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掷烛腾空稳,推球滚地轻
——甘肃永登县何家营村滚灯调研的思考

2021-06-02

关键词:社火

王 玉 芳

(西北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正月里正月正,正月十五闹花灯”,这是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一句关于灯彩的歌谣。农历正月十五元宵佳节闹花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自汉代起,每逢佳节,中华大地上就会张灯结彩,流光溢彩,灯彩是普遍流行于各地的传统手工艺术品,滚灯就是其中一种艺术形式。南宋诗人范成大在诗中描述:“掷烛腾空稳,推球滚地轻”,可见南宋之时,滚灯已成为江南地区人们所喜爱的娱乐活动。

在甘肃,伴随着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各地保留下形态各异的灯彩艺术。如定西市通渭县民间有用紫檀、红木等坚硬优质木材作框架,再镶上玻璃画屏或糊上纱绢制作,仿照宫廷悬挂的宫灯;也有用竹子、色纸、色绸做材料,集绘画、书法、刻镂、设计工艺为一体、有着浓郁乡土气息的彩灯。定西市岷县马坞镇九宫八卦灯会是在巨大的灯阵中央设立十八个高杆,上面悬挂九莲宝灯、吊斗旗幡,周围竖立365个杆子,上挑各色花灯,按照九宫八卦之意分布为九座小灯阵。天水甘谷安远宫灯则是在正方体、六棱柱或八棱柱形的灯笼上,每面糊绢或镶上玻璃,描绘古典章回小说,下面悬挂流苏加以装饰[1]。此外,据笔者调查,在永登县何家营村、白银市景泰县、武威市古浪县裴家营、陇南市成县王磨镇祁坝村等地还保留有古老的滚灯艺术。其中,永登县何家营村滚灯作为流传于永登县庄浪河一带的独特的社火表演形式,其表演内涵丰富,形式变化多端,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一种独具西北特色的灯彩艺术形式。

一、甘肃永登县何家营村滚灯的由来

永登县地处甘肃省中部,位于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的交汇地带,是古丝绸之路的门户,亚欧大陆之要冲,地形分为大通河谷地,庄浪河谷地和秦王川,历史上曾有匈奴、羌、月氏、吐番、鲜卑、土谷浑、党项、蒙古、藏、回、满等民族入驻。在漫长岁月中,多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汇,在当地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永登滚灯的发源地何家营村,位于县城西边5公里处的庄浪河西岸,这里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依山傍水,农业生产历史悠久。据考古发掘,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居住,汉代为屯田地,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霍去病“北却匈奴,西逐诸羌,筑令居塞”于此,附近遗存有唐代古城址,北宋曾被西夏占据,建有军营。据当地史料记载,何家营这个地名就是因西夏曾在此设军营,因将领姓何而得名。该村附近曾是重要的军营、城址,上村的罗城滩村是唐宋时期的古城,大营湾村是西夏的重要军营,下面的鲁家庄村是明清时期连城鲁土司的庄园,明清时期,这一区域属鲁土司的田园。这几个村的居民多是清末因躲避回族叛乱从河州迁来的汉民,至今原汁原味的河州话没有改变。该村现有人口四千多人,主要有汉、满、藏族,因该村延续年代久远,故而习俗、文化、信仰都具有多元性。该地区虽接近县城,但农耕文化的封闭性使得当地传统社火表演一直完整延续下来。据永登县文化馆研究人员介绍,永登社火一般由龙、头场、小场(腊花)、铁芯子、狮子、熊、高跷、旱船、太平鼓组成。夜社火中有滚灯。而何家营社火表演年代久远,至今保留着很多传统的表演形式,硬狮子舞、太府灯、滚灯、太平鼓等均延续着永登明清时期的表演风格,具有典型的地域特色,是永登社火中延续较完整的民间传统项目。

