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顾与展望:我国家庭体育研究述评

2021-06-01皮昌权欧阳柳青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家庭体育研究

皮昌权 欧阳柳青

(1.武汉体育学院 研究生院,湖北 武汉 430079;2.武汉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2016年,国务院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2019年《健康中国2030》和《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等相关政策文件的出台,促进了我国家庭体育的快速发展。2020年伊始,爆发了新冠疫情,给家庭体育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在新的发展背景下,家庭体育的重视力度和建设强度产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本文运用文献统计分析法对我国家庭体育的研究成果进行回顾、梳理、分析、总结与提炼,揭示研究过程中的成就和不足,旨在客观评述当前我国家庭体育的发展历程、研究议题、存在问题及未来展望。以便广大研究学者能更加全面准确把握家庭体育的研究现状,为后疫情时代我国家庭体育发展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

1 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本文利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以“体育”和“家庭体育”为关键词进行高级检索,检索时间为1986-2020年。对无相关文献进行剔除后,得出有效文献578篇。

1.2 文献统计分析法

文献统计分析法是借助于统计学方法对文献的数量特征和变化规律实行量化描述进而达到特定研究目的的分析方法。本文以中国知网为数据源,采集家庭体育年发文量、核心期刊发文、研究者学历与职称构成、基金项目、研究议题等数据,进行统计、分类、排序。

2 结果与分析

2.1 研究成果的发文量分析

年发文量是体现家庭体育的研究进展、研究规模、研究质量的关建指标之一。本文以年份为横轴,以数量为纵轴进了折线图的构建。据图1表明:我国家庭体育自2007年后,总体上保持着递增趋势,文章年发文量均在20篇以上。家庭体育的发展与当下的国情是密不可分的。受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4年南京青奥会、2015年成功申办2022年北京冬奥会等大型赛事的影响,激发了我国人民群众参与家庭体育的热潮。2020年新冠肺炎来袭,严重威胁了人民的生命健康,同时也使人们认识到了健康的重要性,极大地增强了人们的健康意识。因此,促进了家庭体育不断向前发展。

图1 研究成果的发文量趋势图

2.2 核心期刊发文分布规律分析

核心期刊发文量在一定程度上能代表当前研究领域的重要成果、研究重点、研究前沿。通过对核心期刊的发文量的分析,能了解家庭体育的发展程度。本文根据北大核心和南大核心相结合,共得出16种体育类核心期刊,总发文量93篇。据表1看出:《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影响因子2.702、刊登14篇、占比15.05%)和《体育文化导刊》(影响因子1.876、刊登13篇、占比13.97%)是发表相关论文最多的两种期刊。部分核心期刊的发文量较少,反映出其对家庭体育重视度不够,未能进行深入的研究。

表1 核心期刊发文发布规律分析(1986—2020年)

2.3 研究者学历和职称构成分析

通过对研究者学历和职称构成进行分析,其科研力量的构成及强弱,能显示出这个领域的发展程度。据表2显示:研究队伍学位结构主要以硕士为主,博士学位较少,职称结构主要以讲师和副教授为主。研究队伍力量构成相对较弱,具有博士学位和教授职称的人较少、整体科研力量不强、长期从事家庭体育研究的人较少。相比其他研究领域,家庭体育处于弱势地位。

表2 研究者学历和职称构成分析

2.4 研究成果的基金项目支撑分析

科研论文是否获得了各种科研经费的支撑,在某种程度上是对此研究领域的背景和质量的反映,[1]特别是国家社科基金等重大项目,能很大程度上体现当前科研水平和质量。从基金项目的数量来看,在578篇文章中,有96篇获得了基金项目支撑,约占总数的16.6%。表3中对部分文章的基金项目进行分析后,得出以下结论:第一,部分文章挂靠在同一课题;第二,直接获得基金项目支撑的课题较少。

