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课程思政:“技”、“理”育人核心教育观
2021-11-22周虎生
周虎生 陈 威 孙 健
(1.淮北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安徽 淮北 35000;2.武汉体育学院 武术学院,湖北 武汉 30079)
武术从产生之时就与教育密切相关,就武术的传承和发展层面来说,始终围绕着“传给谁、怎么传、谁去传”这样的问题,并且注重传承人的“德行操守”, 从尊师重道的择优选材、言传身教的技艺教授、再到理论创新,都是围绕以人为本的完整教育传承体系。因此,武术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运动项目,它的技艺价值和文化内涵很大程度上都在教育传承的过程中体现。新中国成立后,武术课程成为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体育教育课程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是一门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术科课程,在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及立德树人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020年教育部颁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为武术课程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为武术课程教学注入了灵魂。武术课程教育思想与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契合,既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又是其内在机理的有机统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武术文化教育反映着中华民族的教育思想理念,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武术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良好的道德教育素材,特别是武术育人方式的特殊性和实践性,是对学校传统教育领域上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创新和互补。
1 课程思政与武术课程思政
1.1 课程思政的基本内涵
近些年来,课程思政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研究热点之一,各个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解析课程思政的内涵、作用、价值等基本问题。高德毅和宗爱东认为“课程思政的实质,既不是新开一门课程,也不是增加一项活动,而是在课程教学与改革的各个环节以及相关方面中,恰当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内容,使课程立德树人的作用在润物无声中完成和实现。”[1]王学俭与石岩认为,“课程思政,就是把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教育元素融人到各门课程中去,使各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对学生的思想意识以及行为举止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2]课程思政是把原本课程存在的育人元素或需要挖掘的育人元素融入到课程教学中来,使课程教学既要做到“教书”职责又要做好“育人”任务,突出课程教学的全面性和完整性。
从相关政策文件中窥探和把握课程思政基本内涵。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3]。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指出“发挥所有课程育人功能,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体系,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4]。2020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5]。综合以上政策文件发现,当前,深化新时代学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强化课程教学“立德树人”的重要地位,树立正确的课程教育理念,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课程思政育人体系,是实现高质量人才培养的战略举措。
由此可知,正确理解和把握课程思政的基本内涵,是落实学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基础保证。综合以上政策文件和相关文献,对课程思政内涵的理解应着重把握以下几个方面,课程思政的主要任务是挖掘各门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关键点在于把课程思政元素恰当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发挥各门课程协同育人的作用。其落脚点是课程教学实现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
1.2 武术课程思政的基本内涵
武术课程是依托具有民族特色的武术运动项目在学校设置的一门课程。近代学校武术教育始于清末民初,1915年,民国政府采纳《拟请提倡中国旧有武术列为学校必修课》这一提案,首次把武术纳入了学校教育体系,成为学校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后,武术逐渐形成一门专业课程,成为学校体育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普及开展。1961年,武术被列为我国大学、中学和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之中。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武术教育被列为体育教育专业主干课程之一。2003年,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武术课程仍然是体育教育专业六类主干课程之一,体现了武术课程在学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价值和作用。武术课程依托中国传统文化作为理论源泉,而且武术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教育学、心理学和历史学等课程都与武术有着内在联系,在众多体育项目群和学科课程群中独具民族特色的术科课程,历年来,一直是学校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各个历史时期都被大力提倡和推广。
武术课程思政,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教育资源,贯彻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融入武术“思政元素”于知识传授、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的全过程。当然,武术课程思政要与专业特点紧密契合,把武术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进行,起到教化育人宗旨,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 武术课程思政的教育资源
