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德树人”视角下中职音乐鉴赏课程的理念革新与实践

2021-06-06付婷婷

关键词:创新形式教学情景立德树人

付婷婷

摘要:在音乐鉴赏的过程中,合理融入情感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审美观点,陶冶情操,是新时期立德树人教学原则有效落实的重要途径。在音乐课程中应积极发挥优秀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的引导、教育作用,多角度地对音乐作品进行解析,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基于此,文章从现阶段中职音乐课程的教学指导原则出发,对音乐鉴赏教学创新需求进行系统的分析,为现代德育教育的革新提供几点建议。

关键词:立德树人;创新形式;情感认识;教学情景

一、中职阶段音乐作品鉴赏教学的主要指导原则

1.多角度分析音乐作品的情感基调。

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不同,表现的情感、思想与精神内涵也存在差异,教师在对音乐作品进行赏析、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应在情感性原则的指导下,一方面找准音乐作品的情感主线,使用生动的语言、图片或视频的形式表现出来,对情感转折、表演者情绪、思想意境等进行描绘,提升学生的共情感;另一方面,应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分析,构建良好的互动环境,引导学生积极表现自身情感体会,化被动灌输为主动探究。

2.深化学生的审美体验。

鉴赏课程相较于其他音乐课程来说,更注重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作为一种抽象化的理念,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形成独立审美意识。因此,教师应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加深学生的审美体验,让学生将音乐作品与实际生活环境、具象化的情感认知、已知的思维理念等联系起来,逐步完善自身的审美观念。

3.注重音乐鉴赏教学的德育原则。

由于中职阶段学生的阅历不足、文学与音乐认知体系不完整,需要教师加强德育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理念,通过对音乐作品情感、美感的鉴赏,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与学习中发现美、创造美,从而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为社会提供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二、在立德树人原则指导下创新音乐鉴赏教学模式的具体路径

1.围绕鉴赏课程内容,构建对应的教学情景。

音乐教师的专业素养、审美品位、情感认知等是影响鉴赏课程实效性的重要基础。为全面提升中职音乐课程的德育、美育功能,在实践课程中,首先,教师应围绕课程内容,对音乐作品的相关创作背景、艺术特色、同期作品等进行了解,对背景知识进行适当的拓展,完善学生对音乐作品的认识体系,为后续情感解析奠定基础;其次,在音乐课堂上,教师应结合作品的情感意境创设对应的场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融合现代教学技术,利用多媒体、网络平台等,通过视觉、听觉的结合,加深学生的情感共鸣;第三,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表现,合理选择设问法、课堂引导、情景创设、角色扮演、背景拓宽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通过对作品不同阶段情感内涵的深入分析,帮助学生全面、系统的鉴赏音乐作品,为后期学生基础审美观点的形成提供有力的支持。

2.以学生差异化需求为导向,提升学生的情感认知。

中职学生的审美认知体系不完善,容易受不同情感表现、思维理念的影响。因此,在教师作为音乐鉴赏课堂的重要引导者,应结合学生差异化的性格表现、情感特征、發展需求,筛选音乐作品,为学生提供积极、健康的审美引导。与此同时,教师在音乐课堂上应通过自身热情积极的情绪来感染同学,并为其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受到积极情绪的影响,主动进行探究。如,在赏析西藏地区的音乐作品时,教师可以选择学生耳熟能详的音乐作品《青藏高原》为切入点,在调动学生音乐赏析兴趣的基础上,适当拓展相关西藏民族的音乐创作特征、情感表现形式与歌曲演唱技巧等内容,让学生通过熟悉的曲目更深入的了解同类作品的审美特点,提升学生的情感认知。

3.创新鉴赏教学形式,调动学生音乐审美积极性。

学生在接受中职教育的过程中,年龄较低,普遍存在求知欲旺盛、自制力较差、想象力丰富等方面的思维特点。如果教师采用千篇一律的教学方法,不仅难以实现提升学生艺术、审美等核心素养的目标,严重的甚至会磨灭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得课堂氛围沉闷。针对该种情况,教师应该组织形式多样的鉴赏活动,如小组研讨、情景演绎、制作微课等方式,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中,为学生创新思维、想象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奠定基石。

4.基于乐理课程教学,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

音乐作为一门传承悠久的艺术表现形式,创作者处于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的情感内涵也存在差异,即使是同一音乐作品,演奏乐器、演绎者、情感表现形式等方面的差异性,也会使得作品的审美意趣出现变化。中职阶段学生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审美意识,教师通过对音乐表现技巧的讲解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认识水平,帮助学生掌握韵律、节奏、曲调等变化特征的情感表现基调,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如,在欣赏音乐演唱作品时,可以让学生跟随表演者、教师等进行演唱,让学生可以更熟练地掌握节奏变化。教师鼓励学生自己尝试演唱,运用不同的唱法来体味不同的音律,让学生能够在乐理知识储备的帮助下,更清晰的分别不同类型音乐的演唱特点,为后期形成独立审美认识奠定基础。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的词曲、意境进行赏析,让学生真正认识音乐作品的精神内涵与文学、艺术、审美价值。

中职阶段,在开展音乐鉴赏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注重学生音乐审美、文学素养方面的培养,还应重视学生价值观念、道德理念的引导,帮助学前专业的学生树立正确的思维认识,在音乐课程中有效贯彻立德树人教学理念。

参考文献:

[1]单静婷.音乐素养和情感教育在中职音乐教育中的分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01).

[1]黄家琪.情感教育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及效果分析[J].卷宗,2018,8(33).

[3]李浩楠.浅谈中职音乐教学中音乐素养的提升[J].现代职业教育,2017(10).

[4]刘昱初.音乐素养和情感教育在中职音乐教育中的分析[J].考试与评价,2017(07).

(作者单位:江苏省赣榆中等专业学校,江苏 连云港222000)

猜你喜欢

创新形式教学情景立德树人
小学生探究海洋生物的实践研究
创新形式,实现劳动与技术发展性评价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情景创设
巧用方法,培养农村学生语文复述能力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例谈教学情景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