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交际翻译理论下的非忠实翻译研究

2021-06-01闫冰

中国民族博览 2021年6期
关键词:交际翻译积极意义

【摘要】古诗是中国文学史上的桂冠,现有的古诗英译文本最早可上溯到明代,清末民初以来,翻译者一直奉严复先生提出的翻译三原则“信、达、雅”为金科玉律,但不忠实的翻译比比皆是,尤以古诗英译为代表。由于译者主体的不同,譯文和策略也就千差万别。英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彼得·纽马克总结自己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交际翻译理论。从纽马克的交际理论来研究古诗英译,可以深入体会非忠实翻译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交际翻译;非忠实翻译;古诗英译;积极意义

【中图分类号】I0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06-126-03

【本文著录格式】闫冰.基于交际翻译理论下的非忠实翻译研究——以中国古诗的英译为例[J].中国民族博览,2021,03(06):126-128.

引言

清末民初的著名翻译家严复先生在其著作《天演论》序言中提出了翻译的三大准则:信、达、雅。这三大准则犹如金科玉律一般影响着整个翻译界。但是,翻译界中不忠实的翻译也有很多,特别是古诗英译。虽然有些译者没有按照“信”的原则翻译中国古诗,但其译本却完整地表达了原诗的风格和韵味,更利于读者接受。

美国诗人弗罗斯特曾经说过,翻译过的诗不是诗,真正的诗正是在翻译中丧失掉的东西。这就说明译诗很难,而要把诗译得传神更难。比如对我们耳熟能详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翻译过程中,翻译家庞德(Pound)的译文采用对号入座的译法,如:西辞=goes west, 烟花=smokeflowers, 长江=the long Kiang 等,这些都过于拘泥于原文,而且他对“西辞”的理解错误,让人觉察不到丝毫的诗意美感。而我国的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将“烟花三月下扬州”译为“ For River Town green with willows and with flowers”,虽然没有译出“烟花”二字,但以“green with willows ” 和 “red with flowers”押韵,表现了满园春色、生机勃勃的气息;体现了原文意境开阔、色彩明快的风格,更能传达原诗的意境美,让读者与原文产生思想上的共鸣,这就是非忠实翻译的积极意义。朱光潜认为:“绝对的‘信 只是一个理想,事实上不易做到 。”[1]香港学者周兆祥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也曾说过,忠于原文的翻译可能不是好翻译,有时候不忠于原文的翻译往往能译出原文的意境。[2]北京大学的何根德教授曾在中国译协第五届全国理事会会议开幕式上强调:不忠实的翻译的存在有其特有的市场,我们应该把这种不忠实的翻译的客观原因找出来,形成一种相对忠实的翻译准则。[3]

非忠实翻译并不是一种错误的翻译方法,由于文化差异,译者主体的不同,读者接受能力的不同,非忠实翻译有其存在的客观性和实践性。这与英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彼得·纽马克提出的 “交际翻译” 原则不谋而合。“交际翻译”理论认为译文应该使读者产生一种尽量能与原文读者所要表达的效果相似的结果,通过对语言结构的重组,通过归化与异等方式,力求译文的顺畅、地道。[4]本文试图从交际翻译理论看非忠实翻译在古诗英译中的积极意义,有利于读者进一步了解非忠实翻译产生的原因以及对翻译创造所具有的意义,从而促使译者全面综合各种翻译技巧,创造地道、富含美感的译文,满足读者的需要。

一、交际翻译理论

(一)“交际翻译”理论的产生

对诗文的直译与意译一直以来都是翻译界讨论的热点,英国翻译家、翻译理论家兼实践家纽马克认为直译和意译的争论到了19世纪初开始倾向于意译,也就是在翻译的过程中主要翻译诗歌的神韵,而不是翻译诗歌的文字,是翻译诗歌的信息,而不是翻译诗歌的形式。在提出“准确”(内容准确,事实准确,风格准确)和“简洁”的翻译标准的基础上,并基于布莱尔(Buler)和雅克布森(Jacobson)提出的语言三大功能——表达功能、信息功能和劝说功能,在其著作《翻译问题探讨》(Approach to Translation)中首次提出了“交际翻译”(Communication Translation)的概念。

