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实施1+X证书制度下母婴护理培训效果
——以青海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1-06-02季芙红高金利王泉月党君张先娣

保健文汇 2021年9期
关键词:操作技能母婴证书

文/季芙红,高金利,王泉月,党君,张先娣

高职院校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与社会发展相符的实用型医学人才,合格的护理、助产专业毕业生不仅要具备丰富的医学理论知识,同时要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来满足社会的需要。因此,护理、助产人员的综合能力培养显得尤为重要。2019年4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正式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将1+X证书制度引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用于完善我国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1]。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旨在鼓励职业院校学生在取得相应的学历证书的同时,能够积极主动地去考取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提高学生自主创新创业的本领,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解决结构性的就业矛盾,提升个人职业发展的综合能力[2]。基于以上原因,本次针对我院实施1+X证书制度下母婴护理培训效果进行分析,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随机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2年级和3年级护理及助产专业180名学生,其中女175名,男5名;年龄17-26岁,平均(20.89±1.23)岁。

1.2 方法

实施1+X证书制度下母婴护理培训教学与考核管理:①在国家倡导职业院校推进“1+X”证书制度的实施与推行试点背景下,我院申报成功母婴护理职业技能等级认证试点院校及考核点。根据第三方评价组织济南阳光大姐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制定的1+X证书母婴护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体系对学生进行培训与考核管理,不断深化教师、教法、教材“三教”改革,加强校企合作。②根据第三方评价组织的标准,结合我院学生的实际需求及社会机构对相关人才的需求制定适合的母婴护理培训大纲、教学计划、教学方案等。③培训包括理论和技能操作两个部分。选择阳光大姐与各个职业院校共同编写的培训教材:母婴护理基础知识、母婴护理(初级、中级)。考虑选取学生已经在学历学习阶段学习过儿科护理学及妇产科护理学,直接申请培训中级母婴护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X”证书制度母婴护理考核内容要反应典型岗位所需的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体现社会、企业、学生个人发展需求。④培训总课时为180课时,其中理论70课时、操作110课时。180名学生分4个班培训,利用课余和周末进行培训,参考阳光大姐的母婴护理操作标准及理论题库、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进行培训。阳光大姐提供了部分操作视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练习。所有的理论试题我们导入职教云平台,组成若干模拟试卷,每天对学生进行强化练习。⑤主要培训师资:已经取得高级育婴师资格证及1+X证书母婴护理师资资格证的教师,社会机构的相关教师等。

1.3 观察指标

①对比操作技能评分及理论知识评分。②综合评估职业认同感评分。③统计180名学生考核通过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20.0分析研究数据,(±s)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率(%)表示计数资料(x2)检验;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

2 结果

2.1 实施前后操作技能与理论知识考核评分比较

实施后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评分比实施前高,差异明显(P<0.05),见表1。

表1 实施前后操作技能与理论知识考核评分比较(x±s,分)

2.2 实施前后职业认同感评分比较

实施后职业认同感评分比实施前高,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实施前后职业认同感评分比较(x±s,分)

2.3 分析180名学生考核通过率

中级母婴护理职业技能等级考核,180名学生中,2名考核未通过,考核通过率是98.89%。

3 讨论

3.1 职业教育及1+X证书制度的内涵

职业教育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职业分工及社会职业领域的不断拓展,职业教育已经从其内涵形成自己独有的完整体系[3]。

“1+X”证书制度是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相结合的证书制度,是职教20条重大改革创新试点。1+X证书制度中的“1”指的是学历证书、学位证书,是证明学生学习经历、学历水平的一项证书。X证书,指的是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检验的是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即学生毕业之后能否胜任相关岗位工作。X证书制度更能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与职业教育的本质是一致的。护理助产专业课程与母婴护理职业技能等级证考试结合相互融通,是护理助产专业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需求,也是母婴护理职业能力培养的必然趋势[4]。

3.2 1+X证书制度母婴护理培训的优势

1+X证书制度,可以促使职业院校加快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增强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市场需求相匹配,加强校企合作,实现了“学校—企业—行业—政府”的高度融合[5],深化产教融合,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优化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加快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提供有力保障,1+X证书制度有助于实现高职教育社会化办学,有助于终身教育与学习。1+X证书制度有助于学生专业技能提高,在学历教学的同时,根据专业特点,在相对应的领域学习特定的技能,最终培养出应用型及复合型技能人才。1+X证书制度下的母婴护理培训,为母婴护理市场输送具有正规医学背景、高质量、高技能护理人才,为我国母婴卫生保健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操作技能评分和理论知识评分方面,实施后较实施前高,差异明显(P<0.05);职业认同感评分方面,实施后比实施前高,差异显著(P<0.05);180名学生中,2名未通过,通过率是98.89%。根据以上结果分析,通过实施1+X母婴护理证书制度,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理论知识,同时可促进其操作技能和职业认同感的提高。通过实施1+X母婴护理证书,学生的操作技能评分更高。通过实施1+X母婴护理证书可以协助学生掌握更多专业知识,帮助其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和职业素养,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促进其职业技能、操作技能和职业认同感的提高。

1+X证书制度试点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创新新时代职业教育制度的重点,其有助于职业院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提高,将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突出出来[6]。现阶段,我国仍缺乏职业教育标准,实践性和理论性不足,职业教育体系中,更多关注理论知识,关于实践操作较少。通过落实1+X证书制度,并落实“三教”改革,对职业教育改革十分有利,其有助于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职业院校通过实施1+X证书制度下母婴护理培训可促进学生操作技能和职业认同感的提高,而且可以提升个人职业发展的综合能力,拓宽就业渠道。

3.3 1+X证书制度母婴护理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学生观念落后,对1+X证书制度母婴护理知晓率较低。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不高,自觉来进行母婴护理培训的学生相对少,这次母婴护理培训是通过教师动员而参与的。

校企合作不足,社会对高职教育有偏见,对高职教育认可度偏低,认为高职毕业生能力差,不愿意接受大量的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学习与实践;学校给予企业兼职教师的待遇低,企业专家不愿意进学校授课;学校资源有限,在资源方面给予企业的帮助很少;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教材的编写,企业几乎不参与;订单培养存在校企之间不能做到有效衔接,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与企业的实践不能做到有效衔接,无法做到真正的产教融合。

师资不足,取得1+X证书制度母婴护理师资资格证的教师只有13位,其中能够进行母婴护理培训的教师更少,师资有待加强。

经费等多因素使护理助产专业学生中只有10%左右的学生有机会进行母婴护理的培训,绝大部分学生在校期间没有机会享受母婴护理的培训,使他们失去了获得X证书的机会,希望政府在经费方面多些支持让更多学生得到培训。

此次培训中使用的教材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进一步改进。培训时间上也有些不合理,师生在完成正常的学历教学和学习的同时要利用的是课余和周末进行母婴护理集中培训,师生均感觉精力不足,非常疲劳,需要优化培训时间节点。

猜你喜欢

操作技能母婴证书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操作技能床旁教学指南(2021年版)》解读
WJCI 收录证书
CSCD收录证书
收录证书
机械装配中钳工的操作技能分析
简析提高钳工操作技能的策略研究
收录证书
东方幸福 国际母婴月子会所 高端顾客的专享服务平台
喜忧参半的母婴产品“海淘热”
化学实验操作考试必备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