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施磷量对烟草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

2021-06-01曾蕾陈章明高艳波余凤敏上官力谭英强王竹青

农业与技术 2021年10期
关键词:烟株氮量磷肥

曾蕾 陈章明 高艳波 余凤敏 上官力 谭英强 王竹青

(恩施州烟草公司利川市烟叶分公司,湖北 恩施 445400)

磷以多种方式参与植物体内的生理过程,主要包括碳氮代谢、糖类代谢及脂肪代谢等,在植物细胞信号传导及光合调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产品质量、抗逆性有重要影响。磷素是烟草生长发育所必需的3大营养元素之一,其不仅是烟草体内核酸、磷脂、卵磷脂、核蛋白、植素和多种酶等化合物的重要成分,同时也是烟草体内能量代谢的关键底物之一,参与烟草体内许多重要的酶促反应及其代谢调节,没有磷烟株不能正常生长。磷肥施用量不足或过多均会给烟草的生长和烟叶的产质量带来不利影响[1,2]。

在烟草生长过程中,如果磷素供应不足则导致烟株根系不够发达,养分和水分不能充足供给烟株地上部分的需要,叶片皱缩,叶色暗绿,茎杆纤细,抗逆性差。磷肥的过量施用还会引起严重的环境问题[3,4]。许多报道中指出,施磷能促进烟株的生长发育,尤其能提高烤烟产量[5,6]。当土壤磷素含量适宜时,烟株根系发达,地上部分生长健壮,烟叶舒展,成熟落黄较好,化学成分比例更加协调[7]。周越等[8]在云南保山市腾冲县烟区研究发现,磷肥施用量在225kg·hm-2时,上等烟比例、均价和产量高,长势好,综合效果最好。余建飞[9]在烤烟叶片上喷施不同浓度的过磷酸钙营养液的试验表明,合适的过磷酸钙营养液浓度可改善上部叶生理指标并使烤后烟叶的常规化学成分协调。同时,施磷对提高作物的抗逆性,尤其是在抗旱性能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10]。此外,还有研究表明[11],磷肥施用量(P2O5)在45~90kg·hm-2时,可提高烟叶中类黄酮、总酚、可溶性糖和游离性氨基酸4种生化物质的含量和烟叶产质量,降低赤星病发生率。因此,研究烟草合适的磷肥施用量,对提高烟草产质量和经济效益及减轻环境污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利川市位于湖北西南边陲,地处大巴山东南流脉和武陵山北上余脉交汇处,总面积4612km2,地理环境特殊,是八百里清江的发源地,一直有“鄂西林海”、“天然氧吧”的美誉,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典型的山地气候。具有特色优质烤烟生产优越的环境生态条件,烟叶以浓透清和浓偏中香型为主,香气质好,品质特征明显。利川市是传统烟叶种植区,种烟历史非常悠久,历史上年最高产烟50万担,基本烟田保护面积1.67万hm2,是湖北最大的烤烟县级产区。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设置

本试验点设在利川市元堡乡东槽村6组,海拔1115m,该区域光照充足,土壤结构疏松,肥力均匀适中,保水保肥能力强,土壤质地疏松,耕作层20cm以上,排水通畅,洁净无污染,具有特色优质烤烟生产优越的环境生态条件,往年无土传病害,土壤速效磷含量>30mg·kg-1。

1.2 供试材料

供试品种:“云烟87”。

1.3 试验设计

本试验设置6个处理,每个处理设置3个重复,具体处理方式如表1所示。

T1:不施磷肥,氮钾比例为1∶3,施氮量为105kg·hm-2。

T2:磷肥用量为施氮量的0.6倍(52.5kg·hm-2),氮钾比例为1∶3。

T3:磷肥用量为施氮量的0.9倍(94.5kg·hm-2),氮钾比例为1∶3。

T4:磷肥用量为施氮量的1.2倍(126kg·hm-2),氮钾比例为1∶3。

T5:磷肥用量为施氮量的1.5倍(157.5kg·hm-2),氮钾比例为1∶3。

T6:磷肥用量为施氮量的1.8倍(189kg·hm-2),氮钾比例为1∶3。

表1 各处理施肥配方

每小区4行移栽株数80株,各处理施氮量按照97.5kg·hm-2计算,磷肥、有机肥100%做基肥,钾肥70%做基肥(硫酸钾全部做基肥,硝酸钾做追肥)。

小区设置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具体小区排布如图1所示。

实践教学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必要环节,闽东特色文化资源为高校实践育人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和精神素材。[8]把闽东特色文化资源融入实践教学的主要方式有:

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在烟草生长的团棵期、旺长期和成熟期,每个处理选10株生长整齐一致有代表性的烟株作为农艺性状观察株,测定株高、有效叶数、茎围、节距、叶长、叶宽等指标数值。调查测量方法依据烟草行业标准YC/T142-2010,每个处理烟株分别挂牌进行单收、单烤,统一存放分级,统计烟叶产量、产值、均价、等级比例等经济性状指标。

1.5 数据处理

采用Microsoft Excel 2003软件、DPSv 3.01专业版数据分析软件进行试验数据的计算、统计检验、单因素和多因素方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主要生育期记载

