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一所温情而灵动的学校
2021-05-31彭荣辉
彭荣辉
一、学校简史
南京市北京東路小学的前身是创建于1947年2月的南京市兰家庄国民小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定为南京市重点学校,之后多次更名,1970年9月正式定名为“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1978年5月,学校再次被确定为市、区重点学校,后又被确定为市、区实验小学。1980年,被江苏省教育厅确定为“江苏省首批实验小学”。学校两次获江苏省教学成果特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11年以来,学校已连续6次在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活动中获“优秀团队奖”。2016年第13期《人民教育》以“发现教师”为主题,用60个页码介绍了学校培养教师的成功经验。学校自主开发的《12岁以前的语文》校本教材自2010年问世以来,其影响已经扩展至全国26个省市200余所联盟学校。截至2020年,以本部为核心建立的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教育集团,已发展到11所学校,涉及南京市建邺、鼓楼、江宁、六合、浦口、玄武六个区域。
二、核心理念
心心相印,情智共生
三、文化主张
求 真
四、文化名片
(一)人物系列
有影响力的校长
袁浩。江苏省特级教师,1987年8月至2003年8月担任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校长。任职期间,袁浩追求“心心相印”的真教育,以人为本,以科研为先导,民主管理,依法治校,继承革命传统,高扬民族精神,求真、求新、求实、求活、求乐,致力于与师生合力创建全国一流的现代化实验小学。
1993年,袁浩带领团队创建以增加课程科技含量为宗旨、服务于更多学生发展为目的的学校“娃娃科学院”,引起广泛社会影响。1994年,袁浩作为全省中小学唯一代表,出席国家教委召开的“全国首届活动课程研讨会”,并做经验介绍。
1988年1月起,袁浩领头探讨全校作文教学的改革,并在《江苏教育》以专栏连载十多期专题文章,主讲的《作文教学心理》系列电视片由中国教育电视台通过卫星播放。同年,《袁浩小学作文教学心理研究与实践》作为“九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1999年,袁浩汇集全校语文教师的智慧,编写《揭开儿童作文奥秘》一书,作为全国“九五”重点课题成果公开出版。同年,由他主持的《小学作文能力训练》电视片被中国电视师范学院作为全国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材采用,并在全国播放。
“八五”期间,学校成为全省承担国家级电化教育课题研究的唯一一所小学。“九五”期间,参与国家有关课题实验,成果突出,被评为“优秀实验学校”。1997年,学校被教育部命名为“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袁浩被教育部电教办特聘为专家组成员。1997年1月,袁浩作为中国小学校长唯一大会发言代表,出席国家教委人事司和联合国计划开发署召开的“21世纪中小学校长素质与培训国际研讨会”。1999年6月,袁浩作为江苏省小学教育唯一代表出席了国务院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孙双金。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自2003年8月开始,担任校长至今。根据学校“心心相印”传统文化,孙双金明确提出“情智教育”的办学主张。经过近20年的探索,学校逐步建构了情智管理、情智课程、情智教学、情智校园、情智教师的体系。
情智管理强调遵循人性,发现教师,差异发展;重发现,重激励,重赏识;管理者以情感人,以智启人,以文化人。情智课程建构了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教师课程个性化、学生课程多元化、家长课程专业化的五级体系。学校的“娃娃系列课程”和“12岁以前的语文”课程影响较大。情智教学追求教学的暖认知,尊重学生课堂教学的生命体验,追求课堂让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的理想境界,努力创造富有智力挑战的、情思激荡、高潮迭起的课堂教学。情智校园是书香校园,是畅想校园,是文化校园,更是创造乐园。学校创设了和而不同的文化,营造了“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生命成长氛围。情智教师有理想,有追求,有情怀,有智慧。学校还培养了8位特级教师,成为当地人才培养的基地。
近20年来,孙双金带领教师团队探索的“情智教学的研究”和“12岁以前的语文”,获江苏省教学成果特等奖和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学校是长三角地区名校长培训基地,连续八届举办全国“12岁以前的语文”高层论坛,“12岁以前的语文”联盟学校遍布全国30多个省市200多所学校。学校承办教育部课程改革现场会,接待中央政治局原常委李长春同志,被称为“中国素质教育的典范”。学校“发现教师”的管理经验被《人民教育》用专辑形式向全国推介。孙双金作为中国校长代表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上宣讲学校教师课程的成功经验。孙双金被评为“全国名校长”“全国首届十大明星校长”“中国好校长”“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他的专著《孙双金与情智教育》被收录在教育部师范司编写的全国20位教育家成长丛书。
