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项链》三种潜在结局分析

2021-06-04王啟泽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法郎项链文学

王啟泽

(陕西理工大学 文学院,陕西 汉中 723001)

小说作为现有主要文学体裁中最具现代性的一种,在结尾方面,既有与其它文体相统一的追求:回味无穷;又有着其他文体相对不容易具备的特点:解读空间巨大。《项链》就是一部典型的以结尾取胜,又充分展现了小说的文体特色,留给读者巨大解读空间的作品。我们知道,文学作品的最终完成不仅在于作者的劳动,还在于读者的接受、解读、赋意等活动。因而,虽然我们已经拿到由作者莫泊桑创作完成的《项链》的完整文本,但对于广大的读者来说,我们的工作才刚刚开始。

已被广泛接受的文本自有其结构的完整性,内容的统一性,意义的相对稳定性,但为了对作品进行更有针对性的解读,更真切直观的理解、分析,尤其是对于《项链》这样结局形态丰富,而文本形制相对短小的小说作品,我们不妨斗胆提供不同结局的文本书写,以便接受,展现异同。

一、三种结局

(一)成长结局

“假的?”马蒂尔德似在向弗莱斯蒂埃太太发问,但猛然抬头望向她的脸的那一瞬间,脑海中闪现的,却不再是项链的细节,而是这十年间的生活。

“你是说,被我弄丢,然后用了十年时间去偿还的那串项链,是假的?”

“没错。借给你时是假的,现在看来是真的了。”

“原来这就是我向我高贵的女友借东西的代价,原来这十年的青春和辛苦,都是为了一条假项链!”

“至少你也是体验过一晚高贵宴会的人了。”

“那并不是我的生活,那甚至不是生活,我想这十年我确实获得了一些东西,但并不是你说的高贵的体验,而是别的什么东西。”

“没错,还让我获得了一条货真价实的项链,感谢你的回报。”

“感谢?感谢我用十年时间送了你一条钻石项链吗?”

“什么?你送的?明明是你借了我的东西还给我的,怎么现在又说是送的!就算借了假的还我真的,报答我让你一晚风光,也是理所应当。难道你现在想把它要回去吗?”

“哈哈。就算项链你能还我,十年的时间你能吗?在你平淡地说出那条项链是假的的时候,我就知道真的也不会是属于我的。”

“看来你真的想要回去。好吧,去找你的律师吧。”

“找律师?我想我不会再那么傻了。请继续你高贵的生活吧,我该回去安排下一周的活计了。再见。”

(二)批判结局

“什么!假的?我还你的那条可是三万六千法郎的钻石项链呀。”

“是吗。谢谢。”

“那么,现在,能否把那串项链还给我,让我赔付你那丢失项链的五百法郎呢?”

“你拿我当乞丐吗?我会要你的五百法郎吗?你还给我的,就是我的。你现在想用五百法郎买走我的钻石项链,未免也太可笑了。”

“那可是我用十年青春挣来的项链啊!”

“你的十年青春值什么钱?要不是为了还我的项链,你这辈子能攒下那么多钱吗?”

“您说的没错,弗莱斯蒂埃太太。我跟我的丈夫用十年时间,才能挣来对您来说不足为奇的一条项链的钱。而这十年是由十个三百六十多天组成的!”马蒂尔德卑微地说道:“所以,看在我们是十多年的朋友的份上,虽然这十年为了还债我们一直没有见过面,请您体谅一下我跟我丈夫,哪怕让我们用它一半价钱的价格从您手上购买过来,让我们的生活过得好一点也好。”

“哪有这么好的事,用一万八千法郎买走我一条三万六千法郎的项链,立马净赚一倍。再说你现在拿得出来一万八千法郎吗?接下来还不是又要求我先把项链给你,卖了钱再付给我。等你拿到项链,你可能连一万八千法郎也不会给我,人就早不见了!”

“不,请您相信我,弗莱斯蒂埃太太。我以我的信用担保,以我下一个,下下一个十年的生活为保证,您还我项链之后,我一定支付您一万八千法郎的费用!”

“让我来说,你的信用和后半辈子的生活,无法为这件事作保证。”

“您这是在逼迫我寻找担保人或者律师吗?”

“如果你有钱去找就去找吧,我相信我能找到的律师一定比你找到的更有能力说服法官。再见吧,可悲的马蒂尔德。”

(三)理想结局

“假的?您为什么不早告诉我?为了偿还那条假项链,用了我十年的时间。”

“你还是这么急躁,你跟我借的时候也没有问我呀!”

“原来我这十年的辛苦,都是为那一晚的看似风光付出的代价。”

“看来你现在也明白了,舞会上的风光都是虚假的。你跟你的丈夫还好吗?”

