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位高的课是用课文训练学生
2021-06-06余映潮
余映潮
摘 要 李华平教授《范进中举》的教学示范课高屋建瓴,抓住课文中的有效资源,组织学生围绕核心能力的培养,展开了“复述故事”“概括情节”“分析形象”“探究选材”等一系列训练活动,有效实现了提升阅读能力的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 《范进中举》;训练活动;教学实录点评
谢谢李华平先生为我们奉献了《范进中举》这么精彩的课例。
判断一个课例的优劣得失,关键看什么?看课文的运用。凡是比较差的课,都是就课文上课文,就课文内容问课文内容的。凡是比较有训练质量的课,都是关注利用课文的资源组织学生的课中实践活动的。
华平先生的这个课站位很高,是典型的利用课文训练学生品析欣赏能力的好课。我们看全课的学生活动的内容就知道了:“复述故事”“概括情节”“分析形象”“探究选材”是这个课的四次重要的训练活动,它们各有角度,又无一不与阅读能力的训练有关;这就是在利用课文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
那么,华平先生是怎样利用课文的呢?
他利用课文的技巧是“多角度整体反复”,也就是反复地利用课文,每用一次都变化一次角度,每用一次都追求一次训练的效果。这一点,从上面所说的四次活动,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
观察一个课例的教学特点,关键看什么?看教学思路的设计。“教学思路”设计的要素是:教学线条要简洁,教学步骤要明朗,教学板块要清晰。教学思路的清晰明朗能够鲜明地表现一位语文教师的理念。一个好课所表现出来的外部特征是教学结构清晰,所表现出来的内部特征是教学内容优化。
华平先生是怎样表现出教学设计特点的呢?
他运用了清晰的“板块式”教学思路,扎实而灵动地层层深入地推动着课堂活动的进行。“預习交流”“复述故事”“概括情节”“分析形象”“探究选材”“总结交流”六个教学板块,就是六次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活动。它们排列有序,彼此衔接,依次推进,层层深入,表现出简洁明快、流畅自然的教学风格。
欣赏一个课的教学艺术,关键看什么?看教学细节中所表现出来的艺术手法。华平先生的艺术手法表现在何处?从这个课的六个教学板块来看,在整体上运用了“逐层深入”的教学手法。
从“预习交流”这个教学环节看,运用了“预先设伏”的教学手法。这次活动中指导学生交流了对课文中4个词语的理解,这既是本身的训练活动,又为“复述故事”埋下了伏笔。于是在第二个活动中,教师非常轻巧地要求学生“尝试着复述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有一个小小的要求,大家在复述时尽可能用上前面理解的四个词语”。如此自然,不露痕迹,就是因为“伏笔”起了作用。
从“概括情节”的教学活动看,运用了“细化角度”的技巧,教师的要求是“概括故事情节时有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要求:从范进的角度,用四字短语分别概括四个主要情节”。相对于前一个活动来讲,这里增加了难度,形成了课中活动的微妙变化,不仅避免了雷同、单调,而且给学生带来了挑战的趣味。
从“分析形象”的品析过程看,运用了“趁势而进”的手法,本来,品评、概析了人物形象,这个活动就可以完成、收束了,但这节课教学却顺势宕开一笔:“接下来请思考,你通过范进(或胡屠户)还看到了什么?”这就很有一点“画龙点睛”的教学意味,这种“顺势”的技巧,让人赞叹。
从“探究选材”的美妙活动看,运用了“微型话题”的教学艺术。“为什么不写范进怎样中举”“可否删掉故事情节”“可否增加故事情节”三个小话题连续有序地推出,激发着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思维的火花,将学生深深地引入课文,让学生进行着“乐此不疲”的思考。“利用课文”的特点,在这里表现得愈加鲜明。
从“总结交流”教学内容看,运用了“课中小结”的教学手法。在课堂训练活动之后,教师顺势进行课中讲析,指点学生“要善于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把过去学过的知识进行前后勾连”“要特别注意概括”“语文学习要多多揣摩作者的用心”。三个要点也是学生课堂上的重要收获。别小看“课中小结”四个字,它是真正表现教师专业能力的教学细节。这一点,很多教师都忽略了。
…………
华平先生给我们讲了这么好的课,我们还可以品析出这个课例好多的美妙之处。那么,这个课有没有教学的弱点呢?任何一个课,都会有自己的弱点。笔者以为这个课的弱点,在于“小说”的味道淡了一点。教师的课堂语言中,似乎没有提到“小说”二字。学生的活动中,缺少很重要的片段精读的活动,特别是范进喜极而疯的细节描写,是需要细细地品评赏析其表达艺术与表现手法的。
[作者通联:湖北荆州市教科院]
确立人文学科评价的基础和层级(1)
从国际范围来看,中国人文学者的发文量和影响力还远远不够。虽然国内学界对汤森路透开发的数据库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A&HCI(艺术与人文引文索引)有不同的看法,但是在我们自己尚未拿出一个足以与之相匹敌和影响力与之相当的数据库之前,在中国的语言尚未成为国际公认并通行的学术语言之前,将其当作衡量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国际影响力的标准之一仍不失客观性。笔者并不主张所有的国内高校都去效法这一标准,都去争相用英文写作论文在国际刊物上发表。这里仅诉诸那些在国际学界有着很好声誉和很大学术影响的国内顶尖高校。既然每年国家对这些高校投入巨大,这些学校的教师和研究人员理应产出世界级的科研成果和具有世界影响的人文学术著作和理论。
但是令人遗憾的是,迄今国内学界,尚有相当一批学者,甚至包括一些双一流大学的人文学科教授,仅仅满足于做自己某个狭窄领域的学术研究,或在国内的某个学科领域内发挥有限的影响,至于这一研究成果能否推进该学科的发展则与己无关,更遑论去引领国际学术同行了。长期以来,西方汉学家的学术研究影响了西方学界对中国的看法和研究,主宰着国际主流媒体关于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一些在本国学术地位并不高的汉学家竟然在中国被奉为人文学术大师,而相比之下,中国的一流人文学者却鲜有机会受邀去世界一流大学演讲。与自然科学相比,中国的人文科学所取得的世界性成就和所产生的国际影响确实小得多。
——王宁(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文科资深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