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引导浅表淋巴结穿刺活检的临床回顾分析

2021-06-06杨彩平

保健文汇 2021年10期
关键词:误诊率浅表预测值

文/杨彩平

淋巴结属于机体中的主要防御屏障,机体器官受到刺激时淋巴结会出现肿大,容易在颈部及体表部位产生病变,由于淋巴结病理类型较多。临床表现存在差异,需要准确实现淋巴结病变性质诊断,并有效实现临床治疗指导。超声成像具备快捷、无放射性及重复性高的临床特点,通过人体组织声学参数结合超声波产生的物理特征性成像,属于临床医学诊断中的重要组成[1]。能够通过有效超声引导下实施穿刺活检,对于穿刺位置清晰观测,全面提升诊断准确率,并有效减少穿刺肾损伤,患者更易于接受。本次将巴结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于超声引导下浅表淋巴结穿刺活检病变诊断应用价值进行探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80例入组病患为院内淋巴结病变治疗患者,时间年限从2017.6至2020.4,入组患者听力、语言、认知均无障碍患者,排除无法配合此项研究患者;人员组成为男性45例、女性35例,选取入组年龄范围20-6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84±3.06岁。

1.2 方法

超声引导浅表淋巴结穿刺活检方法:入组患者在超声诊断仪引导下实施浅表淋巴结穿刺活检,患者保持平卧位、侧卧位,充分暴露穿刺部分皮肤,在超声引导下对于患者穿刺部位的淋巴结大小、边界、形态、血流情况,与周围组织关系密切观察,穿刺点应选取血供丰富的部位,采用常规消毒后需要利用2%的利多卡因实施局部麻醉,对于淋巴结形态、大小对于穿刺针入路与取材长度进行确定,超声监测下,利用巴德Magnum复用型活检装置配用针(MC18/16)实施进针,针尖到病灶边缘部位需要对于穿刺针实施固定,实现组织切割,检查完成后进行退针,如果对于取材不满意可实施再次取材,有效保证取材长度在3mm以上,按压穿刺部位需要有效保持在10分钟左右。对其实施有效止血,观察30分钟,保证无异常可以离开。对于活检标本实施固定,并送到病理科进行检查。

多普勒超声检查: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PHILIPS EPIQ 5C)实施检查,对于探头频率进行设置,设为5~14MHz,聚焦位置应在颈部淋巴结的深度部位,对于仪器进行有效调节,使其能够保持在最佳状态。对于颈部淋巴结超声分组实施全面扫查。探头扫查过程中可以对皮肤不进行加压,有效预防淋巴结的血管因受压引发血供减少。

1.3 观察指标

判断准确率、特异性、灵敏度、误诊率、漏诊率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灵敏度=a/(a+d)×100%;误诊率=c/(b+c)×100%;特异度=b/(b性+c)×100%;准确性=b+a/(b+a+d+c)×100%;漏诊率=d/(a+d)×100%;阳性预测值=a/(a+c)×100%;阴性预测值=b/(b+d)×100%。a为真阳,b为真阴,c为假阳,d为假阴。

1.4 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22.0系统针对综合健康管理模式数据指标数据进行分析,n%对于知识掌握度、心理需求满足度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表示,计算检验方法为卡方,负性情绪评分通过(±s)方式进行表示,通过t实施数据检验,统计学软件最终结果为P<0.05,可以说明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未显示出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检查结果比较

在80例疑似淋巴结病变患者中,病理确诊淋巴结阳性患者74例,占比92.50%,数据结果见表1。

表1 检查结果比较(n,%)

2.2 对比分析检查准确率、特异性、灵敏度结果

超声引导浅表淋巴结穿刺活检检测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性相比多普勒超声检查,比对优势性明显(P<0.05),数据结果见表2。

表2 检查准确率、特异性、灵敏度比较(n,%)

2.3 对比两种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

超声引导浅表淋巴结穿刺活检与多普勒超声检查进行阴性预测值对比,诊断结果存在明显对比优势(P<0.05),阳性预测值两组数据相近(P>0.05),数据结果见表3。

表3 对比两种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n,%)

2.4 两种检查方式病变类型比较

超声引导浅表淋巴结穿刺活检在转移性淋巴结诊断中具备显著优势,与多普勒超声检查检出率比较对比差异性较强(P<0.05),结核性淋巴结、反应性淋巴结、淋巴瘤等检查中,两组差异性较小(P>0.05),对比数据结果见表4。

表4 两种检查方式病变类型比较(n,%)

2.5 两组误诊率、漏诊率结果研究

超声引导浅表淋巴结穿刺活检、多普勒超声检查误诊率结果、漏诊率结果具备显著比对数据差异(P<0.05),数据结果见表5。

表5 误诊率、漏诊率结果比较(n,%)

3 讨论

淋巴结为外周淋巴器官,一般分布在颈部、腋窝等浅表部位,属于机体免疫器官,会受到病原微生物及药物感染导致,对于坏死组织产生刺激,其组织细胞淋巴细胞会产生增生,进而引发淋巴结肿大。由于临床诱发淋巴结肿大的因素较多,需要对于淋巴结肿大的性质进行有效明确,并对其实施临床治疗,帮助患者有效改善预后[2-3]。

传统淋巴结切除术一般为将肿大淋巴结完整切除,并送往前方实现病理检查,由于病理组织较多更有利于检查,因此存在创伤、大出血等,容易损伤患者的周围组织,治疗风险较高。同时,部分淋巴结位置较深,组织结构复杂,体积较小,会导致手术活检难度提升,部分患者无法有效获取病理标本,使临床活检应用受到限制[4-5]。

超声引导下浅表淋巴结穿刺活检具备精确、安全的优势,应用超声引导下浅表淋巴结穿刺活检能够有效实施微创治疗,并保障高效取材。使损伤率降低的同时能够将传统切除术中的不足有效弥补。超声更易于操作,具备方便快捷、无放射性优点,能够对于组织器官形态动态显示,对于其中的血流大小、内部回声情况进行有效鉴别,超声引导下浅表淋巴结穿刺活检技术能够对于穿刺长度、位置,路径进行准确选择,操作者可对于淋巴结的位置、形态进行有效观察,并选择合适的进针角度,同时由于超生具备良好的重复性,能够实现多次勘察并获得合格标本。超声引导下浅表淋巴结穿刺活检能够对其周围血流情况进行判断,预防产生血管损伤,使临床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提高诊断安全性。

综述,超声引导下浅表淋巴结穿刺活检可有效实现淋巴病变诊断,临床诊断准确率较高。

猜你喜欢

误诊率浅表预测值
超声造影定性与定量分析诊断颈部浅表淋巴结病变的研究
加拿大农业部下调2021/22年度油菜籽和小麦产量预测值
AI讲座:ML的分类方法
自体荧光内镜对消化道肿瘤诊断临床应用分析
乌鲁木齐市医疗机构丙型肝炎病例诊断及报告质量分析
以胸痛为首发的带状疱疹误诊为心绞痛35例分析
X线平片和CT检查诊断肋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和对比分析
让学生的主动参与由浅表向深层漫溯
超声造影诊断颈部浅表恶性肿大淋巴结的临床研究
超声造影诊断颈部浅表恶性肿大淋巴结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