“他一直跟我一起努力工作偿还欠的账。”

“那你比我幸运,有一位对你不离不弃的丈夫。如果现在我能够回到当初,一定不会专挑富家子弟,一定要多考量他的品质,看他是否有良好的生活习惯。”

“如您所说,我想我确实应该珍惜我的丈夫了。”

“既然现在事情说清楚了,那条你用十年时间挣来的钻石项链,我想我应该将它归还给你了。”

“真的吗?老实说,刚才我也冒出了这样的想法,但我不知道自己值不值得拥有它,不敢向您提出这样的要求。”

“她本不属于我,是你应得的。正好我们要回去了,请你跟我一起去取吧,希望它能让你跟你丈夫的生活过的更好一些。”

“实在是太感谢您了,善良的弗莱斯蒂埃太太,我真诚的朋友。希望今后我们不像过去十年那样一直没有见过面,能有更多的机会交流和相处。真心的感谢您!”

二、接受分析

当《项链》的文本结束于弗莱斯蒂埃太太的叹息:“哎呀!可怜的玛蒂尔德!我的那条是假的呀。它顶多值五百法郎!……”[1]88作为读者,我们必然会去想象马蒂尔德的反应。在马蒂尔德太太可能做出的反应中,她对那条让她花费了十年时间去偿还的项链的态度,又是无法绕开的。因而,在以上三种对《项链》潜在结局的书写中,笔者主要根据女主人公在经历项链遗失、十年偿还、真相揭示这一系列事件之后可能的状态,以及关于物质层面的主要线索——那条钻石项链的归属问题进行展开。

我们认为,莫泊桑在创作《项链》这部作品的过程中,必定对以上三种,乃至更多样的结局都有过充分的考量。尤其是对于每种结局可能的接受情况,不仅在定稿之前,而且在作品整个的物化过程中,也一定是时时处处都在影响着作家的创作。

梵·第根在其著作《比较文学论》中说:“一位作家在外国的影响之研究,是和他的评价或他的‘际遇’之研究,有着那么密切的关系,竟至这两者往往是不可分开的。”[2]美国著名比较文学家伯恩海默在他的报告里也建议:“文学精读的同时也要考虑其意义赖以产生的意识形态、文化以及体制的语境。”[3]我国对《项链》,以及对莫泊桑的接受都是比较早的。其中,对《项链》的接受还有一段清晰可辨,并且随时代而变迁的历史。

1937年《项链》首次入选我国初中语文教材的时候,它得到我国学者认可之处,是其文本中真实的细节描写、生动的故事讲述,和明确的现实意义。可见,此时我国接受者的主要关注点在其艺术创作水准上。而在1956年被选入初中教材时,对《项链》的关注又集中到了主题研究上,普遍认为《项链》表达的是对小资产阶级虚荣心的批判。这显然是当受时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社会现实影响的结果。与此同时,也有学者从更深远的角度,将《项链》的主题从主人公批判,转移到对人生体验的表达,认为《项链》揭示了我们每个人都可能会陷入的一种生存状态:追求一生,最终却发现所追求的东西是赝品,是虚无的存在。

改革开放以来,受到各种新的文学思想的影响,我国对《项链》的解读也呈现出丰富多元的形态。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王富仁先生的“成长经历说”,孙绍振先生的“两个自我说”,以及钱理群先生的“残酷命运说”等。我们在这里给出的成长结局,与王富仁先生所持的“成长经历说”,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对应、互补的关系。

(一)对成长结局的接受分析

从我国现有对《项链》的主要接受情况来看,成长结局应该是最有文本基础,最受批评家青睐,也最符合作者可能的创作意图,同时最能被多种文化背景的读者接受的一种结局。那么为什么莫泊桑没有采用这一结局,来把文本的核心故事讲述完整?

一名成熟的、出色的小说家,不会把文本意义生成的权力全部攥在自己手中,不会把读者看成只会接受的看客,替读者大包大揽地解释一切,因为这不仅会大大损害读者的阅读兴趣,也会让文本内容局限化,甚至让作品本该具有的丰富解读空间消耗殆尽。我们看到,莫泊桑没有用任何一种结局来给《项链》的文本划上句号,而是用短小精悍的正文创造出丰富的可解读性。他十分清楚用确定的单一结局完成文本之后,更丰富的接受形态就会被压抑,文本解读的空间就会降低。

另外,对于包括小说在内的各种文学作品来说,即使理论上存在一种最佳的,符合当前各方审美需求和各种社会意识形态的结局,只要这一结局并非必要,对于作品更长远的意义,更高的审美追求无益,那么开放的或者说多元的结局,才更具有进步性,更符合文学艺术最初和最根本的价值取向。

