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管寒冷反应指数对中国南极科学考察队员发生冻伤预测价值研究

2021-06-04王宗琰肖志伟王哲超周伟平

临床军医杂志 2021年5期
关键词:皮温科学考察冰水

余 建, 王宗琰, 肖志伟, 许 浩, 苏 显, 王哲超, 周伟平, 黄 罡

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1.普通外科;2.肝外三科;3.呼吸内科,上海 200136;4.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上海 201805

在南极科学考察作业时,增加衣物,佩戴防寒帽、眼镜、围巾、手套,保持衣物干燥,以及避免长时间维持固定姿势等措施均可降低冻伤的发生率[1-2]。然而,南极科学考察人员自身生理状况存在差异,通过检测某些生理指标,寻找冻伤的易感人群,可针对性地增强防护措施,进一步降低冻伤的发生率。姜在福等[3]研究表明,血管寒冷反应指数(index of vascular response to cold,VRCI)评分高的人群冷习服程度强。VRCI对寒冷地区(尤其南极地区)作业人员的冻伤发生率影响少见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VRCI对中国南极科学考察队员发生冻伤的预测价值。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自2019年10月至2020年4月参加中国第36次南极科学考察的80名队员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72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33.56岁。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受试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研究方法 VRCI的测定方法参考文献[3]。受试者在室温(约20℃)下静坐1 h后,左手浸入30℃温水(由数显恒温水浴锅HH-3S控制),5 min后取出擦干。将Fluke 54-IIB测温仪的探头用医用胶带固定在受试者左手中指甲床中央后2 mm的皮肤上,然后用医用橡胶指套将整个左手中指包裹并固定,以防水湿。将测温仪调为记录模式,每3 s记录一次温度。受试者将左手中指浸入装有冰水混合物的保温杯中20 min,出水后再观察5 min。在此期间,测温仪自动记录温度变化,X1表示皮温初次开始回升时间,X2表示回升达到的最高皮温,X3表示冰水中5~20 min皮温均值,X4表示出冰水后5 min皮温。

VRCI=0.2×(20-X1)+0.11 X2+0.52 X3+0.17 X4

2 结果

2.1 冻伤与未冻伤者VRCI比较 7名队员发生冻伤(4名为耳鼻颜面部冻疮,3名为手冻疮),冻伤发生率为8.75%(7/80)。冻伤者VRCI为(10.05±1.04),低于未冻伤者的(11.22±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ROC曲线分析结果 ROC曲线结果显示,VRCI值预测是否会发生冻伤的曲线下面积为0.790,95%可信区间为0.618~0.961,预测效果较好。当VRCI截断值取11.05时,约登指数最大,为0.515;此时VRCI值对是否会发生冻伤的预测效果最好,灵敏度为65.8%,特异度为85.7%。见图1。

图1 ROC曲线分析结果

2.3 不同VRCI冻伤发生率比较 低VRCI者冻伤发生率为19.4%(6/31),高于高VRCI者的2.0%(1/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南极大陆自然环境恶劣,在南极恶劣的自然环境下工作,给科学考察队员带来了一系列的健康问题,包括外科疾病(扭伤、挫伤、骨折、冻伤、紫外线灼伤和烫伤等)、内科疾病(普通感冒、胃肠炎和高山病等)、皮肤病(癣、湿疹等)以及精神症状(失眠、抑郁等)等[6-10]。冻伤是低温寒冷侵袭所引起的损伤,分为冻结性冻伤(由0℃~10℃低温合并潮湿条件导致,分为冻疮、战壕足、水浸手等)和非冻结性冻伤(由0℃以下低温导致,分为局部冻伤和全身冻伤)[11]。冻伤是南极科学考察人员中较常见的一种疾病。我国第31次和第35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共303名队员,其中17人发生了冻伤(10人为耳鼻面部冻疮,7人为手足冻疮),发生率为5.61%,与1986至1995年期间英国南极科学考察队的冻伤发生率相似[12]。

寒冷诱导的血管舒张反应是指在寒冷刺激下,手指和脚趾等处的皮肤动静脉吻合周期性地闭合、开放,在避免大量散失热量的同时维持局部皮肤温度,减轻冷损伤[2]。Cattermole等[12]研究发现,将手指浸入冰水后,手指皮肤温度会在一定范围内波动,这由寒冷诱导的血管舒张反应引起,反映了人体的抗寒能力。Yoshimura等[13]根据中指浸泡在冰水中30 min检测的3项皮温指标(回升前最低温度、开始回升时间和5~30 min平均皮温)计算出抗冻伤指数(resistance index of frostbite,RIF)用于评价局部抗冻伤能力。Daanen等[4]检测了荷兰皇家海军耐寒训练前的RIF,统计了其训练过程中的冻伤发生情况,结果表明,发生冻伤人员的RIF更低。然而,Sullivan-Kwantes等[2]在加拿大军队去北极耐寒训练前检测了其RIF,发现训练过程中发生冻伤人员的RIF值与其他人员无明显差异。VRCI与RIF相比,具有如下特点:(1)所纳入的样本量是RIF的5倍,且在我国人群中测得;(2)构成的指标较多,信息量较大;(3)测定时间较短,减轻受试者冷痛不适[3]。本研究通过检测80名南极科学考察队员的VRCI值,发现VRCI值较低的人员更容易发生冻伤,VRCI预测是否发生冻伤的最佳截断值为11.05。因此,对于VRCI<11.05的冻伤易感人群,建议进一步加强防寒措施,以降低冻伤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检测南极科学考察人员VRCI对其是否发生冻伤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建议南极科学考察人员出发前检测VRCI。

猜你喜欢

皮温科学考察冰水
阳虚体质大肠息肉患者的红外皮温特征研究
经常喝冰水有什么害处
问道长白山之科学考察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皮温变化的研究进展
冰水两相流中浮冰运动特性研究
井冈山市大鲵自然保护区综合考察及其驯养保护工作探讨
果汁多还是水多?
广开渠道,加强科学课的实践活动
红外线测温仪测量皮瓣术后皮肤温度的应用
背俞指针疗法对OOC患者任督二脉穴位皮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