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陇东红色歌谣选译》译文中“红色”形象的构建
——基于语料库的考察

2021-06-02

关键词:陇东歌谣语料库

黄 景 芸

(陇东学院 外国语学院,甘肃 庆阳 745000)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大力推进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在这种大环境下,有关红色文化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关注和重视。红色文化所宣传、弘扬的共产党人、革命军队、革命者的光辉业绩、崇高理想、坚定信念及革命精神,在民众心中塑造出时代最光辉、最先进的形象,鼓舞人们更加奋发向上。他们一心为民的行为和勇于牺牲自我的精神,树立了具有时代特征、民族之魂的红色形象。

陇东红色歌谣是甘肃东部庆阳地区——陇东根据地工农兵群体在长期生产劳动和革命活动中创造出的具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特征的新的文艺形式之一,是特殊历史时期革命主题与民间文艺形式的完美融合,是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内容上,它宣传了革命,推动了革命政权的文化建设;在形式上,它体现了独特的地域特色与民间意趣,反映了当地工农兵文艺发展的特点,是具有民间化审美特质与社会功能的革命文艺的组成部分。2006年,甘肃省人民政府将陇东红色歌谣列为第一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①。对其进行汉英翻译,不仅能让借助英译的读者从一个侧面了解陇东根据地人民当时的革命事业和战斗生活;还能在再现民族文化的同时,展示地方“红色”形象。《陇东红色歌谣选译》[1]一书,将一百余首最能代表陇东地域特色和文化潜质的革命歌谣译成英文。用英语语言,向世界展示陇东根据地人民昂扬向上、歌颂共产党、歌颂人民领袖、歌颂人民军队的红色形象。

为了对英译文本的语言全貌进行描写,特别是对译文中词汇的使用及意义进行分析,以便在符号层面探究“红色”形象,采用语料库技术,对译文中涉及“红色”形象的表达进行分析归纳,借以考察《陇东红色歌谣选译》中所塑造的“红色”形象。主要回答两个问题:译文所塑造的“红色”形象具有哪些特征?译文中“红色”形象形成的内在原因是什么?文中所采用的参照语料库为英国国家语料库(以下简称BNC),观察语料库为自建的《陇东红色歌谣选译》语料库(以下简称LDSC)。依据语料库批评译学的相关理论,从高频词、关键词和语义韵等角度切入,在LDSC语料库中分别对其进行量化统计,并对索引行进行定性描述,进而总结归纳,得出结论。

二、语料库批评译学理论

语料库批评译学的诞生主要受两个研究领域的影响:语料库翻译学和批评译学。语料库批评译学主张采用语料库方法,在观察和分析大量翻译文本的特征并进行相关数据统计的基础上,系统分析这些特征和翻译过程背后的意识形态因素,以及翻译对意识形态影响的研究[2]。它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基于语料库的政治意识形态与翻译研究;基于语料库的性别意识形态与翻译研究;基于语料库的民族意识形态与翻译研究;基于语料库的译者个体意识形态与翻译研究。其中基于语料库的政治意识形态与翻译研究,一方面“通过分析翻译文本的语言特征和它们生成的社会历史背景来考察翻译语言特征背后的某一政党、阶级或国家的政治立场、信仰或主张,或者社会发展特定历史时期的主流价值观,进而揭示政治意识形态与翻译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另一方面探讨翻译在构建或重塑某一阶级、政党或国家形象,以及塑造某一社会的价值观中所发挥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翻译不仅受制于某一特定意识形态,而且直接构建或重塑某一特定形象。”[2]

三、研究步骤与方法

由于“词汇是形象的原始构成部分”[3]。利用语料库,从译文内部以特定词汇为出发点,分析译文所塑造的“红色”形象,再从文本外部的社会历史语境等方面探讨建构此类形象的原因。

其次,以英国国家语料库为参照库,制作《陇东红色歌谣选译》的关键词表,并提取应用频率位居前50的关键词。关键词(Keywords)是指一个文本或一个语料库与另一个可比的、较大容量的参照文本或语料库相比,出现频率显著更高的那些词语[5]。之后,在对这些关键词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译文中塑造的红色形象。

此外,还分析《陇东红色歌谣选译》中高频词和关键词语义韵的应用。语义韵指的是“一种连贯的语义氛围,其中某一词汇形式通过其搭配而被感染”[6],它是节点词和搭配词的意义相互传染的现象。语义韵指向语言使用者的目的和态度[7]。通过对语义韵的考察,可以判断话语构建者的态度和立场,有助于揭示话语对考察对象做了何种性质的建构。

最后,依据语料库批评译学,分析译文中红色形象形成的内在原因。

四、分析过程与结果

(一)高频实词的应用与红色形象

提取《陇东红色歌谣选译》词表和词表中位居前20的高频实词,主要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等。分析这些词汇的应用频率及其搭配。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陇东红色歌谣选译》译文与原文的高频实词词表

