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技术教育缺什么
2021-05-31苏敏磊
苏敏磊
劳动与技术课是“教学做合一”的课程,以使学生获得积极的劳动体验、形成良好的技术素养为目标,是新课程劳动教育的亮点和焦点,也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舞台。这个平台,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本文主要对小学劳动技术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疾呼教育改革的今天,只强调理性感受、知识学习,而忽略实际操练、动手能力培养的思想已大为改观。但是,综观当前小学劳技教育现状,劳技课还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作为新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个学习领域,小学劳技教育的作用和价值毋庸置疑,但“人人要获得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学习经历”这一基本要求是否还能得到保证?小学劳技教育陷入尴尬的现状,其缺失的是什么?
一、缺一个重视的态度
由于社会的和历史的种种原因,劳动一直被人们轻视,另外还有一种思想,认为劳动是与生俱来的能力,不学就会。据父辈回忆,他们学生时代在校要帮助生产队割猪草、种蔬菜、积肥料等,这恐怕是有史以来对在校学生劳动教育最重视的时期。但毫无疑问,那时的出发点肯定不是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全面素质,而是由当时特定时期的社会要求所决定的。但在社会进步的今天,却出现了对劳动教育的严重忽视。学生中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庭条件优越,娇生惯养,尤其在劳动方面简直是“低能”。
二、缺一批专业的教师
由于劳技课程在当前学校教育中没有较高的地位可言,在师生和家长心目中也常常被“忽略不计”,其存在意义甚微。因此,对任课教师也没必要兴师动众地“精挑细选,郑重任命”,由班主任顺便捎带做一下便可。实际上,班主任兼本班劳技教师有很大的弊端。
(一)劳技课专业性较强
小学阶段,班主任工作繁忙,时间、精力都有限。而劳技课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如示范教具、小制作材料、实验器材等,有时还必须反复实验。上好一节劳技课,并不是光拿着一本《劳动与技术》课本就行了,实在得下一番功夫。而这些,也只有设置专职劳技教师,在时间和精力上得到充分保证的条件下才能做到。
(二)有效时间须得到保证
能确保劳技课正常进行,不被其他课程占用,非专职劳技教师上课莫属。出于对本职教学的高度责任心,他们会坚决拒绝一切侵害学生劳技课利益的要求,最大限度地维护劳技课正常进行。而班主任管理涉及面广,需要较多的时间,有时难免会对这个“黄金时间”存有非分之想。因此,劳技课最好由专职劳技教师来上,对学生的劳动技术教育才会系统、规范、有实效。
三、缺一份新颖的设计
看看我们的劳技课堂吧:因为平时不够重视,教师并不会特别重视地进行备课、布置任务,有时往往到了上课时间大家还没有准备好劳动材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师只能看着示范图洋洋洒洒地讲“方法”,学生昏昏沉沉地听“方法”。一动手,问题百出,因为很多技能看示范图根本不能掌握操作方法。如学习《茶杯套》时,看着与打蛋套是一样的方法,但是细细琢磨一下,却能发现茶杯套更加复杂,尤其是底下那个铜片的设置,依靠看图根本就学不会,因此学生的学习兴趣骤然下降。其他课程上课时变着花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唯独劳技课还是老师一人演独角戏。如此现状,亟待花大力气进行改革。
(一)积极采用新型有效的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根据内容合理灵活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先练后教、边练边教等方法,可使学生学得开心,可采用尝试法:先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比一比,谁做得又快又好,就请他向大家做经验介绍——这就是基本知识的学习;请最落后的同学也说一说,自己的问题出在什么地方——这就是需要注意的地方。只有建立在学生充分实践基础上的劳动技能才可以说他们是真正掌握了。
(二)设计多种形式的活动,辅助劳动体验
随着教育改革的日新月异,劳技教师应盡快更新观念,把新方法引进劳技课堂,积极创设民主、和谐、活泼、开放的新型劳技课堂氛围,设计形式多样、富有实效的活动,让学生从灌输教育中脱身,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主动性,达到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目的。
四、缺一段充分的实践
对任何一门学科,给予充分的时间将理论付诸实践,不失为保持其旺盛生命力的有效途径,尤其是劳技课,“脱离劳动,没有劳动,就没有也不可能有劳技” 。小学阶段是学习劳动技能、掌握劳技方法、积累劳技知识的黄金时间,学生迫切需要大量的时间进行有关方面的知识与技能积累。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劳技课的教学效率,不仅要立足课堂,更要面向生活,走向学生的实际生活。他们需要大量的时间进行尝试、探究、体会,甚至需得到家长的帮助,课后反复练习,才能最终掌握这项技能。如:《择理蔬菜》《洗袜子》《钉纽扣》《淘米烧饭》《洗衣机的使用》等家务劳动和生活自理方面的内容,单靠课上40分钟时间的理论口授,不亲身参与劳动实践,从成功与失败中总结经验,是不能真正掌握的。我们要及时将课上的基本技能与知识不断进行延伸,布置劳技家庭作业,扎扎实实落实,理论联系实际,才能更有效地巩固所学的劳技知识与技能。
小学劳动技术教育,功在一时,利在千秋。劳技课作为一个至关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教育阵地,如何打响第一枪,打胜这一仗,关键在于改变传统观念,更新教学方法,真正使劳技课呈现勃勃生机,为培养世纪型的全面人才把好重要的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