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剪之巧夺神工,两手之技育新人

2021-06-06陈绮雯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43期
关键词:剪纸教学德育功能培养

陈绮雯

【摘要】剪纸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民间艺术,历史悠久,同时剪纸能使我们学生手脑并用有助于开发智力;培养提高学生学习对于美的观察力、思维力和创造力。同时,开发剪纸艺术课的道德教育功能,实现德育贯穿于剪纸艺教学全过程。通过剪纸艺术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合作意识、校本剪纸艺术课程,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审美观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剪纸教学;德育功能;培养

艺术文化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中国家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剪纸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民间艺术,历史悠久,民族特色强烈,乡土气息浓厚,体现了中华民族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生活情趣。为传承传统民间艺术,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和艺术美育,培养学生高尚情操,我校将剪纸作为艺术教育特色项目,立足当地资源开展剪纸教学活动。通过剪纸艺术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合作意识、校本剪纸艺术课程,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审美观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潜移默化,在剪纸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剪纸不仅是中国艺术宝库中的瑰宝之一,而且在世界上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我们的先辈怀着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理想的寄托,用勤劳、灵巧的双手创作了许许多多淳朴厚实、多姿多彩的艺术作品。

中国的剪纸艺术具有独特的道德和审美情趣,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艺术的良好思想品质,并在心中激发爱国热情。我们经常搜集关于剪纸的民间故事作为介绍新课程的纽带,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到中国剪纸创作者的独特理念和精湛的剪纸技法,激发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

二、知行结合,利用剪纸教学培养学生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在剪纸教学中,动手操作是剪纸教育的基础,要把思想教育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掌握知识以及技能结合起来,努力实现实践与教育的统一。每节剪纸课,我们都以桌椅摆放、整理工具、清理现场等环节,自觉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例如,在中国剪纸课堂上,教师可以事先进行通知我们学生带好剪刀、刻刀、垫板等工具,并要求每组准备工作一个塑料袋。在课堂上,老师用投影仪展示剪纸作品,让学生欣赏和感受中国古代民族艺术的魅力,同时教学生如何制作剪纸,在制作之前,专门让学生猜一猜:“老师为什么准备的废物收纳袋呢?”等问题设计中让学生认识到,在剪纸过程中,要及时收集废纸,以免污染环境等。在剪纸过程中,不仅是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而且是学习习惯的培养,学生要完成一幅完美的剪纸作品,都要精心地描绘、细致地剪刻、耐心地裱贴,每一步都来不得半点马虎粗心,久而久之,学生都养成了耐心细致的学习习惯。学生把剪纸需要的五“心”(即耐心、细心、专心、恒心、用心)潜移默化地运用在自己平常的学习中,促进了各门学科的学习。 知行结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群策群力,利用剪纸教学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

由于父母的溺爱和呵护,学生在家里经常衣服伸手,饭要张开嘴,生活能力差,劳动意识薄弱,以自我为中心。学校进行日常的教育中,怎样才能教育他们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学会理解学习他人、欣赏他人、与他人共处的合作仪式呢?

因此,我们很好地利用剪纸艺术课实践性强的特点,培养提高学生与他人进行合作的意识。在我校校本课程剪纸艺术的基础上,结合德育中存在的这些问题,通过一系列实践,探索了在剪纸活动中培养小学生合作能力的方法,培养小学生在剪纸活动中的合作能力方面,我们采取了多项措施。

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通过动手进行尝试,看看自己在使用剪纸的过程中都遇到了哪些方面问题,教师不失时机地布置了一项小组交流合作完成的任务:小组其他同学之间共同参与讨论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寻找有效解决问题的办法。同学们有的跃跃欲试,并在组内大家商量,把学生的剪纸兴趣不断提高;有的认真听去意见;有的及时记录大家的意见……孩子们学会了在这种兴趣的氛围中倾听,学会了如何与人合作,培养了学生在团体中的合作精神。