表1中,译文与原文高频名词基本一致,主要包括“army”“people” “soldiers”“liu”“land”“zhidan”“mao”“nanliang”“production”和“chairman”,它们分别位列高频词的第4、5、8、12、13、15、16、17、18和20位。这些词汇可分为两类,一类属于施事主体,指向“红军”“人民”“刘志丹” 和“ 毛主席”,一类属于话题名词,指向“土地”“南梁”和“生产”。“人民”是英译本关注的对象,但它更强调“红军”作为革命行为体的身份。因此,阐述的内容也多是“红军”作为主体持续关注的话题。如“土地”“南梁”和“生产”以及与“红军”相关的红色人物,如 “毛主席”“刘志丹”。

第二类高频词为动词,可分为两种:一种属于联系动词,一种属于实义动词。联系动词“is”,“are”和“be”分别位列译文中的第1,2和10位,说明施事主体既存的状态已是一种事实。仿照表1的方法,以“be”为节点词进行检索分析,结果为:

“be”出现频率较高的原因主要是与表达目的的动词不定式以及表达意愿的情态动词连用。译文中频繁提到应该持有的态度,实施的举措和要达到的目的,体现出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果敢的历史担当。塑造了党、军队、根据地人民在艰苦条件下“风雨不动安如山”“不到长城非好汉”的红色形象。进一步考察实义词“fight”的搭配。它在译文中42次与表达对象的介词“for”“against”以及名词一起使用。如“Let’s rise in revolution, fight for communization.”“To fight against the Japanese invaders, our enemy.”“Was well prepared to fight Lao Tan .”“fight for”常常与共产主义、美好的世界、老百姓等连用,“fight against”以及“fight+名词”常常与日本侵略者和阶级敌人连用,体现出译作塑造了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立场。

合江金钗石斛在不同采收期时多糖和石斛碱含量的比较…………………………………………………… 颜 寿等(1): 73

(二)关键词与红色形象

以L-C-M-C和BNC为参照库,分别制作《陇东红色歌谣选译》原文和英译文的关键词表,并提取关键性位居前20的关键词,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以L-C-M-C和BNC为参照库的原文与译文关键词表

根据表2,发现译文与原文的关键词基本一致。进一步观察实义词,它们主要包括“红军”“刘志丹”“毛主席”“人民”“救星”。因此,从关键词分析方面看,译文体现出的红色形象特征主要是:革命主体(毛主席,刘志丹,红军)是人民的救星。

为了进一步分析,再以代词为切入点进行观察。因为人称代词可以“决定叙述的语气,叙述的距离,叙述介入的程度,叙述隐含的判断以及叙述所伴随的情感”[8]。这里以关键词“our”为节点词,保留与红色革命相关的检索行,用同样的方法,结果为:

节点词“our”一部分对应于原文中的“咱们”,另一部分为译者添加。这表明译者的介入程度体现在第一人称复数。这样的叙述,把领袖和民众之间、军民之间的鱼水深情呈现给读者,并传达出译者的隐含判断。在译文“Zhidan, our guide”“our dear soldiers”“our Commander Zhu”“our beloved soldiers”中,译者通过添加“our”,在译文中创造出一个主观叙事视角,拉近与译文中革命主体的距离,体现出军民一家亲的形象特征。

(三)语义韵与红色形象

语义韵(semantic prosody) 是“蕴含在词项中说话人或作者的态度和交际意图,是共选的词语交互影响意义的结果”[9]。通过语义韵,可以透视译者塑造红色形象的总体态度。考虑到频率、词义、研究对象和关键性,选取 “chairman mao”“liu zhidan” “army”作为节点词进行语义韵分析。语义韵是一个扩大的意义单元,单个词或短语无法体现。因此,按照常规,将左右跨距设为5∶5,并结合语境做出进一步分析。

1.“chairman”的语义韵分析

在跨距为5的情况下,考察互信息值大于3的“chairman”所有搭配。具体情况如表3所示。

表3 互信息值大于3的“chairman”搭配词

由表3可知,译文中与“chairman”互信息值大于3的实义词包括“benefactor”“leader”“mao”和“big”。可见,译文通过以上含有积极正面意义的词汇,呈现了毛主席是大救星、好领导的形象特征。以“chairman mao”为检索词,可进一步发现译文建构出的毛主席形象更多突出了其“百姓官”(When Chairman Mao comes here,The Yamen gates open wide far and near. Those, grievously wronged, Pour out their heart with bitterness thronged),温暖(Chairman Mao’s like the sun in heavens, And our border region, a pot of flowers. He spreads his beams on all of us bright)和引领(The second embroidery is Chairman Mao, Who serves the people as a beacon light, And shines over the border region bright)的特点。

2.“liu zhidan”的语义韵分析

按照上述方法,提取“liu zhidan”的所有搭配。结果为:

