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线精神对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影响研究

2021-06-06王东波曾余清郑佳

锦绣·中旬刊 2021年6期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

王东波 曾余清 郑佳

摘要:三线精神是新时代大力弘扬的民族精神、奋斗精神,其内涵与高级应用型人才所具备的特征有一定的相似之处。研究三线精神对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影响,对强化其思想引领、塑造其优良品格、助力其职业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三线精神 高级 应用型人才

随着高校的转型发展,培养具有较强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创新创业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1。高级应用型人才的特征决定其要有吃苦耐劳、不畏艰难、乐于奉献、团结协作的品格,这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三线建设时期形成的“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有着极大的相似之处,以三线精神教育引导当代高级应用型人才,对人才的思想、品格和职业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一、三线精神能强化高级应用型人才的思想引领

2018年,三线精神被列为新时代大力弘扬的民族精神、奋斗精神,以三线精神强化高级应用型人才的思想政治引领,其实就是以民族精神和奋斗精神的引领,能进一步提升其精神动力。

(一)三线精神能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

传统文化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其优秀部分孕育了宏阔视野的协作精神,滋育了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培育了不凡品格的创新创业精神2。三线精神蕴藏着传统着文化的重要元素,他用传统文化感染和熏陶了三线建设时期的青年,让参与三线建设成为那个时代人们的人生信念和价值追求。在这一文化的影响和精神的激励下,经过三线建设者们的努力,新中国得到了发展,三线建设成为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重要的一笔。这种彰显优秀传统文化魅力、推动社会进步的精神,是开展中华传统文化學习的重要组成和载体,对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有积极的作用。

(二)三线精神能加强民族精神的学习教育

民族精神是有机统一的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和梦想精神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三线精神是三线建设过程中孕育出的创造、奋斗和团结的精神,他是在中华民族发展的特殊历史时期,人民在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具体的民族精神,领会其在三线建设中的内生动力和其中蕴含的民族精神,对把握三线精神的核心内容和深层内质,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有重要意义。

(三)三线精神能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信心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4。三线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历经千难万险,实现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过程中的一个缩影,在这一过程中,他留下的不仅仅有工矿企业,还有比较完整的国防战略后方和逐渐增强的国防实力5,可以说,三线建设是举全国治理开展的一场声势浩大的自强运动,他让新中国突破了的外来势力的包围6,树立了新中国在全世界的地位,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必胜困难的信心。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们在世界阵营中有了一定的“话语权”,再次反观三线建设和三线精神,更能增强发展信心和中国自信。

二、三线精神能塑造高级应用型人才的优良品格

优良的品格是一个人健康成长的前提,三线精神中的不畏艰难、乐于奉献、团结协作的精神,对高级应用人才优良品格的形成有着实实在在的激励作用。

(一)三线精神能强化不畏艰难的品格

1964年,中国的国际环境很不好,新中国处在多方面的威胁之中;国内而言,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工业发展不平衡。基于此,中共中央和毛主席作出了三线建设的战略决策,在“外患内穷”的环境作出这一重大决策,展现了中华民族不畏艰难的优良品格。在三线建设中,建设者们“先生产、后生活”,“三块石头架口锅,帐篷搭在山窝窝”,是用实际行动演绎了中国人民不畏艰难的品格。高级应用型人才在一线工作中,工作同样会面临困难,但与三线建设时期的困难相比,已经有了非常雄厚的基础和平台,以此开展不畏艰难的教育,更能坚定战胜困难的信心,树立人不畏艰难的品格。

(二)三线精神能培养乐于奉献的品格

奉献品格在三线建设中得到了最大的彰显,国家“三五”计划的重心由原定的“吃穿用”转向以三线建设为主,在毛主席“好人好马上三线”的号召下,全国各地把最好的人员输送到三线,把最好的物资设备配置给三线,被选中上三线的人,都感到无上光荣,这种国家和三线建设者的行动,展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奉献情怀。同时,三线建设过程中,建设者们牺牲自我、成就事业的精神也彰显了奉献精神,成昆铁路每一公里就有一位建设者长眠在青山之中就是对这种奉献精神最好的应答。高级应用型人才主要从事的是一线的、幕后的工作,大多数的工作可能是默默无闻的,只有具备了这种奉献精神,才受得了“坐冷板凳”,才可能在平凡岗位上建功立业、绽放劳动者光芒。

