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英语说明文支架式语篇分析理论探析

2021-06-07殷熊启翡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语篇分析支架式教学高中英语

殷熊启翡

[摘   要]说明文是一种对客观事物进行说明和阐释的文章体裁,通常用来总结自然科学和技术工程及社会科学领域前沿发展状况、科研动向和最新科研成果。其语言具有科学性和条理性、内容紧凑、上下文逻辑性强。由于说明文具有高度抽象性和概括性,且描述的客體通常是学生不熟悉的对象,使得此类型文章成为高中英语学习中的一块硬骨头,很多学生在说明文阅读的学习上比较吃力,考试失分也较为严重。文章对支架式教学法的教学理念进行分析,认为支架式教学法能显著提升学生在英语说明文阅读中的主观能动性,将支架式教学法应用于高中英语说明文语篇分析当中,能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效能,可更好地帮助学生真正理解文章内涵、克服学习中的障碍,进而培养学生优秀的思维品质。

[关键词]支架式教学;高中英语;说明文阅读;语篇分析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12-0051-02

一、引言

说明文是一种以科学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体裁。其中心鲜明突出,一般是对客观事物做出说明或对抽象事理进行阐释,文章语言准确生动,具有科学性和条理性。高中英语说明文中最常见的是科普说明文,主要是反映和总结处于世界前沿的自然科学、技术工程、社会科学方面的发展状况、科研动向、最新科研成果的文章。

说明文句子逻辑紧密、内容紧凑,文中说明的新概念、新事物、新发现是由连贯的篇章形式表现出来的。为了使学生能读懂文章逻辑、真正理解文章的意思,教师一般会采用语篇分析的方法帮助学生把握文章脉络、语言特点和作者观点,梳理段落间及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帮助学生开展理解抽象性和概括性都很高的说明文,以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品质。然而,基础较差的学生,在对说明文的学习上仍然较为吃力,存在以下难以解决的问题:①对描述陌生事物的说明文,无法通过阅读在脑海中建构该事物客体的轮廓架构,即读不懂文章主旨大意,造成主旨题失分严重;②对逻辑性较强的说明文,难以准确理清上下文逻辑关系,无法建构文章逻辑图,造成推理题失分严重;③对说明文中的陌生词汇含义,无法通过上下文意思进行推导,易造成完全读不懂文章大意和内涵,进而产生畏难心理,对阅读说明文未战先怯。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在多年高中英语教学的实践中,研究发现采用支架式教学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在高中英语说明文语篇分析中的学习效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和逻辑关系。

支架式教学是基于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发展而来的。相比于实际发展水平,最近发展区指的是学生正在发展的过程,表现为学生在这一阶段尚不能独立完成学习任务,但在教师和其他学习同伴的帮助下能完成学习任务。最近发展区是介于实际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区域,也是要解决的问题与学生原有能力之间差异的区域,教师或有能力的同伴的帮助成为支架。支架式教学主要由以下六个环节组成:确定最近发展区并搭建脚手架、选择教学任务、提供支架、进入情境、合作探究、效果评价。理论研究认为支架式教学能有效促进新课标中提出的核心素养培养。支架式教学强调教师要从传递知识给学生的权威人物变成一个与学生共同开展学习活动的高级伙伴。教师要准确找到学生最近发展区,搭建支架,并在恰当的时机让学生拆除支架,让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探究。支架式教学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用探索法和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主动搜集并分析有关信息和资料,对所学内容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同时还要把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尽量和自己已知的事物相联系,充分发挥主动性。

二、支架式教学在说明文语篇分析中的应用途径

说明文阅读是高中英语阅读中的难点,因为其中的新概念、新事物、新发现会给学生进行语言和篇章理解带来难度。研究如何有效采用支架式教学法帮助学生加强对说明文语篇的理解,克服学习中的障碍,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是十分有意义的。

1.确定最近发展区并构建整体框架

教师在备课时以邻近发展区域的模式将内容按照难易程度分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理解文章内容。部分说明文描述的客体对象较为冷门,文章内容生涩难懂,学生直接理解较为困难,即学生难以通过简单阅读在脑海中建构该事物客体的轮廓架构。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围绕说明文的主题和内容通过引导性的语言和生动有趣的图片来帮助学生建立学习任务的整体框架,唤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大致了解和初步设想。