有影响力的教师
沈峰,1985年8月至2006年7月,供职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现任南京市玄武区教育工委书记,江苏省特级教师,苏教版英语教材副主编,江苏省教育厅义务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她主张教育要追求自然的氛围、自在的体验和自如的境界。
唐隽菁,1994年8月至2020年8月,供职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第四期“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她主张教育应当儿童在前,教师在后。
朱萍,自1995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就职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江苏省特级教师,全国写作教学名师。她主张以儿童为中心,努力让习作成为童年生活的需要和乐事。
张齐华,2004年9月至今供职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江苏省特级教师,首批“苏教名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他倡导社会化学习,在发展学科素养的同时,致力于培养儿童的社会化素养,以促进人的个性与社会性协同发展。
陈静,2005年8月至2014年8月,供职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江苏省特级教师,曾荣获“全国优秀教师”“南京市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荣誉称号。她倡导指向学生思维发展的数学学习。
唐文国,2009年8月至2011年7月,供職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他主张简约和谐地教学。
林春曹,2012年8月至2015年7月,供职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正高级教师,南京市劳动模范。他主张“T型课堂·深度学习”,努力在言语表达中开启学生的思维,完成学生的语言建构。
吴玲,2015年8月至2018年7月,供职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她倡导言语和精神共生,让语文教学实现学生精神世界的丰盈,实现学生言语智慧和思想精神的和谐共生。
曹海永,2020年7月起担任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党支部书记、副校长,江苏省特级教师。他曾获全国小语十大青年名师,现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倡导个性阅读、交往作文和学程设计,致力于儿童学语文的“闭合圈”研究。
有影响力的班主任
沈小贤,1994年工作以来,一直供职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南京市首届德育学科带头人。她倡导自主管理班集体的模式,充分地发挥学生个性。
徐莉娟,1999年8月以来,一直供职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江苏省班主任基本功竞赛一等奖获得者。她致力于儿童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吴欢,2008年至今,一直供职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曾获“江苏省十佳少先队辅导员”等荣誉称号,江苏省首届辅导员风采大赛特等奖获得者。她倡导基于儿童立场开发少先队活动课程。
聂黎萍,2008年工作以来,一直供职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江苏省班主任基本功竞赛一等奖获得者,曾先后获得“南京市五一创新能手”“南京市德育优秀青年教师”等荣誉称号。她主张让教育有温度。
·有影响力的校友
朱小蔓。1947年12月生,江苏南京人,曾任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中央教科所所长,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长,莫斯科大学访问学者,俄罗斯教育科学院外籍院士、院士主席团成员,知名教育家,改革开放40年“教育人物40名”“当代教育名家”之一,主要研究领域为情感教育、道德教育、教师教育及教育哲学等。她从政多年,始终对学术科研有着热爱之心;她从教多年,始终倡导对儿童情感和幸福的教育。个人专著《情感教育论纲》(1993年)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主编著作《反思与构建——小学素质教育模式理论研究(1997年)》,获教育部师范司基础教育改革优秀成果一等奖。2016年起,担任人教版部编本《义务教育教科书道德与法治》总主编。
(二)课改系列
有影响力的管理