(三)三线精神能培养团结协作的品格

三线建设时期,全国停建一切新开工项目、压缩正在建设的项目、将部分企事业单位全部搬迁到三线等重大举措,其实质就是举全国之力做好三线建设这一件事情,其核心就是一场全国上下的团结协作;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的三线建设者参与建设的过程是对团结协作的具体落实。应用型人才强调的是应用技能,要做好工作,必须全体人员共同的协作配合,这与三线建设者在工作中的协作配合精神是一致的,以三线精神做好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团结协作教育有较强的说服力。

三、三线精神能助力高级应用型人才的职业发展

习近平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回信号召: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这与毛主席在三线建设时期发出的“好人好马上三线”的号召有同样之处,是总书记对新时代青年的要求和希望。高级应用型人才应以此为激励,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奋斗进取,成就良好的职业发展道路。

(一)三线精神能激发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学习动力

打铁还需自身硬,要获得本领,唯有学习;内因是推动事物前进的动力,要认真学习,必须有学习的动力。三线建设时期,建设者首创了世界最高水平的钒钛冶炼技术,以国防为主的科技尖端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5,这些都是三线建设者在自己的事业中不断进取学习的结果,这种成果能让我们感悟到学习的力量,能让高级应用型人才看到未来职业奋斗的结果,用这种特殊时期、特殊国情下建设者不断努力奋斗所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积极向上的三线精神引导高级应用型人才,用三线精神中蕴含的内生动力去激励他们,对激发应用型人才认真学习有较强的说服力和公信力,更容易被接受和认可。

(二)三线精神能助力学生树立更为切合自身实际的就业观

正确的就业观是能否顺利良好就业的前提,当前,对就业的认识不够、对自身定位不准是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三线建设时期,400万工人、干部、知识分子、解放军官兵和成千上万人次的民工,来到祖国大西南、大西北的深山峡谷、大漠荒野,建起了1100多个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在这一过程中,三线建设者首先想到的不是工作环境和个人报酬,而是自身事业的发展。以事业发展开展就业观教育,更容易从思想上得到认可;把三线精神融入教育观教育,是就业教育中最有说服力的“课程思政”,更有利于高级应用型人才树立切合实际的就业观。

(三)三线精神有助于强化学生的职业创新意识

创新是发展的动力。一个人的职业道路上要有所成就,必须要有创新精神,对于高级应用型人才而言,要在平凡的岗位上建功立业,必须要有所创新。三线建设是毛主席的一个重大战略决策,建起了攀枝花、六盘水等一批新興工业城市,建设了上千家现代工矿业企业及科研院所,奠定了西部大开发的基础,筑起了国家安全的战略后方基地,为我们在国际舞台上同超级大国周旋赢得了时间和法码7。这既是战略的创新,也是对战略落实的创新。三线建设的过程,就是一个个创新成果累计的过程。深挖三线精神中的创新精神,引导高级应用型人才树立唯有创新才能进步、才能发展的理念,对其职业生涯发展非常好的启发作用。

三线精神是建设者在三线建设实践中孕育出的行为规范、价值标准和共同信念,在三线建设时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凝聚和推动作用。在新时代,汲取其内部的养分,用三线精神开展高级应用型人才的思想教育,能塑造高级应用型人才的优良品格,能助力高级应用人才做好职业发展,对高级应用型人才的成长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新民、周朝成、任条娟、龙艳,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探析---基于特色创建的思考[J],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9(11)

[2] 朱云生、何悦,三线精神的历史生成逻辑与精神内涵[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总第629 期

[3]胡长栓,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J],红旗文稿,2020第12期

[4]陈曙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J],光明日报,2017年11月24日 11版

[5] 当代中国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19.9

[6]王建柱,毛泽东与“三线”建设[J],人民网,2015年06月15日

[7]陈晋,三线建设战略与西部梦想[J],党的文献,2015年第四期

(1、攀枝花学院 四川 攀枝花 617000;2、四川省教育厅、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西南交通大学))

猜你喜欢

应用型人才
论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
地方院校新办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大学英语教学与应用型人才培养论析
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探索研究
财务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考核与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研究
浅析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的物理教学改革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模块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基于CDIO的服务外包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