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传播视域下新闻作品创作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2021-06-04金睿晓陈佳怡车永远
金睿晓 陈佳怡 车永远
摘 要 近年来,中国主流媒体在全球设立分支机构,逐步汇入国际传播体系,我国国际传播新闻事业迎来新的历史机遇,也暗含新的挑战。长期以来西方国家在世界舆论场上占据主导权,我国对外宣传能力和传播效果亟待进一步提升。以第30届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类获奖作品《埃德文·马尔:归期未有期》为例,分析新时代记者如何打造国际传播类新闻作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以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一定的经验。
关键词 国际传播;新闻作品;挑战;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1)02-0107-05
1 案例简介
北京广播电视台记者吴梅红的广播新闻作品《埃德温·马尔:归期未有期》,于2019年9月29日1时14分20秒首次刊播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语环球广播《全景中国》栏目①,作品时长共10分03秒。该作品除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播出外,还同时在与北京广播电视台合作的8个国家9家华语商业电台②播出,引起全球范围内的热烈反响,深受国内外听众喜爱。作品荣获北京广播电视台2019年度优秀节目,第二十九届北京新闻奖二等奖,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类二等奖。
2 当前中国国际传播新闻事业面临的挑战
随着改革开放进入新时期,中国国际传播事业成果显著,但总体上与中国日益提升的经济生产力、政治影响力以及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还不相匹配。随着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和媒介传播环境的深刻变革,当前中国国际传播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2.1 西方主流意识形态的冲击
长期以来,无论是在文化意识形态的输出还是国际传播机构的影响力上,甚至是新闻传播学科流派的发展,都以西方主流国家特别是美国范式占据主导地位。而我国在意识形态上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有着本质冲突,对于新闻事件的立场不同, 中西方媒体在报道同一事件时往往也就采取不同的陈述方式[1]。因此,在互联网背景下,世界范围内的信息加速流动使得西方意识形态与新闻观念形成一定的話语霸权,部分西方媒体时常会在国际舞台上打着自由的旗号,号召新闻媒体应当行使属于自己的“第四权力”③,歪曲和否定中国新闻舆论工作所遵循的党性原则,从而给我国国际传播事业带来巨大冲击。
2.2 中国国际话语权有待提高
从新闻发展的历史来看,中国新闻发展起步较晚,各方面都需学习借鉴西方新闻事业以改良推进国内新闻传播研究实践。老牌的西方媒体例如BBC、路透社等,在通讯、消息等稿件数量、影响力各个方面占据明显优势,而社交新媒体例如Facebook、Twitter等也是在全球范围内有着巨大影响力[2]。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西方媒体在传播技术等方面也不断升级。中国在世界舆论场上的话语权存在着先天不足的劣势,相较于西方老牌新闻媒体而言,在国际传播方面仍然存在着明显差距。由于意识形态的冲突,中国国际传播发展过程中也有可能受到西方媒体的排挤和歪曲,使得大量国际受众对中国缺乏真实全面的了解,进而影响中国国际形象的建构,阻碍综合国力的进一步提升。
2.3 新媒体技术发展的负面影响
互联网时代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新闻传播事业带来了极大便利和新的契机,新的媒介形态、传播主体、传播方式不断出现,传播门槛也进一步降低,媒体传播手段的多样化、全面化、立体化也使得受众能更快捷、更方便地进行信息的获取。然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也是一把双刃剑,多样传播主体的涌现对传统主流媒体的舆论场造成巨大冲击,构成复杂舆论环境,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造成威胁。此外,由于新媒体技术用户大多依附于社交媒体平台,舆论场上相当一部分自媒体账户背后是靠博取流量获取盈利,因此容易导致媒体专业理念和职业素养的缺失,出现虚假传播等乱象。
2.4 行业自身产业布局待改进
面对全球市场,中国的国际传播新闻事业产业布局仍存在国内外不协调的问题。聚焦国内,虽然新闻产品的产能和产量均呈稳步增长态势,但能够进入国际市场且影响深远的内容不多,特别是针对特定细分市场以本土化形式进行内容联合创作的更少[3]。放眼国际,中国国际传播新闻事业在海外渠道建设能力方面仍有待提升,传播内容的覆盖范围、深度、效果都有待提高。