虽然作者每说一句话都会代表一定的社会集团,反映一定的阶级立场,因而也不可避免的带有一定的功利性,读者对此也心照不宣,任何一部作品产生这样的效果也无可厚非,不必掩饰,但同时,文学作品的作者也可以用超越种族、阶级,超越人们各种泛常价值判断的描写,来表达利他的主题,彰显生存的本质,回归文学的、生命的价值。所以,虽然成长结局对于《项链》来说有相对而言最为坚实的文本基础,最佳的接受空间,但在文学艺术最高审美追求的观照下,在《项链》的具体写作实际和构成空间中,开放的结局才是最恰当的结局。

(二)对批判结局的接受分析

批判结局中,女主人公仍然像十年前一样对所谓上流社会,和自己认识的上流社会朋友心存侥幸,仍然处于对自己生存状态的不满和嫌弃之中,并且希望能够通过得到攥在这位上流社会朋友手中的项链来获得财富积累,成为接近上流社会的一员。

毕竟,我们这位天生丽质,却出身平凡的马蒂尔德才是作品的女主人公。而她在经历了对看似光鲜亮丽的高贵生活的追求,又经历了十年与丈夫相依为命,辛苦偿债的生活之后,仍然没有领悟到所谓的贵族生活的虚妄,没有发现身边一直在维护和支持自己的丈夫的可贵,依然对十年没有任何联系的,对自己从来没有温度的贵族朋友抱有幻想,甚至低声下气,苦苦哀求,这是与虚妄的贵族生活同样有罪的对真实生存体验的虚度,对自身生命本体价值的否定。

批判结局与钱理群先生的“残酷命运说”具有一致性。毕竟《项链》开篇即点出:“世上有这样一些女子,容貌姣好,风姿绰约,却偏被命运安排错了,出生在一个小职员家庭。”[1]79对普罗大众来说,命运的不可知性,随意性,就像横亘在咽喉中的鱼刺,难以摆脱,无法逃避。但真正让命运成为一种残酷的存在,一种如影随形的梦魇般存在物的,是人们自身对命运的不抵抗,是沉浸在固有生活模式之中的无法自拔,和由本人强加给自己的天花板的约束。

由此可见,批判结局同样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不凡的艺术追求。但笔者看来,命运这样深刻而复杂的主题,对于《项链》这样的短篇小说来说,毕竟因为体制短小的缘由,而在充分表达、全面展现、深度剖析方面,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所以《项链》没有采用这一结局作为文本的结束,也是明智之举,必由之路。

(三)对理想结局的接受分析

相对于成长结局中,女主人公得到了蜕变,而她的对立面贵族朋友仍然处于虚无的生活中,和批判结局中女主人公及其贵族朋友都没有任何改变的状态,理想结局期待的,是一个贵族阶层和小职员阶级同时认清生存意义,领悟到生命价值的结局。

当然,这只是一种理想的状态,在已有的任何一种社会形态中都很难实现。但文学作为一种引导人们追求更好的生存状态的文化产品,在其深层结构之中具有着对超越当前社会形态的人类生存空间的呼唤,表达着对理想的生存状态的追求。

因而笔者认为,虽然以上三种结局中,理想结局在《项链》这部作品中的文本基础最低,现实依据最少,甚至与作品的基调和方向不符,但对于文学艺术在受众接受效果方面的追求,对于文学本体在社会发展中的价值作用,以及对于文学学科在可能的意识形态引领方面的意义来说,理想结局都是必不可少和必然存在的一种分析角度,不仅会长期影响作家的创作,也将对文学发展的走向产生持久的观照。

三、互文性分析

在《批评的解剖》中,弗莱告诉我们:文学是生活的模仿,更是文学的模仿。[4]这种将文学研究从以往对生活实际本身的高度观注转移到某一文学(作品)对其他文学(作品)的模仿上来的研究方法,与互文性理论对于关注不同的独立的文本间踪迹和生成过程的倡导有着相同的理论根基。

“互文性”(Intertextuality),又称为“文本间性”或“互文本性”。这一概念,首先由法国符号学家、女权主义批评家朱丽娅·克里斯蒂娃提出。她在其《符号学》一书中说“任何作品的本文都像许多行文的镶嵌品那样构成的,任何本文都是其它本文的吸收和转化。”[5]其基本内涵可以理解为,每一个文本都是其它文本的镜子,每一文本都是对其它文本的吸收与转化,它们相互参照,彼此牵连,形成一个潜力无限的开放网络,以此构成文本过去、现在、将来的巨大开放体系和文学符号学的演变过程。