主要生育期记载如表2所示。

表2 主要生育期记载

由表2可知,不同处理除团棵期略有差异外,其它主要生育期时间均一致,团棵期以T1、T2最早,为6月12日,T5、T6最迟,为6月15日,两极差值3d。

2.2 不同处理田间农艺性状

由表3可以看出,在团棵期,T4在株高、叶数、茎围、最大横宽、最大叶长宽等农艺性状测定数值均表现为最大,叶数、茎围各处理间差异不大,株高、最大横宽、最大叶长宽各处理间差异较为明显,以T4最高增幅分别达到32.94%、18.70%、25.36%、29.94%。

表3 团棵期田间农艺性状调查表

表4 旺长期田间农艺性状调查表

由表4可知,在旺长期所测定的各项农艺性状数值以T6为最大,T1为最小,最大差值间增幅分别为16.04%、7.40%、15.00%、9.06%、8.02%,T2、T3、T4、T5处理间在旺长期各测定农艺性状差异不明显。

由表5可以看出,在成熟期,T1较其它处理差异较为明显,在所测定的各项农艺性状指标中均表现为最低,其它各处理间略有差异,但差异不大,各处理间相比以T5表现较好。

表5 成熟期田间农艺性状调查表

2.3 烤后烟叶质量分析

由表6至表8表明,中部烟外观质量和感官评价得分(均值)均以T2为最高,T4和T6中部烟外观质量评价得分(均值)略低,但感官质量评价得分(均值)较高。在上部烟外观质量评价得分方面,以T5得分为最高,T1得分为最低。

表6 中部烟外观质量评价得分表

续表 中部烟外观质量评价得分表

表7 中部烟感官评价得分表

表8 上部烟外观质量评价得分表

2.4 经济性状分析

表9 每公顷产量结果表

由表10可以看出,每公顷产值随着施磷量的增加呈现增加的趋势,在T5、T6处理水平达到峰值,不同处理间除T5、T6间无显著差异外,其它处理间均呈现显著性差异。

结合表9、10可以看出,每公顷产量与每公顷产值不同处理间所呈现的趋势基本一致,说明每公顷产量与每公顷产值间呈现相关性,间接说明了产量是产值的基础,就本试验而言,每公顷产值随着每公顷产量的增加而增加。

由表11可知,不同处理间均价以T5为最高,T1为最低,T1与其它处理间存在极显著差异,T2与T5间存在极显著差异,除T1外其它处理间存在明显差异,但达不到极显著水平。

表10 每公顷产值结果表

表11 均价结果表

表12 上等烟结果表

由表12可知,上等烟率T1与其它处理间呈现极显著差异,其它处理间差异不明显。

由表13可知,上中等烟率各处理间差异不明显,只有T1与T3、T5、T6间达到极显著水平。

表13 上中等烟结果表

3 结论

3.1 农艺性状

在团棵期,T4在株高、叶数、茎围、最大横宽、最大叶长宽等农艺性状测定数值均表现为最大。在旺长期所测定的各项农艺性状数值以T6为最大,T1为最小。在成熟期,T1较其它处理差异较为明显,在所测定的各项农艺性状指标中均表现为最低,各处理间相比以T5表现较好。

3.2 烤后烟叶质量

综合中、上部烟叶外观质量和感官质量,以T5为最好,T2和T4次之,T3为最差。

3.3 经济指标

不同处理间每公顷产量、每公顷产值、均价随磷肥施用量增加呈现上升趋势,在T5、T6处理水平达到峰值。不同处理间均价以T5为最高,T1为最低,T1与其它处理间存在极显著差异。上等烟率T1与其它处理间呈现极显著差异,其它处理间差异不明显。上中等烟率各处理间差异不明显。

3.4 综合分析

综合农艺性状、烤后烟叶质量和经济性状3个方面分析,T1表现最差,T5表现较好,其它几个处理处于中间水平。

4 讨论

4.1 施磷对烟叶农艺性状的影响

汤宏等[12]的研究证实,适宜磷肥用量能增加叶片数、株高、茎围、根体积及最大叶面积,同时降低烟株赤星病、花叶病、黑胫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改善叶片组织结构,使烟叶适时落黄。

本试验农艺性状测定(表3至表5)数据表明,不同处理间随着施磷量的增加除团棵期外,均表现叶片数、株高、茎围及最大叶面积增加,这与前人研究基本一致,团棵期不明显可能与土壤本身磷富集和本年度特殊气候因素有关。

4.2 施磷对烟叶产质量的影响

磷与烤烟的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密切相关[13,14],已有大量研究表明,施磷能够促进烤烟产量的增加。本试验不同处理的各项经济指标,尤其是每公顷产值、每公顷产量基本与前人研究一致。可能受本年度极端天气的影响,不同处理间均价和上等烟率施磷与不施磷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而上中等烟率差异不显著,具体原因仍需进一步试验进行验证。

猜你喜欢

烟株氮量磷肥
印度磷肥需求提升
有机态氮与无机态氮配施对烟叶产质量的影响研究
印度磷肥采购量增加
全球磷肥价格上涨
印度磷肥需求提升
打顶后养分供应水平和采收方式对烤烟钾素积累分配的影响
水氮耦合对烟株生长、产量及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
高、中、低产田水稻适宜施氮量和氮肥利用率的研究
不同地力水平下超级稻高产高效适宜施氮量及其机理的研究
施氮量与栽插密度对超级早稻中早22产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