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的策略探讨
2021-06-06康思思薛小丽
康思思 薛小丽
摘要:做好小麦栽培,有助于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小麦的食用需求,帮助农户增收。其中,不仅需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优选良种,更应关注病虫害的防治。只有提升种植工作开展的针对性、有效性,才能避免其遭受病虫害侵袭,保障农民收益。在此,本文展开对小麦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的策略探析。
关键词:小麦;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策略
一、浅议小麦栽培技术
(一)优选良种
为提升小麦种植效率,做好栽培工作,应优选良种。经过杀菌处理的优良种子,不仅可以早出苗,更将出壮苗,有助于实现丰产增收。精选的优种具有更强的生长能力,且不易产生病虫害。需结合当地的实际种植环境、土壤情况等,进行麦种选择。此外,可将其进行适度晾晒,继而将种子浸泡在浓度适宜的生命液中。以便提升出苗率,促进小麦的健康茁长生长。
(二)科学播种
在小麦栽培种,还应选择恰当的播种方式。应秉持因地制宜的原则,科学播种。需在温湿度适宜的环境中,通过机械或人工的方式撒种。若气温较低、过早播种,会影响小麦的出苗;假若晚播种,还会对小麦的成长造成不利影响,使其产量降低。
(三)土壤施肥
当地土壤情况如何,也会影响小麦的生长。只有栽培准备工作越到位、充分,小麦的成活率才能越高,产量才会达到理想的水平。应进行对土壤肥力的检测,并进行深耕,以期使土壤具有良好的通透性。还应把控小麦的种植深度,使用腐熟肥,提升土壤的肥力,促进小麦稳健生长。
二、常见小麦病虫害与有效防治策略
(一)常见病害
1.小麦条锈病
在小麦种植工作的开展中,小麦条锈病是小麦锈病之一。当出现该类病症,会有鲜黄色的夏季孢子以圆形聚集在幼苗叶子上,其有着扩散快、分布广、破坏面积大等特点[1]。当出现条状锈病时,小麦将大面积减产。因此,在小麦栽培前需进行防治,选择对病害具有抗性的小麦品种,处理种子后,选择一种适合于拌种的拌种剂,以消除种子所带的霉菌,提高小麦抗病性。
2.小麦白粉病
在对抗种植病害中,白粉病是小麦种植地区的全球性疾病。白粉病可能发生在幼苗到抽穗阶段,其会侵入小麦的各种器官,主要损害叶片和叶鞘[2]。同时,在收获小麦后,有必要去除自产的小麦幼苗,减少病原细菌,并在下个季节耕作,以免小麦感染白粉病。同时,有必要通过适当的密集种植、科学施肥等措施,以便降低白粉病的发生概率。
3.小麦蚜虫
麦蚜虫是小麦的主要害虫之一,蚜虫会吮吸麦苗汁液,影响小麦对养分的吸收,严重的会造成小麦枯黄而死,造成小麦品质下降。为了控制小麦蚜虫,必须合理放置农作物,以确保冬春季小麦混合区域的简化,而秋季作物主要是玉米和粟。播种小麦时,选择抗虫的品种并覆盖小麦种子,避免地下害虫和病害的发生,增加种子发芽的可能性。同时,在小麦生长过程中应当进行施肥、合理灌溉,保障小麦的健康生长。即使下雨后也要保持水分,以提高小麦植株的抗病能力,并减少蚜虫的危害。
4.红蜘蛛
近年来,小麦中的红蜘蛛数量增加,使其成为小麦的主要害虫之一。红蜘蛛通过吸收叶子和幼苗的汁液生长,威胁小麦的健康生长。季节性湿度的变化影响着红蜘蛛的生长繁殖,通过掌握空气湿度的变化来及时抑制红蜘蛛的大规模繁殖,促进小麦的健康生长。应在红蜘蛛的传播过程中向麦田喷洒适量浓度的药剂,有效控制小麦红蜘蛛,确保小麦的良好长势。
(二)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
首先,結合当地天气数据,确定全年最有可能暴发的病虫害类型。譬如:参考气象局发布的信息,多云天气和降雨的频率将长期增加,则当地空气将会变得极为潮湿,在此气候条件下发生真菌病可能性较高,会造成小麦的减产。当地农民需要提前购买和配制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并应促进综合防治,向所在地区的农民传达相关的害虫防治方法,降低对化学制剂的依赖性。此外,还需要加强田间管理,建立病虫害监测网络,及时发现病虫害并预测其发展趋势,并采用有效的控制技术适当防治。同时,土地轮换可用于混合小麦和大豆、花生、油菜籽和其他农作物,并按季节轮换以减少田间病原体和害虫的数量[3]。
2.生物防治
首先,将各种类型的小麦害虫天敌引入当地麦田,例如:引入寄生性黄蜂,可以有效地消除病虫的成虫和幼虫。小麦蚜虫是常见的小麦害虫,包括麦盆蚜虫、长管蚜虫等。其中,小麦长管蚜虫不能承受高温,生长环境湿度在40%~80%;麦盆蚜虫可以承受高温,生长环境湿度在35%~67%。通过在合理时间段内引入天敌(譬如:蚜虫、蜜蜂、瓢虫等),可实现更好的控制。分析天敌的涌入是否会对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并尽量减少对害虫和天敌生态系统的影响。其次,生物制剂可用于控制小麦的病虫害和疾病,例如:通过控制小麦侵蚀的荧光假单胞菌和小麦疾病的芽孢杆菌,达到控制该病的目的。
3.物理防治
物理控制是目前开发的一项相对完整和科学的控制技术,主要用于加热、照明、干燥、电磁和辐射抑制、钝化以便杀死病原体和害虫。人造性激素能干扰成虫的交配繁殖,有效降低该地区成虫的交配成功率,是当前用于预防和控制小麦病虫害的主要且有效的一种防治措施。通过筛选种子、扫除可控制日光照射、小麦吸盘等,可消除种子携带的细菌和害虫,亦或使用频振式杀虫灯等,捕获和消除麦田中的棉虫和小麦叶蜂等害虫。
4.化学防治
现阶段,化学控制技术仍然是控制小麦病虫害的重要方式。当地农业部门应在预测和分析一年中发生的小麦病虫害类型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另外,要根据病虫害的发生情况,严格控制最佳管理时间和使用剂量,以达到正确的阶段、用药量,避免过度喷洒,以防滥用药剂而形成负面影响。还需加强对生物药剂的研制,提升病虫害防控效果,提高小麦的种植品质。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为提升小麦栽培工作开展质量,帮助农民远离病虫害侵扰,提升种植收益,应重视对有效栽培与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应用。只有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对小麦栽培工作的优化,促进综合防治手段的运用,才能确保小麦的良好长势、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
参考文献
[1]王彩霞.小麦栽培影响因素及栽培技术的应用策略[J].粮食科技与经济,2020(12):30.
[2]吴嘉点.小麦栽培技术微课制作及农业推广模式探讨[D].南京农业大学,2018(11).
[3]张红艳.开发优质小麦提高粮食生产经济效益[J].粮食科技与经济,2020(2):29.
(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陕西 渭南 71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