1982年,英国普卡蒙出版社出版了彼得·纽马克的《翻译探索》一书。在本书的多篇文章中都提到了“交际翻译”。纽马克这个概念的提出,无疑为翻译界指明了一条新的翻译路径,以至于这一理论的提出被其他学者认为这是他对翻译界的重大贡献。交际翻译理论强调原文的精神,而非原文的语义内容。交际翻译理论认为,翻译者服务的对象是目标读者,所以不论是语言还是内容,译文都应该以目标读者能够接受并理解为主要目的,但达到这一目的的前提是尊重原文主旨,并兼顾且重视译文的社会价值。

(二)“交际翻译理论”的特点

交际翻译理论的主要目的是使目标读者产生与原文读者相一致的阅读体验,也就是说,交际翻译理论的重点是通过翻译来传递原文的文化信息,而不是机械地复制翻译原文。这里所说的交际翻译是完完全全以目的语读者或接受者为导向。沿此途径的译者在处理原文的时候,他所关心的是如何保留原文的功能和使其对新的读者产生作用。译者有较大的自由度去解释原文,调整原文,排除歧义。由于要达到一定的目的,有了特定的目的读者群,因此它所产生的译文必然会打破原文的局限。

(三)“交际翻译理论”下进行非忠实翻译的主要原因

翻译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这种活动受许多因素的制约,不同翻译方法和原则所产生的译文各不相同,对读者的影响也各有千秋。不过归根到底,影响翻译无法忠实于原文的因素主要是文化差异导致的,这种文化差异主要包含两方面:一是思维习惯和传统习惯的不同。汉语民族与英语民族是两大不同的语系,二者分属于汉藏语系和印欧语系。如在表示同一概念时,汉语可以有多种表达方式,甚至有多种供表达的词汇,而英语却通常只有一个词语,这就是所谓的“英宽汉窄”问题。在翻译实践中遇到这种情况,如果还一味忠实于原文,恐怕要闹笑话了。如果把“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译为“lead a horses life”难免让人大笑了。二是语言差异。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属于不同的语言体系,在很多情况下都找不到相互对应的词句。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不能一味的生搬硬套,而应该做适当的调整与整合。[6]如be green-eyed 是红眼,就不能译为绿眼;honor roll是红榜,就不能译为光荣名单。所以,如果完全地强调对原文的忠实,往往会陷入使目标读者无法理解的死局。

二、交际翻译理论下,中国古诗非忠实翻译的积极意义

在对纽马克的“交际翻译”原则以及非忠实翻译的产生做了一番简要了解后,我们知道这两者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也有相通之处。因为以读者为中心的译文不会一味地忠实于原文,或多或少地渗透着译者的思想意识,展现出他们处理译文的痕迹,所以交际翻译某种程度上就体现了非忠实翻译的特点。[7]

通过比较不同的古诗英译版本,我们可以深入了解非忠实翻译的积极作用。如对杜甫《春望》的翻译,我们选取Fletcher的译文和许渊冲先生的译文进行比较。

从原文的背景来看,杜甫描写了一幅国家衰败的景象,所以这篇诗歌的整个基调是哀怨的。在Fletcher 的译文中,他的翻译不免有死译,硬译之嫌,如:春望=the Hope of Spring, 国=nation, 感时花溅泪=in grief for the times, a tear the flower stains, 抵萬金=cost a fortune to bring, 浑欲=my foolish wishes,等等。这些都太拘泥于原文,而且“春望”和“国”的翻译还是错误的,特别是把“春望”译为“the Hope of Spring”, 使得原文悲伤的基调一去不复返,让人感觉不到诗意的美感。由于他采用逐字逐句的翻译,只做到了译词,却没有译意,也没有译情,传达不出杜甫的哀怨与爱国情怀,使读者与原文作者精神上没法互通。