2.1 丰富的文化资源
武术是中国土生土长的运动项目,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打上深深的传统文化烙印。武术是在中国农耕文明背景下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武术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厚滋养,既有儒家“仁学”思想、道家“道学”思想、佛家“佛学”思想,也有墨家、法家、兵家等诸子百家思想,可以认为,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中国武术文化,无论是糟粕还是精髓,皆是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面镜子,依然可以成为中国武术教育史的教材以及反面教材,共同推动武术教育的传承和发展,当然,武术教育传承,支撑点是沿袭传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种自我修养和自我完善,关键点是要承袭传统文化中“修己达人”的高尚品德,以及“兼及济世”的家国情怀。
武术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厚滋养,形成了自身徇丽多彩而又博大精深的技击文化体系,成为鲜明而且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意象。武术文化自身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等诸领域,内容丰富且深刻,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扮演着不同的社会历史角色,或兴国安邦,或强身健体,都留给了我们大量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最终汇聚成当下丰富多彩的中国武术文化宝库。武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下,已成为一项理论详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中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据中国武术协会统计,按照流传清晰有序、内容完整详实、独具运动特点的方式在全国范围内普查核实,武术拳种达129个。诚然,武术已是中国体育项目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承载的文化精神和技术体系,也是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形式与手段。
2.2 广泛的群众基础
武术,底蕴深厚,博大精深,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浓郁的尚武传统。武术拳种各式各样,风格独具特色,内容丰富多彩,不仅有套路演练和格斗对抗,还有功法练习。套路演练又包括拳术和器械演练,同时,在形式上分为单人练习和多人练习,此外,还有众多拳种和流派,人们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和喜好选择不同的拳种。因此,武术有着社会影响大、群众参与度高、习武人群多等诸多优势,是其他体育项目不可比拟的。
长期以来,中国社会民众寄托了传统体育项目深藏心底的情感,农耕社会中,“忙时种田,闲时练拳”是最真实的写照,武术以其独特的运动方式和文化内涵受到广大民众的青睐。武术在中国各民族中传承和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多元化、多结构的发展格局,不同的社会参与群体形成了形式多样的武术运动。武术进入学校,成为学校武术;武术走进社区,成为社区武术;武术迈入赛场,成为竞技武术;武术步入军队,成为军旅武术。此外,还有民间武术、专业队武术、健身武术等,适合不同社会群体对武术价值和功能的诉求。武术融技击防身、强身健体和修身养性为一体,为不同社会群体对武术价值的取舍提供了多重选择,成为武术不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此外,武术课程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因其具有浓郁的民族传统体育特色和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实用性强、观赏度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
2.3 深厚的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激发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重要内在驱动力之一,同时,“人文精神也是作为社会个体的人类,为了争取自身的生存、发展以及自由等方面的需要,在以核心价值理想真善美的基础上,不断追求自我解放,它是一种自觉的文化精神”。[6]人文精神立足于对人类自身命运认识和理解,包括人生价值、人生意义、理想信念等人本主义精神,着眼于对客观世界的理解和把握,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寻求对人类自身与客观世界发展规律的思索,是人类社会发展最深刻、最集中的体现。
武术蕴含深厚的人文精神。人类出于对客观世界和人类内心情感的思索,探求武术价值真谛和人生全面发展的意义,在以追求真善美的价值理想基础上,最终实现“天人合一”的终极理想和信念。求真,追求武术技击和理论之真,不断总结武术技击规律和特点,“真”是推动武术不断发展进步的动力。求善,体现在武术道德层面,注重道德修养,探寻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相处之大道,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求美,遵循武术攻防格斗以及武术运动规律,探求武术技击之美、文化之美和服饰之美,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简言之,武术的人文精神,从根本上讲求“修身养性、完善自我”,从而达到自我认识,自我肯定,自我净化,自我提升,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序》记有“习武练剑,内可以治身,外可以应变”,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武术在治身、养身、修身方面的重要作用。
武术文化体系中,蕴含了丰厚的惩恶扬善、重义轻利、尊师重道等道德品质,特别是在武德之中,更能体现武术对人们道德层面的教育理念。武术作为一项运动项目,不但满足人们锻炼身体的需求,更是培育了参与社会生活实践必备的道德素质,同时还能够增进社会和谐,提升文明素质。
2.4 独特的教育价值
武术,作为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运动项目,技术手段或运动形式丰富多样,文化底蕴深厚,集强健体魄、防身自卫、竞赛表演、文化交流等价值功能为一体,在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武术与京剧、医学、书法并称为四大国粹,进一步证实了它在中国文化体系中所处的重要历史地位,就其整体而言,无论其外在表现形式,还是内在蕴含的文化内涵,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与性格,成为承载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符号和标致。因此,武术在整个学校体育教育体系中,无论技术手段或运动形式,还是承载的文化内涵,都是其他体育项目所无法取代的,它所具有的教育价值也是其他体育项目无法比拟的。