表3 研究成果的基金项目支撑分析

2.5 家庭体育研究主要议题分析

2.5.1 家庭体育概念探究

概念是反映某一客观事物本质的、一般的特征。对家庭体育进行研究,最重要的就是对其概念内涵进行解析。1996年,叶展红在《关于开展家庭体育的构想》一文中,首次对“家庭体育”概念进行解析。据表4显示:对家庭体育概念探究至今未能达成一致,随着社会发展,部分学者加入到对其概念辨析的队伍中。第一,叶展红从“对象、地点、时间、内容、目的”五个维度出发,强调以家庭成员为活动对象,以家庭居室及周围环境为主要活动场所,以属于自己的时间选择健身内容,以增进身心健康为目的即为家庭体育。[2]第二,张永保从“逻辑学”角度采用“属+种差”的定义方法,强调一人或多人以家庭名义参加,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实现强身健体和促进家庭稳定发展为主要目的的教育过程和文化活动即为家庭体育。[3]第三,蔡传明从“参与人数”角度出发:强调家庭成员人数必须在2人或2人以上为单位进行体育活动。[4]刘江南[5](1999)、陈济川[6](2005)、高詹[7](2004)、周传志[8](2003)、张燕中[9](2003)、李小进[10](2012)、袁益民[11](2001)等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家庭体育的概念进行了诠释。从现有研究来看,各专家学者对家庭体育的关注角度不同导致了家庭体育概念的解析也各有不同,种种因素使家庭体育概念在统一上有较大的难度,思想的火花碰撞较为激烈。

表4 家庭体育概念探析(根据被引量排名前十)

2.5.2 家庭体育现状调查议题分析

现状调查是指对某一地域家庭体育发展现状进行整体性的研究,深入分析取得的成就、存在不足,并针对现有的各种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部分专家学者对家庭体育现状调查研究最多的是:活动内容、活动场所、体育消费,其次是时间分配、活动方式、活动形式、参与动机等。陈仁骥[12](2019)、王琦[13](2018)、周芳[14](2018)、徐杰[15](2017)、宋正义[16](2016)、钱立宏[17](2014)、张丁月[18](2013)等学者对我国不同地域的家庭体育开展现状进行了比较广泛的调查和深入的研究。大部分研究认为主要存在:第一,时间不足,由于社会生活压力的加大,工作大多为996模式,闲暇时间较少。第二,公共体育基础设施不完备、部分陈旧老化等,导致开展家庭体育的频率减少。第三,家庭的经济基础是开展家庭体育的重要前提条件,但随着社会生活压力加大、物价上涨,部分家庭目前仍不具备此条件。第四,缺乏专业的体育指导,家庭体育要有效、健康、科学的开展,需有专业的体育指导。才能激发居民的体育锻炼乐趣,才能保障居民在进行体育锻炼时能增强身体健康。在缺乏体育指导下进行体育锻炼具有盲目性、不可控性、缺乏科学性等一系列问题。

2.5.3 家庭体育对策议题研究

对策提出与开展中存在的问题是紧密相结合。总体来看其对策研究主要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第一,宏观层面主要是指国家政府在于制定与家庭体育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提供未来的发展方向,增强宣传力度,完善体育基础设施等。如张国胜[19](2011)指出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和带动广大居民参与到健身活动中来,从而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第二,中观层面,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是重中之重。为了促进我国家庭体育的发展,应该加强家-校-社体育一体化建设,加快体育社会指导服务,促进家庭体育科学化发展,构建家庭体育服务体系。

2.5.4 家庭体育消费议题研究

家庭体育消费是指家庭经济收入在满足基本的物质生活保障后,用来购买体育服务、体育产品、体育娱乐等一系列与体育相关的费用支出。家庭体育消费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稳定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迄今为止,关于体育消费的研究较多,但对家庭体育消费的研究,无论是在质量还是数量上都明显不足。巩琳[20](2016)、张斌[21](2015)、赵胜国[22](2014)、于益民[23](2013)、韩改玲[24](2011)等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我国家庭体育消费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家庭体育经济收入的高低与体育消费支出呈正比,体育消费支出落后于家庭经济收入增长。第二,体育劳务消费与实物消费比例不协调,实物消费较高,而其他体育消费较低。第三,居民对家庭体育消费的观念未能完全转变过来,体育消费支出远低于家庭其他消费支出,消费结构不合理。