与“liu zhidan”搭配的词语主要是“跟随”(follow)、“英雄”(hero)、“刘”(liu)、“伟大的”(great)、“优秀的”(good)等词,体现出刘志丹是领导人和英雄的红色形象。利用LancaBox5.0软件中的KWIC进一步检索“liu zhidan”,不难发现:“liu zhidan”表现出目光长远(Liu Zhidan, a military officer who’s far-sighted, Deep into the mountains the Red Army guided. With civil corps and bandits off finished, Spreading banner, he set up the stronghold.)亲民和善(Liu Zhidan is a hero of noble mind, With no airs but a heart kind),爱护士兵(Lao Liu sat in the flickering lamp light, Making hemp sandals that very night. When done were the sandals, Lao Liu started to cook meals. When from sleep rose the soldiers, Hot food was ready on the tables.),为民除害(Liu Zhidan proved to be a real hero, Who helped rid the people of an evil.)受人爱戴(Where there is Lao Liu, There are more people),英勇善战(Liu Zhidan is a hero brave and bold, With feet bare, legs half wrapped, And hand-grenades on the waist belt, His chase the White Army never escaped.)的形象特点。

3. “army”的语义韵分析

按照同样的方法,再提取“army”的所有搭配。结果为:

“army”主要与“参加”(join)、“支持”(support)、“人民”(people)、“家人”(family)、“作战”(fight)、 “穷苦的”(poor)、“亲爱的”(dear)、“生产”(production)等搭配。“army”与这些词汇的搭配塑造了军爱民,民拥军,军民一家亲的形象。通过进一步观察索引行,还可发现“army”主要表现出作战勇敢(The Red Army soldiers so fearlessly fight),一心为民(You go to the Red Army for people in our country),人民拥护(The people’s army the people love and support), 军民一家亲(The people and the Red Army are one family)的特点。

五、《陇东红色歌谣选译》译文中红色形象的成因

译文通过词汇和句法结构应用,塑造出的红色形象主要有三大特征:一是革命领导人目光长远,亲民和善,领导英明,是人民的大救星;二是共产党人政治立场鲜明,理想信念坚定,具有果敢的历史担当;三是革命军队勇敢作战,一心为民,人民拥护和军民一家亲。这三个特征的成因主要与陇东根据地军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及译者翻译策略和方法的应用有关。

首先,英译中许多高频词、关键词及其语义韵均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活动中,通过民主团结、官兵平等、勇敢作战等方式,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体现出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军民和谐相处的优良传统,以及根据地人民对于自己故土家园的热爱。因此,歌谣在红色土地上产生,蕴藏着“红色”的灵魂与理念。

其次,红色形象的另一个成因是受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影响。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内涵丰富,经过数千年的发展、传承、提升,对当今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影响,对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也产生了重大作用。受这种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影响,红色文化在内涵上蕴含的解放、信仰、爱国、奋斗、牺牲、忠诚、平等的价值理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自强不息”“英勇奋斗”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精神的体现。

最后,译者采用的翻译策略对于红色形象的形成产生直接的影响。译者在前言中写到“本书翻译采用异化与归化相结合、直译与意译并用的翻译策略,在语句翻译和语篇布局方面采用归化策略,在词汇、修辞、形式和文化信息层面采用异化策略,尽量体现陇东红色民歌的表现手法,保留民歌语言特色,保留民歌原有民俗、文学和文化意象,使民歌保持原有韵味,以便让英语读者能领略到中国文化的多姿多彩。”[1]由于这些原因,翻译陇东红色歌谣时,译者自觉或不自觉地对原文词汇、修辞、形式和文化信息,采用直译的方法,将陇东红色歌谣汉语原文的高频词、关键词及其语义韵译作相对应的英语词汇。这使得汉语原文所塑造的红色形象在译文中得到最本意的再现。

结语

采用语料库方法,从高频词、关键词和语义韵等角度,对《陇东红色歌谣选译》英语译文及其汉语原文的语言特征进行比较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译文中塑造的红色形象。研究发现:译文所塑造的红色形象主要表现为共产党人目光长远,亲民和善,领袖英明,政治立场鲜明,理想信念坚定,勇敢作战,一心为民,具有果敢的历史担当等特征。这些特征的形成,不仅与陇东这片红色土地和在这片土地上为远大目标而奋斗的人们有关,也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译者翻译策略的应用有关。有必要指出:形象的塑造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背后的价值理念,加强红色文化的对外传播,彰显红色文化的世界价值,对提升红色形象在国际舞台的认同度具有一定的深远意义

【注释】

①甘肃省人民政府:甘政发[2006]78号。

猜你喜欢

陇东歌谣语料库
基于语料库的清末民初日源外来词汉化研究
不同种植区陇东苜蓿营养价值的比较研究
幸福歌谣
春天的歌谣
陇东皮影:刻在牛皮上的脉脉乡情
《春天的歌谣》
《语料库翻译文体学》评介
第十一次玉帛之路(陇东陕北道)文化考察活动掠影
语篇元功能的语料库支撑范式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