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动态阅读“发掘”隐藏于繁华背后的心情
2021-06-06吕茂峰李海静
吕茂峰 李海静
摘 要 毛宁的《梦回繁华》在表达策略上,吻合画作《清明上河图》为“明盛忧危”而运用的表现形式,使用聚焦法彰显阶层差异,运用障眼法设置遮蔽,以表达北宋统治者在覆灭之前大造盛世假象,而掩盖外忧内患的实质。本文以扎实的动态阅读“祛蔽”而还原了毛宁所主张的《清明上河图》创作意旨。
关键词 动态阅读;聚焦;遮蔽;写作意图
毛宁的《梦回繁华》一文自从被收入统编教材以来,一直被看作一篇一般意义的说明文来教学。《教师教学用书》将其编排为自读课文,低估了其阅读难度,根源在于其文本解读采取的是静态策略而非动态策略。
所谓静态策略,就是孤立和静态地理解词句之间、段落之间的关系,以为读懂了每一句的意思,然后将每句的意思简单相加就是整段乃至整篇的意思。所谓动态策略,则是将词句之间、段落之间看作是互相制约、互相生发、互相说明甚至是互相冲突、互相协调、最终达成和解的关系,这要求读者随时根据变动的关系调整自己的理解方向。
可是,我们在解读《梦回繁华》时,却犯起了糊涂,几乎将所有段与段、句与句、词与句之间的关系看作是静态、平行和互不相关的关系。如《教师教学用书》之“课文研读”认为,阅读第二段,“要特别关注张择端创作《清明上河图》动机,即南渡的北宋遗民对故土的怀念,以及对‘重回繁华的期待,并基于此,去‘发觉那隐藏于繁华背后的心情。这一段点题,注意引导学生体会题目的含意。”①而“那隐藏于繁华背后的心情”究竟是什么心情,“课文研读”却只字未提。其实,《梦回繁华》的第二段就如《苏州园林》的第二段一样,与下文形成提示核心内容与具体解说的关系。所以,不仅阅读这一段要关注张择端创作《清明上河图》“那隐藏于繁华背后的心情”,而且阅读下面的具体解说都要关注“那隐藏于繁华背后的心情”这一创作动机。教学《梦回繁华》发现学生提出最多最难的问题就是:“那隐藏于繁华背后的心情”具体指什么心情?而这个问题的答案不在文本之外,就在文本之内,等待我们运用动态阅读策略去“发掘”。
文章认为,《清明上河图》是将创作者張择端的心情隐藏在他所描绘的繁华背后的。与画作的这一特质相吻合,《梦回繁华》的表达奥秘也在于运用言语的遮蔽艺术,将表象凸显在读者眼前,而将实质隐藏于表象之后,以曲折地表现张择端的作画动机。
《梦回繁华》第四段分三层介绍《清明上河图》画作的主体内容。第一层,介绍“画面开卷处”怎样描绘汴京近郊的风光:“疏林薄雾,农舍田畴,春寒料峭,赶集的乡人驱赶着往城内送炭的毛驴驼队。在进入大道的岔道上,是众多仆从簇拥的轿乘队伍,从插满柳枝的轿顶可知是踏青扫墓归来的权贵。近处小路上,骑驴而行的则是长途跋涉的行旅。树木新发的枝芽,调节了画面的色彩和疏密,表现出北国早春的气息。”运用动态阅读策略我们会发现,这一描绘并非客观再现而是经过精心选择的结果。在这里,“赶集的乡人”“踏青扫墓归来的权贵”和“长途跋涉的行旅”之间构成了一种比照关系,而比照点则聚焦于三类人群的代步工具:长途跋涉的行旅是“骑驴而行”——以驴子作为代步工具;赶集的乡人是“驱赶着”“毛驴驼队”——没有代步工具;踏青扫墓归来的权贵是被众多仆从簇拥的乘轿者——把人像驴一样当做代步工具。这样聚焦于身份差异与代步工具的不同,意在凸显社会阶层的不平等,并且这种凸显都与驴子联系起来(有人骑驴的,有人赶驴的,有人把人当驴骑的),给读者“留下无尽的回味”。北宋邵伯温《邵氏闻见录》载:“荆公(王安石)辞相位,惟乘驴。或劝其令人肩舆(坐轿子),公正色曰:‘自古王公虽不道,未尝敢以人代畜也。”②结合为挽救大宋危局而实施变法的王安石对“以人代畜”的否定态度,张择端的感情倾向也就愈加显豁了。在这样的聚焦比照之前,文章辅以“疏林薄雾,农舍田畴,春寒料峭”的景物描写,表达的正是张择端为社会阶层严重分化而生的迷茫、凄凉之情。树木新发的枝芽所表现出的北国早春的气息,可以调节画面的色彩和疏密,却不能调和北宋末年愈演愈烈的社会矛盾,也无法调节画家张择端为国运担忧的沉重心情。
第二层,介绍“画面中段”,表现的是“汴河两岸的繁华情景”。这是整个画作的重点部分,也是最具有解读挑战难度的文字。解读这部分文字,“发掘”画家张择端隐藏于繁华背后的心情,不仅要关注“繁华”的基本意义,而且要对照“繁华”的基本意义,结合具体的描绘澄清这里所呈现的“繁华”具有怎样的特质。
