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微创穿刺引流手术对于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

2021-06-06彭业全汤文文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29期
关键词:基底节引流术血肿

彭业全,汤文文

(新疆阿勒泰地区人民医院,新疆 阿勒泰)

0 引言

脑出血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的脑实质出血,发病率较高,占急性脑血管疾病的20%~30%。基底节区是脑出血的常发部位,基底节区脑出血起病急骤,病情进展快,有极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患者预后与出血量及是否合并并发症相关[1]。为改善患者预后,需尽快施救,减少出血量,降低颅内压。本次研究以我院近期收治的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为例,探究了微创穿刺引流术和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脑外科2019 年4 月至2020 年4 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纳入本次研究一般样本中,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案进行分组,接受保守治疗的50 例患者纳入保守组,接受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的50 例患者纳入引流组。保守组中,男性28例,女性22 例,年龄52~78 岁,平均(62.39±5.24)岁,发病至入院时间0.8~5 h,平均(2.51±1.14)h;引流组中,男性27例,女性23 例,年龄53~76 岁,平均(63.25±6.39)岁,发病至入院时间0.7~5 h,平均(2.25±1.39)h。本次研究内容与程序完全遵循医学伦理学相关标准,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同意后实施。

纳入标准:①患者入院后,经影像学检查与临床诊断,明确为基底节区出血。②患者(或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签署相关文件。③首次出血,且发病至入院时间不超过5 h。

1.2 方法

保守组接受保守治疗,给予止血、脱水、降颅压治疗,同时配合降血糖与降血压等治疗,纠正患者酸碱失衡和水电解质紊乱状态,定时注射神经营养类药物治疗。

引流组给予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内科治疗方法同上,入院后行CT 扫描,确定颅内血肿大小与位置,选择最大血肿层面至血肿中心最短距离作为穿刺点,在选择穿刺深度、角度时需谨慎,尽量避开静脉窦和中央沟等部位,术野常规消毒铺巾,采用1%利多卡因行局麻,采用电钻推动穿刺针进行穿刺,置入颅内管,将圆钝头和多侧孔软硅胶血肿引流管置入至血肿腔内,对血肿进行缓慢抽吸,抽吸完毕留置引流管,给予2 万U 尿激酶,3~4 h 进行引流,术后行CT 检查,确定90%以上血肿残余被引流后,方可拔除引流管[2-3]。

1.3 观察标准

疗效判定标准:①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程度超过90%。②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显著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程度在46%~90%。③无效:治疗后患者各项症状无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程度不足45%[4]。

采用NIHSS 量表对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该量表总分42 分,分数越高,提示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严重[5]。

采用ADL 量表对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分,该量表为百分制量表,分数越高,提示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越好。

治疗后2 d 对两组患者颅内压、血肿体积以及脑氧摄取率进行测定。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 对资料进行分析处理,患者的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分别应用t、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引流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与保守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n(%)]

2.2 两组神经功能及生活能力评分变化

治疗前,两组ADL、NIHSS 评分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经治疗,观察组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NIHSS、ADL 评分对比(,分)

表2 NIHSS、ADL 评分对比(,分)

2.3 症状指标

经治疗,观察组颅内压、脑氧摄取率以及血肿体积等临床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症状指标改善情况()

表3 症状指标改善情况()

3 讨论

基底节区也称为基底神经节,是从胚胎端脑神经节小丘发育形成的神经核团,是大脑中心灰质核心团,基底节区脑出血主要是人体丘脑和大脑壳核两个位置的出血症状,高血压性脑出血是颅内出血的最常见病因,高血压伴发脑小动脉病变,血压的骤然升高导致动脉壁损害破裂致出血,此外,脑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瘤、脑动脉炎、夹层动脉瘤、脑淀粉样血管病、梗死后脑出血也是脑出血的重要病因[6]。

基底节出血后,患者内囊纤维受血肿压迫出不可逆损害,可带来一系列并发症,相关研究表示对脑出血患者进行早期血肿清除可有效改善其预后,也是缓解血肿压迫、损害脑组织的重要方法。目前,内科治疗以保守治疗为主,但血肿吸收效果不理想,且不适用于血肿体积较大的患者,外科治疗有开颅清除血肿、定向立体排空血肿术等治疗方式,但治疗过程中可对患者脑神经造成极大创伤,术后并发症多,预后多不良。微创穿刺引流术是目前治疗脑出血的重要手段,其通过对颅内血肿进行抽吸、引流,可加速血肿的融化和排出,相较于保守治疗,可更快清除血肿,改善脑组织受压状况,对提升患者预后有重要作用,本次研究结果提示,引流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保守组,且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与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证实了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基底节脑出血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基底节引流术血肿
不同手术时机运用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
高位肛周脓肿给予切开挂线引流术的治疗效果
超声诊断新生儿基底节区脑梗死1例
两例外伤后致脑基底节区出血案例的讨论及归纳
硬脑膜外和硬脑膜下血肿相关知识,你应了解吗?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整体护理预防脑室外引流术后颅内感染的作用分析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颅内血肿清除引流术后再出血进展及分析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成像对基底节区急性脑梗死M1 段血管斑块特征分析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