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甲酯治疗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与探究

2021-06-05王华英武庆延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28期
关键词:甲酯宫素产程

王华英,武庆延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中医院,河北 邢台 054700)

0 引言

作为产科常见并发症之一,产后出血具有较高的发生率,对母婴健康具有极大的危害。产后出血是指在胎儿娩出后的24 h内,阴道分娩产妇在2 h内的失血量大于等于500 mL,剖宫产产妇大于等于1000 mL,部分产妇因失血过多导致休克或死亡[1]。宫缩乏力是造成产妇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还包括胎盘因素和产妇凝血机制异常。

产妇在生产的途中引起宫缩乏力的主要原因可能和羊水过多、巨大胎儿以及产程较长等多种因素有关,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产妇书中的出血的不良情况。通常因为胎盘因素而诱发的术中出血大多与产妇具有引产或者流产的病史有关,同时经产妇也是诱发因素之一,而胎盘前置或者粘连是导致出现表现的主要原因。而凝血机制异常也会使产后出血的概率有所增加,产妇分娩时必然会伴有出血,如果产妇的凝血机制不佳会止血困难。除此之外,易引起术中出血的重要原因还包括切口撕裂以及子宫肌瘤这两大高危因素,子宫肌瘤极易引起子宫动脉破裂而出现出血情况。临床上通常采用缩宫素类药物对产后出血进行治疗,但由于产妇的个体差异性,导致个体对缩宫素的敏感度不同,针对不同产妇需要对用药剂量实施调整。有研究发现,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甲酯治疗产后出血具有确切的疗效[2],为此,本研究特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产后出血患者58例进行研究,取得了显著结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58例,均为我院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之间接收的产后出血患者,按照电脑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9例。患者年龄23~34岁,平均(25.3±3.1)岁,孕周35~41周,平均(39.8±3.3)周。其中包括16例经产妇和42例初产妇,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缩宫素治疗,在胎儿娩出后静滴缩宫素(马鞍山丰原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34020474)20 U静脉滴注,对止血效果进行观察,若止血效果不明显可增加缩宫素剂量,最大剂量60 U。观察组患者采用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甲酯栓(东北制药集团国药准字H10800007)治疗,胎儿娩出后立即给予缩宫素20 U静脉滴注,同时在阴道放入2枚前列甲酯栓,将其贴附于阴道前壁下1/3处。

1.3 观察指标。①对两组产妇的产后2 h和产后2 4h出血量、止血时间以及第三产程时间进行观察。②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统计学处理软件使用SPSS 22.0,用均数标准差和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检验采用t和χ2,当P<0.05时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的出血情况比较。对比两组后2 h、产后24 h出血量,对照组多于观察组,对比止血时间和第三产程时间,对照组长于观察组(P<0.05),见表1。

2.2 两组产妇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对照组出现恶心、呕吐2例,轻微腹泻1例,轻微寒战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79%(4/29),观察组出现恶心、呕吐1例,血压下降1例,心律失常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34%(3/29),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

