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时代民族团结教育研究

2021-06-01王卓

广西民族研究 2021年1期
关键词:民族团结教育新媒体互联网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与计算机软硬件的飞速发展,我国在二十一世纪后迅速进入了网络时代。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公众网络使用率不断攀升,网络民族情绪的发酵与分裂势力的网上渗透给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然而,在网络时代下,传统民族团结教育暴露出权威弱化、教育者媒介素养较低、教育对象过于单一等问题,网络民族团结教育也存在目标不够清晰、教学形式较为死板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网络时代的民族团结教育发展。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研究网络时代新情况,做好网络时代民族团结教育工作。

【关键词】民族团结教育;互联网;新媒体

【作 者】王卓,硕士,广西民族大学助理研究员。广西南宁,530006。

【中图分类号】D63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21)01-0011-0006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1]40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社交媒体宣传和专门App的研发,都预示着传统的传播已逐步向交互式娱乐体验中心、大型数据信息集散中心和未来知识共享中心转变。[2]“互联网+乡村”为实现乡村振兴目标提供了一种新的实践路径。扩大宣传了本民族文化传统,增强了民族文化自信。[3]但在网络时代,民族团结教育遇到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可将民族團结教育与网络同步,将德育、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其中,推动党的国家法律法规、民族理论政策进网络。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在网民中广泛开展融情实践活动,播下民族团结的种子,使各民族玩在一起、学在一起、成长在一起。

一、网络时代民族团结现状

(一)网络使用率较高

据CNNIC于2020年4月发布的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为9.0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4.5%[4]。公众的网络使用频率已经达到了较高水平,公众逐步成为网络舆情最重要的参与者与围观者。在互联网环境中,公众的社交圈得到了极大扩展,信息视野以及讨论范围也非常广阔,部分青少年除了睡觉,大部分时间都处于“online”状态,连吃饭时眼睛也离不开手机。可见,公众的网络使用频率已经达到了较高水平。在一般情况下,公众的上网生活、交流的确能够起到开阔视野、充分交流的作用,但必须要注意的是,互联网环境鱼龙混杂,各类信息都会呈现在公众眼前,尤其是一些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以及民生相关的话题中,各类观点交锋,其中不乏偏激过火者,特别容易造成媒体素养不高、带有负面情绪、无法辨别信息真伪的部分群众意气用事,在网络环境中做出极端的行为或发表不当言论,对网络社会的和谐稳定造成负面影响。

(二)网络民族情绪的存在

民族情绪一直是影响民族关系的主要因素之一,网络时代,网络民族情绪同样会对良好民族关系的建立产生重要影响。网络传播所具有的开放性与匿名性,使得网络信息传播更加多样化与复杂化,社会事件或是网络议题在网络裂变效应下往往会蔓延成网络舆论事件,在缺乏完善的预警体系或是处理对策的情况下,更有可能会酿成大规模的危机事件,造成不可估计的后果。

二十一世纪以来,西部大开发等政策的落实使得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水平、科教文卫发展程度得到了显著提高。当少数民族群众的基本发展需求得到了满足后,部分群众利益诉求也开始变得多元化,在一些涉及自身利益上的表达意愿也比以往更强。但期望与现实之间往往不能完美契合,少数民族地区竞争力的上升与实际发展水平的不匹配,也很有可能导致部分少数民族群众在心态上出现失衡,从而在诉求表达上出现过激情绪。譬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与科教文卫事业发展的重要法律保障,但这一法律具体到地方政策的规划与实践当中,也会存在一些矛盾,例如,民族自治地区与普通地区的关系、地方青年干部的民族构成甚至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会中各个民族代表的比例,等,有时也会引起部分群众的过激情绪。虽然互联网是一个架空的、虚拟的世界,但在互联网中产生的网络情绪的确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现实社会的问题。所以,网络中存在的民族情绪,有的是客观存在的,在某程度上体现了现实中存在的民族矛盾、民族问题等。从目前情况来看,最容易激发网络环境中民族情绪的问题,一方面是历史遗留问题,这类问题包括过去民族发展不平等、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在族群层面上造成了民族之间的不和谐;另一方面,随着社会发展,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也日趋频繁,而在不断接触、交往的过程中,各民族的生活习惯、宗教信仰与传统文化的差异越来越明显,由此产生误解以及矛盾的概率也在增加。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可能会让各民族中的个体出现不满情绪,这时私密性、自由度与表达影响范围更大的互联网,就成了他们表达不满、发泄负面情绪的最佳选择,这也是网络民族情绪的由来。

