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行动研究法的康复训练联合认知护理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2021-06-01蔡蕾
蔡蕾
(驻马店市中心医院 心血管内三科,河南 驻马店 463000)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发病率及病死率较高,需进行治疗。药物是临床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基础方式之一。药物治疗虽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部分患者在出院后,再入院率达30%。临床上多在药物治疗基础上结合护理进行干预。认知护理干预通过加强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可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进而提高对疾病的控制效果[1]。基于行动研究法的康复训练以问题为向导,结合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反思后将其分解为一系列小问题,并逐步解决[2]。将其与认知护理联合应用至冠心病CHF患者中,对患者病情转归有一定积极意义。本研究选取70例冠心病CH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基于行动研究法的康复训练联合认知护理在冠心病CHF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0例冠心病CH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时间和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采用认知护理干预,观察组(2019年8月至2020年7月)采用基于行动研究法的康复训练联合认知护理干预。对照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55~78岁,平均(66.74±5.41)岁;纽约心脏学会(New York Heart Disease Association,NYHA)分级Ⅱ级24例,Ⅲ级11例。观察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54~78岁,平均(66.28±5.45)岁;NYHA分级Ⅱ级23例,Ⅲ级12例。两组性别、年龄、NYH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驻马店市中心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选取标准(1)纳入标准:①符合《内科学》[3]中冠心病CHF相关诊断标准;②肝、肾功能正常、生命体征平稳;③临床资料完整。(2)排除标准:①恶性肿瘤;②急性心力衰竭;③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经治疗未控制;④存在认知障碍、精神疾病等难以配合护理。
1.3 干预方法
1.3.1对照组 采用认知护理干预:(1)患者入院后需详细采集基本信息,如病情进展、患者及其家属对病情的认知程度、受教育程度、自感生活质量等。视受教育程度采取合适的宣教方式,如对受教育程度较低的患者采取图片、视频动画等方式进行健康普及,解释疾病治疗方法、不良表现、疾病高危因素、病情控制等相关内容。(2)了解患者的生活行为方式,分析其中不利于疾病转归的生活行为,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并告知患者及其家属不良生活习惯对病情控制的危害性,叮嘱患者家属监督患者不良生活习惯纠正进度。(3)耐心倾听患者的诉求及在疾病自我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讨论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式。(4)指导患者进行由慢至快步行训练、慢速上下楼梯、转体运动等康复训练,训练强度视患者情况而定,每次5~10 min,每日3~5次。(5)在患者出院后第1周、第4周、第2个月、第3个月,由2名护士电话回访进行认知干预,1名护士负责沟通,另1名负责记录,保证电话沟通的真实性及准确性。干预至患者出院后3个月。
1.3.2观察组 采用基于行动研究法的康复训练联合认知护理干预,其中基于行动研究法的康复训练方式如下。(1)发现问题:责任护士主动与患者沟通,并查阅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康复训练相关文献,找出患者康复训练不佳的相关因素,分为对康复训练认知不足与因记忆力、耐力较差、不良情绪等致使康复训练完成度欠佳两类。(2)计划及实施:依据患者信息制定个性化的训练方案。对康复训练认知较低的患者,依据其受教育程度进行个性化的健康宣教;对存在不良情绪的患者采取心理干预。训练内容包括肢体摆放、被动及主动运动、步行、上下楼梯等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等。(3)行动:制定康复训练手册。由责任护士负责向患者及其家属发放,讲解、示范手册中相关内容。指导患者进行肢体功能康复训练,如关节运动、肩部、肩关节进行Bobath握手训练,每次10~30 min,每日3~4次。(4)观察:责任护士每日与患者交流5~10 min,及时跟进康复训练进度,及时解决患者所遇问题,分析未完成训练或训练效果不佳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鼓励患者坚持训练,每日监督患者康复训练进度,指导患者写训练日记。(5)反思及完善:每周总结分析患者训练情况,思考患者训练不佳或未完成训练计划的原因,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结合患者及家属意见修改训练计划。认知护理方式同对照组。干预至患者出院后3个月。
1.4 评价指标自我效能:在干预前及患者出院3个月后,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 efficacy scale,GSES)评估自我效能,该量表共10项条目,总分40分,评分越高,患者自我效能越好。运动耐量:在干预前及患者出院3个月后,采用6分钟步行试验评估运动耐量,与平坦地面划出一段长30 m的距离,两端各放置椅子,患者在6 min内在其间往返走动,记录步行距离。统计两组出院后3个月内再入院率。
2 结果
2.1 自我效能出院3个月后,两组GSES评分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GSES评分比较分)
2.2 运动耐量出院3个月后,两组6 min步行距离变长,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6 min步行距离比较
2.3 再入院率观察组出院后,无患者再入院,对照组6例患者再入院,再入院率为17.14%,观察组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57,P=0.033)。
3 讨论
冠心病CHF患者的心功能随病情进展逐渐减退,病死率较高。部分冠心病CHF患者在经药物治疗后,再入院率仍较高。故临床结合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控制病情,降低再入院率,改善病情。
认知护理是通过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来提高对护理的配合度及积极度,进而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促进病情转归。通过个性化责任宣教,患者可了解疾病相关的高危因素及不良反应,纠正不良生活方式,提高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及对后续干预措施的配合度。分析患者所遇问题并给予解决方式,可以加强对患者的管理[4]。但单一认知护理对患者的运动耐量干预力度不够,会降低护理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出院3个月后,两组自我效能、运动耐量高于干预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提示基于行动研究法的康复训练联合认知护理可改善冠心病CHF患者的自我效能及运动耐量。分析原因可能为采用行动研究法康复训练(包括发现问题、计划并实施、行动、观察、反思及完善5个步骤)可提高患者康复训练的科学性、连续性[5]。分析患者康复训练效果不佳的因素,并依据此进行针对性干预,可提高康复训练质量。解决患者在训练过程中所遇的难题,提高训练积极性,联合认知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促进运动耐量提升[6]。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提示基于行动研究法的康复训练联合认知护理可降低冠心病CHF患者再入院率。分析其原因可能为基于行动研究法的康复训练计划是与患者讨论后制定的,在后续实施过程中反思、完善存在的问题及困难,有利于提高患者积极性及配合度。结合认知护理干预,可加强干预力度,提高干预质量,促进患者纠正不良生活习惯,提高其主动训练的积极性,进而利于病情控制,降低患者再入院率[7-8]。
综上所述,基于行动研究法的康复训练联合认知护理可改善冠心病CHF患者的自我效能,降低再入院率,利于患者病情转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