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足月不同胎龄自然分娩及剖宫产对48小时后新生儿首次听力筛查的影响

2021-06-02苏丽君李璐

保健文汇 2021年9期
关键词:通过率耳道胎龄

文/苏丽君,李璐

听力损害是新生儿常见的出生缺陷,其在新生儿中的发生率为1%~3%,而严重的听力障碍会直接影响儿童的语言发育,使其2~3岁内正常学习语言,导致其智力低下,不利于其性格的塑造,使其无法适应社会,对其今后的学习及生活均造成影响,听力功能及语言功能可能持续退化,最终成为聋哑人[1]。因此,确保新生儿听力正常才能保证与语言能力的发展,可见开展听力筛查有着显著意义。临床研究显示,如新生儿出生6个月前筛查出有听力障碍,及时采取有效地干预措施,最终可获得正常的语言功能[2],可见尽早对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对提升儿童语言能力,减少儿童残疾率、提高新生人口整体素质有着重要作用。随着人们观念的转变,新生儿听力筛查越来越受重视,其不再针对先天具有高风险听力障碍的患儿,而是针对所以患儿[3]。有研究显示,相比较自然分娩的新生儿,剖宫产新生儿首次实施听力筛查阳性率更高。为更好地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提高筛查通过率,做好早预防及早发现,下面通过比较足月不同胎龄及不同分娩方式的新生儿的听力筛查结果,探讨足月不同胎龄自然分娩及剖宫产对48小时后新生儿首次听力筛查的影响,具体报道内容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9月至2020年10月本院出生的902例正常足月母婴同室新生儿,按照分娩方式分为剖宫产组(n=515)及自然分娩组(n=387)。纳入标准:①胎龄37周及以上的足月新生儿,体重2500g以上;②Apgar 评分9分以上;③无听力障碍家族史及相关疾病史。排除标准:①有听力障碍家族遗传史;②耳道严重畸形。剖宫产组:男302例,女213例;平均胎龄(39.23±0.51)周;出生平均体重(3318.34±344.12)g;自然分娩组:男221例,女166例,平均胎龄(39.34±0.45)周;出生平均体重(3323.34±354.45)g。两组新生儿的性别、胎龄及出生体重经统计学数据分析显示均衡性良好(P>0.05)。研究得到本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新生儿家属知情同意。

1.2 方法

1.2.1 测试时间

两组新生儿出生48h后,对其进行首次听力筛查,筛查时让其保持安静或睡眠状态,可在其沐浴或喂奶后半小时开展。

1.2.2 测试环境

在专门的听力筛查室内,室内造影不低于45dB,双侧检测时间在10分钟内。

1.2.3 测试仪器

采用丹麦 MADSEN 公司生产的AccuScreen听力筛查仪,实施畸变耳声发射方法进行筛查。

1.2.4 测试位置

让新生儿处于侧卧位,保持向上的促使,测试前先采用棉签清理干净耳道残留物,选择与其耳道大小适宜的耳塞测试。

1.3 观察指标

对足月不同胎龄剖宫产及自然分娩48小时后新生儿首次听力筛查通过率进行分析。新生儿双耳均通过筛查即表示首次筛查通过,如一侧或双侧均不通过,则表示检测结果为阳性。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患儿可疑似听力障碍,需要在出生42d内再次接受筛查。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纳入SPSS20.0软件系统中,进行对比和检验值计算,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当P<0.05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分娩方式48h后新生儿首次听力筛查结果分析

剖宫产组48h后首次听力筛查通过率为91.845%,与自然分娩组的90.181%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1。

表1 不同分娩方式48h后新生儿首次听力筛查结果分析(%)

2.2 剖宫产足月不同胎龄48h后新生儿首次听力筛查结果分析

剖宫产孕周≥37的新生儿听力筛查阳性率最低,为1.786%,而孕周≥39的新生儿听力筛查阳性率最高,为9.639%,详见表2。

表2 剖宫产足月不同胎龄48h后新生儿首次听力筛查结果分析(%)

2.3 自然分娩足月不同胎龄48h后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分析

自然分娩孕周≥37的新生儿听力筛查阳性率最低,为3.704%,而孕周≥39的新生儿听力筛查阳性率最高,为11.511%,详见表3。

表3 自然分娩足月不同胎龄48h后新生儿首次听力筛查结果分析(%)

3 讨论

听力障碍占各类残疾疾病的首位,其发生率占出生缺陷新生儿的20%,是公认的最常见的先天性缺陷。听力的发展需要不断接受语言刺激,再进行模拟、检测及校正,直至正常发声,是进行语言学习的基础,但存在听力障碍的儿童,必然会影响其语言能力的发展,导致其难以融入社会,对其身心发育均不利[4]。采用常规的体检方式存在显著障碍,通过父母观察多在2岁后,显然时间太晚,而1~3岁是儿童语言发展的阶段,听力损伤易错过其最佳的康复时机[5]。因此,新生儿筛查成为诊断听力障碍的有效措施,新生儿首次筛查出听力障碍后,及时进行听力干预,对其进行一定的语言环境刺激,可缩小其与正常儿童的差距,使其语言能力得到提升。畸变耳声发射是目前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的常用工具,其敏感性高,且安全无创,操作简单,可及早发现新生儿是否存在听力损害[6],是一项常规的筛查技术,在临床得到大力推广及使用。

林冬丽[7]学者认为,不同分娩方式的新生儿,其听力筛查通过率存在差距,自然分娩的新生儿通过率更高,认为这与自然分娩时新生儿的耳道受到产道挤压分泌物减少,使得耳内积液减少,且自然分娩的产妇可更早开始正常饮食,其乳汁分泌更早且更多,新生儿哺乳可促进鼻咽部运动,使得分泌物得以排出,再加上自然分娩的婴儿,其肺容量更大,啼哭过程中会促进鼻咽部运动,使得分泌物得以顺利排出。然而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剖宫产组48h后首次听力筛查通过率为91.845%,与自然分娩组的90.181%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可见分娩方式不影响听力筛查通过率。同时研究结果显示,剖宫产及自然分娩的新生儿,其孕周≥37听力筛查阳性率最低,而孕周≥39听力筛查阳性率最高,可见新生儿孕周越大,其在母体时间越久,进入耳道的分泌物越多,导致其阳性筛查率高,后期要加强筛查力度。

综上所述,无论实施自然分娩还是剖宫产,对新生儿48h后听力筛查通过率影响不大;且孕周越大,自然分娩的新生儿48h后听力筛查通过率越低。

猜你喜欢

通过率耳道胎龄
瓦里安VitalBeam直线加速器Portal Dosimetry验证通过率低故障维修
直肠癌患者术前放射治疗应用Tomo和Monaco计划系统的剂量学差异及Gamma通过率对比
蚊虫入耳怎么办
宫内生长异常新生儿胎龄、出生体重、身长及相关关系对新生儿ICD-10编码影响
异物进入耳朵
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与出生体重及胎龄关系的研究
如何提高大学英语统考通过率
我国成立耳道数据与3D打印服务中心
提高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的几点措施
围生期窒息新生儿脑组织损伤后血清酶变化的胎龄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