(三)分裂势力的网上渗透

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互联网的覆盖面与发展程度越来越快,信息的传播、扩散也实现了一次进化,电视、广播、平面媒体及信件等传统信息传播途径被电子邮件、社交网络、BBS、新闻门户所取代。民族分裂势力将站点服务器设到欧美等境外国家或地区,利用管理漏洞,大肆开展民族分裂宣传活动,尤其是对少数民族青少年、少数民族知识分子等群体进行拉拢和渗透。分裂势力的网上渗透是有组织、有计划、有财力支持的,由过去的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转向新媒体,这意味着互联网将成为民族分裂势力反动宣传的主要平台。

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也意识到了分裂势力在网上渗透的危害性,通过建立防火墙等措施,禁止了境内IP对国外分裂网站及存在分裂宣传内容的社交平台进行访问,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民族分裂势力的网上渗透。但在新媒体平台中,部分极端民族主义ID仍然很活跃,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分裂势力的网上渗透远远没有停止,甚至变得更隐蔽、难以防范,少数分裂势力还会引导少数民族群众使用VPN等网络工具绕开监管,直接访问境外分裂网站。

二、网络时代民族团结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目标模糊,针对性不强

在互联网兴起后,其凭借超越时空限制、迅速便捷的信息传播优势,很快受到了教育界的关注,同时多媒体教学也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逐渐成为各层次教育用于辅助传统课堂教学的重要教学手段,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者也纷纷提出了“网络民族教育”的概念。随着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教育在其他教育领域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也有了明确的发展和教育目标。然而,网络民族团结教育却仍然缺乏明确的发展方向与具体教育目标,各地民族团结教育虽然一直以来都比较重视通过网络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但网络民族团结教育的具体目标与传统民族团结教育有何区分,是应该将自身完全定位在现实课堂的辅助角色上,还是创新载体、利用互联网的多元化来充分激活网络民族团结教育?我们应该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探索。具体的教育目标决定了网络民族团结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与资源配置方式,而缺乏具体教育目标,就会导致网络民族团结教育目标不明确,缺乏发展侧重点。

(二)教育对象以学生为主,普通群众受教机会有限

在“互联网+”普及发展期,要突显贫困地区教育经济价值理念,优化劳动力转移职教培训,重建多元文化融合教育体系,拓展社交语言学习路径,以此来优化特困地区劳动力转移的教育作用机制。[5]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民族团结教育主要以正规教育体系,也就是中小学校、高校的课程为主要载体,教育对象也以学生为主。尤其是在网络时代下,青少年学生群体的计算机与互联网应用技能水平较高,也更能够适应通过网络开展的民族团结教育课堂,所以他们也就成了网络时代民族团结教育的主要教育对象。但必须看到的是,少数民族群众尤其是在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群众,近年来成了民族分裂、境外反华势力渗透、拉动的重点对象,他们往往整体学历不高、认知能力比较有限,对民族分裂势力宣传鼓吹的分裂理论缺乏正确的判断能力,加上近年来分裂势力开始注重通过智能手机应用推送反动分裂信息,所以这些少数民族群众在某种程度上更容易受到分裂势力的蛊惑,也更需要得到良好的民族团结教育。在通过正规教育体系为普通群众提供民族团结教育可操作性较低的情况下,由正规教育体系延伸的网络课堂也就成了普通群众接受民族团结教育的最佳选择,但截至目前,国内针对普通群众开发的网络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仍然比较罕见。

