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样化全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和血糖控制情况的影响

2021-06-02桑成美王莹仲瀚洁

关键词:全程满意率血糖

桑成美, 王莹, 仲瀚洁

(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沭阳医院 内分泌科,江苏 沭阳,223600)

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引起血糖水平升高的一种代谢性疾病。血糖急性升高可能会出现急性并发症,如合并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伴有死亡风险;如果血糖长期处于异常状态还会损害心脑血管,造成周围神经病变等[1]。目前临床尚无根治糖尿病的方法,只能通过口服降糖药物、饮食和运动治疗控制血糖水平。有研究[2]表明,长期监测血糖并通过药物等手段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延长患者生存期。因此,监测血糖和坚持服药是治疗糖尿病的关键。全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为一种持续且动态的健康教育,其教育路径是根据患者病情和个人意愿而制订,可进一步使其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得到提升[3]。为此,本研究以8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多样化全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对其的应用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征得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沭阳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选择自2020年1~12月于我院就诊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 临床确诊为2型糖尿病;② 意识清醒,无认知障碍;③ 文化程度为小学以上,具备正常的沟通能力,可配合完成各项调查工作;④ 对本研究内容详细了解,同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 合并恶性肿瘤;② 伴有心、脑血管疾病;③ 伴有肝、肾等器质性疾病;④ 存在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⑤ 妊娠或哺乳期女性。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2组间一般资料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表1 2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1.2.1 常规护理干预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护理干预,为期2个月。① 健康宣教:护理人员向患者普及糖尿病并发症、临床表现、药物治疗和饮食运动的意义,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等疾病相关知识。② 饮食指导:患者平衡膳食,合理控制总热量的摄入,主食每天不低于150 g,常吃的蔬菜如土豆、红薯或芋头,要计算热量。少吃糖分较高的水果,如榴莲、香蕉或甘蔗。③ 注意卫生:患者勤洗澡、勤换衣,保持皮肤清洁,做好基础护理。保持口腔卫生,饭后漱口。④ 运动指导:根据患者的年龄和体重等情况选择不同的运动方式和运动量。年龄较大者可以进行散步、快走或打太极拳等有氧运动。年轻人可以选择中等强度的运动,如打羽毛球或乒乓球等。注意合理运动,避免运动过量。⑤ 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首先向患者说明糖尿病并非不治之症,缓解其精神压力,消除恐惧;并分享糖尿病治疗的成功案例,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鼓励其多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保持心情舒畅。

1.2.2 多样化全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多样化全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干预,为期2个月。① 成立健康教育小组:组建全程健康教育小组,由科室主任与护士长担任组长,小组成员包括主治医师、营养医师、心理医师、专科护士及护理人员。小组成员全员培训,明确执行责任,统一实施方法,制定路径管理制度,护士长对路径实施过程进行全程监控,要求全员做到班班交接,责任明确,环环相扣。② 实施多样化全程健康教育路径:专科护士向患者讲解实施路径的具体方法,取得其理解和合作。护理人员发放日常生活调查表,了解患者的生活、饮食和运动习惯,根据其病情和意愿制订对应的健康教育路径,并根据患者的文化水平和知识接受程度选择合适的健康知识宣教方式,以文字、视频或动画为主,使其了解糖尿病的危害。健康教育路径主要包括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和宣传单,供患者及其家属阅读学习;定时开展糖尿病健康知识讲座(每月10号和25号,每次2 h),采取互动形式,最大限度地调动患者学习的积极性;制订健康教育路径表,根据患者的病情发展对其进行心理、饮食、作息和用药等方面的指导。③ 健康教育计划的落实和延续:护理人员按照路径制定的内容,在规定的时间内逐项落实教育计划,并对已完成的项目用打勾方式进行记录,对路径实施中发生的异常情况及时进行记录与上报。为患者建立个人电子档案,详细记录病情、联系电话和回访时间等,将患者的服药注意事项、日常饮食和运动方式打印成资料发给患者及其家属。患者出院后,每周电话回访2次,了解其病情进展。

1.3 观察指标

1.3.1 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 于护理前和护理2个月后,采用自制的糖尿病相关知识调查表评估患者的知识掌握程度。该量表共5个维度,即基础知识、饮食规范、运动认知、血糖监测操作方法和并发症认知,各维度得分0~20分,分值越高表示疾病知识掌握程度越好。

1.3.2 血糖水平 于护理前和护理2个月后,采用G-425-2血糖仪(爱奥尔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检测患者的空腹血糖(FBG)和餐后2 h血糖(2hPG)水平,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其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

1.3.3 护理满意率 护理2个月后评估患者的护理满意率,用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分为比较满意(≥80分)、满意(60~79分)和不满意(<60分),满分为100分。满意率=(总满意-不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2组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比较

护理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糖尿病相关知识各项评分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2组护理2个月后的各项知识评分均显著升高(P均<0.01),且观察组的各项评分均较对照组更高(P均<0.05),见表2。

表2 2组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比较分)

2.2 2组血糖水平比较

护理前,2组各血糖指标(FBG、2hPG和HbA1c)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护理前比较,2组护理2个月后的FBG、2hPG和HbA1c水平均显著下降(P均<0.01),且观察组的各血糖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3。

表3 2组血糖水平比较

2.3 2组护理满意率比较

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率比对照组更高,组间对比有差异(P<0.05),见表4。

表4 2组护理满意率比较 [例(%)]

3 讨论

糖尿病属于慢性代谢疾病,一旦患病需要终身服药治疗,并且要控制饮食,保证营养均衡[4]。有研究[5-6]表明,通过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的干预,可有效降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但由于患者缺乏对糖尿病的全面认识,重视程度不高,不能严格遵医嘱服药,难以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且常规护理对糖尿病的临床疗效不理想。因此,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更加全面且合理的健康教育,既能使其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性,又能有效预防、控制疾病进展,提升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

本研究中,观察组在护理2个月后的疾病相关知识(基础知识、饮食规范等)各项评分均比对照组更高(P均<0.05),提示对糖尿病患者采用多样化全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其疾病知识掌握水平,与李建平[7]的研究结果相似。分析原因为,在糖尿病患者常规护理中,普及健康知识的方式比较单一,且患者刚入院时情绪不稳定,口头宣教模式枯燥无味,患者接受度低。多样化全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可根据患者的文化水平和接受程度选择合适的健康教育方法,并通过视频或动画等加深其印象,能有效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FBG和2hPG是临床上用于评估血糖水平的常用指标,HbA1c主要用于评估患者近2个月内血糖的变化情况,这3个指标均可评估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护理2个月后的各血糖指标(FBG、2hPG和HbA1c)水平均降低(P均<0.05),说明多样化全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可显著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与孙红霞等[8]的研究结果一致。分析其原因,多样化全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强调全程性、连续性和延续性,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订个性化且多样化的护理路径,使健康教育更加标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并对患者实施科学且完善的指导,使其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得以提升,可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92.50%)比对照组(72.50%)更高,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提示多样化全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可以提高护理满意率。原因可能为,多样化全程健康教育丰富了教育途径,并且成立护理小组,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同时在多样化全程健康教育干预中,护士可以深入了解患者的饮食和运动情况,并制订个体化的护理措施,从而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多样化全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有助于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护理满意度。

猜你喜欢

全程满意率血糖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全程“录像”,写观察日记
全程管控在机电工程设备安装的实施
兰州公共交通乘客满意度达94.14%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猪的血糖与健康
不能在满意率百分比上盲目乐观——四川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首次评议代表建议办理情况更重实效
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满意度调查分析
手工制鞋全程L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