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探究式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2021-06-06孙薇薇
孙薇薇
从当前教育的整体情况来看,我国当前的教育工作更加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更加重视学生自身的发展,尊重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更好地展示学生的个人魅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采用探究式教学不仅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扩展能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还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有一定的要求。由此可见,探究式教学的应用有独特的教育意义。
一、探究式教学法的概念及其特殊之处
1.何为探究式教学法。
探究意识是一种高于普通学习水平的思维形态。学生具有探究意识能够在学习中举一反三。探究式教学实际上指的就是将课堂教学中的一些问题作为引导学生的线索,根据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情况等进行一系列问题的理解学习,从“探究问题”到“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同时,还能帮助学生建立更加完善的学习体系,帮助学生找到更加科学的学习方法,促进整体水平的提高。
2.探究式教学法的要求和特點。
一是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在开展探究式教学前需要在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基础上将学生分为随机的讨论小组,促进探究式教学中问题的讨论和解决。久而久之,学生也能够激发学习兴趣,在教师的引导下解释和说明关于地理的一些知识。二是探究教学法是以学生活动为主要方式的。在探究时,教师需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能够学会自主思考,尽可能独立探究。教师在此过程中只需要对问题进行一定的阐述,起到指导纠错的作用。学生只有在学习过程中完整地经历一遍,才能掌握知识、解决问题。
二、如何在高中地理课堂中运用探究式教学法
1.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学生如果没有充分预习教学内容,就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节奏。结果就是一堂课下来,不仅课堂效果差、学生真正掌握的知识不多,教师还上得十分辛苦。在高中地理课堂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运用一些教学辅助工具,这样,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抽象地理知识的理解,还能够适当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例如,在学习地球的自转、地球的公转,以及昼夜更替等内容时,教师就可以拿地球仪、手电筒等进行演示。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把原来的老师演示变为让学生自己设计并做演示实验。学生也可以用手电筒照亮地球仪,观察现象并使用地理语言将其描述出来。同样的演示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相关地理现象的形成原理和形成现象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2.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应该有一定的组织性。
在学生描述了上述实验现象之后,教师可以继续追问:“为什么地球上会产生昼夜现象?”学生围绕问题思考,积极踊跃发言。教师可以针对太阳的光照情况向学生展示相关资料,让学生在观察图片的时候理清晨昏线和太阳之间的关系,并且也要了解清楚其几何特征。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再问学生一些问题,比如:“大家还看到了些什么?”让学生在思考之后对当前问题进行思考并踊跃举手。有的学生可能会发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比如:昼夜交替的规律、晨昏线与太阳光线之间的关系,以及晨昏线的移动规律等。总之,教师可以根据课堂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节奏。
3.教师组织学生对本节课主要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更好地对地理知识进行系统学习。首先,针对昼夜问题,进行一定的探究分析并找到其中的规律。其次,对晨昏线的移动情况以及相关特征进行学习巩固。最后,教师可再让学生按照要求在纸上绘制太阳光照图并观察学生的绘制情况,及时进行指导及纠正。在学习后自己进行归纳总结活动,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
综上所述,探究式教学给学生带来了全新的学习体验,使高中地理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更加充满趣味性。同时,教师的教学水平也在探究式教学的应用过程中得到了一定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