武术,不能简单理解为一项运动项目,当然,武术课程,也不能当做一般术科课程看待。武术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以及开展的相关活动,间接或直接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身体体质、生化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纵观整个武术文化体系,围绕以“武德”为教育原则和道德标尺,贯穿于习武人整个习武过程和人生历程,培养和塑造习武人“尊师重道、立身正直、锄强扶弱、重义轻利”等中华优秀传统美德。近百年来,武术课程一直是学校体育教育的必修内容,武术教育活动更是集健身价值、德育价值、文化传承价值等多元教育价值为一体,承担和发挥着知识传递、技能形成、智能培养和个性发展的重要作用,同时,武术能够引领学生形成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人生导向,把学习武术同自身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联系起来,厚植“为国为民”的爱国主义情怀。
3 “技”、“理”育人为核心的教育观
3.1 厚德载物的武德“思想”
武德贯穿于整个习武过程和人生道德准则。武德是从事武术活动的人立身之本、处世之道,习武若无武德乃被世人唾弃,纵观武术各派门规中,对于武德诉求都有极大的重视和提倡,拳谚有云“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人无德不立,武无德不传,习武之人没有武德操守和德行品质是不会传技授艺,司马迁所著《史记》中也提到“非信廉仁勇,不能传兵论剑”。这种“知礼节,重德行”的教育理念,不仅是中国伦理文化和传统的社会道德观念在武术文化中的体现,而且是武术教育思想中的精髓。那么武德,即武术道德,它汲取了众多的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与学说流派,不仅规范着个人行为举止,还制约着武术伦理道德,而且也是个人在整个武术活动过程中以及参与其他社会活动所遵循的道德准则,简言之,武德是指习武者或从事武术活动的人,在社会各项活动中遵循的道德规范以及具备的道德品质,具体内容涵盖中国传统文化“仁义礼智信”等具体内容。
立德树人与武德育人在逻辑和根本目标上同源共流。通过“武德”思想的教化和熏陶,可以提升个人的境界和修养,加深文化底蕴与人文内涵,对于进一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也是行之有效的。提倡武德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联系起来,“思政育人”与“武术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自觉维护和捍卫中华民族的尊严,形成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忠诚党的事业,以国家和集体利益为重的中国特色武德思想。
3.2 民族特色的文化“育人”
武术的理论基础源于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武术理论体系形成的过程中,不断汲取儒、道、墨家等思想,摄取中国传统哲学、兵学、美学、医学和佛学等文化,逐步形成理论详实、技术完整,并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武术拳种体系群。武术课程,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或一项运动专长,而是一种集强健体魄、磨炼心智以及奋发向上的尚武精神为一体的课程教学活动。武术教育重在武术文化育人,也是促进武术发展的内动力之一。武术文化是中华民族对于人类文化的重要贡献,包括独具中国特色的技术和功法体系,以及理论详实的文化体系,囊括了浩如烟海的武术文化典籍,琳琅满目的器材装备,精彩纷呈的武侠故事,以及充满智慧的武术哲学思想,共同构成了中国武术文化的基本内容。武术文化中所蕴含的传承方式、道德观念以及价值基础,既有传统性和历史性,又有现实性和时代性,这些武术文化中或糟粕或精华的东西一直影响着今天,乃至未来,成为武术文化教育最重要的素材之一。此外,习练武术的过程也是接受文化思想再教育的过程。总之,武术依托中国文化为理论基石,它在育人方面发挥的教育作用,也是其他任何运动项目不可比拟的。
武术文化“育人”的关键在于与时俱进。新时期,武术文化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及勇于改革创新的革命文化,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为武术教育的主体内容,挖掘整理武术课程蕴含的文化教育素材,引导学生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武术文化,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人生信念,增强文化自信。
3.3 口传心授的技艺“育人”
民族特色的授课方式—口传心授。口传心授是中国传统教育方式之一,也是武术传承的一个重要方式,主要是指在传统武术中师徒之间通过口头讲解和内心领会来传授知识、技能。尽管武术典籍数不胜数,有图片和相应的文字说明,以及武术口诀和谚语,但是在传承过程中,武术中蕴藏的一些精细技巧法门,无法用言语表达其效,更不能在文字中窥探之妙,需要传授者或教师口传心授,从基本功到散手、套路,从徒手到器械,从内功到外功,都是在教师一招一式的指导下,“手把手”的进行更正武术技术技巧,使习练者体现于身,得之于心,王宗岳在《十三势歌》中言到“入门引路须口授”[7],更加说明了在学生学习武术的过程中,传授者或教师口传心授作用的关键性和必要性。
技艺“育人”关键在于言传身教,言传身教是在口传心授的过程中起到榜样的作用。武术技术教学较之其他课程教学更具直观性和直接性,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和楷模。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以身作则、躬先表率,通过仪表教态、语言行为、教学示范等感化教育学生,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武术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对教师产生尊敬、信赖与爱戴,促进师生之间形成互敬互助、共育共赢的和谐关系。因此,教师除了具有精湛的职业素质与扎实的专业技术之外,还要在武德涵养、武技水平、文化学识等多方面自我提高、自我完善,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职业素养,从而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4 结语
“技以载道,武以修身”。 武术课程教学,既包括认识世界、掌握武术技术技能、增强专业知识能力而进行的武术教学体验,还包含有学生适应社会、增长知识、创新科学研究的实践能力,武术教育理念是将技术传授和思想教诲统一起来,围绕技术层面和理论层面为核心的教育观,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武术课程思政建设是在“大课程”、“大思政”的价值引领下,把“武术育人思想或理念”融入到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发挥武术课程专业特色,充分挖掘武术课程的“德育功能”,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构建武术课程思政“技术育人”和“理论育人”为核心的教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