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省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头盔佩戴情况调研及政策建议探究

2021-06-01赵冰冰

市场周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驾乘头盔驾驶员

张 莹,赵冰冰,踪 锋

(南通理工学院商学院,江苏 南通226002)

一、问题的提出

电动自行车是很多市民出行的首要选择,但有一部分人觉得佩戴头盔影响出行,在驾车时不愿意佩戴头盔。然而对于驾乘人员来说,安全头盔有助于减少伤亡,是人在交通事故面前的保护神。如果能够提前做好防护措施,就可以降低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发生率。据统计,绝大多数和电动自行车有关的死亡事故,都和没有佩戴安全头盔有关。如果没有安全头盔的防护,一旦发生意外,驾乘人员的头部很有可能直接接触地面,从而造成人的头部损伤,甚至直接威胁到人的生命安全。头盔相当于头部的防护罩,戴上头盔,头部受到的损伤便会降低。

为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维护交通秩序,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十一条规定,摩托车驾驶人及乘坐人员应当按规定佩戴安全头盔。公安部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八十九条规定:驾驶摩托车时,驾驶人未按规定戴安全头盔的,记2分,罚款50元;乘坐摩托车不戴安全头盔的,罚款50元。对于电动车驾驶人和乘车人未按规定使用安全头盔的,公安交警将对其进行批评教育。为减少涉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死亡人数,2020年4月,公安部交通管理局部署在全国开展“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引导和鼓励民众正确佩戴安全头盔。

目前关于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头盔佩戴的研究还处于实践探索阶段,研究成果不多。现有的研究成果主要是从分析非机动车驾驶安全入手。论文以《江苏省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实施为契机,通过分析江苏省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头盔佩戴的真实情况,使用观察和问卷两种方法采集数据,设计调查问卷,对采集到的观察数据从人、车、路、环境四方面描述性统计影响因素,最终研究头盔佩戴对驾乘人员产生的影响,并根据以上研究内容以及分析结果提出提高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头盔佩戴率的针对性措施。

二、调研准备

(一)研究内容与方法

论文选取江苏省作为研究范围,在2020年7月1日《江苏省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实施之际,采用问卷调研方法收集数据,设计调查问卷,对江苏省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佩戴头盔现状进行充分了解,并分析影响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佩戴头盔的因素,最后提出对贯彻落实佩戴头盔政策的建议。

(二)调研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对南通、盐城、扬州、泰州、连云港这五个城市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头盔佩戴情况进行调研,共观察35795车次。调研于2020年7月1日《江苏省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实施之际,经分层随机抽样在省内五个不同地区抽取南通市7563人次、盐城市7258人次、扬州市7450人次、泰州市6730人次、连云港市6794人次进行街头问卷调查。研究中回收有效问卷35795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1%,样本的人口统计学信息如表1所示。

表1 问卷样本驾乘人员统计表

三、调研数据结果分析

(一)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头盔佩戴意愿分析

调研数据显示,江苏省区域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头盔佩戴比例超过半数,达到66.8%。其中,男性驾驶员共计385人,佩戴头盔的人员约占50.9%;相较于男性驾驶员,女性驾驶员更愿意佩戴头盔,佩戴人数占比高达81.2%。具体如表2所示。主要原因是我国对头盔佩戴及交通驾驶安全给予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宣传,女性驾乘员较为谨慎,对驾驶安全方面更加注重,更愿意去遵守国家一些相关的政策和制度;也有部分原因可能是男性驾驶员更追求驾驶过程的舒适性,觉得佩戴头盔过于麻烦和笨重,影响其驾驶体验。

表2 不同性别驾驶员头盔佩戴情况

此外,不同年龄段的驾乘人员在佩戴头盔方面的意愿程度也有很大差别。调查发现18~25周岁及41~50周岁的驾驶员更愿意佩戴头盔出行,佩戴头盔的人员比例分别是42%和27%。这两个年龄段的人群多为学生和家庭主要支柱人员,这说明学校对学生的出行安全宣传力度较大,同时驾驶员受过系统的基础教育,安全意识较强。而作为家庭支柱的青中年人群具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和强烈的安全意识,所以他们更愿意佩戴头盔出行。

(二)影响驾乘人员佩戴头盔的原因分析

表3 显示,在已经佩戴头盔的驾乘人员中,58.8%的人佩戴头盔是为了保证自身的安全,说明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的安全意识较强。另外,49.5%的驾乘人员佩戴头盔是因为政府或执法机构的相关规定,有17.9%的驾乘人员选择保暖防晒,只有0.9%的驾乘人员佩戴头盔是因为跟随潮流,大家戴我也戴。由此可见,江苏省区域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大部分具有较好的安全意识,能为了安全而主动佩戴头盔,但也有相当一部分驾乘人员佩戴头盔只是由于政策或是法规的要求,或是其他原因。

