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1.5T 磁共振成像在胆总管结石诊断中的价值

2021-06-06宋俊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29期
关键词:误诊率胆总管胆管

宋俊

(盐城市大丰中医院,江苏 盐城)

0 引言

胆总管结石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主要包括继发性和原发性两种类型。继发性胆总管结石,通常与胆道感染或者是胆道寄生虫病有很大的关系,继发性胆总管结石主要是由于患者存在胆囊结石,而导致胆管受到牵连引起的[1]。胆总管结石具有较大危害,可诱发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或者急性胰腺炎,因此当出现胆总管结石时,应及时接受有效治疗[2]。当前临床上针对胆总管结石主要采取手术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患者在接受结石手术后消化功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早期诊断对胆总管结石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作用[3]。目前临床胆总管结石首选采取超声检查,但由于超声检查会受到肠胃气体的影响,时常会出现误诊、漏诊等现象,因此很多时候还需要应用磁共振及其胆管系统水成像(MRCP)进一步检查[4]。随着医疗技术的迅速发展,磁共振成像技术也逐渐在临床广泛应用。本次实验将2016 年1月至2020 年12 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6 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1.5T 磁共振成像在胆总管结石诊断中的价值进行分析探讨,现将此次具体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6 年1 月至2020 年12 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6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6 例,女性40例,年龄21~62 岁,平均(42.36±4.15)岁,病程2~5 年,平均(3.01±0.94)年。

纳入标准: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为胆总管结石患者;检查治疗、治疗资料完整患者;初次发现结石患者;同意本次试验并签署同意书患者。

排除标准:再次发病患者;不同意本次实验为签署同意书患者;合并其他严重疾病患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首先日本东芝TSX-101A16 排螺旋CT 诊断,患者在接受检查前15 min 饮水,大约500~1000 mL,之后接受平扫,将管电压调整为120 kV,电流调整为22 mAs,层距为7 mm,层厚为7 mm,准直为0.75 mm;从患者的右侧膈顶逐渐向胰腺钩突方向扫描,扫描完成后的影像资料有2 名经验丰富的医师进行阅读和评价。在完成16 排螺旋CT 扫描后患者接受1.5T 磁共振成像检查,采用美国美国GE 1.5TMR355 WITH FIXED TABLE 诊断,患者在接受检查前8 h 内不能够进食和饮水,检查时患者采取仰卧位,通过腹部线圈、呼吸门控监控对信号信息进行收集,患者首先接受冠状位自旋波扫描,定像于冠状位与轴位,之后行三维单次激发高分自旋回波磁共振胆胰管扫描,TR1219 ms,TE650 ms,层数调整为100 层,层厚为1 mm,FOV380 mm×380 mm,矩阵256×256。采用图像软件重建薄层图像。

1.3 观察指标

图像均由两名经验丰富的医师进行阅读和分析,医师在不知道手术和病例的情况下诊断,最后将医师诊断结果和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统计两种检查的诊断准确率和误诊率。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0 版本)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比较两种检查的诊断准确率:16 排螺旋CT 组的确诊率为83.72%,1.5T 磁共振成像组的确诊率为94.19%,1.5T 磁共振成像对胆总管结石的确诊率明显高于16 排螺旋CT 扫描,组间差异明显(P<0.05);16 排螺旋CT 组的误诊率为13.95%,1.5T 磁共振成像组的误诊率为3.49%,1.5T 磁共振成像对胆总管结石的误诊率明显低于16 排螺旋CT 扫描,组间差异明显(P<0.05),如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n(%)]

3 讨论

胆总管结石是我国的多发病,有研究表明,我国胆总管结石的发病率约为10%~11%[5]。胆总管结石由于发生在胆管部位的不同和大小的不同,所引起的病情轻重程度有所不同,其最为典型的临床表现是上腹疼痛,可表现为上腹绞痛和对穿性背痛[6]。寒战、高热、黄疸也是胆总管结石最为常见的三大临床表现,如果胆管下端完全梗阻,而胆囊管通畅,胆囊壁尚未纤维化萎缩,可表现为右上腹有肿大压痛的囊性包块,且肝脏呈对称性弥漫性肿大、压痛,患者可表现出驰张性的高热。除此之外,患者还可表现出恶心呕吐、皮肤黄染的症状。

目前临床上针对胆总管主要是通过影像学检查进行诊断。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医疗仪器也不断出现,逐渐应用于各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在胆总管结石的诊断中,CT 是常用的诊断手段,得到了医生和患者的认可,其具有快速、无创、安全、相对准确等优点,但是在临床实践中发现CT 在诊断胆总管结石中仍然存在着准确率不足的情况[7]。从胆总管结石的CT 表现我们不难发现,CT 密度分辨率较高,其对高密度结石较为敏感,而对于等密度或者泥沙样结石的诊断准确率比较低,容易出现误诊和漏诊情况。1.5T磁共振成像具有无创伤、无辐射、多角度诊断等优点,其可以将患者的胆道结构清晰的显示出来,为医务人员提供诊断胆总管结石的依据。磁共振可以将结石影像清晰显示出来,比如结石的胆固醇含量较高,那么在T1W1 就会显示高信号,如果结石的钙质含量较高,就会显示为低信号。磁共振检查可实现多角度、多层面扫描,可将胆管结石准确定位,还可以对扫描方向进项调整,让检查更为便捷,让影像更为直观和全面[8]。从本次试验结果可得知16 排螺旋CT 组的确诊率为83.72%,1.5T 磁共振成像组的确诊率为94.19%,1.5T 磁共振成像对胆总管结石的确诊率明显高于16 排螺旋CT 扫描,组间差异明显(P<0.05);16 排螺旋CT 组的误诊率为13.95%,1.5T 磁共振成像组的误诊率为3.49%,1.5T 磁共振成像对胆总管结石的误诊率明显低于16 排螺旋CT 扫描,组间差异明显(P<0.05),表明1.5T 磁共振成像可提高对胆总管结石的诊断准确率,减少漏诊、误诊的发生。

综上所述,1.5T 磁共振成像对胆总管结石的诊断准确率较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误诊率胆总管胆管
肝吸虫感染致胆管损伤及胆管癌的相关研究进展
肝内胆管结石一例及诊断体会
腹腔镜下胆管腔内整形技术治疗北绕型右后叶胆管结石合并开口狭窄
胆总管一期缝合应用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RCP+LC和LC+LCBDE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乌鲁木齐市医疗机构丙型肝炎病例诊断及报告质量分析
胎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产前超声诊断及预后评估
以胸痛为首发的带状疱疹误诊为心绞痛35例分析
X线平片和CT检查诊断肋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和对比分析
腹腔镜治疗胆总管囊肿穿孔术中护理配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