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护理干预联合益生菌制剂用于新生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效果观察

2021-06-02李曦

保健文汇 2021年9期
关键词:益生菌穴位抗生素

文/李曦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是一种发生在使用抗生素后,与抗生素有关的腹泻,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具体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明确,与肠道菌群紊乱、抗生素干扰糖、胆汁酸代谢、抗生素直接作用等有关[1]。新生儿抵抗力比较差,出生后极易受到病毒感染而患病,使用抗生素药物是比较常规的治疗方式之一,但是长时间使用抗生素药物可能对新生儿造成一定毒副反应,引起新生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临床表现为腹泻,常为水样便,同时可伴发热、腹部不适、恶心呕吐等,严重者可发生脱水、电解质紊乱和败血症,危害较大[2]。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原则是调节患者肠道黏膜与系统免疫功能,使得其肠道内菌群平衡,以此消除疾病影响,改善症状,益生菌制剂是应用比较多,效果比较好的一类治疗药物,搭配中医护理干预可以获得理想的治疗及护理效果,促进患者疾病治疗与身体康复[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儿科60例新生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者进行对比分析,时间2019年1月~2020年12月,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30例,男15例、女15例,新生儿出生时间5-28d,平均(14.63±1.51)d,体重3-5kg,平均(3.65±0.45)kg。观察组30例,男14例、女16例,新生儿出生时间5-28d,平均(14.573±1.48)d,体重3-5kg,平均(3.70±0.47)kg。2组新生儿一般疾病资料相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较研究。

纳入标准:(1)住院期间使用抗生素后出现大便次数增多,大便性质稀水样的新生儿;(2)患儿家属知情研究,自愿参加,同意相关治疗及护理方案;(3)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排除标准:(1)其他细菌性、病毒性引起的腹泻;(2)乳糖不耐受的患儿;(3)合并其他严重疾病的患儿;(4)不同意参加研究。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本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使用布拉氏酵母菌散(生产厂家:法国百科达制药厂;国药准字:S20150051;药品规格:0.25g*6代)治疗腹泻,用法用量为每天1次,每次1袋。护理方法:(1)给予患儿消毒隔离护理,定期对病房进行彻底消毒和清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预防患儿交叉感染。(2)对患儿进行严密的病情监测,对患儿腹泻、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缓解情况和控制效果进行观察与记录。同时对患儿进行心电监护,监测体温、脉搏等生命体征。(3)给予患儿科学喂养,增加水的摄入量,同时及时更换尿布、衣物等,预防湿疹、红臀等。(4)保证患儿口腔卫生,特别是在呕吐后做好及时清洁,预防口疮和呼吸道感染。

1.2.2 观察组

本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益生菌制剂联合中医护理干预,药物方案同对照组一致。中医护理干预方式包括:(1)手指点穴法:取穴中脘(顺时针点揉),龟尾(顺时针点揉),七节骨(上推),脾穴(补法,拇指桡侧指端至指根轻推),点按足三里穴。每个穴位操作1—2分钟。(2)穴位贴敷:用吴茱萸进行穴位贴敷,将药物吴茱萸打成细粉,用藿香正气水调成药饼用于中脘穴贴敷,每天一次,3天一疗程。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疗效标准:(1)显效:症状消失、大便常规结果显示正常;(2)有效:症状缓解、大便常规结果好转;(3)无效:症状及大便常规结果无变化。

1.4 统计学处理

疗效使用率(%)表示,症状指标使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数据处理使用SPSS22.0软件,分别进行x2检验和t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临床疗效比较结果中,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0.00%相比,观察组96.67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疗效比较[n(%)]

2.2 症状消失时间

观察组患儿腹泻停止时间、腹胀改善、恶心呕吐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表2 症状消失时间(±s)

表2 症状消失时间(±s)

组别 腹泻停止(h) 腹胀改善(h) 恶心呕吐消失(h)观察组(n=30) 2.16±0.51 1.34±0.38 1.30±0.40对照组(n=30) 4.25±0.61 2.67±0.45 2.71±0.42 t 3.481 3.051 3.105 P 0.040 0.045 0.042

3 讨论

目前,临床上针对小儿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主要以抗生素治疗为主,使用抗生素种类比较多,治疗效果相对理想,但是部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在抗生素的副作用下出现肠道菌群紊乱,引发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伴随出现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严重的可引发败血症等,危及患儿生命[4]。新生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者因为年龄小,没有语言表达能力,给临床治疗和护理造成了一定难度,因此需要结合患儿实际情况和病情采取针对性治疗与护理干预,提高治疗及护理效果[5]。常规的治疗方式是药物治疗,例如蒙脱石散等,可以对患儿肠道中的病菌、病毒和其他毒素进行有效的抑制,同时可以覆盖消化道,经过与黏液蛋白的结合作用去增强黏膜屏障能力,修复受损黏膜[6]。对患儿进行物理降温、科学喂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可以切断交叉感染路径,防止患儿治疗期间发生二次感染[7]。及时更换尿布、衣物并对皮肤进行全面护理,可以预防皮损。保持患儿口腔清洁,可减少口疮、呼吸道感染可能,促进疾病康复。常规的药物及护理方案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应用作用,但是因为新生儿的特殊性,整体的治疗及护理效果不够理想[8]。

随着临床医疗技术的发展,益生菌制剂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临床上开始尝试使用益生菌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例如布拉氏酵母菌,可以在用药后发生一过性的微生态调节作用,不会在肠道内定植。用药后可对肠道病原微生物生长形成高效抑制,使得肠道内菌群正常生长,恢复菌群稳定[9]。中医护理是临床护理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手指点穴法对特定的穴位进行刺激,可起到调理脾胃、固本的功效,配合穴位贴敷方法可通过刺激穴位,加快中药渗透,直达病灶,发挥药效,有助于疾病症状改善[10]。吴茱萸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的功效,藿香正气水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两者混合制成药饼后进行穴位贴敷,可起到良好的止泻效果。

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中医护理干预联合益生菌制剂治疗新生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整体疗效更好,相比于常规的用药和护理方法更加具有可行性与实践性。两组症状消失时间比较观察组优势明显,症状改善用时更短,说明中医护理干预联合益生菌制剂可加快新生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疾病治疗,减轻患儿病痛,效果确切。

综上所述,中医护理干预联合益生菌制剂在新生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治疗中具有很好的应用效果,可以提高治疗总有效率,缩短症状改善时间,是一种比较实用和可靠的联合治疗、护理方案,值得推广并普及应用。

猜你喜欢

益生菌穴位抗生素
抗生素联合,搭配使用有讲究
复合益生菌在高蛋白日粮水产养殖动物中的应用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影响穴位埋线减肥效应的研究进展
皮肤受伤后不一定要用抗生素
穴位埋线法治疗肥胖症的中西医机制研究进展
益生菌与水产动物肠道健康
益生菌发酵甘薯汁的工艺优化
抗生素的故事
夏季穴位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