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的内部控制探讨

2021-06-04吴传红

商业文化 2021年7期
关键词:会计制度绩效考核财务会计

吴传红

财务管理工作对于事业单位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事业单位而言,想要实现财务管理工作的高质、高效开展,加强内部控制是非常重要的。新会计制度背景下,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的内部控制暴露出的问题越来越多,对此,本文首先分析了新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产生的影响,然后针对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工作的有效性提高提出了几点对策建议,以供参考。

新会计制度的全面推行,对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目前而言,我国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的内部控制工作仍存在着一定问题,严重影响了财务会计的内部控制质量,阻碍了事业单位的发展。因此,以新会计制度大背景为立足点,对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的内部控制进行探讨是非常必要的。

新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产生的影响

促进资金利用率的有效提升

与原会计制度比起来,新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的资金管理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因此,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要充分提高对资金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加强资金管理。事业单位在实际资金管理工作中一是要保障资金使用的安全性,二是要提升资金使用的有效性和规范性,而想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对内部控制制度不断进行完善,从而促进资金监管效益的有效提升。

促进数据加工处理有效性的提升

新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财务会计信息数据的加工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会计制度背景下,信息数据加工处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得到有效提升,从而保证了财务数据和财务报表的有效性。同时,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也能够通过准确可靠的财务报表更加全面、准确地掌握本单位的运营状况。在此基础上,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才能够编制出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内控方案,实现本单位财务内控水平的全面、有效提升。

为内控制度的优化指明了方向

就目前而言,越来越复杂的外部环境对事业单位的正常、有序运营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在此背景下,事业单位要从内部进行改革,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新会计制度的实行恰好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优化指明了方向,提高了内部控制工作的有效性。与此同时,新会计制度也为内部控制制度的优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必须要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内部控制制度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充分发挥内部控制工作在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中的作用。

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财会计内部控制工作有效性提高的对策建议

提高对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认识

事业单位与企业单位相比有着本质性的区别,企业单位运营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经济效益,而事业单位具有一定的公益性,其运营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的开展不仅直接影响其自身的运营,同时还关系到事业单位在公众心中的形象。因此,事业单位必须不断提高自觉性,加强财务会计的内部控制。事业单位要想实现财务会计的内部有效控制,提高全体工作人员对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认识是至关重要的。 具体而言,首先要加强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对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认识,让他们充分认识到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组织成立专门的内控小组,负责监督管理财务会计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其次,通过采取有效的宣传措施不断强化普通工作人员对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认识,从而在实际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为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大力支持,进而实现单位成本管理、预算管理有效性的提高,防止单位资金出现跑、冒、漏等问题。

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机制

由于事业单位具有公益性的性质,风险防控意识淡薄是事业单位运营中常见的问题。对于事业单位而言,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工作开展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各种风险,甚至是不可知的风险。因此,事业单位必须要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机制,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风险,然后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以规避风险,保障本单位的正常有序运营。由此可见,加强风险管理对于保障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有效开展是非常有必要的。具体而言,首先,事业单位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组织成立专门的风险管控部门或小组,加强风险管理。事业单位要明确风险管控部门或小组各成员的职责,将责任切实落实到工作人员身上,促使他们严格按照规范标准开展各项风险管控工作,提高工作质量,降低单位运营中的风险。其次,事业单位要根据相关规章制度的要求,与本单位实际情况相结合,对原风险管理制度进行不断的优化和完善,提高风险管理制度的有效性、科学性和合理性,同时也为工作人员风险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制度保障。除此之外,事业单位还要高度重视风险预警制度的优化和完善。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能够帮助事业单位及时发现项目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以达到规避风险、降低风险损失的目的。通常而言,事业单位的风险预警机制由风险识别、分析和监管三部分组成,其中,风险识别是通过有效监管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活动,提前发现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风险;风险分析是根据风险的类别、概率和损失大小等指标评估出风险的危险程度;风险监管的作用是对风险相应防范措施的采取情况进行监管,保障风险能够得到及时的防范或解决。

提高人才队伍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绩效考核机制的作用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事业单位面临的外部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多变。在此背景下,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工作的有效落实和开展对事业单位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事业单位要不斷加强财务会计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通过对他们进行定期培训,提高他们的财务基础知识、管理知识水平和职业素养等,促使他们更好地开展工作。其次,事业单位要加强内部控制管理人员的培训,要求他们掌握新会计制度的相关要求和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理论知识,强化他们对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认识,从而保障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事业单位为了提高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效果,还可以通过充分发挥绩效考核机制的作用,对相关人员的学习效率和综合能力进行考核。同时,事业单位还可以利用奖惩制度,对绩效考核结果较好的工作人员进行奖励,而对绩效考核结果较差的工作人员给予一定的惩罚,从而督促相关工作人员积极主动地参与培训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为了提高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事业单位还可以直接从社会或高校招聘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性人才,从而更好地保障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完善监管机制

事业单位为了保证财务会计的内部控制机制得到有效执行,还需要不断完善监管机制,发现财务会计内部控制机制的薄弱环节。在事业单位实际运营过程中,监管工作通常是由审计部门负责,因此,事业单位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不断完善审计管理。具体而言,首先事业单位要对各部门的绩效考核目标和职责进行明确,审计部门依据各部门的职责和绩效考核目标对其活动行为进行监管;其次,对监管模式进行进一步完善,实现全方位的动态化监管,并将监管工作的重点放在事前和事中;再次,事业单位应该结合自身的情况和监管工作需要制定合理的监管程序,确保监管工作能够在具体工作中得到真正的落实;最后,做好事后评价工作。年度决算工作完成后,审计部门要依据事业单位前期所制定的绩效考核目标和预算指标的完成情况,对本单位资金使用效率和资金运转情况进行全面评价,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剖析,从而编制更加科学、合理、可行的计划,保障资金的利用率,提高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结 语

综上所述,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的内部控制面临着新的要求和挑战。新会计制度要求事业单位要不断提高资金利用率、财务数据信息处理的有效性,同时也为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优化指明了方向。在此大背景下,事业单位想要提高财务会计的内部控制有效性,就要提高对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认识,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机制,加强预算管理、提高人才队伍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绩效考核机制的作用,完善监管机制,为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实现事业单位的健康稳定发展。

(临沭县人民检察院)

参考文献:

[1]李乾坤.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的内部控制探讨[J].財会学习,2020(12):25-26.

[2]彭卉.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的内部控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9(08):255-256.

[3]刘文静.浅谈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6(23):91-92.

猜你喜欢

会计制度绩效考核财务会计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基层医疗机构财务预算与绩效考核间的关系
新形势下企业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发展
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绩效考核分析
试论国企绩效考核体系现状及优化策略
政府会计制度与地勘单位会计制度衔接的若干思考
民营企业绩效考核管理研究——以BH公司为例
民营企业绩效考核管理研究——以BH公司为例
浅析财务会计的内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