四、刻苦钻研,结合剪纸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剪纸实践活动,我们也要还给学生可以自由、自主的活动发展空间,充分挖掘培养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尽情地抒发对艺术的感受。比如,老师可以把剪纸作品提供给学生观察,让学生用问题主动发现剪纸的奥秘,因为问题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从观察中找出剪切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再如,教师我们可以在课前布置一个学生,用各种技术手段去搜集和学习有关剪纸的知识,如:查阅相关书籍、上网等。这不仅培养学生积极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且能激发学生对剪纸的兴趣,在发现过程中热爱祖国的文化艺术。你也可以让孩子们在课堂上交换收集的剪纸材料和相关作品,让他们享受资源共享的乐趣。剪纸教学中要有效合理利用导入环节,激发我们学生进行学习新技能的兴趣和欲望,培养提高学生的问题分析探究意识。

比如老师教“切窗花”的时候,先用多媒体播放大量窗花的例子。伴随着悠扬的音乐,镜头里闪现出美丽的窗花,然后老师问:“大家都在那里见过?”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说,他们在东北一些餐馆和电视上都看到过,老师继续问:“你们一定很想知道这些漂亮的窗花是怎么做出来的。”那就可以请你把工具筐中的成品打开来进行研究分析一下吧!这时,学生们立刻迫不及待地介入了调查。在课堂上,同学们都是动手动脑的,不仅按照老师发出的流程图剪下了大量的作业,有的同学还进行了创新,做出了不同形式的窗口。

五、坚持不懈,利用剪纸教学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

为了完成一件完美的剪纸作品,学生要仔细描绘,仔细切割和雕刻,耐心地安装,每一步都不能马虎大意。久而久之,学生养成了坚持不懈的态度和克服困难的勇气。

比如,在剪纸课上,使用剪刀和锋利的刀具很难掌握,稍微粗心大意,可能作品就会失败,老师运用多媒体演示工具使用时要讲解注意问题,让学生试试。但是,有些学生在处理一些小问题时仍然会犯错误。有些学生可能连续失败几次,变得有点泄气。这时,老师建议同学们在小组内互相帮助学习,并在小组之间进行比赛,大大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这样,许多同学克服了困难,大家更加有成就感。

六、勇于实践,利用剪纸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我们剪纸社团除了可以进行日常的剪纸教学活动外,还依据国内外大事、学校的重大活动举行形式多样的活动。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创作,为了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利用家长开放日,举行学生和家长现场剪纸亲子活动,一幅副生动创新的作品呈现在我们眼前。

在剪纸活动的影响下,学生的自我约束得到了增强,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培养。为了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使教育工作再上台阶,我们通过师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创新能力上下功夫。比如老師在讲授《学剪纸》时精心设计了一个有趣的教学形式,让学生练习掌握使用切刀的要领,同时还可以进行模拟设计竞赛:即启发学生使用切刀从彩纸上剪下各种图形。把单调乏味的操作变成有趣的练习。这一教学环节的精细设计,不仅激发了学生对再学习的强烈兴趣,而且激发了学生对直观事物到抽象思维的联系和概括,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探索小学剪纸艺术教学中的德育功能,对促进小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把我国传统民间剪纸艺术相关知识作为我校特色校本课程,弘扬爱国爱校的精神,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发掘学生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的潜力,提高他们的艺术审美能力。对此,我校继续采取合理有效的策略,将德育教育与美术剪纸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爱国主义精神和道德情操,内化成自觉行为和高尚道德情感,共创美好和谐校园。

【参考文献】

[1]田丽.小学美术剪纸教学中德育教育的作用及措施[J].时代教育,2016(18).

[2]孔艳.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新课程(小学),2016,32(02).

[3]陈雪瑶.小学美术剪纸教学的意义和实践价值[J].美术教育研究,2018(73).

猜你喜欢

剪纸教学德育功能培养
论幼儿师范专业的剪纸教学
发挥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的五个转变
浅析充分发挥中学党建的德育功能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如何在剪纸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剪纸教学”的课程开发与实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