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天一实践”

2021-05-31周斌

江苏教育 2021年8期
关键词:劳动教育

【摘 要】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劳动教育正被淡化、弱化。劳动教育需要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学生生活实际,探索学生喜闻乐见的劳动形式,让学生亲历劳动过程,在劳动中提升动手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的校本实践从三个方面展开:依托生态校园建设,开发劳动型生态课程、审美型劳动课程、环保型劳动课程,把劳动课程种在校园里;依托“三高协作”资源,开设学术型、复合型劳动课程,建设“生生农场”,把劳动育人延伸到社会;依托学校内涵建设项目,开发生活技能类、自主探究类、自主创新类劳动课程,探索劳动教育的多样性。

【关键词】劳动教育;生态校园;三高协作;内涵项目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27-0047-03

【作者简介】周斌,江苏省天一中学(江苏无锡,214100)副校长,高级教师。

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就是要充分挖掘劳动的育人功能,合理构建劳动教育的校本课程,科学评估劳动教育成效,为科学、有效、持续地开展劳动教育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近年来,江苏省天一中学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学生生活实际,积极探索学生喜闻乐见的劳动形式,让学生亲历劳动过程,在劳动中提升动手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

一、依托生态校园建设,把劳动课程种在校园里

在建设高品质高中过程中,我们提出了把校园建成一个和谐的生态园、美丽的赏花园、天然的植物园、富有情趣的休闲园、实践体验的科教园的“五园”建设设想。

1.建设劳动型生态课程。

学校利用占地30多亩的空置土地建设了“生生农场”,初步形成了校园生态农业的劳动教育基地。学校与南京农业大学合作,开辟建设江南农作物带,学生利用劳动课和节假日时间,从整地、育苗、栽种、施肥、收割到深加工,师生共同参与劳动全过程,种植青菜、韭菜、丝瓜、扁豆等本地主要蔬菜,种植小麦、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学校还规划了鸡、鸭、山羊等小动物饲养课程,在湿地水域放养了本地常见的鱼类,同时,利用智慧校园信息化手段,学生对农作物生长过程进行观察、记录,并形成农作物生长观察日志。在劳动实践中加深学生对生物学课本知识理解的同时,让学生享受劳动的快乐,进而养成勤俭节约的品质。

2.建设审美型劳动课程。

劳动教育可以让学生学会创造美、欣赏美。学校积极推进植物主题园和观花、观果、观叶区生态景观建设。目前学校已建成金苹果湿地公园、映天湖环湖生态观赏区、汇文广场水景、观鱼平台等若干集生态教育、人文教育于一体的主题景观平台,成为“无锡十大赏樱胜地”。同时,发动师生讨论,推出校园生态课程参观经典线路,运动场区域月季园延伸工程,藤本植物主题园项目建设,科学楼前牡丹园建设,主题广场溪流区域梅园扩展工程,会议中心区域有早樱林,信息楼西侧有油菜花园,校园物化生态系统基本形成。美术课堂搬到园林景观中来,春天赏花写生,秋日观色摄影;学会欣赏美,欣赏四季的美,懂得生活是五彩缤纷的。高二、高三年级楼院内桔园种植,每个班级承包一棵橘子树,观察橘子树生长,与生物知识相结合,将书本上学到的知识与劳动实践结合,除虫、施肥、采摘节,让学生亲身劳动,进而体会劳动的喜悦。

3.建设环保型劳动课程。

学校倡导节水节能、环境治理等,建成和完善校园雨水收集和中水利用系统、校园新能源利用系统,形成校园节水、节能课程,2012年获得江苏省节水型学校的荣誉。倡导学生在劳动中注重“低碳”等生态意识、环保意识的培育,倡导和推行垃圾不落地、节水节能、废旧物资的回收、校园垃圾资源化利用等低碳行动,开展餐饮“光盘行动”演讲活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提升师生生态素养。