每年春节,永登县都要举办大型的社火表演,祈求人畜平安,风调雨顺,幸福安康,以此来表达丰收和欢庆的喜悦。与其他地方社火队相比,何家营社火表演最具特色的是滚灯表演。滚灯,顾名思义就是滚动的灯,滚灯由灯笼和灯柄两部分组成。灯笼为一直径约40厘米的圆球形,用薄木板箍成,分为里外两层,由灯柄端链接。内层略小,不能转动,中间设有搁置点燃蜡烛的地方(如今多改设为电灯泡)。灯外用透亮白纸糊住。外层装有灯轴可以转动,上面贴上当地妇女们用彩纸剪的花卉、鸟兽及装饰图案,或绘有各色图,并贴有彩色纸穗。这个双层圆形灯安置在一个宽约0.45米、长约1米,轻便灵巧的H型木架的前端。圆球形的外灯罩,可以绕灯架上的曲轴做360度的转动。因灯罩如球,可绕轴灵活滚动,故名曰“滚灯”①。它的特别之处在于,表演者由柄举灯,滚灯碰触到地面便会转动起来,在表演时,舞灯者做举、走、滚、跳、跑的各种动作,灯光透过灯壁放射出五颜六色的光亮,像走马灯一样色彩斑斓,生动有趣。在夜晚,滚动的彩灯时而汇成一条矫健威武的火龙,疾速向前;时而如璀璨夺目的火球,穿棱往来,令人眼花缭乱。

二、甘肃永登县何家营村滚灯艺术的特点

何家营滚灯作为西部原生态社火表演的延续,表演形式颇具观赏性和历史文化研究价值,与西部历史文化有着密切的关联,其文化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表演历史悠长。何家营滚灯从何时传入,尚无从可考,据《永登社火》一书记载,大约北宋年间从陕西传入,自北宋起历经元、明、清、民国,至今近千年历史,在何家营一直流传表演着。北宋时此处是军事要地,中原移民多聚于此,可能将滚灯表演传来。也有传说永登社火里的滚灯表演,始自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随临夏地区移民入迁而传入永登,后来逐渐流行于庄浪河两岸。何家营村是当年临夏移民聚居的村落,故而,何家营社火队中的滚灯被视为永登“正宗”和最具“原生态”乡土特色。

关于何家营村社火的来历,据何家营村滚灯传承人朱国顺老人是这样讲的:

宋代由于国力衰败,兵败后娘娘无奈之中将太子生在了北方,后来忠心的大臣送襁褓之中的太子返回故国,必须要经过金国,为顺利通过关卡,就有意建议守城的金国士卒们在正月里闹社火,在社火表演时,大臣装扮成丑陋的“麻婆子”乘乱抱着太子蒙混过关,得以返回京城。何家营社火中装扮的熊、老虎、猴子等形象,象征大臣沿途中克服重重险阻打死的猛兽,故而在社火中人们把猛兽的皮装饰在身上以示威武。

由此可见,何家营社火保留有远古时期先民崇拜神兽的痕迹,同时,也隐含了国难之际臣民的家国情怀。朱国顺老人听长辈讲,祖辈最早是从永登迁移过来,当时何家营仅有八户人家,后来的大部分村民都是上世纪从临夏迁移过来的,由此推测,何家营滚灯应是随着移民传入。曾有学者认为:“滚灯原本是一种可以滚动,旋转的纸灯,从纸灯发展演变成可舞动的滚灯,是长三角地区民间艺人智慧的作品……滚灯起源地区都处在杭州湾和长江入海地区”,“从全国范围来看,其他地区没有舞滚灯的历史记载和民间传说。”[2]这一说法尚有待考察,滚灯的传播范围并非“仅仅局限于‘长三角’的地区”[3]。目前我国各地滚灯艺术的遗存,是否有着内在的联系,尚有待更为深入的考察。