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的管理是情智管理。情智管理追求人性的管理。人的本性是向往善良、追求善良的,情智管理坚持“三重”原则,即“重欣赏、重激励、重发现”。在发现人群真善美的过程中,激励教师,欣赏优秀,把团队引向美好境界。情智管理尊重每一位教职工,即使是门房、保洁员、食堂师傅,学校也会定期邀请他们走上升旗台,给全校师生讲他们的劳动和心得感悟。逢年过节,校长会专门慰问校内员工,让他们感受职业尊严和幸福。自由是每个人内心的追求和向往,因此学校采用解放式管理:给教师减负,我的课堂我做主,成为最好的自己,创造自己的教学风格……与传统培养方式不同,“后师范教育”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发现”教师。学校笃信这一理念,一切从问题出发,努力去发现教师,帮助教师发现自己。学校倡导每位教师心中都要有一条“地平线”,促使每位教师都能走向远方;学校提出“教师课程”,在课程的实施和创生中“发现”、成就每位教师;学校创造“没有天花板的教室”,让开放、自由的教学空间带给每位教师无限发展的可能;学校更新管理理念,唤醒教师的职业理想,提高教育教学实践的创意度和新鲜度;学校关心教师的业余生活,因为没有丰富的业余生活,就很难有丰富的专业生活……
教师一旦被“发现”,教育立刻不一样了。发现,本质是解放、是唤醒,人的价值感与意义一旦获得,就将释放出惊人的能量。
有影响力的教育
“12岁以前的语文”是小学语文课程校本化探索。“12岁以前的语文”是以儿童认知心理为依据,以回溯母语习得规律为旨归,以超越语文教材,涵盖国学经典、古典诗词、儿童文学及广泛社会生活为内容,倡导挖掘资源重构内容、广博阅读不求甚解、注重积累关注表达,以期在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播种下经典语言的种子,留存好童年语言的基因,释放出生命语言的活力。
它是对语文教育的一种新理解。倡导儿童立场,“为终身阅读奠基、为快乐表达启航”是它的价值追求,旨在唤醒学校语文教育的实质和其童年情怀,指向生活和未来。
它建构了语文教育的一种新课程。国家语文教材和校本语文教材(古代经典、现代经典、儿童文学经典)相互渗透、互为补充、多向融合,实现母语教育规律应有的回归,培养文化的认同、家国的情怀。
它探索出语文教学的一种新模型。提出语文学习“视野宽一点”“结构整一点”“容量大一点”“起点高一点”“积累厚一点”应对策略。通过“教学画面感—披文以入情—向问题打开—思维激荡—积累感悟—运用拓展”六大教学环节,儿童获得了语言、思维乃至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有影响力的教学改革
情智教学的实践与研究:“情智教学”是依据儿童独特的心理特点和思维发展规律,充分发挥情感在儿童认知过程中的影响力,用情感优化教学过程、用情感变革教学行为,变传统“冷认知”为“暖认知”,让儿童在情感伴随和驱动下激活情知、形成情能、发展情智,最终获得思维、人格、生命的和谐发展。
“情智教学”坚持儿童学习的向上性、探究性、主体性三大原则,在实践过程中富有创造性地提出“让教学充盈审美的愉悦、让教学充满思维的挑战、让教学充溢丰富的安静”三大教学主张,发挥情感在儿童认知过程中的独特价值,借助情感的力量帮助儿童实现“知—能—智”的动态转化与螺旋上升,最终促进儿童情感智慧的发展。
“情智教学”始终坚持以情感为儿童学习的基本动力,创造了以“情境—研究—对话”为逻辑框架,以“情趣—情意—情理”为基本特质,以“情知—情能—情智”为目标系统的“333登山式”教学模型,建构了如下三大教学策略:
一是以“情境感受”为起点,情趣相伴、促“情知”激活。
二是以“研究感悟”为核心,情意相随、促“情能”形成。
三是以“对话建构”为关键,情理相融、促“情智”生成。
最终借助展示性、激励性、欣赏性、自主性教学评价,着力破解儿童学习的内在密码,促进儿童的有效学习,提升教学质量。
五、学校课程
学校较有影响的校本教材《12岁以前的语文》,由传统经典、现代诗文、儿童文学和生活与表达四大部分组成,追求母语教育的经典性,用国学经典、诗歌经典和儿童文学经典启蒙儿童,为儿童的人生播下经典文化的种子。学校将语文定义为“经典的语文、积累的语文、儿童的语文、为一辈子奠基的语文”,目前已经在小学语文界产生了积极而广泛的影响。作为学校“情智课程”的另一重要陣地——娃娃课程,它铺就儿童素质发展的多元跑道,让儿童用跳动的音符、优美的画笔、健美的身姿……去描绘充满韵律和色彩的童年之歌,是学校矢志不渝的追求目标。
(一)建构特色艺术课程
学校不仅开足、开齐了艺术课程,还不断探索开发各种艺术特色课程,编写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教材。其中,“娃娃合唱团”作为学校艺术教育的主打品牌,历经20多年的磨练,在全国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娃娃合唱团”的合唱表演成了学校亮丽的窗口。
与“娃娃合唱团”并列的还有“娃娃水墨社团”“娃娃书法社团”“娃娃舞蹈团”“奇思妙想美术组”“小达人美术组”等社团。学生的水墨画、书法、美术创意画等作品也走出校园,积极参加市、区艺术展演和社会公益活动,这些活动不仅得到省、市、区领导的高度称赞,还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二)建构特色科技课程
“娃娃科学院”是学校娃娃课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现由原最初的6个研究所发展为14个研究所,各具特色。2013年,学校“娃娃科学院”开展了对STEM课程模式的前沿研究。几年来,北京东路小学的STEM研究迈上了新的台阶。
(三)建构特色体育课程
学校作为南京市阳光体育特色学校,武术操、太极拳、功夫扇多次在各项活动中展示。近三年,学校特色体育课程还发展了啦啦操、花样跳绳和足球等。
·景观
书法长廊:中华文脉源远流长,书道千秋,妙承古今。书法为中华文化之审美基础,文化核心之核心,书以养正,书以传道乃当下小学国文教育之根本,故学校2014年首创历代书法名迹长廊。书法长廊收录了我国历代书法名迹34幅,风格有行、楷、隶、篆、草等书体。书法长廊旨在溯本求源,重温经典,以号召学校全体师生写好中国字,并以做好中国人为己任,传承文脉,继往开来,时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