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现状与提升策略
2021-06-06金永红
金永红
摘要:小学低年级是学生英语口语能力发展的关键期。针对小学低年級学生普遍存在的英语口语学习能力问题,教 师应将理论与实际课堂教学相结合,对班级中出现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通过情境化策略、活动化策略、意义化策略提 升学生的英语口语交流能力,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说英语,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良好习惯和兴趣。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英语口语能力;现状;提升策略
小学低年级学生英语核心素养形成的关键是提高英语 口语能力发展水平。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最为重要 的是表达能力的培养,即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然而,在现实教学中我们往往会发现,小学低年级学生的 口语水平不尽如人意。
一、小学低年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现状
笔者在对学校低年级学生英语课堂教学观察以及课后 与学生家长的接触了解中发现,几乎每个班级中有接近20% 的学生参与校外英语兴趣班的学习,他们不但对课堂上所 学内容十分熟悉,还能较为熟练地与他人进行简单的英语 对话,部分学生能进行课外知识的拓展交流。剩余的学 生中,接近65%的学生能按照课堂教学内容相对熟练地进 行口语朗读和对话;其余约15%的学生在英语朗读及对话 方面存在障碍,如语音语调、语速偏慢等,甚至个别学 生无法正确朗读出已学词汇,呈现出“哑巴英语”的个 别现象。由于学生的学习接受能力、教师的教学方式方 法及家长对孩子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同,班级学生呈现出 英语口语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
二、英语口语能力发展问题成因分析
低年级学生英语口语水平参差不齐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笔者研究发现,主要是由以下几种情况造成。
(一) 语言环境因素
小学低年级的英语课时相对较少,一般一周两个课 时,因此,部分学生往往还没到第二节英语课就早已把 上节课的学习内容遗忘了。这主要是由于学生课后缺乏 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英语口语操练的机会少,自然就 更容易遗忘。
(二) 语言基础因素
尽管学生经过一年的英语学习已经打下一定的口语 基础和学习能力,但二年级的口语要求相对一年级有了 —定的提升,如要求口语过关时进行单词的拼读。然而, 班级中还存在个别学生把字母与拼音相混淆的现象,这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口语过关的进度,导致个别学 生口语训练滞后。
(三) 课堂教学因素
笔者认为,教师的课堂教学问题是造成学生后进的 重要因素之一。例如,有的教师不重视情境的创设,词 汇、句型的操练和指导不到位,学生的朗读错误未能及 时纠正,导致学生的问题积累得越来越多。又如,有的 教师在英语课堂上因害怕教学秩序混乱,教学活动设计 单一,缺乏多样性和层次性。对于低年级学生,教师需 要设计适合其年龄的游戏活动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枯 燥乏味的课堂教学会使得学生产生乏味清绪,久而久之, 学生便失去了英语学习的兴趣。再如,有的教师不能及 时对语言能力低下的学生进行鼓励,导致他们在课堂上 存在胆怯、拘谨、等心理,即使有时想参与,也因害怕 出丑而犹豫不决。教师若不能及时发现和鼓励学生参与, 慢慢地,他们在失去了一个又一个的训练机会的同时, 也丢掉了自信和兴趣,并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使学生的 口语提高更加困难。
三、英语口语能力提升策略
基于低年级学生在英语口语学习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及其形成原因分析,笔者结合理论学习和日常英语教学 活动设计,研究总结出适合学生口语能力提升的一些策 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英语口语教学情境化策略
“所谓知识的情境化,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 意识地引入和创设一定的情境,把知识转化为反映知识 产生或运用过程的情境,从而直观地、富有意义地、快 乐地理解知识或发现问题乃至创造知识。”情境是学生 认识知识的桥梁,是知识转化为素养的桥梁。
