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114例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分析
2021-06-07王云周柳如何子毅殷思纯
王云 周柳如 何子毅 殷思纯
1 广东省东莞市东南部中心医院,东莞市 523710;2 广东省东莞市人民医院,东莞市 523059;3 广东省东莞市中心血站,东莞市 523930;4 广东省东莞市第九人民医院,东莞市 523059
2019年12月武汉市陆续出现不明原因的肺炎病例,2020年1月7日患者被确定是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2020年2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WHO)正式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命名为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截至2020年3月11日,世界114个国家和地区的确诊COVID-19病例累计超过11.8万,死亡4 291例。截至2020年3月16日24时东莞市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累计114例,其中14例为无症状感染者。为探讨COVID-19病例的流行病学以及临床特点,本研究对东莞市114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确诊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检测、临床治疗情况等资料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20年1月23日至3月16日广东省东莞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经RT-PCR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确诊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共114例。患者的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血常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绝对值)、全血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胸部CT检查等资料完整。按我国COVID-19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1]标准对患者进行临床分型分级,轻型患者16例(14.0%)、普通型患者66例(57.9%)、重型患者10例(8.8%)、危重型患者8例(7.0%),无症状感染者14例(12.3%)。
1.2 方法 对患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进行统计描述;比较不同临床分型患者的基本情况、潜伏期、住院治疗情况;比较不同临床分型患者及无症状感染者的实验室检测结果。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多组间均数比较采用F检验;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M(P25,P75)表示,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流行病学特征 114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中,有14 d内从湖北(武汉市)疫区返回或者有疫区旅居史者77例占67.5%,有与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密切接触史者35例占30.7%,无明确疫区旅居史和密切接触史者1例占0.9%,国外输入性患者1例占0.9%;有明显聚集性发病特点者62例(15起),其中家庭聚集发病56例(14起)。
2.2 临床特征 患者入院时无明显特异性临床症状,主要症状为咳嗽(47例占41.2%)、乏力(41例占36.0%)、头痛(33例占28.9%)、发热(27例占23.7%)。
2.3 不同临床分型患者的基本情况、潜伏期、住院治疗时间比较 不同临床分型患者的年龄、住院治疗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性别、潜伏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临床分型患者的基本情况、潜伏期、住院治疗时间比较 (n,x±s)
2.4 不同临床分型患者及无症状感染者的实验室检测结果比较 不同临床分型患者及无症状感染者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淋巴细胞计数、P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不同临床分型患者及无症状感染者的实验室检测结果比较 (n,x±s)
2.5 患者及无症状感染者的胸部CT表现 14例无症状感染者和16例轻型患者的胸部CT检查未见异常,其余84例患者的胸部CT检查均显示有斑片状或磨玻璃样改变。普通型患者双肺散在病灶多见,主要表现为小片状、斑片状影,个别患者出现小结节,无胸腔积液及胸膜增厚表现;重型、危重型患者的双肺有弥漫磨玻璃影样变,常伴有胸膜增厚及胸腔积液表现。
3 讨 论
截至 2020年3月16日24时,广东省东莞市共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114例,其中14例为无症状感染者。东莞市是珠三角中心城市之一,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之一,外来人口多,其中很多为湖北籍人员,往返频繁,因此感染病例数较多。114例感染患者中,绝大多数有疫区往返史或有与确诊病例密切接触史,其中14 d内从湖北省(包括武汉市)疫区返回东莞市或有疫区旅居史者共77例占67.5%,有与确诊病例密切接触史者共35例占30.7%,与庄英杰等[2]报道的结果相类似。聚集性发病15起,确诊患者共62例占54.4%,其中家庭聚集发病14起,患者56例。由此可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具有明显的聚集性发病特点,呈现明显的家庭聚集性,与全国及其他地区的情况一样具有相似的流行病学发病特征[3-8]。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多以发热、乏力、干咳、肌肉酸痛以及头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9]。本组114例患者中,咳嗽患者47例占41.2%,乏力患者41例占36.0%,咳痰患者34例占29.8%,头痛患者33例占28.9%,发热患者27例占23.7%,患者无特异性临床症状,但大多数有发热症状,尤其是危重症患者[10-11]。114例患者中,轻型16例占14.0%、普通型66例占57.9%、重型10例占8.8%、危重型8例占7.0%、无症状感染者14例占12.3%,14例无症状感染者均有与确诊病例密切接触史,隔离期间多次核酸检查呈阳性。Zou等[12]报道,无症状感染患者与有症状患者一样,也能进行病毒载量检测,均具有传染性,因此必须尽早发现和进行隔离。
本研究通过分析发现,重型、危重型患者的年龄显著大于轻型、普通型患者,轻型患者的平均潜伏期最长,为11.7 d,但要注意部分患者的潜伏期会>14 d[8]。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统计结果[13]显示,2020年2月4日前,广东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2.75 d,湖北省为 20 d;曾希鹏等[14]报道,我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5.88 d。本分析结果显示,东莞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9.05 d,危重型患者的平均住院较长,平均达29.8 d,明显高于全国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这可能与东莞市的出院标准更严格有关。按国家的临床诊疗方案要求,患者的出院标准是临床症状消失以后2次鼻咽拭子核酸检测阴性(间隔≥24 h),而东莞市的出院标准为≥3次鼻咽拭子和/或咽拭子核酸检测阴性。在东莞市的114例患者中,普通型、重型、危重型患者的胸部CT检查均呈现有磨玻璃或斑片状改变;轻型、普通型患者的白细胞计数显著低于无症状感染者;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患者的CRP水平显著高于无症状感染者,与文献[10-11,15]报道的结果相似。
东莞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大多为普通型,以输入性病例为主,家庭聚集性发病多见,患者无特异性临床症状;无症状感染者的白细胞水平显著高于轻型、普通型患者,但CRP水平显著低于轻型、普通型患者;普通型、重型、危重型患者的胸部CT检查均显示有斑片状或磨玻璃样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