互文性研究至少有两个层次可以展开,第一个层次在于形式研究,这是对结构主义优点的继承。其理论基础在于一个文本与可以论证的存在于此文本中的其它文本之间的关系,是可以通过对文本间的踪迹,即两个具体或特殊文本之间关系的考察,来进行具体实践操作和把握的。文本间的踪迹可以表现为文本的语词、修辞、题材、文体等,通过对这些细节形式的分析获得批评的可成立性。这种关系可以说是一个确定的文本与它所改写、吸收、扩展或在总体上加以改造的其他文本之间的关系。[6]

第二个层次,互文性理论认为任何文本都是一种互文,在一个文本之中,不同程度地以各种多少能辨认的形式存在着其他的文本。从历史顺序来看,任何文本都是对过去的引文的重新组织。所以互文性即在整个文本海洋中,一文本与其他文本的折射关系。米勒解释道:“一个文学文本自身并不是一个‘有机统一体’,而是与其他文本的关系,而其他文本反过来又是与另外文本的关系——文学研究就是对文本互涉性的研究”[7]因而,互文性批评最终就必须要在文本和文本间,亦即文本内容上的关系中寻找可追寻的踪迹,从而获得对整个文本群的认识。

如果为《项链》的主要情节进行结构模型梳理,我们能够根据它的人物行动轨迹、文本叙事逻辑得出以下框架:

开端:向往高贵生活的底层小市民向贵族朋友借用项链,参加宴会;

发展和高潮:项链丢失,妻子在丈夫的陪伴和帮助下偿还项链负债,完成救赎;

结局:贵族朋友揭示项链的虚假性(提供丰富解读空间)。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又会发现,向往贵族生活而借用项链的女主人公、身份高贵的女主的朋友、陪伴和支持女主的丈夫,以及物质媒介项链本身这四个主要行动元,恰好符合格雷马斯用符号矩阵分析叙事作品时设立的四项要素的特征。格雷马斯认为叙事作品中常见的二元对立结构,往往可以扩充为两组四元的形态。处于叙事中心的行动元,由于同其他行动元之间的不同关系,而构成了矩阵结构。当我们把叙事中心行动元设立为X,就能将它本身和与之对立的反X、与之矛盾但未必对立的非X,以及与反X对立的非反X之间的关系,构成符号矩阵。[8]

如下图所示:

图1 格雷马斯符号矩阵示图

具体到《项链》的文本中,整部作品的主人公是马蒂尔德,这一点毋庸置疑。她不仅是整部作品所叙述的事件的核心人物,也是串联相关人物,推动事件发展,表达作品主题,引发读者共鸣的关键人物。当我们把马蒂尔德设立为X,就可以得出以下符号矩阵:

图2 《项链》符号矩阵

可以看出,无论是成长结局、批判结局,还是理想结局,从形式上说,都是对《项链》整个叙事框架的完善,并不会跳出既有文本已经构建的情节模式,也没有违背行文的逻辑和故事的意义。从内容上看,每种结局也都是基于前文的一种生发和想象,都是在文本基础上结合可然率与必然率的现实基础,对文本的一种完善。这不仅表明同一文本内部各部分之间是由互文性关系组合在一起,也说明一部已经完成的完整作品,在诸如体裁、题材;主题、意蕴;语言、风格;表达技巧、表现手法等方面,同样具有互文性关系,可以统一在相应的标准之下进行分析理解。

关于解读外国名家经典的现实意义,有学者指出:“深入解读外国文学中的名家经典,有利于我国当代青年读者提高人文素养,从中受益。”[9]

结 语

笔者在本文进行的文学尝试与理论梳理,正是对不同国家和民族文学的思想内涵、艺术特征和审美价值的再发现,就本文讨论的三种也是对自身和读者人文素养的一种锤炼与关照。结局来说,成长结局关注的是十年的辛苦努力可能带给人心灵上的洗礼以及价值观、认识观方面的改变;批判结局强调的是人在现实生活中可能被长久困囿于命运的羁绊和理想信念的虚无之中的状态;理想结局呼吁的,则是人与人之间抛开身份地位,摈弃社会差异,追求互相理解,实现生存体验的共享和生命价值的完成的人类生存状态。《项链》这样一部短小精悍而表达精准,生存体验传达真实,文本影响力十足,在世界范围被广泛传播和接受的短篇小说作品,值得被继续学习借鉴、分析理解。

猜你喜欢

法郎项链文学
滋嘎嘎做项链
我们需要文学
环京城的“月季项链”来自哪里?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丢失的红宝石项链
1000法郎的报酬
卢旺达菠萝价格保持平稳
真心假项链
我与文学三十年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