3.5.4 家庭体育教育议题研究

家庭体育教育是指在体育与健康方面对家庭成员进行的正确理论指导与技术实践,以达到促进家庭成员自发组织和参与体育活动,并通过体育锻炼活动满足兴趣,增进健康,丰富家庭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科学性教育活动。[25]家庭体育教育是青少年形成终身体育意识服务与青少年体育开展的基石,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研究并没有受到专家学者的重视。陈子霞[26](2018)、张伟民[27](2018)、刘朝霞[28](2016)、王燕[29](2016)、周尊琴[30](2014)、吕艳玲[31](2013)、吴旭东[32](2012)、武昌桥[33](2011)等部分学者对家庭体育教育进行了比较宽泛和深入的研究,认为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家长的体育观念较为落后,认为体育只是学校的事,与家庭体育的关系较弱。第二,部分家长对学生的教学手段单一,教育模式较为陈旧。第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起决定性作用,部分家庭的经济收入较低,难以开展家庭体育教育。同时也提出了较为一致的策略:第一,家长辅导为主,聘请家庭体育辅导教师为辅。第二,多参加课外培训,提高自身能力。第三,提高家长的自身素质,发挥家长的主导责任。第四,构建家庭体育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方便快捷地进行家庭体育教育。

3 家庭体育研究成果评述

3.1 家庭体育发展地域不平衡,东西差距大

我国家庭体育在地域发展上不平衡,西部地区的家庭体育发展总体上落后于东部地区,集中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西部地区较为缺乏。我国地域广大,经济发展悬殊,各省、市、县的整体水平都各不相同且不平衡,客观条件的存在需要我们的研究进一步贴合实际。西部地区在经济发展、地理交通等方面与东部相比具有较大差距。

3.2 城乡家庭体育未能统筹兼顾,二元结构差距较大

当前,我国农村家庭体育基础差、起步晚、发展较为滞后的状况未能根本改变。城乡家庭体育研究呈现两极化格局。城市因其地理位置、经济条件、交通便利等优势。在体育基础设施,体育组织建设,体育活动开展等方面较好。农村由于经济较为落后、交通不便、居住较为分散,存在着开展难度大、普及率低、人才匮乏等。未建立农村体育俱乐部,室外体育基础设施单一,健康科学知识宣传不到位,未能引起居民高度重视身体健康,缺乏体育锻炼意识等问题。

3.3 基础理论研究较为贫乏,相关理论支撑较少

我国家庭体育起步较晚,相关职能部门对其重视不够,理论知识的储备和积淀较不足。本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尚不成熟,缺乏相关理论支撑,在涉及到核心概念时都未能有一个明确的界定,如家庭体育、家庭体育教育、家庭体育消费等相关概念。多数研究都停留在对原有的体育理论知识运用、交叉学科的理论深研不够,缺乏多角度、多学科的交叉综合研究。由于基础理论研究的不足,至今未能形成一个具有丰富理论支撑的研究体系。

3.4 宏观、定性研究较多,微观、定量研究较少

目前部分研究更多是倾向于对各种文献资料进行归纳总结和定性研究,而微观研究和定量分析较少。其特点是博而不精,缺乏深度和广度,信效度有待商榷,不能准确真实反应当前家庭体育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削弱了学术观点的说服力和权威性。但此类研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家庭体育的发展提供部分参考意义。我国是由多民族组成的国家,幅员辽阔,部分地域具有特定的风俗习惯、民族特点、地理条件、经济发展等因素。因此,在对家庭体育研究时应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等量齐观。

3.5 多元化、多样化的家庭体育需求难以满足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增高,同时人们对健康的意识越来越强。国内体育场地设施数量、人均场地面积、社会体育指导员等都在不断增加,但其增长率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健身的需要,仍与现实有很大的差距。部分家庭在进行体育锻炼时未能及时得到健康、科学、有效的指导服务,导致部分人群锻炼后出现部分不良反应。如“暴走团”在疯狂的暴走后出现脚踝关节的损伤,部分人群痴迷马拉松,最终导致膝关节出现积液、半月板损伤等严重问题。如何提升家庭体育锻炼的科学性、有效性、健康性,如何通过家庭体育带动全民健身,进而实现全面健康,是当前我国家庭体育需要解决的难题。