(三)教学内容、形式过于死板

我国民族团结教育在网络时代下虽然也做出了一定改变,选择通过建设网站的方式开展教学,但现有的民族团结教育网页的内容,主要是文章及部分图片,需要通过教师来引导、解读才能实现教学目标,但这也意味着网络环境下民族团结教育应有的、不受时空限制的教育教学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缺乏互动性,难以激发教育对象学习民族团结知识的主观能动性。过于死板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对网络环境下浩瀚的教育信息资源也是一种浪费,许多内容优秀、生动有趣的视频和音频等多媒体素材无法在单调的网页上发挥应有作用。另外,过于死板的教学内容与形式,也给学习者带来了较大困难。由于受教育程度、认知水平等个体差异的存在,简单将教学内容排版上传后任由学习者阅读的教学形式,意味着部分个体无法充分理解相关教学内容,而另一部分个体则会认为教学内容过于浅显且无法满足自身学习需要。

(四)传统民族团结教育主体权威弱化

在传统民族团结教育语境下,教育工作者作为教育主体,主要是以其素养配合自编教材开展相关教学工作,教师在课堂环境中始终处于信息优势地位,所以教育工作者在传统民族团结教育语境下很容易建立起主体权威,是一种基于受教育者尊重与信任基础上的教育模式。但在网络时代,教育工作者在课堂上的信息优势已不复存在,受教育者(尤其是青少年学生群体)只要手机一划、鼠标一点,就能够获得全面、翔实的信息,这也意味着传统民族团结教育主体的权威性被极大弱化。在网络时代下,自由、平等、开放、分享的互联网精神得到许多人的青睐,这也意味着以往通过“俯视”受教育者姿态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方式与时代精神相悖,进一步削弱了传统民族团结教育主体的权威。此外,作为传统民族团结教育的主体,教育工作者的年龄普遍偏大,在网络时代下的信息获取能力、环境适应能力都处于较低水平,而对新理论、新形势的了解不足、导致自身知识水平不如受教育者,也是导致传统民族团结教育主体权威弱化的重要因素。

与此同时,由于微博、微信以及社交网站等新媒体近年来的影响,教育工作者的“填鸭式”教学法很难得到受教育者的认同,只要有过平等交流的沟通体验,传统课堂环境下的民族团结教育内容就很难得到受教育者的认同,甚至在一些理论课当中,受教育对象会貌似有理有据地反驳教育工作者试图灌输的观点,这不但挑战着传统民族团结教育主体的权威,也挑战着教育者的理论储备、思辨水平。一旦教育工作者无法顺利应对受教育者的质疑,那么传统民族团结教育主体的权威性将被进一步削弱,嚴重者将影响正常教育教学活动的进行。

(五)部分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者缺乏网络时代媒介素养

在网络时代,媒介素养的内涵在于人们在新媒体、互联网环境下收集、整理、分析、使用、评价、思考、证实或证伪信息的能力。在我国,即便是科班出身的教育工作者大部分都没有接受过完整、现代化的媒介素养培训,许多人即便在生活中也使用互联网、新媒体、社交网站,但仍然缺乏专业的传播学、媒体学知识,难以在网络时代下做好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而那些工作年限较长、知识结构较为落后的老一辈工作者甚至连基本的互联网及计算机应用都无法适应。事实上,微博、微信以及QQ群等新媒体平台近年来已经成为我国群众沟通、交流的主要渠道,在一些沿海发达地区的高校当中,教育工作者通过新媒体平台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有效避免了受教育者因害羞、内向以及社交压力等因素影响下拒绝与教育工作者沟通的情况发生。但对于民族地区尤其是偏远民族地区而言,连当地高校的教育工作队伍都不具备较好的媒介素养,更毋论街道办、居委会、社区等社会自治组织的教育工作者了。缺乏媒介素养,很容易让传统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者与时代脱节,在信息水平上无法满足网络时代下的民族团结教育需求。譬如许多观点、意识形态在网络上的交锋、对话,吸引了许多少数民族群众关注,但一部分的传统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者却对网络中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这让民族团结教育局面变得比较被动。

三、网络时代民族团结教育对策

(一)明确网络时代民族团结教育目标

目前,传统民族团结教育体系在短期内仍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如在中小学校园中的基础民族团结知识普及、帮助青少年形成基本的民族团结意识,等。所以,网络民族团结教育的目标,在下一阶段也应该以辅助传统民族团结教育为主。但根据近年来互联网发展情况来看,网络民族团结教育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利用门户网站追踪热点新闻,在涉及民族问题的公共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根据民族团结理论对其进行解读、分析;利用新媒体平台,为不同受教育层次的民族团结教育对象提供不同程度的互动性、普适性的民族团结知识,使更多人能够通过网络满足民族团结教育需求;通过电子邮件与智能手机APP推送信息、短信息等,定期对特定区域内的群众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努力实现全天候、超时空的民族团结教育。