根据单元学习内容,笔者在教学中尽可能创设一些 既与课程内容较为贴切,又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情感 等相符的情境,让学生在较为自然的语言学习环境中进 行学习。例如,小学英语译林版二年级下册Unit3 We all like PE的第一课时,笔者就根据学生自身的学习经 验,设计学生一天所学习的功课并根据学生的喜好进行表 达,进而新授并反复操练本课关于学科的词汇Chinese, Maths, English, PE, Music, Art,以及重点句型I like-, If s…等。良好的课堂氛围的创设,对于一 节课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课堂氛围是否活跃,课堂趣味性 是否浓厚,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参与欲。轻松活泼的学习 氛围更能引发学生大胆开口说英语的勇气和欲望。
(二) 英语口语教学活动化策略
学生的体验和感悟是活动内在的本质特征,也是激 活知识的主渠道。体验和感悟意味着学生的生命参与, 即学生的身体、心理、精神全面参与活动。
让学科知识和学生的思维活起来,首先必须让学生 动起来。教学活动的设计,一方面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 际,另一方面也要多种多样,避免因形式单一而使课堂 变得枯燥乏味,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由于低年级学 生年龄小,心理不成熟,课堂上专注度低下,因此,我 们教师必须设计出活泼多样的教学活动来吸引学生的注 意力。我们不妨在教学中多安排一些游戏、儿歌、绘画、 手工、故事等活动,结合学生已知的生活经验和兴趣, 将英语知识点融入其中。
在课堂教学中,笔者习惯利用上课前几分钟设计一 些游戏、儿歌等进行热身活动(Warming up),比如唱一 些已学的英语歌曲、观看英语卡通小短片、开展一些简 单活泼的小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进 入英语课堂。例如,在2A Unit 3 I have a rabbit第 一课时的教学中,我们可以设计“猜一猜”的游戏。针 对词汇rabbit, tiger, giraffe, bear等的教学,我们 可以让学生听一听有代表性的动物声音来猜测它是什么, 也可以让学生观察动物身体的一部分来猜测它是什么, 甚至可以让一个学生尝试描述,然后让其他同学来猜测 等方式,从而避免千篇一律的重复教学,使词汇教授更 具趣味性。
(三) 英语口语教學意义化策略
这里的意义化策略更多的是指向精神层面的,即如 何让知识及其教学成为“让学生的生命得以涵养、心灵 得以净化、情感得以陶冶、智慧得以启发、价值观得以 形成“的过程。教学中,我们会发现一部分学生胆子小, 主要表现为在课堂上不敢回答老师的提问,不愿意说话 发表自己的见解,生怕说错了被老师批评、被同学们嘲 笑,但是在与家长的沟通或学生家访中却发现孩子并非 如此内向。我们教师只要能思考“什么东西让课堂变得 可怕,什么让东西让学生变得战战兢兢”,那么我们总有对策避免类似的情况发生。
或许我们的课堂缺乏一种像家一样幸福的感觉,我 们不妨让学生感受一下“幸福课堂”,即让学生感受到 老师是接纳自己的、是重视自己的、是相信自己有能力 的、课堂是有安全感的。因此,在课堂上,我们应努力 尝试对学生的点滴进步予以肯定和发自内心的赞赏,如 一个赞赏的微笑、轻轻地点头示意、一句赞赏的话语 ("Good! ” "Great! ” “Wonderful! " "You are so clever! ”)等。尤其是对那些性格弱、胆子小的 学生,教师要多给予鼓励,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我们 要鼓励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只有这 样,才能让这些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愿意说,敢 于说,乐于说,英语口语能力自然会有一定的提升。
此外,在课堂上,我们也多要鼓励师生间、学生间 的英语口语交流互动。利用单元主题,设计一些符合实 际生活的话题,开展丰富多样的交流活动,如师生之间、 同桌之间、小组之间的相互自我介绍、合作对话交流等。 在课堂外,我们要尽可能地取得家长的支持,为孩子创设 合理的语言环境。例如,家长与孩子的亲子互动,电子设 备、网络平台的利用等,让孩子通过各种自主化的活动享 受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从中得到锻炼英语口语的机会。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语言交流互动必不可少。对于小 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口语交际能力是必须掌握的基本技 能之一。我们教师要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 信心,从自身的课堂教学着手,运用适合低年级学生的教 育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英语口语能力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余文森.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M].±海:上 海教育出版社,2018.
(责任编辑:吴延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