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管理在手术室护理中对护理质量及感染率的影响研究
2021-06-02刘影肖瑾
文/刘影,肖瑾
手术室(Operating room,OR)是医院为患者提供手术的专业环境场所,配备多种手术器材、设备、药物等,邻近医院监护室、血库等,是医院的重要技术部门[1]。手术护理人员作为OR医疗工作开展的参与者,直接关系到OR护理效果,对手术患者在OR期间的治疗体验感有积极作用。临床研究表明,精细化管理(Fine management,FM)能够提升OR护理质量,让手术患者在围手术期获得最佳的护理体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2]。研究中,选择我院治疗的200例手术患者进行ORFM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选择我院2020年4月1日~2021年4月30日治疗的200例手术患者进行手术室FM研究,根据患者病历卡号随机分组,将手术患者分为A组(100例手术患者)与B组(100例手术患者)。A组,男52例,女48例,年龄21~64岁,平均年龄(44.09±3.47)岁;骨科31例,耳鼻喉科42例,普外科22例,妇科5例。B组,男51例,女49例,年龄20~64岁,平均年龄(44.11±3.32)岁;骨科30例,耳鼻喉科42例,普外科22例,妇科6例。手术患者基线资料对比P>0.05,符合此次ORFM研究,经过当地伦理会同意。
纳入标准:(1)符合各科手术指征;(2)手术患者知情同意此次ORFM研究内容;(3)无麻醉禁忌。
排除标准:(1)妊娠期;(2)意识障碍;(3)传染病;(4)血液疾病;(5)语言交流困难;(6)危重症患者。
1.2 护理方法
A组接受OR普通护理方法:(1)护理人员根据医院OR管理规定开展护理措施;(2)定期对OR进行护理考核,指出OR护理中的不足,要求OR护理人员整改;(3)其他OR普通护理措施。
B组在A组基础上接受OR护理方法:小组成员培训:(1)在正式开展ORFM护理工作之前,组织所有护理人员学习OR护理规章制度,确保其熟练掌握各项规定,严格约束自己;(2)对所有OR护理人员的手术室护理操作能力进行考核,及时发现问题,并对其进行专项培训,提升其相关方面的护理能力;(3)合理安排手术室护理人员,为OR护理人员明确划分各个模块的护理内容。
OR环境管理:(1)药品管理:根据手术要求提前12小时申领药物,将其放置到手术室储存位置,避免性状发生变化;手术完毕后,及时将剩余药物收好,归还药品管理处,登记相关信息;将手术过程中使用的药品废弃物按照医院规定处理,避免污染OR环境;(2)强化医院OR消毒管理,确保消毒无死角,定期进行空气质量、设备污染情况检查,保障室内卫生。
OR设备管理:(1)所有设备严格按照医院卫生管理规定消毒,一次性器材使用后要及时处理,避免污染OR;(2)定期检查OR设备情况,确保器械处于正常运转状态;(3)手术室光线充足,灯具无破损。
手术期间护理开展:(1)术前:根据医院通知开始查阅患者资料,获取手术患者基本信息;根据医嘱要求准备手术器材;检查手术室环境,调整适宜的手术室温度,注意控制风力、湿度大小;调试好各项设备,准备好药品;对患者进行术前安抚,注意语言交流的亲切性,简单介绍手术室环境,缓解其不良心理;(2)术中:协助患者进入室内,躺在手术台上,根据手术类型调整好体位;同手术患者进行交流,缓解其即将手术的焦虑心理,转移其注意点,避免手术器械、设备声音加剧其不良心理;在手术患者清醒状态下为其介绍即将开展的手术及护理内容;(3)术中:观察心率,氧气护理;观察患者皮肤与手术台接触处的皮肤颜色,及时调整体位;将设备数据显示信息按要求汇报给医生;注意术中保暖,严格预防手术患者体温过低的情况;协助医生进行各项手术操作,在此期间OR护理人员要注意操作的无菌性;(4)术后:及时将手术患者转运,覆盖保暖物,注意保护其隐私;在观察室对患者进行麻醉苏醒观察,注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及时为手术患者调整体位,并做好情绪安抚工作;同其他病房护理人员进行手术患者信息对接。
