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卧位辅助用具用于视网膜脱离手术后患者中对效量指标和并发症的影响
2021-06-07杨雪梅
杨雪梅
湖北省潜江市中心医院眼科,湖北潜江 433100
视网膜脱离指的是视网膜上的神经上皮层与色素上皮层分离,两层之间有着一潜在问题,分离后的间隙内存有的液体称为视网膜下液,并且脱离部分的视网膜无法感知光刺激,从而导致眼睛所显现的图像不完整甚至全部缺损[1-2]。导致视网膜脱离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发生于中老年人身上,近视患者居多,双眼可能出现先后发病的现象[3]。目前根据视网膜脱离的类型和机制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主要以手术为主,手术后容易出现不良反应,所以需要使用俯卧位护理或者俯卧位辅助用具[4]。因此本研究以视网膜脱离手术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俯卧位辅助用具用于视网膜脱离手术后患者中对效量指标和并发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6月至2020年2月我院所接收治疗的视网膜脱落手术后的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眼内填充物均为硅油,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9例。观察组中男29例,女20例,年龄48~67岁,平均(57.5±3.3)岁;疾病种类:视网膜裂孔剥离25例,渗出性剥离12例,牵引剥离12例。对照组中男31例,女18例,年龄50~69岁,平均(59.5±3.3)岁。疾病种类:视网膜裂孔剥离23例,渗出性剥离11例,牵引剥离15例。纳入标准:所有参加的患者,必须通过医院的眼科检查,被诊断为视网膜剥离;第一次接受外科治疗的患者;有意识的患者;无沟通障碍;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并签字;遵守每天的卧位。排除标准:角膜变性者、依从性不良者、青光眼、白内障等疾病患者;高血糖和高血压。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日常的卧位护理。手术后,患者需要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保持正确的卧位。另外,医护人员还需要告诉患者凹陷型枕的正确使用方法,并在患者的下巴和额头上放置靠垫。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卧位辅助。新月形面枕(深圳市格萨科技有限公司)俯卧位辅助主要使用,其分为两个部分,上部分为长方形,而太空棉为其主要填充物;下部的主要形状为新月形,荞麦皮为主要填充物,把上面两部分用一根细带子组合在一起。U字形的床垫主要由横向靠垫和两个侧靠垫构成。横向靠垫的主要填充物是空间棉,侧面靠垫的主要填充物是荞麦壳。通过上述的组合,给患者最好的体验。医护人员同时还需要让患者前额放到新月形面枕上,这样患者的口鼻就能悬空状,且控制大腿上部、腹部和前胸俯卧在U型枕垫上,从而达到一个减少患者腹部压迫感或者因压迫感而产生的不适感[5-6]。医护人员在患者这种状态下对患者进行一个能够放松全身肌肉的训练,如按摩患者颈肩部的肌肉,时间控制在20 min,这样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和倦怠感,避免头部的抬起。与此同时也能缓解患者紧张心理,避免造成不良影响[7-8]。
1.3 观察指标
①时间指标。观察和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睡眠时间、维持体位的最长时间以及平均时间。②身体不适指标。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的身体不适症状,主要包括腰部不适、胸部压迫感、颈部不适、窒息等。感到不愉快的例数越多,身体上的不愉快指数越高,两组患者的不愉快指数也越高。比较两组患者身体不适指标。③并发症发生率。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出现视网膜脱离复发、角膜变性、白内障和青光眼等并发症,并计算出总并发症发生率,将两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行χ2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时间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干预前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睡眠时间、体位的最长时间以及患者的平均时间均比对照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时间指标比较(±s,h)
表1 两组患者时间指标比较(±s,h)
组别 n 睡眠时间 体位维持的平均时间 体位维持的最长时间对照组 497.56±0.87 6.85±1.06 8.24±0.81观察组 499.44±1.25 9.58±1.25 12.56±1.16 t值 8.264 10.256 17.268 P值 0.000 0.000 0.000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两组患者干预后,观察组的腰部不适、胸部压迫感、颈部不适及窒息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两组患者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视网膜脱离复发、角膜变性、白内障和青光眼等并发症的总发生率(8.16%)明显低于对照组(30.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视网膜剥离是门诊常见的眼科疾病。治疗后,患者通常需要用绷带包扎眼睛,躺在床上,严格遵照医生的指示。另外,因为患者需要长时间俯卧位,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会使患者在心理以及生理产生抗拒。因为患者缺少对这种疾病的相关认知,并且对手术后应采取俯卧位不习惯,所以会出现焦虑不安、烦躁等负面情绪。本研究目前了解的视网膜脱离手术,主要就是玻璃体手术联合注入填充物手术一起进行,这是一种综合治疗视网膜脱离的方法,主要是使用使硅油、气泡顶压裂孔从而促使患者恢复[9-10]。因此,如手术后患者不能保持正确的位置,患者的眼压容易上升,视力下降,挤压视网膜的效果降低,容易引起并发症。因为手术后患者的传统卧位比较简单,所以治疗效果有时并不理想,难以达到预期所想。所以本研究在常规俯卧位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俯卧位辅助用具帮助患者[11-12]。视网膜脱离眼内填充术后容易出现继发性青光眼、角膜变性、白内障等并发症,而导致这些并发症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患者在手术结束后不能坚持面部朝下俯卧位,从而使眼内的硅油向前顶压甚至进入前房[13-14]。治疗后需要保持一个姿势。需要长时间保持拘束姿势。因为脖子和肩膀的肌肉非常紧张,肌肉的氧气消耗量增加。因此,颈部的不适感,背部肌肉的疼痛和其他身体上的不舒服的症状,使患者不能坚持到最后,整体的恢复效果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增高。腹卧位辅助三日月形枕头,适合患者的颈椎和腰椎的生理弯曲,减轻患者的倦怠感和不适感。U字形床垫,为了配合人体的特性提高耐久性,填充了适当的填充物。长期卧位引起的患者体位偏差。这样一来,并发症的发生率就会大幅减少。该类疾病主要发生在中老年患者身上,多数患者为近视,极有可能还会伴随着因视网膜脱落而导致的感光度下降,而近年来导致该类疾病发生的原因有很多,具体诱因不明,且主要治疗方式为手术治疗,术后会伴随着多种并发症的出现,甚至在恢复过程中还会出现术后应激反应。本研究中观察组的睡眠时间、体位的最长时间以及患者的平均时间比对照组高(P<0.05),说明俯卧位辅助用具的加入能够使患者的时间指标得到改善[15];观察组患者出现腰部不适、胸闷、颈部不适和窒息感等身体不适症状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俯卧位辅助用具的加入能够使患者身体不适指标得到改善;观察组患者的视网膜脱离复发、角膜变性、白内障和青光眼等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俯卧位辅助用具的加入能够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对视网膜脱离手术患者使用俯卧位辅助用具能够使能够改善患者的时间指标得到改善,身体不适指标得到改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