在此背景下,本文对山东省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进行了调研与分析,并结合具体情况给出了相关建议。

2 调研与分析

2.1 研究框架

2.1.1 研究设计

(1)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半结构化访谈法。

(2)调研问卷设计

结合本研究需要,依据企业的融资相关理论、网络搜索相关问题,并在对中小企业负责人访谈后,设计了《中小企业融资现状调查问卷》,所有问卷均经效度、信度检验,符合研究需要。

(3)观测指标

问卷调查的主要观测指标是企业的基本规模和财务情况、面临的主要融资困境、融资轮次、融资渠道、资金需求与满足情况等。

2.1.2 数据处理

剔除无效问卷,将问卷结果录入Excel中,应用SPSS23.0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主要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2.1.3 问卷回收

在对山东省的中小企业融资情况的调查研究中,共发放调查问卷36份,其中有效问卷25份。在被调查企业中,成立年限在6年以上的占比80%,4-6年的占比12%;企业大多集中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剩余企业分布在餐饮、建筑、培训等行业,整体分布较为多元;所调查企业大多规模较小,员工人数100人以下占比92%。,且80%企业未获得过风投机构的资金,仅有两家融资轮次在B轮及以上;同时,调查结果显示,88%的企业暂无上市计划。

2.2 结果分析

2.2.1 经营状况

为了解企业的财务情况,本文针对企业的年营业收入进行了调查(表略)。结果显示,大多数企业的营收状况能保持在不错的水平,一半以上的企业能够保持年收入在2000万以上,更有20%的企业年收入在5000万以上,这一数据侧面反映出我国国内经济的恢复情况较为良好。但是仍有28%的企业营收在500万以下,这可能系与其规模相适配所导致。

为考察中小企业资源成本侧的约束,本文针对企业在经营中所受的限制原因进行了调查(多选),结果如表1所示。调查结果显示,中小企业所面临的问题較为一致,大体可以概括为人才缺乏、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过高以及资本资源缺乏。其中52%的企业均选择了劳动力成本过高选项,由此可见,在营收捉襟见肘的形势下,如何进一步降低成本,以维持利润的增加和抵抗未来的决策风险,越来越成为企业所考虑的选项。另有7家企业选择了企业资本缺口较大,侧面表明仍有相当部分的企业存在着较为紧急的融资需求。

2.2.2 融资现状

在企业融资现状方面,本文将调查重点放在了融资用途以及一般性资金流转需求、扩展和发展需求满足情况上,因为这三点能够充分反映中小企业当前的融资需求紧迫程度。

在企业融资需求及用途层次,调查结果显示,过半企业认为“当前融资成本过高”,企业亟待新的融资方式以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除此之外,产品研发、厂房扩张以及一般性资金支出需求也均向企业提出了更多的资本需求。充足的现金资本是企业抵抗风险的重要保障,36%的企业认为企业缺乏充足的资本,抵御风险能力不强。

另根据调查,大部分企业的资金能够满足基本的资金周转需求,仅少部分企业资金需求较为急切难以满足一般性资金流转需求。但在满足外部发展和扩张的需求方面,情况则不容乐观。调查结果显示,仅一家企业所获资金能够满足发展所需资金的75%以上,近一半的企业外部所获资金仅能满足25%以下的资金需求。这一结果与前文的结论相符,即大部分中小企业所获资金仅仅能够满足最基本的营业流转需求,而难以支撑起进一步发展的需求。

2.2.3 融资渠道

本文设置了选项对中小企业当前的主要融资渠道进行调查(多选),结果如表2所示。显然,绝大部分企业均选择将内部融资作为融资选项,这一结果与常识相符,因为内部融资往往是资本成本率最低的融资方式,故而往往成为企业融资的首选。除此之外,可以看到大部分企业选择在融资时绕过非银行类金融机构,这可能与非银行金融机构往往要求股权,资本成本率较高有关;同时可以看到,政府支持在企业融资过程中也发挥着相当程度的重要作用。

本文同样对企业获得贷款的主要形式进行了调研(表略),结果显示,抵押相应实物和质押贷款是大多数企业获得贷款的主要方式。值得注意的是,调查结果显示,在对企业获得贷款的难度进行调查时,多数企业表示贷款难度在一般及以下,占比84%,仅少数企业表示贷款较难获得。

2.2.4 融资周期

本文同样对企业的一般融资周期进行了调查(表略),结果显示,企业融资的周期普遍在0.5-1.5年左右,72%的企业表示这一周期对企业来说略长,即使最终融到也很难及时满足当时的需求。

3 改善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对策与建议

通过以上调研可以发现,现在背景下,当前的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不容乐观,资金流转量较大,且大多面临原材料、劳动力成本过高、经营管理有待改善等问题,发展所需融资难以满足,除此之外仍面临相当的债务融资压力,针对以上本次调研所反映出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3.1 优化内部条件的融资对策

