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镇痛结合导乐陪伴干预对初产妇分娩恐惧、自然分娩率和产程的影响
2021-06-02李春莺李淑莲
李春莺, 李淑莲
(厦门市湖里区妇幼保健院 妇产科,福建 厦门,361006)
分娩恐惧是指产妇在分娩前由于担心自己无法应对分娩时的未知困难而产生的一种心理压抑情绪,尤其是初产妇因无分娩相关经验,其存在严重的分娩恐惧心理[1]。分娩恐惧会增加产妇分娩时的疼痛感,从而延长产程,影响分娩方式,还可能会危害新生儿和产妇的健康[2]。针对性地进行特殊干预可以有效缓解初产妇分娩时的恐惧心理,改善分娩结局。音乐镇痛通过音乐疗法来转移产妇注意力,可平复其不良情绪,减轻疼痛等。导乐陪伴是给予产妇心理和生理上的支持,帮助其树立分娩信心等的一种以产妇为中心的护理模式[3]。基于此,本研究探讨音乐镇痛结合导乐陪伴干预对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自2018年11月至2020年10月于厦门市湖里区妇幼保健院就诊的120名足月待产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名。纳入标准:① 均为首次分娩,且为单胎妊娠;② 沟通交流能力和智力正常;③ 具备自然分娩条件且愿意自然分娩;④ 临床资料完整;⑤ 产妇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⑥ 经厦门市湖里区妇幼保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① 伴有精神系统疾病;② 合并肝肾功能异常;③ 产检异常或非健康胎儿;④ 对本研究的护理干预方式有所排斥。2组的孕周、身体质量指数等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见表1。
表1 2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1.2.1 常规护理 对照组初产妇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至出院。护理人员及时向产妇及其家属宣讲分娩的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减少产妇对分娩的恐惧,树立分娩信心。积极与产妇沟通交流,尽量满足其要求;全面评估产妇的心理状态,若发现其有不良情绪需及时疏导。嘱产妇家属时刻关注产妇的身心状态,使其保持好心情和睡眠,保证顺利分娩。分娩结束后,告知产妇和家属产后的注意事项。
1.2.2 音乐镇痛结合导乐陪伴 观察组初产妇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实施音乐镇痛结合导乐陪伴,护理至出院。护理工作开始前,护理人员需进行专业的音乐镇痛和导乐陪伴相关培训,考核合格方可参与护理工作。
1.2.2.1 产前护理 产妇入院后,护理人员及时了解产妇的基本情况,耐心且细致地与其沟通,并向产妇及其家属详细讲解分娩过程,介绍产房布局等,使其对分娩有准确深入的了解,减轻其对分娩的恐惧心理。邀请顺利分娩的产妇进行经验交流,帮助未分娩的产妇树立信心,促使其积极面对分娩。根据产妇自身状况,合理进行锻炼、饮食和睡眠等指导。护理人员指导产妇学习并练习音乐镇痛相关知识,如音乐冥想、音乐催眠和五维音乐呼吸镇痛法等。
1.2.2.2 产时护理 ① 第一产程:当产妇宫口开至3 cm左右时,护理人员鼓励其尽量下床走动,可有效缩短产程;给予产妇适当关怀并按摩腰骶等部位,减轻其疼痛;产程中使用导乐分娩镇痛仪,嘱咐产妇及时排尿,同时保证其食物和液体摄入量。护理人员根据产妇的自身情况和意愿指导其选择舒适体位,播放柔和的音乐以缓解产妇的紧张和焦虑情绪,转移其注意力,降低其对疼痛的敏感度,有效缓解阵痛。② 第二产程:护理人员嘱产妇饮用功能性饮料,增强体力;陪伴产妇分娩,指导其正确呼吸并配合宫缩屏气用力,可采用“拉玛泽”呼吸法减轻疼痛,缩短产程。指导并协助产妇采取正确的分娩体位,待其子宫收缩时给予正确的呼吸指导,以及有力量的音乐镇痛,帮助产妇建立良好的心理动力,顺利娩出胎儿。③ 第三产程:胎儿出生后,护理人员播放轻松类的音乐减轻产妇的疲劳感,促使其放松心情,恢复体力。并给予产妇夸奖,让产妇与新生儿尽早接触。
1.2.2.3 产后护理 护理人员严密监测产妇的身心状况,对其负面情绪及时进行专业的心理疏导,使产妇保持积极良好的心理状态,防止产后抑郁。嘱咐产妇家属要以产妇为中心,关心和关怀产妇,时刻关注其心理状态,鼓励和理解产妇,给予精神与情感上的大力支持。同时播放产妇喜欢的音乐放松其身心,播放亲子类音乐,促进母婴建立亲密关系。
1.3 观察指标
① 于护理前后采用中文版分娩恐惧量表(CAQ)对2组产妇的分娩恐惧进行评估,该量表包括自我控制、医疗护理、产痛伤害和胎儿健康4个维度,共16个项目。每个项目都有1~4分4个等级,总分16~64分,分数越高表示分娩恐惧程度越高[4]。② 于护理前后对2组产妇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进行评估,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分,SAS评分≥50分有焦虑情绪,SDS评分≥53分有抑郁情绪。分数越高,焦虑或抑郁状态越严重[5]。③ 记录2组产妇的分娩方式,包括自然分娩、剖宫产。④ 记录2组产妇的分娩时间,包括第一产程(规律宫缩至宫口全开)、第二产程(宫口全开至胎儿娩出)、第三产程(胎儿娩出至胎盘娩出)和总产程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2组CAQ评分比较