表3 驾乘人员是否佩戴头盔的原因

由表3可知,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不佩戴头盔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58.8%的驾驶员是由于戴头盔太热不舒服而不愿佩戴头盔,而34.5%的驾乘人员认为头盔携带不方便,11.2%的驾乘人员认为头盔用处不大,没必要。还有35.6%的驾驶员是因为不了解相关政策法规,4.5%的驾驶员是由于其他原因。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多数驾乘人员是因为头盔的舒适性及便携性不高而拒绝佩戴头盔。这说明了企业对头盔制造的研究不够深入,对佩戴者的舒适度以及头盔的便携度考虑不足。同时政府对于头盔佩戴政策的宣传力度有待增强,导致驾驶员对政策法规的不了解。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是驾乘人员对头盔的实用性,即头盔能够在危害过程中保护头部的性能不够了解和信任,而选择不佩戴头盔。

(三)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对惩罚的态度

江苏省自2020年9月1日起对骑车不佩戴头盔者实施处罚,政府通过网络推送、报纸宣传等方式加大了宣传引导力度后,90.5%的电动车驾乘人员了解了罚款规定,开始选择佩戴头盔,这说明了在政府罚款规定的压力下,驾驶员选择佩戴头盔的意愿度变高了,政府的罚款规定提高了驾驶员佩戴头盔的积极性。但仍有小部分的驾驶员不愿佩戴头盔,说明了政府需要采取其他有效措施对这一部分驾驶员进行教育和宣传。

关于是否认同对不佩戴头盔者处以罚款,调查发现71.5%的人认为不佩戴头盔应当予以相应惩罚,一定金额的罚款可以有效推动驾驶员佩戴头盔。15.7%的人认为是否佩戴头盔靠群众对条例的认知和自身的安全意识,不需要罚款这项措施。还有12.8%的人对这项法规持消极态度,认为该措施像禁止闯红灯一样,无法完全遵守。这也从侧面说明了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难度和可以提升的空间。

就处罚方式而言,受调查的电动车驾乘人员多为收入不高的普通民众,因而82.2%的人认为口头教育规劝或罚款50元以下就能促进该规定的实施。而认为应罚款50~100元、罚款200元以上的人数比例分别为9.0%和8.2%,基本持平。

(四)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购买头盔时的考虑因素

随着《条例》的实施及相关职能部门的宣传和监督,人们逐渐开始重视自己的交通出行安全,在问卷调查未佩戴头盔的人员中,约85%的驾乘人员表示将会选择购买头盔,愿意配备头盔。

而关于购买头盔的渠道,约57%的人会选择在超市或商店购买,他们认为超市或商店较为正规,头盔的质量更能得到保证,驾乘人员会得到更多的安全保障。同时,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环境下,网络购物因其快捷、方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所以也有约23%的人选择了网上购买。

调查还发现,45%的人愿意购买50元以下的安全头盔,36%的人愿意购买价位在50~100元的安全头盔,仅有少数人愿意购买100~500元或500元以上的头盔,这也体现了人们在头盔的价格方面的需求,100元以下的头盔较受欢迎。并且,近70%的驾乘人员在购买头盔时会更多考虑头盔的安全性,只有少数人选择了价格和美观。由此可见,安全保障是驾乘人员对头盔选购的首要考虑因素。

四、政策建议

(一)加强宣传力度,扩大宣传覆盖面

对于驾乘人员不愿佩戴头盔的行为,有关部门应根据本地区市民佩戴头盔的实际情况,不断进行宣传引导,并为驾乘人员提供良好的头盔使用条件,提高群众佩戴头盔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发挥政府职能,达到较好的社会效果。

(二)执法惩罚规范化与人性化相结合

惩罚可以有效提升对法律法规的执行效果。当法律对不佩戴头盔的驾乘人员罚款力度小的时候,佩戴率很低,而加大罚款力度是提高头盔佩戴率的有效措施之一。此外,让违法违规的驾乘人员担当头盔佩戴规劝志愿者,进行人性化处罚,也是有效提高头盔佩戴率的有效手段之一。

(三)规范头盔生产标准,契合消费者需求

《江苏省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的出炉填补了电动自行车管理的空缺,然而目前有关电动自行车头盔质量的标准还未出现。国家应对电动自行车技术标准进行修订,推动电动自行车头盔质量标准的建立,从而做到规范头盔生产标准,契合消费者需求,减少因劣质头盔导致二次伤害的案例。

(四)加强头盔市场监督,提高头盔生产质量

现如今我国电动自行车头盔市场需求量较大,头盔生产市场缺乏管理,致使头盔产品的生产质量得不到保障。因此,应当减少不符合要求的头盔的生产与出售,加强市场监管部门管理,建立市场准入制度,严禁劣质头盔流入市场。

五、总结

论文对江苏省驾驶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包括调查对象、调查方法、调查基本情况。得到了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头盔佩戴意愿,影响驾乘人员头盔佩戴的原因,驾驶人员对惩罚的态度,以及驾驶人员对购买头盔的考虑因素,最终研究出驾乘人员头盔佩戴情况及政策建议。根据以上研究内容以及分析结果提出提高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头盔佩戴率的针对性措施。

猜你喜欢

驾乘头盔驾驶员
解密极智座舱!HARMONYOS智能座舱如何定义未来驾乘空间?
基于高速公路的驾驶员换道意图识别
基于眼动的驾驶员危险认知
驾驶员安全带识别方法综述
日产Ariya
日产Ariya
汽车热管理设计与驾乘质量分析
便携的折叠头盔
汉字戴头盔
时光减速头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