3.1.1 拓宽融资渠道

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融资方式以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为辅。由于信用等级低、信息不对称等一系列原因,中小企业很难通过直接融资获得足够的企业运转资金。要想突破这个瓶颈实现跨越式发展,就需要调整融资方案。首先,企业可以合理借助民间融资渠道筹集所需资金。Peterson和Rajan[3]认为,如果银行信贷资金渠道受到阻碍,企业将会寻找其它社会资本参与程度较高的渠道代替。虽然此类融资成本相比金融机构来说较高,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融资难度,提高贷款的可得性。其次,由于股东是企业最主要的利害关系人,企业可以通过吸收股东投资、引入新股东等方法实现增资。再次,灵活运用供应链金融。研究指出,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仍有80%的企业会保持甚至扩大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业务。因此中小企业可以灵活借助供应链上核心企业的信用支持,采用供应链金融中应收账款融资、存货融资、预付账款融资获得资金。

3.1.2 优化投资结构

由于多数中小企业本身就存在资金缺乏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合理规划企业投资结构,高效地运用资金,力求使用最低的成本创造最大的效益。中小企业要对自身业务具有清晰而长远的认知,把资金投放在主营业务、盈利前景最好的业务上,缩减不必要的投资。控制固定资产的建设和采购,先立足再逐步扩大企业规模。

3.1.3 提高创新能力

一方面是对企业业务而言。虽然中小企业在我国企业中占比很大,但是由于其竞争力较弱,所以处于价值链的末端,对中大型企业的依赖性很强。加之自2020年以来受大环境的影响,中小企业面临着更加恶劣的生存环境。中小企业应该推进科研创新,注重技术研发,提高核心竞争力和自身的独特性,优化信用体系,从而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是企业财务管理系统的创新。杨宇华[4]研究指出,财务管理需要经历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完成数字时代的转型。为了迎接财务管理数字时代,企业应该积极更新与变革,快速处理并共享真实、有效的数据,缓解信息不对等的情况,提高信用等级,从而获得银行的认可,减少银行对中小企业借贷时“惜贷”“慎贷”的情况。

3.2 优化外部环境的融资对策

3.2.1 加大政策支持

由于中小企业的特性,政府的支持是其发展的重要保障。政府可以提供税收优惠政策,通过税收减免、税收延缓等方式降低企业的财务成本,让企业把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扩大再生产和创新领域,增强企业的发展活力。此外还可以设立专项资金,为中小企业提供政策性的资金支持。对于信息不对称引发的融资征信问题,一方面政府可以提供政府性融资担保,以政府信用背书,鼓励银行放宽对中小企业的贷款要求。另一方面政府要加强对中小企业的监管,培养其信用意识。严格处理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出现的不法违规行为,肃清金融市场的乱象,营造健康的投融资环境,规避“劣幣驱逐良币”的市场失灵现象。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时还要注意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提高政策的可操作性、系统性,避免“政策失灵”。

3.2.2 加快平台建设

为了扭转中小企业在融资征信问题上处于的不利局势,需要深入完善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借助大数据金融技术改善信息非透明化问题,降低信息不对称风险,为金融机构提供融资服务增加保障。加快推进中小企业与区块链技术的融合。区块链技术通过使用时间戳、数据加密、分布式共识等方法,在节点无需互相信任的分布式系统中实现基于去中心化信用的点对点交易。这一热门技术提高了信息透明度,有效缓解了融资过程中的信用危机。为中小企业的融资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3.2.3 丰富资本市场层次

吕文岱、徐士琴[5]研究表明我国中小企业很难获取大型商业银行信贷,主要以中小型商业银行信贷为主。我国的中小型商业银行正处于改革发展阶段,难以满足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要着重发挥大型商业银行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作用。大型银行相较于中小型银行具有明显的规模优势和人才优势,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更优质的服务。通过信息的共享建立中小企业与大型银行的互通,在保持大型银行稳健经营的同时为具有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服务。

参考文献

[1] 张秀娟.中小企业融资瓶颈[J]. 工业技术经济,2005,24(7):150-151.

[2] 梁建人.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思考[J]. 经济经纬,2008(2):122-125.

[3] PETERSON M A,RAJAN R G. The benefits of firm-creditor relationships:evidence from small business data[J].Journal of Finance, 1994,49(3):3-37.

[4] 杨宇华. 数字经济时代的企业财务管理转型研究[J]. 会计之友,2020(18):60-66. DOI:10.3969/j.issn.1004-5937.2020.18.010.

[5] 吕文岱,徐士琴. 基于银行视角的中小企业贷款博弈模型[J]. 经济问题,2013(8):78-82.

猜你喜欢

融资困境融资渠道中小企业
小微企业融资困境及应对策略分析
论中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应对路径选择
河南省家庭农场融资困境问题分析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分析与对策研究
论述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和对策
德州市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企业现金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小额贷款助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
试析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管理及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