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后引发脑出血临床观察及治疗方法研究
2021-06-07李劲鸿
李劲鸿, 马 宁
1.铁岭市中心医院 医院药学,辽宁 铁岭 112000;2.北部战区总医院 干部病房一科,辽宁 沈阳 110016
心血管病患者普遍存在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情况。有医学研究成果表明,长期应用阿司匹林具有一定风险性,比如出血现象[1]。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一旦发生脑出血,易引起出血不止,甚至发生多部位反复出血现象。从临床观察来看,患者危害较重、预后较差。对于脑出血患者,应停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对患者进行补充血小板与凝血因子治疗[2-3]。本研究旨在探讨长期服用阿司匹后引发脑出血的临床观察及治疗方法。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铁岭市中心医院自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260例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后引发脑出血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由于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引发脑出血;出血量及症状未达到脑出血需手术标准。排除标准:有脑出血史及脑梗史;依从性差,神志不清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与B组,每组各130例。A组:男性69例,女性61例;年龄40~60岁,平均年龄(44.00±1.22)岁;合并高血压120例,合并冠心病52例,合并糖尿病19例。B组:男性70例,女性60例;年龄40~60岁,平均年龄(45.00±1.32)岁;合并高血压122例,合并冠心病54例,合并糖尿病2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初步检查,检查血小板数量,观察出血情况,进行常规治疗,停用阿司匹林肠溶片。B组在给予止血、脱水、促醒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尽早接受巴曲亭治疗,以改善凝血功能。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再出血情况。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功能,包括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再出血情况比较 B组患者再出血比例、出血量、止血时间与单位面积出血量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APTT、PT、FI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PTT、PT、FIB均下降,且B组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阿司匹林可能导致眼底出血,牙龈出血,甚至脑出血。由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引发的脑出血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多数是老年患者为了预防脑部血栓,对于阿司匹林形成了一定的心理依赖,但缺乏对阿司匹林副作用的了解。有医学研究文献表明,长期使用阿司匹林会带来副作用较大,脑出血为其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4-6]。阿司匹林肠溶片主要用于抗血小板的治疗,长期服用阿司容匹林肠溶片可能会引起上下胃肠道的不适。采用常规治疗的前提下,建议在服用药物期间定期复查血常规及凝血,以免发生机体损害。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再出血情况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比较
本研究结果发现,B组患者再出血比例、出血量、止血时间与单位面积出血量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巴曲亭有加速和巩固生理性止血的功能,仅在血管破损处高效止血,在正常血管内不引起凝血与形成血栓。本研究结果还发现,治疗后,两组患者APTT、PT、FIB均下降,且B组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巴曲亭可活化凝血因子,刺激血小板聚集,促进凝血酶原变成凝血酶,具有凝血与止血的双重功能。有研究表明,对于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导致脑出血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结合巴曲亭辅助治疗,加上较好的护理措施,可显著降低患者治疗后的再出血发生率,对降低脑出血风险具有临床价值[6-10]。
综上所述,应用巴曲亭治疗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引发脑出血的患者,止血效果更明显,可减少出血量,凝血功能更佳,脑出血患者恢复相对较快,安全性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