(二)扩大网络时代的民族团结教育范围

民族团结涉及各族、各年龄、各社会领域的群众,所以民族团结教育绝不应仅仅将学校作为唯一的工作场所,也不应将学生作为唯一的教育对象。我国是一个文化多元的国家,在网络时代中,各民族之间的文化、观点也在互联网、新媒体平台中不断碰撞、交融,由此产生的民族情绪、口头争执的负面影响范围较大,所以民族团结教育范围应扩大到社会各个领域、各行各业当中。尤其是要注重两个平衡:一是要做好学校民族团结教育与社会的平衡,充分发挥好网络时代新媒体、门户网站超越时空的优势,根据当地民族构成、平均受教育水平与支柱产业,设计具有普适性的、人人皆可有效接收其中信息的教育内容;二是要做好少数民族以及主体民族的平衡,利用网络将民族团结教育全面覆盖到主体民族与少数民族,不能够仅仅将少数民族群众作为教育对象,也要为主体民族提供良好的民族团结教育资源。另外,要注重将网络民族团结教育渗透到社会各界,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民族团结教育,充分提高网络民族团结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

(三)丰富网络时代中的民族团结教育形式

丰富网络时代中的民族团结教育形式,是做好网络时代中民族团结教育的必然途径。为此,首要工作是推动教学形式的数字化、情境化。鉴于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越来越高、基站与线路建设提供了越来越大的带宽,教育教学的未来很可能是在云端就能够实现的活动,而为了提升云端教学的实效性,可通过虚拟实境的方式来实现教学内容情境化,优化学生的学习体验。其次,要推动互动式教学发展,在网络时代下,民族团结教育有了更为出色的硬件、软件支持,这也使得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变得更为便捷,在此背景下网络民族团结教育更应该大力发展基于同步沟通(如QQ、微信等IM工具)与异步沟通(如微博、论坛、邮件)基础上的多样化互动式教学,利用好既有的文本、图片以及视频等民族团结教育资源。教学方法上可综合考虑学生的年龄与民族交往经验,有针对性地采用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和角色扮演法。[6]如广西民族大学充分利用慕课这一平台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最后,要结合好时事要闻、社会热点开展案例式民族团结教育。在网络时代中,人人都可以接触到民族团结教育的相关理论,但并非所有人都能够对其充分理解,这是因为对理论的理解需要一定的认知基础,若是不能充分认识当前我国的基本民族情况,就無法真正认识民族团结理论。所以,在网络时代下的民族团结教育形式,要利用好网络本身时效性强、能够迅速关注热点新闻的优势,结合好时事要闻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通过与各民族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实例进行对比解说,深化各族群众对民族团结理论的认知。

(四)坚持教育主体主导,增强其网络影响力

即便是传统民族团结教育主体在网络时代的权威性有所下降,其在理论储备、思辨经验上长达数十年的优势仍然存在,也是宝贵的民族团结教育资源,能够为网络时代下的民族团结教育提供方向性指导,确保民族团结教育能够始终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与逻辑,所以坚持由传统民族团结教育主体主导网络时代下的民族团结教育,是十分必要的。鉴于近年来腾讯公司推出的微信App在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学习中具有较高的普及率,且大部分微信用户的使用频率较高,所以通过微信来增强传统民族团结教育主体的网络影响力、形成由传统民族团结教育主体主导、多方参与的局面,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6]具体来说,一方面,要让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者学会运用微信的基本功能,如上传微信视频、图片,发布朋友圈、转发及点赞其他人的朋友圈、建立微信群进行交流,等,只有掌握了最基本的微信使用技巧,才能够顺利与教育对象进行交流,也才能够通过交流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各族群众的民族观、世界观、价值观,将自身优势通过微信这一新媒体平台兑现,提高自身在网络时代下的影响力,建立民族团结教育的网络阵地。另一方面,地方党委与宣传部门应该联合社会各界主体,开通以教育服务为主要卖点的微信公众平台,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实现覆盖广、速度快的民族团结信息传播。地方党委与宣传部门应该认真研究微信公众平台的信息传播规律,通过融合视频、音频与图片、文字等多媒体素材,增强推送信息的趣味性、互动性,吸引更多的群众关注微信公众平台。需要注意的是,为了保障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水平,应为其构建专门运营管理团队,该团队可由高校、政府部门以及社区自治组织等传统民族团结教育主体直接监管,并由具有传播学或计算机专业背景的志愿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负责信息制作、维护。