1.3 研究指标
时间效率:(1)准备时间;(2)转运时间;(3)手术时间。由ORFM研究人员负责统计手术患者手术期间的时间效率。
疼痛指数:(1)术后清醒期;(2)术后4小时。由ORFM研究人员使用NRS专项评估量表对手术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客观评估。
心理健康:(1)术前;(2)术后。由ORFM研究人员使用焦虑、抑郁评估量表对手术患者进行护理后评估。
感染率:由ORFM研究人员统计手术患者OR感染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ORFM研究期间采用SPSS 27.0软件处理手术患者研究数据,并用t检验、卡方检验完成手术患者剂量资料(均数±平均差)、计数资料(n例、%)计量资料组间差异值大小计算工作。ORFM研究期间P<0.05则表示统计学差异值大。
2 结果
2.1 时间效率
护理后,B组手术患者准备时间、转运时间、手术时间低于A组手术患者,P<0.05,如表1。
表1 时间效率(±s)min
表1 时间效率(±s)min
组别 例数 准备时间 转运时间 手术时间A组 100 40.32±3.33 36.14±1.31 112.32±5.36 B组 100 35.03±1.71 28.36±1.22 90.32±1.44 t 14.1315 43.4609 39.6391 P 0.0000 0.0000 0.0000
2.2 疼痛指数
术后4小时B组手术患者疼痛指数低于A组手术患者,P<0.05,如表2。
表2 疼痛指数(±s)分
表2 疼痛指数(±s)分
组别 例数 术后清醒期 术后4小时A组 100 6.47±0.32 5.32±0.09 B组 100 6.48±0.33 4.21±0.02 t 0.2175 120.3964 P 0.8280 0.0000
2.3 心理健康
护理后,B组手术患者术前、术后心理健康指数均高于A组手术患者,P<0.05,如表3。
表3 心理健康(±s)分
表3 心理健康(±s)分
组别 例数 术前 术后A组 100 6.54±1.36 5.16±0.39 B组 100 4.32±1.77 4.03±0.36 t 9.9455 21.2904 P 0.0000 0.0000
2.4 感染情况
护理后,B组手术患者感染发生率3例(3.00%),低于A组手术患者感染发生率10例(10.00%),t=4.0313,P=0.0446。
3 讨论
OR是医院的主要科室,属于医院技术部门,对其医生、护理人员工作质量均提出了较高要求[3]。OR是实施手术的主要地点,治疗患者在病情、心理上均有非常明显的护理特点,预后期间普遍有着较高的临床感染概率,需要护理人员要严格依从OR规定开展护理工作。张利丽、耿利娜等人在相关研究中明确指出,手术患者会因为手术疼痛以及对环境、人员、预后的未知性出现不良心理反应,在手术中有被动抵抗表现[4]。郭来康、郭淑梅等人在研究中指出,手术患者病情重、住院时间长以及接受侵入治疗后容易出现感染症状。此外,OR卫生不达标、护理人员操作问题也会引发OR护理问题[5-6]。
FM作为新型护理管理模式,是在医院原有OR护理内容上开展,强调了护理的时效性、优质性、全面性以及人性化,严格要求OR护理人员操作流程,对其护理质量有了更高要求。陈雪敏等人在相关研究中选择指出,FM护理模式可以提升护理质量[7]。护理期间选择我院治疗的200例手术患者进行ORFM研究,可以发现接受OR护理的B组患者在感染发生率上明显降低,此外其他与OR护理质量相关的指标均得到优化。B组手术患者数据优势原因,主要在于OR护理人员开展的FM护理措施从人员护理质量到环境把控、药品管理、术后监护、心理干预等多方面进行了彻底的细化,并确保其在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无缝衔接与开展,因此实际手术效果也更好。
综上所述,在OR开展FM护理模式,能够降低感染发生率,有助于OR护理质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