先看词典对“繁华”的释义:【繁华】形容(城镇、街市)繁荣热闹。如:“王府井是北京繁华的商业街。”③这个释义应该理解为既繁华又热闹,并且繁华是热闹的前提。再看文章如何逐句呈现“繁华”。“汴河是当时南北交通的孔道,也是北宋王朝国家漕运的枢纽。”这是介绍汴河的运输地位,没有正面表现繁华。“巨大的漕船,舳舻相接,忙碌的船工从停泊在河边的粮船上卸下沉重的粮包,纤夫们拖着船,逆水行驶,一片繁忙景象。”这句以船工和纤夫的劳动呈现繁忙景象,但这里的“繁忙”,侧重点在“忙”,与“热闹”沾点边,但绝不是“繁荣”。因为忙碌的船工“卸下沉重的粮包”,纤夫们“拖着船,逆水行驶”表现的是下层劳动者的不堪重负。
“汴河上有一座规模宏敞的拱桥,其桥无柱,以巨木虚架而成,结构精美,宛如飞虹。”这句写拱桥。乍一看,这座桥容易给人以“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的宏大精美感觉,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北宋京都的繁华。但是,夹在“规模宏敞”“结构精美”“宛如飞虹”这些表达宏大绚丽意义词语之间的却是“其桥无柱,以巨木虚架而成”,想想就让人不寒而栗:“其桥无柱”兼以“以巨木虚架而成”,并非表达桥梁设计技术高超,而是暗示巨大的危机,因为以巨木虚架而成且无柱支撑的宏敞拱桥,随时都有垮塌的危险。在这里,作者运用文段两端的内容更容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阅读机制,将表达危险意义的词语“隐藏”在表达宏大绚丽意义的词语中间,读者如果不具备动态阅读的综合意识,是很容易被作者“蒙骗”的。但这不怪作者,因为他有言在先,相信“我们会发觉那隐藏于繁华背后的心情”。这与捉迷藏的游戏很有相似之处,捉迷藏就是要一方隐藏,另一方寻找,但隐藏在哪儿不会事先告知,需要寻找方综合判断和行动。
“桥的两端紧连着街市,车水马龙,热闹非凡。”这句写桥两端街市的热闹,也很容易让人想到繁华,但是“车水马龙”似的热闹只是热闹,也并不意味着“繁荣”基础上的“热闹”,一句话,这热闹也非繁华。
“一艘准备驶过拱桥的巨大漕船的细节描绘一直为人们所称道:船正在放倒桅杆,准备过桥,船夫们呼唤叫喊,握篙盘索,桥上呼应相接,岸边挥臂助阵,过往行人聚集在桥头围观。而那些赶脚、推车、挑担的人们却无暇一顾,这紧张的一幕成为全画的一个高潮。”这“高潮”部分,繁华迹象更是毫无踪影。分析这个一直为人们所称道的细节和高潮仍然要注意句与句之间的制约与互动效应:为什么说这个细节是“紧张的一幕”?紧张在何处?漕船驶过拱桥本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可船夫们为何呼唤叫喊?桥上为何呼应相接?岸边为何挥臂助阵?过往行人为何聚集在桥头围观?这一切造成一种“热闹”假象,但将这些内容联系起来,你会发现,原来这艘准备过桥的巨大漕船是“正在放倒桅杆”而不是提前放倒了桅杆,所以桅杆碰触拱桥的巨大事故迫在眉睫。结合画作看,这巨大的危机更加惊心动魄:船头已经驶入桥下,可是桅杆还没有完全放倒,倾斜的桅杆几乎就碰到桥身了,所以船夫们呼唤叫喊,握篙盘索,桥上呼应相接,岸边挥臂助阵,是正在高度紧张地控制一场重大航运事故发生!何况,漕船桅杆即将碰触的宏敞拱桥本就是随时可能垮塌的“虚架无柱”桥。在这个细节描绘中,短句的运用,尤其是句尾的四字词语,加快了“叙事节奏”,强化了紧张危险的气氛。并且,在如此紧张的“情节”描绘中,心细如发的作者仍然没有忘记呼应画面开卷处所聚焦的社会阶层分化,彰显不同身份的人物面对将发事故的不同反应:即使是情势如此紧张危机,而“那些赶脚、推车、挑担的人们”,却迫于生计而“无暇一顾”。
《教师教学用书》指出:“用语言文字表现绘画效果,这一层可谓精彩:有点有面,有景有情,有声有色,有动有静。”④显然,笔者主张考量句段之间互动关系,与这种静态机械套用万能术语的解读,二者读出的“精彩”具有本质的不同。