其二,表演剧目独特。永登地处丝路咽喉,是军事重镇,“因受历代屯兵与战争的影响,民间至今有尚武之习俗,庄浪河流域的何家营、青寺、红城镇等地的春节社火表演活动均与军事阵法与武术有关”②,何家营滚灯表演军事理念浓重。据当地人讲,滚灯最初由行军中的指路灯演化而来,原本是用来“打亮”(即夜间照明用的),一旦敌人来袭,卸下灯笼,两根棍子就可作为武器抵御来敌,类似今天武术里的五尺棍。后经艺人加工,形成防风滚灯美观的效果,并在行军操练中演化成各种阵法,从而形成军队排练、祈求胜利、激励士气及观赏的一种表演剧目。因此,何家营滚灯表演剧目多为军事阵法,如《八卦阵》《天门阵》《龙门阵》《八门金锁阵》《一字长蛇阵》《黄河阵》等,表演剧目以自东周列国《封神》及隋唐、宋夏历史故事为题材,多为武戏。

何家营滚灯表演时,参与演出者从元帅至将校、兵卒,各色扮相齐全,均身着古代服饰,扮演特定历史人物角色,按照一定的阵图分“摆阵”“巡阵”“撤阵”三个阶段进行。首先由剧中主角领队率领各将士手推滚灯排成长列,由阵式南面入场,按照特定的顺序、部位面向北方摆成一定阵式,即“摆阵”;为使军阵场面布局严密,结构紧凑,剧中人物上至将帅,下至兵卒,都需按照提前规定的行动路线入场,不能随意走动。当全部角色入阵后,主角领队率领各将士持灯按一定顺序在阵中来回穿插、巡查,所谓“巡阵”,以显示军阵阵容之威武、雄壮,军阵布局严谨有序。主角领队率领将士巡查完所有固定的驻军点后,按照“摆阵”时的相反顺序,依次举灯排“之”字形队形依次离场。表演过程中,有经验的老者在一旁专门指挥、引导,以免出错。

据朱国顺老人讲,何家营滚灯表演的阵法均是从太极八卦中演绎而来,过去滚灯表演的阵法多达十几个,现在流传下来的只有几个。在老人看来,滚灯表演不仅有“摆阵”“巡阵”“撤阵”,还有“跑阵”,因为“战还没打完,没打胜”。所有阵法都有十字骨格、斜十字骨格,表演者按照斜十字骨格陆续逐个“撤阵”,之后还要根据“阵”的外轮廓“跑阵”,这才象征“战打完了,打胜了”。

值得关注的是,何家营滚灯表演剧目依照表演场地、方向而有不同规定。滚灯表演向北则摆《罗通扫北阵》,向东则有《薛仁贵征东》,向西则摆《杨满堂征西阵》等;向南,如到县城去演,就要演《封神》,“因为县城神多”。还有《岳云大战牛头山》《八卦天云会》等反映古代重大战争的历史题材,多为与西部地区有关的杨家将、薛仁贵征西等题材,且节日期间每天表演的阵法均有变化,不能重复。

其三,表演形式灵活。何家营滚灯是原生态社火表演形式的延续,依照表演剧目不同,滚灯数量不等,每一盏灯寓意一个兵士,旧时有三十六盏、七十二盏等,分别寓意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灯数的数量取决于所扮的剧中人物的多少和所摆的阵式而定。据当地老人介绍,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最红火时滚灯数量达到了一百零八盏之多,寓意《水浒》中一百单八将。如“一字长蛇阵”系出自《隋唐演义》中双枪大将丁延平为消灭瓦岗寨所布的阵法,该阵共计十六盏灯,外圈围成圆形,内部以中轴线为核心,左右派重兵驻守,有序巡查、撤离,以表现阵内套阵、阵里连阵的无穷变幻,反映古代将士们奋勇杀敌、保家卫国的壮烈场面。

何家营滚灯表演技巧高,场面壮观,颇具观赏性和历史文化的研究价值。尤其夜间表演时,滚灯点燃,流萤舞动,随着雄猛的硬狮子舞、飞腾的苍龙的舞动,无论是穿行于村头巷尾,还是在麦场阔地摆阵,滚灯表演显得灵动而奇妙。随着滚灯表演,伴奏的有大鼓、锣、钹、唢呐,唢呐高亢嘹亮,太平鼓声震山野,把滚灯这一独具的表演项目演绎得出神入化。伴奏曲调有《文小开门》《武小开门》。何家营村滚灯表演时间长达一个多小时,整个过程布局严密,结构紧凑,变化自如,演绎着古代兵法的博大与深奥。