二、依托“三高协作”资源,把劳动育人延伸到社会

2011年学校提出“三高协作”协同育人模式(即高中与高中、高中与高校院所、高中与高新企业高端平台协作),学校积极寻求利用社会资源,把劳动育人空间延伸到社会。

1.开设学术型劳动课程。

响应国家“推动中医药进校园”号召,依托高校智力资源和课程资源,2013年“中国药科大学药用植物园天一劳动教学基地”揭牌,共建天一中学中草药科普基地、岐黄学堂等特色项目。目前该劳动教学基地开发了包括植物学、中草药种植、中医养生、植物标本制作、植物发酵等学术型劳动课程。基地建设主要包括:一是“培根”,即学校组建药用植物生物组培室,结合高中生物教材知识,利用组培室培育中草药种子;二是“种植”,即校园药用植物主题园的建设,在中国药科大学专家规划指导下,师生参与药用植物园一期(草本)工程建设,植物园内药用植物二期(灌木)工程建设,完成了植物园药用植物(木本)50多个木本药用植物的栽培工作;三是“制作”,即校园药用植物药材加工坊的建设,利用药用植物的果、叶、茎进行简单的药材加工,利用药用植物果子加工成杨梅酒等果酒、中草药香囊,植物标本制作;四是“归档”,即校园药用植物、药材的标本室(中草药房)、信息库建设。学生在高校教师的指导下,参与完整的中草药培育、生长、收割、成药等全过程,校园药用植物的药理研究、景观植物的培养等,既起到了中草药科普作用,更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扎根心中。

2.开设复合型劳动课程。

劳动课程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学学种菜种花、在家做做家务,在劳技课上完成一个手工作品等传统劳动方式;或者把劳动仅仅理解为体力劳动。未来的劳动形态是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复合劳动,如高科技产业园种植荫棚、农作物喷滴灌节水灌溉技术、粮食种植结构基因栽培技术,以及农业科技研发、转基因技术等。基于此,学校组织师生走进锡山台创园、中国红豆杉高科技产业园、清华同方科技园等校外劳动实践基地。每年5月劳动周期间,高一师生走进中国农科院太湖水稻示范园,参观国内一流的大米生产基地、种子引繁基地、技术研发基地、生态种养示范基地等。在农技专家指导下,学生在承包田里插秧,学农社团不定期除草、施肥、杀虫;10月下旬学生下田收割,通过劳动体悟,加深对劳动成果“粒粒皆辛苦”的体会,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劳动成果,增進了对劳动者的情感。

3.建设“生生农场”。

学校与南京农业大学合作,开发建成学校沿河区域立体花卉农作物带、映天湖沿岸小动物饲养基地和映天湖水产养殖基地,以及学校宿舍区域植物扦插、嫁接培植基地,水稻、小麦、油菜等江南农作物基地等。学生在劳动过程中积累了知识,把课堂上学到的书本知识和实际联系起来,增强了对书本知识的理解,更获得心智的成长。

三、依托学校内涵建设项目,探索劳动教育的多样性

近年来,学校共有“STS综合创新课程基地”“生态校园课程基地”“培养积极的生活者——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探索”“指向‘积极生活者培养的体悟式德育实践”等九项江苏省基础教育内涵建设项目,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注重“五育并举”,探索劳动教育的多样性,开发生活技能类、自主探究类、自主创新类劳动课程。

1.生活技能类劳动课程。

为提升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学校餐饮中心专门建设了供学生练习厨艺的烹饪教室,成立了“天食团”“烘焙社”等学生社团。烹饪教室有些食材来源于学校种植的蔬菜和养殖的鱼虾。学校聘请餐饮中心师傅教学生做菜及点心制作,学生必须学会“鱼香肉丝”“宫保鸡丁”等“四菜一汤”;聘请无锡百年老店“王兴记”师傅教授“无锡小笼包”等点心制作。

2.自主探究类劳动课程。

如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及发酵中微生物变化的动态分析,学生通过亲手制作果酒、果醋、腐乳、泡菜等,学习传统发酵技术,探究制作原理。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学会检测糖度、乙醇等含量的测定技术,掌握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技术、菌群密度计数技术等,通过数据进行实验分析,写出实验报告,增强了理论与实践的融合。

3.自主创新类劳动课程。

如利用水生植物净化水质,既不会有化学方法净水所遗留下的二次污染,也不会有物理方法净水的不彻底性。学生围绕主题设计实验,进行对比探究,掌握部分仪器的测量方法,筛选出有较高净水能力的水生植物。

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学校要考虑学生特点,充分发挥学校资源优势开展劳动教育。需要注意的是,劳动教育不能只有“劳动”,没有“教育”,应该注重“五育并举,融合育人”。劳动教育最终的指向是立德树人,是培养“积极的生活者”,是培育时代新人。

猜你喜欢

劳动教育
孩子的劳动教育应从家庭教育中抓起
让劳动教育真正走进课堂
新时期幼儿劳动教育研究
“动”与“不动”
邓颖超的妇女劳动教育思想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浅谈劳动教育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