2组护理前的CAQ各维度评分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与同组护理前相比,2组护理后的CAQ各维度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更低,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见表2。
表2 2组CAQ评分比较分)
2.2 2组SAS和SDS评分比较
2组护理前的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护理后,2组的SDS、SAS评分均下降(P均<0.05),且观察组的评分均较对照组更低(P均<0.05),见表3。
表3 2组SAS和SDS评分比较分)
2.3 2组分娩方式比较
观察组的自然分娩率为80.00%(48/60),高于对照组的58.33%(35/60),剖宫产率为20.00%(12/60),低于对照组的41.67%(25/60),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04,P=0.010)。
2.4 2组各产程时间比较
观察组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和总产程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但第三产程时间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4。
表4 2组各产程时间比较
3 讨论
分娩恐惧是妊娠期女性常见的心理问题,由于大部分的产妇缺乏分娩相关知识和经验,对分娩产生恐惧心理从而存在消极的分娩体验。同时产妇的不良情绪会增加分娩疼痛,从而降低产妇配合度,延长产程时间,还可能对母婴安全产生威胁[6]。因此,采取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初产妇分娩结局至关重要。
导乐陪伴分娩是以产妇为中心,在分娩全程为其提供专业且人性化的服务,给予产妇心理、生理和情感上的支持,从而缓解其不安或恐惧情绪。黄凤仪[7]的研究结果显示,中医穴位按摩结合导乐分娩能缓解产妇的不良情绪,减轻其分娩疼痛等。音乐镇痛是一种新型非药物、不良反应十分罕见的辅助分娩方式,通过音乐可以使产妇自我调节心理状态,缓解焦虑或恐惧情绪,使其放松身心,减轻疼痛感等[8]。区少心等[9]的研究结果表明,音乐放松疗法结合导乐陪伴可以显著改善产妇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同组护理前相比,2组护理后的CAQ、SAS和SDS评分均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的上述评分均较对照组更低(P均<0.05)。这提示音乐镇痛结合导乐陪伴的干预护理可有效调节初产妇对分娩的紧张和恐惧心理,改善其心理状态。可能是因为护理人员向产妇讲解分娩的相关知识,包括分娩的过程和生理变化等,纠正其错误认知;耐心解答产妇的疑虑,缓解其由于认知不准确或不深入而产生的各种负面情绪。舒缓优美的音乐可以转移产妇的注意力,从而平复产妇恐惧和紧张的情绪,降低其对疼痛的敏感度,起到镇痛效果;导乐陪伴可以给予产妇心理、生理和情感等方面的针对性支持,从而缓解其紧张不安的心理,帮助其树立分娩信心,确保顺利完成分娩。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自然分娩率(80.00)较对照组更高(58.33%,P<0.05),第一、第二产程和总产程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P均<0.05),提示音乐镇痛结合导乐陪伴的干预护理可以提高初产妇的自然分娩率,有效缩短分娩所需时间。可能是因为导乐陪伴护理可以纠正产妇对分娩的错误认知,加深其对分娩知识的了解,使其愿意选择自然分娩,从而提高自然分娩率。在音乐的引导下,产妇的身心都能够处于一种放松的状态,可以最大限度地放松肌肉,从而促进其体内啡肽和内源性催产素等的分泌,减轻产妇分娩时的阵痛,同时促进分娩。导乐陪伴可提高产妇主动性,给予产妇身心支持,使其保持良好状态,促进顺利自然分娩;护理人员通过与产妇进行有效的沟通,可以缓解其不良情绪,减轻疼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产程。
综上所述,音乐镇痛结合导乐陪伴的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初产妇对分娩的恐惧心理,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自然分娩率,还可以缩短产程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