从目前我国滚灯艺术的流传情况来说,南北方多地均有保存,且各地滚灯起源的说法表现出惊人的一致性,与远古神话传说、军阵训练都有着密切联系,“从民间走向了兵营,从兵营再推广到民间,使滚灯艺术走向成熟”,应是我国滚灯艺术得以绵延流传的内在脉络。在长三角地区,滚灯艺术是一种自娱自乐的精神载体,“每逢农历大年三十、正月十五、五月初五等节日、灯会、庙会、节场等庆祝活动,都有舞滚灯者……他们不但喜欢在节庆时一展身手,而且喜欢在田间劳作之余,耍几套滚灯技巧,一来娱乐自己、娱乐别人,二来为了强身健体”[3]。滚灯表演成为一种显示力量的杂技类民间舞蹈形式。在西北,滚灯表演这一民俗活动在青海、甘肃多地也有保留。青海互助县土乡红崖子沟乡上沙沟村的滚灯表演,体现了“龙君布雨降福保安康”的祈福心愿,期盼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而在甘肃各地,滚灯表演则更多保留有早期军阵演习及娱神的神秘气息,沿袭了“排兵布阵”的表演形式,且强调大场面,带有鲜明的严整雄浑的军旅色彩,由此反映出甘肃滚灯艺术内在的特征,应与古代西北多战事,身居边关要塞屯民戍边的历史背景有关。因风俗不同,各地滚灯艺术又存在一些细微的差异。如,白银市景泰县、武威市古浪县裴家营、陇南市成县王磨镇祁坝村滚灯的形制、表演形式、演出者服饰、乐器伴奏等与何家营滚灯均有所不同[4]。即使是在永登县,其他乡镇社火在夜社火中表演滚灯,而唯有何家营社火,不仅夜社火有滚灯表演,白天社火表演时也有滚灯表演,只是效果不及夜晚表演精彩。2017年2月26日(农历二月初一)永登苦水街“二月二龙抬头”夜社火表演中,滚灯系开路灯,走在太平鼓队前,为后面的队伍开路。表演队伍由八个十四、五岁的男孩组成,表演者身着蓝色古装戏服,头扎红头巾,排两列,每人推一滚灯,沿“8”字形路线行进,在高亢热烈的鼓乐声中,时而奔跑,时而举灯呐喊。滚灯灯笼外层格子内或以端庄的墨笔书写“和谐社会”“友善诚信”等文字内容,或画有梅兰竹菊,或贴有彩色的剪贴纸花,缤纷闪烁的彩灯与欢快稚嫩的孩子笑脸交相辉映,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氛围。

其四,传承形式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何家营滚灯表演作为该村村民自觉传承、代代延续的民俗活动,有近千年的历史,其表演形式与春节期间社火息息相关,其表演不仅展示了古代军事兵阵,也凝聚着千百年来当地百姓对西部文化传统的历史记忆,成为传统文化的沉淀和累积,显示出严格的仪轨性。

每年十一月份(农历腊月),何家营村里热心于社火的组织者向村里干部提出请求,得到允准后开始筹备。首先,由组织耍社火的会长请萨满(当地人称“麻角”)看日子,待时间确定后在村里财神庙打鼓,向村民宣告,之后每天打鼓,直到正式表演。同时进行专门排练,多者十来天,短则七八天。社火表演时间延续长的从农历正月初四开始,耍到正月十五以“送瘟神”宣告结束;时间短的从初六开始,耍到正月十三。社火表演第一天“降香”,也叫“出身子”,必需择吉日,所有参与者到财神庙喜神、财神、吉神位降香,三神的位置都有规定,随后去村中各庙祭祀、耍社火;再去相邻的鲁家庄、官庄子村各处神庙祭拜。祭拜时,社火队中的“膏药匠”“秧歌”在一旁唱曲。如娘娘庙前的唱词为:

