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院校新办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2016-11-15穆洪涛蔡文韬袁学文

科教导刊 2016年27期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穆洪涛+蔡文韬+袁学文

摘 要 食品质量与安全直接关系公众的健康,与之紧密相关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随着社会对食品安全的关注以及公众对生活质量的追求而成为当前的热门专业,开设此专业的高校逐年增加,主要是地方性高校。基于调查和文献分析,结合广东第二师范学院食品质量安全专业建设情况,总结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地方高校新办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发展构想,为促进此专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 应用型人才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6.09.016

Abstract For higher demanding of peoples quality life and health, food quality and safety specialty is the most popular professional, nowadays. Colleges which setup this specialty is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especially in colleges under local authorities. Based on study visit, references and our practice, development constitution of food quality and safety specialty was proposed especially for newly setup colleges under local authorities. This paper would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specialty development.

Key words food quality and safety specialty; applied talents; the model of training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是人类的第一需求,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但目前国内外食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①《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简称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了“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形成严密高效、社会共治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②实现“严密高效、社会共治” 人才是根本,新的形势呼唤技术管理复合性的新型食品质量与安全人才。

1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现状

食品与质量安全专业增设于2002年,经历了14年的发展,目前全国已有203所高等学校开设此专业,近5内新增86所(表1)。招生人数较多的院校依次在农科院校、工科院校和医(药)科院校,另外,综合类、师范类、商科和水产院校也有较大规模的招生。③其中近5年师范类院校开设此专业增长最为迅猛。

2 新增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食品质量与安全新办地方高校,开办经验不足,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1)培养目标不清。长期以来各新办此专业的高校对食品质量安全人才的培养目标不清,主要表现在生物专业色彩浓重,并没有突出食品检测与食品监管两个重要目标。(2)创新意识不强。对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待于进一步提高。(3)双师型师资缺乏。大部分新办此专业高校,大都引进刚刚毕业的博士生,重视科学研究,很少有行业、企业相关的工作经历,双师型师资严重缺乏。(4) 实践场所不足。虽然目前的实验场地和设备能够满足基本教学的要求,但难以保证学生自主创新实验的良好环境,实验设备和场地的增加与扩大势在必行。

3 地方高校新办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发展构想

3.1 明确专业的目标和定位

专业的目标和定位常常困扰着新开设食品质量与安全的地方高校。④根据广泛的调查和结合广东第二师范学院自身的建设经验,提出了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创新主要体现在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应用型主要体现在学生能够掌握食品分析检测、食品质量控制和食品监督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等方面。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同时开办烹饪与营养教育和食品质量与安全两个相近专业,在专业特色建设方面,食品科学结合烹饪科学,培养学生“从农田到餐桌”和“精检测—强控制—善管理”的食品安全立体化思维和能力。专业目标、定位和特色图解见图1。

3.2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围绕专业目标和定位,结合自身的优势,制定个性化的、特色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同时要考虑到行业协会和就业市场的需求。密切追踪人才市场需求,定期开展用人单位需求调查、毕业生岗位适应性调查等,并结合当地产品资源的地区优势和食品企业发展状况,强化相应的实践教学环节,构建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的创新实践教学体系。⑤比如我们在实践教学环节设置了验证性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和创新性试验等3个模块。与此同时,借鉴国外食品科学专业本科课程教育标准,⑥重视通识教育,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学生有机会深入参与到食品安全链的某个环节,训练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服务于广东的地方产业。

3.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以学科建设为依托,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出了以老带新、企业实践和自我提升的师资队伍建设模式。以老带新是指基于“新老结合、以老带新”的青年教师培养模式,构建老-中-青共同成长团队。企业实践是利用校企合作(项目)平台,中青年深入企业技术研发一线,增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并为有科研潜力的青年教师提供出国深造/进修的机会,以提高专业修养,铺平自我提升路径。

3.4 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平台建设,二是引导机制建设。良好的平台环境为学生的实践创新活动提供场所。例如“食品营养实验室”、“食品检测实验室”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等。

在机制建设方面,建立“导师制”和相关激励机制。引导和鼓励专业相关教师参与并指导大学生创新项目,如省团委的“攀登计划”项目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充分发挥师生的创新实践的积极性,形成良好氛围,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除毕业要求的毕业证和学位证之外,还积极引导学生考取如公共营养师证书、食品检验工等职业证书。

4 结语

在食品安全问题频繁的全球大环境下,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新办地方院校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依据自身和地区产业优势和对兄弟院校建设经验的借鉴,准确定位,错位发展,走特色化发展的道路。食品安全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它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特征。同样对食品安全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地演变。要不断创新,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为国家食品安全战略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专业人才,努力打造地方性特色品牌专业。

注释

① 张曼,唐晓纯,普蓂喆,张璟,郑风田.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企业,政府与第三方监管力量[J].食品科学,2014:286-292.

② 谷悦.浅看 “十三五” 规划建议中的食品行业[J].中国食品,2015:24-29.

③ 沈玉栋,柳春红,孙远明,吴青,肖治理.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发展及构想[J].食品与机械,2014:264-267.

④ 励建荣,邓少平,顾振宇,韩剑众,傅玉颖.我国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教育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食品学报,2004.4:109-112.

⑤ 牛广财,杨宏志,王宪青,陈洪生,魏文毅.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食品与机械,2013.29:270-272.

⑥ 周志江,肖华志,薛照辉,周凤娟.美国食品科学专业本科教育标准[J].食品与机械,2006.22:117-119.

猜你喜欢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探索研究
财务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考核与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研究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电子信息类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浅析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的物理教学改革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模块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