3 讨论

剖宫产在临床分娩中为常见方式,但可能导致一些不良情况的而发生,包括宫缩乏力、产道损伤、凝血机制异常等,进而引发产妇出血,对生命造成威胁。有调查研究发现,近些年来初产妇数量有所增加,因缺乏分娩经验,对自然分娩存在强烈的恐惧感,因此很多产妇选择剖宫产的分娩方式。其次,随着国家开放二胎政策,经产妇也开始增加,且经产妇发生胎位不正等情况的几率要高于初产妇,因此被动选择剖宫产的分娩方式。为此。临床近些年来对剖宫产术后出血问题给予了充分的重视,针对以上的现象,为了降低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临床上一般采取分娩后注射缩宫素的方法进行治疗,从而促进产妇子宫收缩,降低产后出血和加速止血,然而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3]。有学者认为宫体直接注射缩宫素效果更显著,但半衰期短,效果维持时间不超过半小时,所以多数产妇仍然会在半小时后发生出血[4]。且宫体注射缩宫素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较为常见,无法有效预防产后出血的同时,往往使产后出血的几率增加[5]。因此本研究采用静脉注射缩宫素的方式,同时联合使用卡前列甲酯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卡前列甲酯作为一种前列腺素衍生物,具有促进子宫平滑肌收缩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因宫缩乏力导致的产后出血。将卡前列甲酯置入产妇阴道中,能够在直肠中被吸收,从而在人体中转化为前列腺素,促进子宫血管及平滑肌的兴奋,还有助于抑制血小板和血管内皮细胞的聚集,从而起到止血功效。卡前列甲酯和缩宫素相比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本研究结果显示,对比两组后2 h、产后24 h出血量,对照组多于观察组,对比止血时间和第三产程时间,对照组长于观察组(P<0.05),可见在产妇产后出血的治疗中应用缩宫素和卡前列甲酯作用明显,止血快,避免了由于产妇长时间出血造成失血性休克等后果。由于产后长时间持续出血会降低血红蛋白值,导致产妇免疫功能降低,对产后恢复十分不利,还会增加产妇在术后恢复期的感染等各种风险,母乳喂养困难。有学者研究发现,产后出血采用缩宫素和卡前列甲酯治疗能够提升血红蛋白水平,这是由于在血管内皮细胞中存在NOs,能够参与血管调节机制,对子宫血管收缩产生抑制作用,进而导致产后出血,提示卡前列价值对产后出血的治疗机制是由于对NOs合成和释放的抑制效果,使子宫收缩有所增强,进而达到止血目的。

表1 两组产妇的出血情况比较( )

表1 两组产妇的出血情况比较( )

组别 例数 产后2 h出血量(mL) 产后2 4h出血量(mL) 止血时间(min) 第三产程时间(min)对照组 29 277.82±31.25 486.25±30.17 21.05±3.16 8.23±1.06观察组 29 220.36±29.85 358.255±38.01 16.33±2.28 5.02±1.05 t-3.362 4.265 3.338 3.321 P-0.001 0.000 0.002 0.003

相关研究显示,卡前列甲酯能够促进膀胱平滑肌收缩,会造成排尿次数增加等反应。本研究结果显示,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两组无显著差异,可见采用缩宫素和卡前列甲酯治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为了降低产妇产后出血的情况,在围手术期,医护人员必须要做好相关措施,包括:①完善产前检查,在产妇分娩之前,对产妇的身体状态开展全方位的检查,评估产妇的实际身体状况,观察产妇是否伴有妊娠期合并症,尤其对凝血机制异常以及具有子宫肌瘤病史的产妇进行密切观察,做到心中有数,详细掌握其身体状态。②健康知识宣教,在术前向产妇以及家属明确交代引起术后出血的常见风险诱因以及治疗措施,向其详细讲述经过有效治疗而达到较好止血效果的成功案例,加深产妇对术后出血知识的认知,进而提升其依从性确保手术的顺利开展与治疗。③心理教育,通过术前与产妇的交流中要密切观察产妇的情绪变化,评估产妇的心理状态,耐心解答产妇提出的疑问,为产妇的护理需求提供帮助。针对术前出现紧张、焦虑等消负性情绪的产妇,应对其进行有效的针对性疏导,减轻其心理压力、缓解紧张状态,树立积极、良好的心态来接受手术。④基础护理,在手术开展前应叮嘱产妇每日规律作息,保证睡眠充足,合理进行饮食,维持最佳的身体状态以及乐观、饱满的精神状态来迎接腹中新生儿。在手术过程中做好产妇的保暖工作以及各项指标的监护。

综上所述,对于产后出血患者,采用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甲酯治疗有显著效果,能够减少产后出血量,加快止血时间,缩短第三产程时间,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借鉴。

猜你喜欢

甲酯宫素产程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缩宫素在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中的治疗效果
油酸甲酯基琥珀酸单甲酯的结构表征、热稳定性及抗磨性能
油酸甲酯对多杀菌素发酵合成的影响
新、旧产程标准在低危初产妇进行产程管理中的应用对比*
阶段性持续健康教育在产程中的应用及满意度分析
分娩镇痛联合微泵静注缩宫素的临床效果观察
油酸甲酯对柴油机油热氧化性能影响研究*
镇痛分娩会影响产程吗
不饱和脂肪酸甲酯诱导柴油机润滑油氧化衰变模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