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症监护病房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与预防控制措施

2021-06-06马志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29期
关键词:监护插管病房

马志娟

(青海省海东互助土族自治县人民医院,青海 海东)

0 引言

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患者大多都是颅内肿瘤、严重脑损伤等重大疾病患者,这些类型的疾病患者其免疫系统功能较低,病情严重。在治疗过程中需承受长期的采血检查和药物输注等各种侵入性治疗操作,而静脉穿刺等反复操作,会对患者造成极大的生理和心理伤害[1-3]。因此,中心静脉导管以减少穿刺、给药方便、减少护理人员工作量的优势在重症监护病房中得到广泛应用,但也因此增加了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感染风险,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作为院内感染风险之一,已呈逐年上升趋势。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一般是因为导管留置时间过长、穿刺部位选择不当、全胃肠外营养和护理操作不规范四个方面导致的。导管留置时间过长的患者,由于多次使用导管接头给药,长此以往,细菌从导管接头处侵入导管内表面引起感染。股间穿刺置管的患者,穿刺位置离会阴部位较近,日常护理中必须保持会阴部位干燥洁净,一旦潮湿极难保持敷料无菌,导致穿刺部位被污染,较之颈静脉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的患者更易感染。输注液体中高浓度的糖营养和脂肪乳剂十分有利细菌的繁殖,且易黏附于导管壁堵塞导管,导致频繁冲管,增加了污染风险。护理人员在实施穿刺置管时,无菌操作不严格、护理操作不规范或日常通过管道给药时不注意卫生,也会引起交叉感染。本文就重症监护病房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与预防控制措施展开研究,具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将我院2017 年2 月至2018 年2 月100 例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本研究期间,重症监护病房共有8 例导管相关性血液感染,男6 例,女2 例,年龄30~50 岁,平均(42.98±6.54)岁,所有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我院伦理委员会对本研究完全知情,并批准研究。

1.2 方法

对所有入住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进行详细的护理日志,记录所有研究患者的置管后每日体温变化、白细胞计数、病原微生物检查、置管部位及穿刺部位皮肤情况(穿刺部位感染),将确定感染的患者进行病例登记。

1.3 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置管后记录导管置留时间,以插管48 h 后出现发热,体温高于38 ℃,导管细菌培养为阳性、拔除导管后体温恢复正常,且排除其他部位感染,来判断导管置留时间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有无关联;外周静脉血培养细菌或真菌阳性;或者从导管段和外周血培养出相同种类、相同药敏结果的致病菌,来判断导管相关性血液感染的主要病原菌种类。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22.0 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数据通过t检验,计数资料通过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影响因素构成比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导管留置时长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呈正比,留置时间越长,感染发生概率越大,且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与导管留置部位有关,见表1。

表1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影响因素构成比(n,%)

2.2 病原菌种类及构成比

8 例感染病理共分类出5 种病原菌,各构成比见表2。

表2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及构成比(n,%)

3 讨论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病率极高,其中肺部感染是最高的,其次是血流感染[4]。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主要风险因素一般为导管置留时间过长或导管穿刺部位选择不当。患者一旦感染会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延长治疗周期,不仅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还增加了医护人员工作量,因此,应加强对导管感染的预防控制措施[5]。

能有效防控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措施有很多,如:①提高亲属与医护人员的导管相关性感染认知,重点培训医护人员的血管置管手法和后续护理流程,并熟练掌握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诊断标准和防控方法;②医护人员或探视家属在进入重症监护病房前应做到换鞋、更衣、戴帽子和口罩,进行手卫生,且严格控制探视家属人数,降低外来病菌感染患者风险;③在插管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在选取合适的穿刺点后,对穿刺点进行严格消毒,并在穿刺结束后在皮肤上敷以无菌敷料。穿刺部位的选取应做到远离感染源,比如气管插管的患者应避免颈内静脉置管,以保持静脉插管周围皮肤干燥洁净,避免细菌进入创口;④护理人员应在巡房时,观察测量导管置入刻度并做好记录,便于交接班时观察导管是否脱落。做好插管部位皮肤护理与导管走向皮肤观察,避免内损伤发现不及时;⑤对导管进行专业的护理操作,保持导管通畅,在输血、输入血制品、脂肪乳剂后的24 h 内或者停止输液后,应当及时更换输液管路。外周及中心静脉置管后,应当用生理盐水或肝素盐水进行常规冲管,预防导管内血栓形成;⑥中心静脉置管相较于传统给药的确方便不少,但其长时间的置留管道,会引起患者静脉炎等严重并发症,引发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风险也更高。因此,医务人员应当每天对保留导管的必要性进行评估,不需要时应当尽早拔除导管;⑦导管不宜常规更换,特别是不应当为预防感染而定期更换中心静脉导管和动脉导管。不提倡对患者全身使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这会导致患者治疗药物效果降低,对患者治疗疗效不利。

综上所述,在对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进行护理时,应密切关注患者生命特征,排查异常原因,尽快给予相关操作,并对置管患者进行专业的导管护理或适当的抗菌药物,达到防控CRBSI 风险的目的。

猜你喜欢

监护插管病房
护娃成长尽责监护 有法相伴安全为重
地塞米松联合可视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血清白蛋白和膈肌移动度与二次插管的相互关系
儿童监护机器人设计
我国成年监护制度之探讨与展望
换病房
急诊内科危重患者气管插管时机与方法分析
病房
拯救世界的孩子们
神奇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