4 家庭体育未来研究展望

4.1 健康中国建设促进东西协调发展,推动西部地区家庭体育发展

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了“健康中国“战略,此举具有极为深远且重要的意义。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体育是体育的细胞,无论时代怎样发展,社会怎样变化,我们都应高度重视。第一,须依靠社会力量参与,从体育器材、资金、体育指导员等方面加快补齐西部地区家庭体育的短板,构建社会-东部-西部协同推进的家庭体育振兴体系。第二,开设西部地区家庭体育课题申报通道,增加专项研究资金投入,深入实地展开研究,找出西部地区在发展家庭体育时所面临的困难。从而提出针对性解决策略,让西部地区的家庭获得实在的幸福感、获得感、满足感。

4.2 全民健身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家庭体育可持续发展

全民健身重点强调的是全民,全民健康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是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当前我国的城镇化率在60%,城市发展强于农村,但农村也是不可忽视的,农村兴则国家兴、农村衰则国家衰。习近平总书记说:在脱贫的道路上,一个也不可落下,脱贫并不单单指的是经济脱贫,同时也指思想脱贫,体质脱贫,而家庭体育正是增强体质,助其体质脱贫的一个可持续发力点。第一,增强社会力量参与,开展公益性家庭体育下乡活动,以身体力行宣传,增强农村家庭开展体育活动的意识。第二,实行精准定点帮扶,因家制策,以城乡家庭合作开展家庭体育活动,增强兴趣,激发活力,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第三,合理布局生活空间,建设农村体育俱乐部,满足人民多样化的锻炼需求,定期派体育指导员进行健康知识宣讲,体育技能的教授。促进城乡家庭体育融合发展,促进全民健康发展,从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4.3 深入多学科理论和基础知识学习,多角度、立体化进行交叉综合研究

不同学科领域的交叉综合研究是当前学术研究的趋势。从交叉学科中对家庭体育进行研究,增强内容创新、提高文章质量、拓宽研究思路、拓展研究视野。家庭体育领域涉及到了多种学科知识的交叉综合运用。但受思想观念的影响,家庭体育的研究总是受到体育的禁锢。随着科技进步、社会发展、思想观念进步、家庭体育研究应从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多方向,多角度进行交叉综合研究、创新思维模式。家庭体育与时代发展接轨,顺应时代潮流,利用多学科理论知识进行交叉综合研究,为家庭体育研究开拓新思路、新方向。通过不同理论与学科之间的协同配合,进而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家庭体育发展方案。

4.4 重视多种研究方法相结合推进研究深度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仅限宏观、定性研究等,会导致其文章缺乏实操性,脆而不坚。提高文章质量的前提是使文章的数据来源可靠、有效、真实。田野调查又称实地研究,是一种深入到研究现象的生活背景中,以参观和非结构式访谈的方式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定性分析来理解和解释现象的社会学研究方式。在家庭体育研究中,采取定量、微观、实证研究会使研究者获取更加可靠、有效的研究数据,使其能够对问题的分析能够更加精准、精确、精准,使其对策更具有针对性、实操性、可行性等。

4.5 构建个性化家庭体育服务体系,提高家庭体育服务质量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家庭体育要得到快速发展,应进行改革创新,摆脱原有的弊端。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进行构建个性化家庭体育服务体系。第一,智能户外家庭体育,为亲子体育活动赋能。家庭体育是青少年体育的基石,是形成终身体育思想的第一颗扣子。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年龄、身体素质强弱、适合的运动项目等方面,并根据家长的自身情况进行科学化的指导,从而提高家庭整体的生活质量,促进和谐健康家庭发展。第二,智能化家庭体育运动处方,使其科学化、健康化发展。经历了2020年新冠肺炎后,许多人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在5G时代,家庭体育要与人工智能相结合,要因人而异、因家施策,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的智能运动处方,从而提高生命质量。

猜你喜欢

家庭体育研究
家庭“煮”夫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恋练有词
我们的“体育梦”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