3 《埃德温·马尔:归期未有期》作品特色分析
北京广播电视台记者吴梅红的广播新闻作品《埃德温·马尔:归期未有期》刊自于《今日北京》栏目2019年度特别报道之“中国和他的朋友们”系列报道,是互联网时代面向国际讲述中国故事、展现中国形象的优秀代表作之一。对此作品的特色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点。
3.1 以小见大,小角度折射大主题
2019年恰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展现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中国社会发生的重大转变,本报道并没有从宏观的叙事角度出发,而是选取了埃德温·马尔这一典型人物作为代表来展现70年中国的变化与发展。“2003年,埃德温·马尔先生从澳大利亚来到了中国,成为中央电视台的第一位英语新闻播音员。”④埃德温作为第一个出现在中央电视台的“洋主播”,是一代人不可磨灭的记忆,也是中国主流媒体走向国际传播的典型代表。埃德温在工作初期出于谨慎和对东方的未知甚至缩短了工作合同期限,但16年过去,他依然深深地依恋着北京并仍未离开。本报道正是将大叙事与小叙事相结合,深究埃德温为何“归期未有期”,从而借埃德温的视角洞见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成就和中国社会文化强大的吸引力等等。此外,报道通篇皆以小视角体现大主题,例如说北京生活环境的变化间接表现中国的发展与进步,从生活中的细节感受间接展现中国经济事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巨大进步。可见,报道中的埃德温不仅是一个外籍主播,更是在中国找到了新的人生价值和情感归宿的外籍朋友,因此更是中国“共享”的发展理念的缩影,切入了中国时代变革的大主题。
3.2 人物描写立体,形象刻画生动
报道采用时间顺序正叙埃德温生平的重要经历,拎出“埃德温决定来中国工作、埃德温决定坚持在中国工作、埃德温在退休后仍留在中国”这几个人生重要节点来重点展现人物的成长背景,体现埃德温与中国不断深化的不解之缘。在描写埃德温这一人物形象时,报道有记者直接访谈埃德温本人的对话角度,获得第一人称的采访记录,也有访谈埃德温身边的同事,获得他人对埃德温的评价,通过他人之口体现埃德温既是有经验的专业前辈,又是亲和有趣的朋友的形象,更具说服力和客观性。而在埃德温本人的访谈记录内容中,不仅涉及到正面意义的问题,也回应了一些关于埃德温的争议,例如一些西方媒体和个人认为埃德温是中国政府的“宣传”工具。面对争议,埃德温站在中央广播电台员工的立场上予以专业的回应,并且号召公众通过多样的渠道听取多样的声音,正视偏见理性判断,体现出埃德温内心对中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立体。报道其中还有一段提到了埃德温本人对后辈的影响,“有来自世界各国的各种肤色的主持人加入其中,用不同国家的语言向世界讲述新时代中国的故事,同时也像当初的埃德溫一样在央视的舞台上追逐梦想,寻找新的价值。”⑤通过对第三方的客观叙述,表现出埃德温作为中国第一位外籍主播,对中国国际传播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对中国国际形象的塑造产生了重大影响,进一步升华了人物内涵,丰富了人物形象。
3.3 故事情节有戏剧冲突,可观性强
埃德温·马尔于1965年就在澳大利亚开始了职业生涯,曾在澳洲广播公司从事长达20多年的播音工作,在墨尔本市是家喻户晓的脱口秀主持人和天气预报播音员。一个具有如此丰富新闻经验、在西方主流电视台功成名就的主持人,在中国国际话语权尚不大、国际地位尚不高的情况下去中国政府的宣传机构当播音员,这本身就是非常有戏剧性的故事。2004年4月6日,香港销量最高的英语报纸《南华早报》就用了半个版的篇幅报道⑥埃德温来华。在展开叙述埃德温的经历时,记者也着重突出、把握了一些矛盾点,营造冲突感,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和可观性。例如在讲述埃德温决定来中国工作时,“当时的中国对于埃德温来说是一个陌生而神秘的国度。几经思量,埃德温决定接受这份工作,但是出于谨慎,他把合同时限从12个月缩短到6个月。”⑦记者在这里关注到埃德温为求谨慎,在还不了解中国的情况下将工作合同时限缩短的细节。但随着时间的变化,在中国生活工作16年后,到退休时埃德温回到家乡墨尔本与儿子同住,竟然百般不适应,反而选择一个人回到北京。这样一个大反转,呈现了埃德温对在中国工作这件事,由防备的心理转变到融入甚至不可分离这一戏剧化的转变过程,进一步体现北京独特的人文风貌及其不断扩大的开放性、包容性,体现出中国社会友好度的不断提升和进步,也是对埃德温“归期未有期”的生动注脚。
3.4 角度新奇,以外国人视角讲中国故事