相比之下,许先生的译文则深入到了诗的内涵,采用意译并兼顾了原诗的风格和诗意。通过“Spring View”“wartorn land”“grizzled hair”等词将原诗中的意蕴充分地展现出来了。特别是把“春望”译为“Spring View”,通过“view”一词给读者呈现了一个想象的空间。把“国”译为“land”,不失为一种创新,一个好的选择。通过许先生的译文,我们看到:长安沦陷,国家破碎。诗人独自站在城外观望此景,感伤国事,怀念家人,一股忧国思家的感伤思绪涌上心头,这也让读者感同身受。

从翻译理论看,许先生的译文偏向读者,采用意译,属于非忠实的翻译,这与纽马克的“交际翻译”原则相一致。

又如:金昌绪的《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此诗是唐代诗人金昌绪仅存的一首诗作,主题虽然是唐诗中闺妇思夫常用题材,但写法却含蓄深沉。这首五言诗的一、二句记实,三、四句写因:主人公打跑房外枝头上鸣叫的黄莺,因为“叽叽喳喳”的叫声惊醒了她的梦,使她无法梦见自己到了辽西。有中国古典文化常识的人知道辽西是当时打仗的边境,结合题目春怨,便可知主人公怨在何处。怨黄莺叨扰了美梦,这是表面原因;怨丈夫长年不归害她整日思念,实则担心远征的丈夫,这是主因;怨统治阶级连年征战,渴望合家团圆的幸福生活,这是根本原因。

译文如下:

Fletcher 将题目译为“A lovers Dream” 犯了想象上的错误,没有体现原诗的意味。“不得到辽西”译为“My lover smiled to me”,没有体现边境这个概念,所以读者无法联想到与战场有关的事物,无法体现主人公对统治阶级政策的不满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怨”字的深层含义未能传达,丧失了原诗的韵味。许渊冲是中国古典诗词的大家,他能很好地把原文的精髓传达出来,让读者产生共鸣。译文中,许先生把“辽西”译为“frontier”,采用创造性意译,不忠实于原文,加进了原文里没有而意义上有的内容,让读者联想到边境战争,体会到主人公的“怨”,揣摩出原诗的寓意。显然,许先生的非忠实翻译更易于读者接受,不仅传达出原文的神韵,而且达到了良好的交际效果。

三、结语

从上述分析可知,非忠实翻译也有它积极的文化意义,我们不能用所谓“忠实的标准”去看待所有的译文,特别是古诗翻译。译诗没有等值概念,它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在交际翻译理论下,对古诗翻译进行的创造必然是一种非忠实的翻译。朱维之在《译诗漫谈》中认为:“译诗的基本原则是再创造诗的意象,再创造诗的境界。换句话说,译诗者和诗人之间要心有灵犀一点通,然后经过再创造而表达出原诗的意蕴。”[8] 想要译得传神,就要有取有舍,不能逐字逐句的翻译,当然也不能为了达到交际目的,只运用非忠实翻译这一条原则。最合理、最接近原文、最美的译作则是各种翻译原则相互配合的结果。

参考文献:

[1]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348.

[2]周兆祥.翻译的准则与目标[J].中国翻译,1996(5):46-50.

[3]何根德.外语教学如何迎接二十一世纪的挑战?—在中国译协第五届全国理事会会议开幕式上致词[J].中国翻译,2005(1):17-22.

[4]刘金龙.从古诗词英译中看纽马克的“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J].石家庄示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4):56-58.

[5]王华玲.浅析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278-282.

[6]刘素君.论“不忠实”译文的原因[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55):31-33.

[7]贾玉.交际翻译与语义翻译研究及应用[J].经济研究导报, 2013(185):196-197.

[8]王寿兰.当代文学翻译百家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184.

作者简介: 闫冰(1983-),女,汉族,山西晋城人,在职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交际翻译积极意义
公示语翻译探究
交际翻译理论下的陕西传统饮食文化翻译研究
探讨小学数学教育策略
管理沟通应用对企业业绩的积极意义
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的区别及应用
试论乔姆斯基语言天赋论的可行性及其面对的质疑
山西省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必要性分析
论言语行为意义理论指导下的交际翻译
论iPhone 6产品页面的汉译
壁画艺术在美术教育中的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