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察有创颅内压监测及综合护理干预对颅脑手术患者的效果

2021-06-02李丽阮群

保健文汇 2021年9期
关键词:颅脑护理人员情况

文/李丽,阮群

颅内压增高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外科病理性综合征,如果不及时给予干预,持续性的颅内压增高则会导致大脑血流量的降低,患者的脑供血不足,进而导致患者出现脑部缺氧、缺血等,影响患者的预后,甚至有的患者出现急性脑肿胀而死亡[1-2]。为了避免颅脑手术患者因为颅内压的增高而影响到手术预后,临床中通常会通过一定的护理干预来观察颅内压的变化情况,常规的护理工作主要通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患者的神经系统症状来间接地判断患者的颅内压情况,但这种观察方式的结果是否准确,主要与护理人员的工作经验、专业能力等密切相关,具有较大误差性[3]。近年来,临床中多采用有创颅内压监测及综合护理干预的方法对颅脑手术患者进行护理工作,能够准确、及时地监测患者的颅内压变化情况,并及时给予其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鉴于此,本研究将选用我院50例颅脑手术患者进行分析,具体报告内容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8年1月到2020年12月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颅脑手术患者50例展开研究,分组方式为随机数表法,组间分布为观察组(n=25)与参照组(n=25)。观察组颅脑手术患者年龄范围为24-79岁,平均年龄(56.27±0.35)岁,其中男性13例、女性12例,颅脑外伤9例、自发性脑出血12例、颅脑肿瘤2例、血管畸形2例。参照组颅脑手术患者年龄范围为23-80岁,平均年龄(56.44±0.31)岁,其中男性12例、女性13例,颅脑外伤10例、自发性脑出血11例、颅脑肿瘤2例、血管畸形2例。两组颅脑手术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患者符合颅脑外伤、颅脑肿瘤等疾病的诊断标准;(2)患者及家属知情且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3)患者无精神疾病,认知清晰;(4)患者无其他严重基础性疾病。

排除标准:(1)患者出现严重的生命体征异常;(2)患者存在严重的肾脏或肝脏疾病等;(3)患者具有精神病史,存在认知障碍,不能配合实验;(4)患者患有严重的基础性疾病;(5)患者及家属不愿意配合本次研究或中途退出。

1.2 方法

参照组颅脑手术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模式,主要包括:要求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意识变化、瞳孔改变以及肢体活动情况等,主动询问患者是否出现头痛、头晕等症状,是否出现恶心、呕吐等身体反应,通过以上信息的询问来判断患者是否出现颅内压升高的情况,并及时给予其相应的治疗工作。

观察组颅脑手术患者则采用有创颅内压监测及综合护理干预的护理模式,主要内容为:(1)实施有创颅内压监测:主要采取脑实质内放置探头的方式,即在开颅手术时,将探头放置于颞叶皮质区下方1cm的位置,在放置前进行调零处理,放置后另外戳一个皮切口引出,用于连接监测仪,实时监测患者的颅内压变化情况,同时要分辨患者颅内压升高是否是因为引流管堵塞或患者情绪变化所导致的,排除外界因素后,应立即告知主治医生进行治疗工作;(2)体位护理:要求护理人员在患者术后帮助其去枕平躺,等到生命体征恢复平稳后,将其头部抬高约30°左右,帮助其组织静脉回流,减少脑组织耗氧,同时要定期为患者翻身,确保呼吸畅通,在翻身时要保证头颈处于同一直线上,避免颅内压的增高;(3)环境护理:要求护理人员定时为病房通风,保证病房内的温度、湿度等适宜,同时要保持病房内安静,避免噪声打扰到患者休息,同时要定期为病房的地面、空气进行消毒,防止滋生细菌;(4)切口护理:要求护理人员每天为患者的切口更换敷料,保证切口周围的干燥、清洁;(5)管道护理:要求护理人员定期检查监测仪的仪器接头、引流管等的连接固定情况,监测仪的传导线固定在头部,防止其脱落、阻塞、漏气、漏液等情况的发生,定期用生理盐水冲洗引流管,每天更换引流瓶,要由近及远地挤压引流管,防止引流管出现弯折、压迫、扭曲等情况,尽量将患者的头部固定,防止头部晃动而导致探头移位,出现监测异常的状况;(6)心理护理:由于患者进行开颅手术,导致其沟通出现一定的障碍,所以护理人员应该主动与患者耐心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保证其情绪稳定,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树立康复的信心,对于躁动不安的患者,可以给予其一定的镇静药物,同时,护理人员应该积极向患者的家属汇报患者的康复情况及治疗情况,对患者家属进行情绪上的安抚,使其具有稳定的情绪。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颅脑手术患者的护理人员对颅内压增高的观察反应情况、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预后效果。护理人员对颅内压增高的观察反映情况主要包括颅内压增高即时观察反应、颅内压增高30分钟观察反应、颅内压增高60分钟观察反应。并发症主要包括肺部感染、电解质紊乱、颅内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肺部感染发生率+电解质紊乱发生率+颅内感染发生率。预后情况主要包括恢复良好、中残、重残等。

1.4 统计学分析

对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人员对颅内压增高的观察反应情况、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预后效果行卡方检验,用(n%)表示 P<0.05有统计学意义,反之无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与参照组患者的护理人员对颅内压增高的观察反应情况比较

对比两组颅脑手术患者的护理人员对颅内压增高的观察反应情况情况见表1,实施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人员对于观察反应情况优于参照组,两者差异明显(P<0.05)。

表1 两组颅脑手术患者的护理人员对颅内压增高的观察反应情况比较[n(%)]

2.2 观察组与参照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对比两组颅脑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见表2,实施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优于参照组,两者差异明显(P<0.05)。

表2 两组颅脑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2.3 观察组与参照组患者的预后比较

对比两组颅脑手术患者的预后见表3,实施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预后优于参照组,两者差异明显(P<0.05)。

表3 两组颅脑手术患者的预后比较[n(%)]

3 讨论

对于颅脑手术的患者而言,最常见的综合征为颅内压增高,其主要是由于中心建立脑部血液循环通路后,患者的脑血管扩张、脑充血而导致颅内压的升高[4-6]。颅内压增高通常早于临床表现,所以单纯通过临床表现来判断患者是否出现颅内压升高,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影响患者的后续治疗工作。因此,临床中通常会给予患者有创颅内压监测及一定的综合护理干预,帮助患者术后恢复。

本研究将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和有创颅内压监测及综合护理干预的护理模式,结果显示,观察组颅脑手术患者实施护理后的相关指标优于参照组,两者存在明显差异(P<0.05)。

综上所述,本研究用有创颅内压监测及综合护理干预的护理模式,有助于保证颅脑手术患者的治疗与恢复,具有临床推广及应用的优势。

猜你喜欢

颅脑护理人员情况
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多脑池沟通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进展
三维管理在促进护理人员医疗设备规范使用及提高护理质量中的作用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我觉得自己在三种情况下最有阳刚之气
PDCA护理模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下呼吸道感染防治中的应用研究
导致手术室护理人员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脱发 养“老金”
一周融资融劵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