(五)提升民族团结教育主体的媒体素养

网络时代,媒体对于社会发展与社会环境建设上的作用越来越显著,良好的媒体素养有利于创建积极向上的社会环境,促进与维持社会的有序运转。在提升民族团结教育主题的媒体素养上,少数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发挥自身在引导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上的重要作用,借助新媒体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丰富民族团结教育的方式与内容,增强大学生参加民族团结教育的激情与主动性,进而提高少数民族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成效。网络时代的不断变化发展,要求少数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要更具全面性与针对性,相关教育工作者要做到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积极参加各项网络知识技能培训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与运用新媒体技术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能力。

一方面,建立专门的媒体素养培训机构。少数民族各地区高校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能够满足自身教育需求的媒体素养培训机构,专门针对校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辅导员队伍进行培训教育管理,同时还负责制定科学可行的培训方案,根据受教育主体的情况与教学需求来设置课程与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为培训教育工作的持续有效开展提供资金、场地、材料、人力等方面上的支持。另一方面,要根据民族团结教育主体的具体情况,为负责一线民族团结教育的教育工作者提供脱产培训与在岗培训结合的媒体素养课程。在具体培训手段上,既要分批抽调教育工作者、民族理论的专家前往培训机构进行脱产专业培训,也应该为在岗工作者邀请网络媒体从业人员,以座谈会的形式让他们了解网络时代下信息传播与意识形态斗争的主要特点,在夯实理论基础、磨炼媒介技巧的同时,也要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民族理论的专家了解网络环境的前沿动态,在培训过程中鼓励他们大胆应用培训所得,做到学以致用,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媒体素养。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 张曼,曾斯平.“互联网+”背景下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度融合研究[J].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5).

[3] 郝国强.线上“厨娘”的网络实践与文化资本研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6).

[4] CNNIC.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20-04-27)[2020-06-12].http://www.cnnic.net.cn/gywm/xwzx/rdxw/20172017_7057/202004/t20200427_70973.htm.

[5] 张晓文.“互联网+”时代“三区三州”特困地区劳动力转移教育作用机制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19(3).

[6] 赵北扬.民族团结教育如何教:知识类型学的视角[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

[7] 张丽红.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维护民族团结视域下的京族个案研究:基于京族群众民族团结状况调查问卷分析[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5).

RESEARCH ON THE EDUCATION OF NATIONAL UNITY IN THE INTERNET AGE:Series of Papers on Building A Strong

Sense of Community For Chinese Nation PartⅠ

Wang Zhuo

Absrt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omputer software and hardware, China has rapidly entered the network era after the 21st centur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is era, the rate of public Internet usage has continued to rise, and the fermentation of Internet ethnic sentiment and the online penetration of separatist forces have brought new challenges to the national unity education work. However, in the Internet age, the traditional national unity education has exposed some problems such as the weakened authority, low media literacy of educators and too single education targets. Online national unity education also has problems such as unclear goals and relatively rigid teaching methods. The existence of these problems restricts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unity education in the Internet age. It is necessary to focus on forging the consciousness of the Chinese nation's community, study the new situation in the Internet age and do a good job in the national unity education in the Internet age.

Keywords:national unity education; internet; new media

〔責任编辑:陆 露〕

猜你喜欢

民族团结教育新媒体互联网
浅论民族团结教育由“宣传”式向“认同”式的转换
民族院校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的途径研究
云南民族学院民族团结教育的经验与启示
西部大开发进程中的民族团结教育研究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