2.搭建学习支架

搭建学习支架的目的是跨越学生现有水平和说明文新知识点的鸿沟。搭建的学习支架可以是语言支架、思维支架,也可以是情感支架。相对于情感支架而言,语言支架和思维支架是比较直接且浅显的支架。语言支架和思维支架的搭建可以采用寻读的阅读策略将信息的提取和语篇结构的把握融合起来。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问题的设置和思维导图的呈现来引导学生找到说明文的关键要素,即研究发现、研究背景、研究过程和研究展望,让学生在头脑中对本篇说明文的大意和基本结构做出思考和反应,推动学生的思维向着支架的上层攀登。情感支架是相对高级一些的教学支架,其核心在于使得学生对文章的主旨产生共鸣。这就需要教师深入挖掘文章中的情感因素,创设出与学生实际相关的情景来激发他们的情感。这样学生会带着情感去阅读说明文,更能理解作者的态度,也更容易读懂文章。

3.引导进入内容情境

说明文的题材一般比较新颖,学生直接阅读的话理解上会有难度,这个时候教师的引导就特别重要。正确地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会降低学生理解说明文核心内容的难度系数。特别是,如果教师可以将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与要学习的文章内容建立联系,那么学生就会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逐步理解说明文的新知识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在引导学生进入内容情境的时候,其存在难以准确理清上下文逻辑关系、无法建构文章逻辑图的问题,这时教师介入帮助学生建立逻辑思维导图,可让学生对整篇文章的逻辑明了于心。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设置一些逻辑鲜明、目标清晰、易协作完成的问题,使学生的理解更有方向性。

4.适时拆除支架,赋予学生主动权

在搭建学习支架和引导进入内容情境两个环节完成以后,学生对说明文的主旨大意和逻辑思路已有了深刻了解和認知,基本可以独立地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可以按照构建的逻辑思维导图实现独立思考、自主探索。此时教师应该拆除支架,赋予学生学习主动权,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举一反三,同时鼓励学生以小组模式开展合作探究。教师的身份发生转变,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5.效果评价与总结

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探究以后,教师可以按照一定的标准将学生个人的学习成果和小组合作探究的成果进行总结与分析。一方面要总结此学习模式取得的效果和实施过程中仍可改进的地方,另一方面要充分肯定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和合作探究的益处。通过这种积极的评价使学生在说明文的学习过程中切实体会进步与成功,建立自信,树立合作意识,使学生的说明文学习能力有大幅的提高。

三、结论

说明文阅读是高中英语学习中的一个难点,其内容的高度抽象性、上下文逻辑的严密性和行文的复杂性(生僻单词较多)使得很多学生读不懂文章大意也理解不了文章内涵,久而久之对说明文阅读存在畏难心理。笔者在多年教学的基础上,结合理论研究认为在高中英语说明文阅读的教学中采用支架式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能,拉近学生现有水平和说明文新知识点的距离,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障碍,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和逻辑关系。更为重要的是,采用这种教学模式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使学生在说明文的学习过程中切实体验进步与成功,建立自信,提升学习能力,进而切实提升学生的高阶思维品质。

[   参   考   文   献   ]

[1]  吴芳燕.浅谈高中英语科技说明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途径[J].英语教师,2020(2):110-112+116.

[2]  杨超.高中英语说明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途径探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8(6):35-38+77.

[3]  姜振骅,邓凌翎,沃维佳,等.单元视角下高中英语说明文专题教学设计[J].上海课程教学研究,2019(Z1): 52-61+86.

[4]  钟银维.核心素养框架下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思考[J]. 英语教师,2020(8):164-166.

[5]  陈云,李洁. 功能语篇分析视角下的高中英语阅读理解讲评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17(7):59-60.

[6]  陈作萍.支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对于高中英语教学的启示[J].科技风,2020(9):88.

[7]  张雅丽.浅谈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支架式”教学模式[J]. 课程教育研究,2019(40):116.

[8]  朱惠.支架式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以Unit 3 Reading部分Lost civilizations教学为例[J].英语教师, 2020(1):124-126+150.

[9]  李小平.支架式教学法在农村高中英语精读课中的运用[J].中学教学参考,2019(4):35-36.

(责任编辑    谭斯陌)

猜你喜欢

语篇分析支架式教学高中英语
高中英语集体备课的探索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论广告语篇的体裁互文性
大学英语听力中支架式教学模式探索
以《傲慢与偏见》为例探讨情景语境理论观下的文学翻译
中美领导人演讲语篇对比分析
“支架式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概念图的语文支架式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