第三层,介绍画作的“后段”。作者先用“汴京市区的街道”来概括这部分描绘的内容,然后分写房屋建筑、经营物品和街上行人等方面。《教师教学用书》指出:“在介绍这一部分时,作者使用了‘纵横‘林立‘一应俱全‘应有尽有‘无所不有等一系列词语,以尽显其‘繁华。”⑤这依然是无视词句之间的互动关系而导致的印象式误读。批判性思维主张得出结论要重视理由的可靠性。上述误读认为画作后段尽显“繁华”的理由竟然是运用了“纵横”“林立”“一应俱全”“应有尽有”“无所不有”等一系列词语!这些词语的确可以用于表现繁华,但要看其具体指称什么内容。所谓“街道纵横,房屋林立”不过是城市的共性特点,并不能彰显其“繁华”。至于“一应俱全”的“茶坊、酒肆、脚店、肉铺、寺观、公厕等”更是任何一座城市的必备设施,况且,将寺观、公厕与茶坊、酒肆、脚店、肉铺等排列在一起,给人的综合印象是拥挤和杂乱,而绝非“繁荣热闹”之繁华。这与将这些低矮建筑分隔于其两侧的雄伟城楼可谓天壤之别,这依然在呼应社会阶层的分化。各类店铺经营的物品竟然只限于“罗帛布匹、沉檀香料、香烛纸马”三种,连表示列举未尽的“等”字都没有。并且沉檀香料是治病的中药,香烛纸马则是为死人发丧所备,相当不吉利。再来看“应有尽有”的“医药门诊、大车修理、看相算命、修面整容”各类行业,竟然全是因残缺而待修复的行当,也不意味着“繁荣热闹”式的繁华。
总之,《梦回繁华》认为,《清明上河图》所呈现的繁华充其量不过是以“车水马龙”“热闹非凡”“摩肩接踵”“络绎不绝”的热闹场面掩盖重大危机的虚假繁华,而社会阶层的分化则是贯穿“繁华”始终的一条暗线。从这个角度讲,文章所提示的“繁华景象”和“繁华情景”,若按词典的“繁荣热闹”意义理解,就与具体描绘相冲突,这就迫使读者要赋予“景象”和“情景”以即时的语境意义,比如,可把“景象”理解为“镜像”,把“情景”理解为“情中之景”。与此相通,第五段总结画作的艺术特点和社会价值,指出“《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写实性很强的作品”,其“写实性很强”,除却文章所言“画中所绘景物,与文献中有关汴京的记载完全一致”,还应该有其言外之意,即真實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和国运危机。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梦回繁华》结尾水到渠成给出了这样的结论:《清明上河图》“不是一般的热闹场面的记录,而是通过各阶层人物活动的生动描绘,深刻地揭示了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状况”。
教材的“阅读提示”在简介写作特点、指导阅读方法之后也指出:“《清明上河图》还有很多值得探究之处。例如,有学者认为这幅画有揭示社会问题、劝谏宋徽宗之意,表现了画家对国家命运的担忧。课外可以阅读《〈清明上河图〉的故事》《解读〈清明上河图〉》《谜一样的〈清明上河图〉》等书,进一步了解这幅名画。”⑥该提示同样点明了《清明上河图》的“明盛忧危”之意。与此不同的是,笔者认为不必借助课外材料,由《梦回繁华》一文,我们就可以发掘张择端隐藏于“繁华”背后的“明盛忧危”意旨。而这“发掘”,须要以动态阅读的扎实功夫作为前提和基础。
〔本文系淄博市教育科学“十三五”2020年度重点规划课题“基于批判性思维的初中语文阅读优化研究”(课题编号:2020ZJZ001)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①④⑤⑥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教师教学用书.语文八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305、306、116~117.
②邵伯温.邵氏闻见录[M].太原:三秦出版社,2005:120.
③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359.
[作者通联:吕茂峰,山东淄博高青县实验中学;
李海静,山东淄博高青县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