这山高那山高,那山头上的娘娘庙,你怎么知道娘娘庙,我给娘娘爷挂红袍。

社火队在外村庙上降香时,该村一般都要管饭、添香钱。祭拜活动一直到下午四、五点结束,队伍回到财神庙。晚上六、七点进行表演,滚灯表演的内容为《法门寺降香》或《五台山降香》,其中有扮演皇上亲自降香的情节,其阵形多为八卦阵。表演结束后原返回财神庙卸妆、换服装,第二天凌晨五点左右,所有人员原到财神庙汇集,开始一天的活动。每天的装扮、化妆不能重复。凡是参与社火的人,均被称之为“身子上的人”,他们在装扮之后不能再随意回家。财神庙专门有保管各种服装、道具的柜子。笔者在访谈中了解到,何家营社火表演者均为男性,当地村民讲:“女人不能演,因为是神啊!女神也是男人装的。”每年社会表演完毕,旧的、损坏的服装、道具在财神庙里上香后,拿到河边烧掉,滚灯上缠绕的“纸花子”也同时烧掉。其他完好的服装、道具均保存在财神庙里,有专人保管。所有道具平时不能拿出来,也不能排练。

三、甘肃永登县何家营村滚灯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花灯黄,花灯红,雪打花灯好年景。”何家营滚灯作为永登地区一种特色鲜明、多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具有悠久历史背景的民俗活动,显示出独特的内涵及其价值,深刻地反映了这一地区民族文化心理的深层结构,对于研究当地历史发展、乃至古代军事阵法无疑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2007年3月,何家营滚灯被公布为永登县第一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同年6月,被兰州市政府公布为市级保护名录;2011年被列入甘肃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据朱国顺老人讲,在清末何家营村社火队是县城北门外最有影响的一支,该社火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再度兴起,多次在全县社火调演中获奖,参加全国民间民俗表演,1993年《人民日报》对该村滚灯项目进行了专题报道,2000年中央电视台《东西南北风》栏目也采访报道过。

滚灯表演

和大多数传统社火一样,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何家营滚灯也渐渐处于没落的边缘。地处县城附近的何家营村,年轻人基本上都去城里打工,到年底组织社火表演时参与的人越来越少。朱国顺老人曾先后担任何家营村村长12年,1999年退休后致力于滚灯表演的研究与组织,现今已近七十岁,2011年被评为何家营村滚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兼任本村社火会会长。他长期参与社火组织,对滚灯、舞狮子及社火各项目表演、道具制作很熟悉,谈到滚灯表演现状时说:“年轻人不喜欢,老年人又舞不动了,这两年连最小的36盏灯阵法都凑不起来了。”他热心地给村里年轻人传授滚灯表演的技巧,两个孙子也都积极参与滚灯表演。此外,资金缺乏也是困扰滚灯表演的制约因素之一,因演出人员多,除制做灯具的花销外,仅演出服装一项也价值不菲。2016年何家营社火从初六开始,耍到正月十三,共有242人参与表演。其中,滚灯表演者36人,花费就多达三万多元。由于资金短缺,再加上年轻人对本土文化的淡漠,滚灯制作和演出难以启动,使得何家营滚灯后继乏人。滚灯表演的大多数阵法都是通过一代代艺人的口传身授得来,随着村里仅有的几位老艺人和热心人年龄增长或离世,他们所熟悉的一些滚灯表演阵法套路因此而失传,器乐演奏也渐渐失去原有的韵味。如何传承与保护何家营滚灯表演这一濒临失传的地方民俗表演,让凝聚着永登历史文化的传统节目得以传承延续,为当代社会经济服务,已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字长蛇阵” 滚灯场记(朱国顺绘)

何家营村滚灯传承人朱国顺老人

【注释】

①参见永登县文化馆编《永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资料汇编》,2009年印制。

②参见永登县文化馆编《西部雄狮——永登硬狮子》,2014年印制,第18页。

猜你喜欢

社火
山西平遥:闹社火 展成就 盼发展
山神与村庄秩序:河湟西纳地区拉沙社火的再讨论
杨晓东摄影作品赏析
——苦水“二月二”社火组照
甘肃:新年舞社火,经久不息
陇 州 社 火
陇州社火
社火闹春
陇州社火
社火之“火”
社火,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