作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系列报道之一,本作品选取“中国的好朋友们”这一视角,以外国人的世界观、价值观来叙述和中国的故事、对中国印象的转变等,因角度新奇而更具吸引力,因视角相对客观故更具说服力。例如报道中提到埃德温遇到北京市民怕他迷路提前下车送他回家的故事,“我觉得我永远不会忘记这样的好心人。北京人太善良了。我经常和长期住在北京的外国人聊天,我们都觉得北京虽大,但是真的很安全……在很多其他国家的城市,你根本不敢在夜深后独自上街。”⑧埃德温生活工作都在北京,是北京这座城市16年发展的亲历者,也是中国16年变革的见证者,他还讲述了北京市在交通、环境质量和公共服务等领域的发展和变化,表达了发自内心由衷的赞叹,呼应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大主题。外籍人士的成长环境不同,他们经历了更丰富多元的生活,也有更充足的经验样本可以把中国和外国作比较,中国的过去和现在作比较。他们在外国媒介环境中成长,在来到中国之前一般都已形成或多或少对于中国的印象,有可能是神秘感、好奇感,也有可能是歧视、偏见等。在切实感受过中国的风土人情、发展变化后,对中国人民、中国社会、中国生活有感受的外国人,是最有发言权讲中国故事的群体之一。本报道就是洞察到了这一视角,予以挖掘制作出了新奇而有意义的新闻。
3.5 广播新闻制作技术技巧运用得当
报道选取了多元声音主体,高质合宜,制作得当。有以下几种声音主体。
1)主持人:开场字正腔圆,声音专业。
2)记者:叙事能力得当,对整个叙述过程的节奏把握得很精妙,将何时用记者的声音何时用埃德温的声音把握得很到位,使得整个作品构架精巧、叙事清楚。
3)埃德温原声:在采访埃德温时,最开始使用了埃德温的原声,体现真实感和亲近感。
4)埃德温配音:埃德温原声出现后几秒引入中文翻译配音,翻译不仅起到了转化意思方便受众理解的效果,最重要的是情绪饱满,将埃德温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表达得十分到位。
5)埃德温两位同事声音:通过一小段同事的声音(其中也运用了原音和配音),以第三方视角真实展现对埃德温的评价,同事声音在节奏、音量上都有一定控制,可以明显听出是用来作补充意义的第三方声音,主次得当,起到了良好的衬托作用。
6)配乐:配乐恰到好处地出现在最后主题升华的部分,暗示作品结尾即将来临,同时抒情、流畅的配乐烘托出埃德温对北京深深的眷恋之情,逐渐出现又逐渐消逝,引发受众回味。除了多元的声音主体,还有选取精妙的叙事内容。避免用枯燥无味或是过于平实的语言展开叙述,而是选择描述有画面感的生动场景。例如报道在描述埃德温2007年荣膺中国友谊奖一事时,并没有用传统的新闻叙事方法简单阐述事实或是重现表彰词,而是运用了广播新闻语言,叙述了埃德温见到温家宝总理后激动的表现,多用短句、形容词、动词,营造画面感,深刻表现埃德温作为中国的朋友跟中国人民、政府之间深厚的情谊,真情实感,深入人心。
4 记者打造国际传播类新闻作品的策略思考
②8个国家的9家华语商业电台分别是:美国纽约中国广播网、洛杉矶1300电台、加拿大中文台、澳大利亚2AC电台、新西兰华人之声、新加坡新传媒电台、韩国首尔交通广播(TBS)、欧洲华语广播(法国巴黎)以及印尼棉兰FM103.8电台。
③“第四权力”是西方社会的一种关于新闻传播媒体在社会中地位的比喻。它所表达的一种社会力量:新闻传播媒体总体上构成了与立法、行政、司法并立的一种社会力量,对这三种政治权力起制衡作用。这实际是一种认识理念,以这种简单比喻的形式,19世纪以来普及于西方主要工业国家,但又经常受到人们的质疑。
④引自吴梅红报道作品《埃德温·马尔:归期未有期》。
⑤同④。
⑥报道题为《CCTV力求摆脱喉舌形象——雇佣澳大利亚播音员是国家电视台国际频道吸引西方观众的第一步》。
⑦同④。
⑧同④。
⑨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宣传思想干部要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增强本领能力,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
⑩引自2020年9月2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廳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
参考文献
[1]冯迪芳.国际新闻翻译的文化差异分析[J].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66.
[2]郑雨萌.新时代国际传播工作者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32(3):55-58.
[3]骆训赋.中国广播电视“走出去”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思考[J].广播电视信息,2020,27(10):64-65.
[4]冯梁.国际传播中“讲好中国故事”的三重维度:以第30届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类获奖作品为例[J].新闻世界,2020(12):20-22.
[5]潘亚楠.他者视角下的中国故事创新叙事:以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奖作品为例[J].编辑之友,2020(8):75-79.
[6]李晓娟,韩信.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奖的十年变迁之路:兼论中国媒体国际话语权创新思路[J].新闻传播,2020(1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